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和写作能力提升。而思维导图可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习惯,甚至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文章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阐述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作文中的有效运用,以提高学生写作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语文作文;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3-0087-02
何为思维导图?顾名思义,思维导图主要是运用图形、关键词、各类符号,把各级各类的主题连接起来,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作文训练的核心是思维,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只有思维打开了,作文立意才高远,写作水平才能更上一层楼。在初中语文作文中,教师有效地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写作,可以对学生无序的写作活动进行整合,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在初中作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已经意识到了思维导图对学生写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思维导图绘制过于简单。教师缺少思维导图绘制的方法讲解,致使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过于简单,内容过于浅显。长期下去,思维导图在作文中的运用流于形式,学生的写作思维深度不够。其二,重视绘图,忽视写作。许多教师喜欢在课堂上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间花费过多,学生注意力集中到绘图上,缺少了对写作思路、立意的深度思考,致使作文课的目标难以达成。其三,形式固定,束缚思维。由于教师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长期用自己绘制代替学生思考,致使学生思维固定,难以绘制出形式各异的思维导图。基于以上问题 ,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好思维导图,提供给学生有效的写作支架,从而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写出独具特色的文章。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的三条路径。
一、明确绘图要点,让写作目标更明确
思维导图是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把各级主题连接起来。在绘制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明晓思维导图各级主题的具体内容,各级主题之间的相互联系,弄清“中心主题”“主干”“支干”以及“细节”之间内在的关系,从而有效绘制思维导图。
第一,运用关键词连接各级主题,让写作目标明确。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要弄清楚图纸的最核心位置应该写什么样的主题?各分支与中心主题之间的关系如何?学生只有弄清主次关系,明晓重点内容,才能有效绘制思维导图。比如,在进行《我的自画像》写作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写出“中心主题”,明确要点,然后厘清各个分支。笔者在执教的时候先画了一棵大树,然后要求学生观察大树的特点。学生了解到,大树形象的思维导图应该包括中心主题、线条和其他关键词等。其中,笔者在“我的自画像”的中心部位画了一个爱心,从而引导学生从中心主题延伸出个人经历、兴趣、特长、规划、联系方式五大分支,然后让学生开动脑筋,逐一进行延展。在绘制的过程中,教师提出了以下要求:①绘制过程不要求完美,但是需要强化出主题;②每个小主题请使用不超过5个字的关键字;③线条要注意用粗细区分层次,最好画成有律动感的线条,不要硬邦邦的,适当运用插画增加绘图趣味性;④活用色彩增强记忆。由此,学生在明确的绘图要求中,展开思考,设置各个小主题,从而强化中心主题。
第二,借助文本绘制思维导图,让写作技巧得到运用。教师可以巧妙运用经典文本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明晓写作技巧,从而进行有效写作。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写作主题是“学习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紧扣本单元四篇课文的细节描写,让学生找出相关语句绘制思维导图,从而总结出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而刻画个性化的人物形象。比如,学生在《阿长与〈山海经〉》中发现:阿长把“山海经”叫作“三哼经”,这个细节刻画了一个没有文化却惦记着“我”喜欢的书的保姆形象。而《老王》中,杨绛先生在描写老王时,用了“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的句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这些细节,想象作者运用“镶嵌”“倒出来”等词所刻画出的老王形象。《台阶》中父亲洗脚、踩黄泥等细节描写,都很好地表现了父亲的勤劳能干。学生在梳理课文的过程中,不仅明确了刻画人物的方法,还对文本主题加深了理解,同时也让写作的思维更加整体化。比如,有的学生构建了下面这幅思维导图。
二、借助思维导图,让写作思维更加发散
写作教学是一个训练思维的过程。一篇优秀的文章应该具有强有力的逻辑。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该巧妙地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从而让学生作文的立意走向高远。
第一,借助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常常困于无东西可写,或者于不知道哪些东西该写。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着重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比如,“创意节日”这个主题活动要求学生给校长写一篇设立创意节日的建议信。教师可以让学生展開联想,建搭作文的框架。教师可以围绕“创意”两字让学生进行词汇的发散式联想,如针对“节日”如何创意,有哪些节日创意,你最赞成哪一个创意。教学时,首先教师借助“节日”让学生思考:你想向校长建议设立什么特别的节日,并且阐明理由。其次引导学生选出最佳创意节日,并且要求学生从校长的角度去思考:设立这个节日有哪些作用。最后,再让学生谈一谈设立这个创意节日开展会有哪些意义。学生围绕中心主题,展开横向、纵向的思考,发挥自己想象力,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实际思维导图建构中,教师可以运用表格、图标、箭头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在写作中保持核心思想的正确性。由此,学生从单个词语出发,不断地拓展思维,进行联想,逐步走向深入。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行文观点,强化各级观点之间的关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有效形成作文的思路。 第二,参照思维导图,形成推理思维。在写作过程中,学生无论是进行记叙文写作还是议论文写作都必须注重一定的逻辑结构,达到行云流水的境界。教师可以参考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由果推因的逆向推理。比如,在审题立意时,教师可以抓住作文题,先让学生列出提纲,然后结合提纲进行“反向概括”,进行逆推,从而得出最佳的立意。比如,我们以“珍惜粮食”这个标题为例,让学生审读题目,有学生构建了下面这幅思维导图:
教师可以围绕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反向推理,设置问题。具体如下:①当下中学生为何会在食堂吃饭时插队?为何会随意浪费粮食?②粮食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联系?你是如何定义“粮食”的?③习近平总书记为何强调光盘行动?这一号召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怎样的修养?④在历史上、文学上,你知晓哪些有关粮食的诗句或者经典的传说?⑤今天提出珍惜粮食有着怎样的意义?生活中的你我应该怎样做?这些问题逐渐加深了写作思维的深度。比如,学生围绕问题①会想到:当下中学生随意浪费粮食是因为优越的生活让我们忘记了大饥荒年代的痛苦,是一种不能铭记历史,忘记教训的表现。由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立意进行升华。比如,有同学将立意修改为“珍惜粮食,居安思危”。还有的学生会根据问题②联想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们对粮食的渴求意味着对土地的敬重,意味对五谷丰登的美好祈愿。粮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多的是人们对生活的期许。由此可见,教师需要利用学生构建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逐步推理,从而让思维散发出光芒。
三、利用思维导图,让作文走向深刻
优秀的文章是反复修改出来的。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地优化从而创作出文采飞扬、思路清晰的作文。
思维导图通过其无穷的发散性,可以帮助初中生在写作中厘清写作思路,使作文从“无序”变得更加“有序”。比如:写中考作文题“家里来了客人”,很多学生全篇只是讲客人来了之后,全家人的表现。甚至有的学生脱离作文的要求,不谈客人,而是平铺直叙地写家中的一位亲戚有哪些感人的事情。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从标题切入,引导学生明确写作的任务、写作的元素,帮助学生搭建作文的支架。比如,教师可以设置以下学习任务:①回顾记叙文写作的六要素,明确写作的顺序和人称。②从标题切入,“家里来的客人”从哪里来?来的目的是什么?来了以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家里对这位来的客人表现怎样?由此,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①你准备写哪位客人?他(她)为何而来?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②详细写客人哪一方面?略写哪一方面?③细节描写,注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描写。学生根据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讲解自己这样写的缘由,并且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修改、升格,从而得出最佳作文。
总之,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在初中语文写作中,学生有效运用思维导图,可以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寫出条理清晰、文采飞扬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叶 梓.思维导图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1.
[2]江伟英.体验思维导图写作的快乐——以因导写,博观约取,厚积薄发[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1(4).
作者简介:周 倩(1986— ),女,江苏苏州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语文作文;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3-0087-02
何为思维导图?顾名思义,思维导图主要是运用图形、关键词、各类符号,把各级各类的主题连接起来,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作文训练的核心是思维,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只有思维打开了,作文立意才高远,写作水平才能更上一层楼。在初中语文作文中,教师有效地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写作,可以对学生无序的写作活动进行整合,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在初中作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已经意识到了思维导图对学生写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思维导图绘制过于简单。教师缺少思维导图绘制的方法讲解,致使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过于简单,内容过于浅显。长期下去,思维导图在作文中的运用流于形式,学生的写作思维深度不够。其二,重视绘图,忽视写作。许多教师喜欢在课堂上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间花费过多,学生注意力集中到绘图上,缺少了对写作思路、立意的深度思考,致使作文课的目标难以达成。其三,形式固定,束缚思维。由于教师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长期用自己绘制代替学生思考,致使学生思维固定,难以绘制出形式各异的思维导图。基于以上问题 ,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好思维导图,提供给学生有效的写作支架,从而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写出独具特色的文章。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的三条路径。
一、明确绘图要点,让写作目标更明确
思维导图是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把各级主题连接起来。在绘制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明晓思维导图各级主题的具体内容,各级主题之间的相互联系,弄清“中心主题”“主干”“支干”以及“细节”之间内在的关系,从而有效绘制思维导图。
第一,运用关键词连接各级主题,让写作目标明确。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要弄清楚图纸的最核心位置应该写什么样的主题?各分支与中心主题之间的关系如何?学生只有弄清主次关系,明晓重点内容,才能有效绘制思维导图。比如,在进行《我的自画像》写作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写出“中心主题”,明确要点,然后厘清各个分支。笔者在执教的时候先画了一棵大树,然后要求学生观察大树的特点。学生了解到,大树形象的思维导图应该包括中心主题、线条和其他关键词等。其中,笔者在“我的自画像”的中心部位画了一个爱心,从而引导学生从中心主题延伸出个人经历、兴趣、特长、规划、联系方式五大分支,然后让学生开动脑筋,逐一进行延展。在绘制的过程中,教师提出了以下要求:①绘制过程不要求完美,但是需要强化出主题;②每个小主题请使用不超过5个字的关键字;③线条要注意用粗细区分层次,最好画成有律动感的线条,不要硬邦邦的,适当运用插画增加绘图趣味性;④活用色彩增强记忆。由此,学生在明确的绘图要求中,展开思考,设置各个小主题,从而强化中心主题。
第二,借助文本绘制思维导图,让写作技巧得到运用。教师可以巧妙运用经典文本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明晓写作技巧,从而进行有效写作。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写作主题是“学习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紧扣本单元四篇课文的细节描写,让学生找出相关语句绘制思维导图,从而总结出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而刻画个性化的人物形象。比如,学生在《阿长与〈山海经〉》中发现:阿长把“山海经”叫作“三哼经”,这个细节刻画了一个没有文化却惦记着“我”喜欢的书的保姆形象。而《老王》中,杨绛先生在描写老王时,用了“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的句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这些细节,想象作者运用“镶嵌”“倒出来”等词所刻画出的老王形象。《台阶》中父亲洗脚、踩黄泥等细节描写,都很好地表现了父亲的勤劳能干。学生在梳理课文的过程中,不仅明确了刻画人物的方法,还对文本主题加深了理解,同时也让写作的思维更加整体化。比如,有的学生构建了下面这幅思维导图。
二、借助思维导图,让写作思维更加发散
写作教学是一个训练思维的过程。一篇优秀的文章应该具有强有力的逻辑。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该巧妙地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从而让学生作文的立意走向高远。
第一,借助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常常困于无东西可写,或者于不知道哪些东西该写。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着重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比如,“创意节日”这个主题活动要求学生给校长写一篇设立创意节日的建议信。教师可以让学生展開联想,建搭作文的框架。教师可以围绕“创意”两字让学生进行词汇的发散式联想,如针对“节日”如何创意,有哪些节日创意,你最赞成哪一个创意。教学时,首先教师借助“节日”让学生思考:你想向校长建议设立什么特别的节日,并且阐明理由。其次引导学生选出最佳创意节日,并且要求学生从校长的角度去思考:设立这个节日有哪些作用。最后,再让学生谈一谈设立这个创意节日开展会有哪些意义。学生围绕中心主题,展开横向、纵向的思考,发挥自己想象力,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实际思维导图建构中,教师可以运用表格、图标、箭头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在写作中保持核心思想的正确性。由此,学生从单个词语出发,不断地拓展思维,进行联想,逐步走向深入。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行文观点,强化各级观点之间的关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有效形成作文的思路。 第二,参照思维导图,形成推理思维。在写作过程中,学生无论是进行记叙文写作还是议论文写作都必须注重一定的逻辑结构,达到行云流水的境界。教师可以参考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由果推因的逆向推理。比如,在审题立意时,教师可以抓住作文题,先让学生列出提纲,然后结合提纲进行“反向概括”,进行逆推,从而得出最佳的立意。比如,我们以“珍惜粮食”这个标题为例,让学生审读题目,有学生构建了下面这幅思维导图:
教师可以围绕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反向推理,设置问题。具体如下:①当下中学生为何会在食堂吃饭时插队?为何会随意浪费粮食?②粮食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联系?你是如何定义“粮食”的?③习近平总书记为何强调光盘行动?这一号召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怎样的修养?④在历史上、文学上,你知晓哪些有关粮食的诗句或者经典的传说?⑤今天提出珍惜粮食有着怎样的意义?生活中的你我应该怎样做?这些问题逐渐加深了写作思维的深度。比如,学生围绕问题①会想到:当下中学生随意浪费粮食是因为优越的生活让我们忘记了大饥荒年代的痛苦,是一种不能铭记历史,忘记教训的表现。由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立意进行升华。比如,有同学将立意修改为“珍惜粮食,居安思危”。还有的学生会根据问题②联想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们对粮食的渴求意味着对土地的敬重,意味对五谷丰登的美好祈愿。粮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多的是人们对生活的期许。由此可见,教师需要利用学生构建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逐步推理,从而让思维散发出光芒。
三、利用思维导图,让作文走向深刻
优秀的文章是反复修改出来的。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地优化从而创作出文采飞扬、思路清晰的作文。
思维导图通过其无穷的发散性,可以帮助初中生在写作中厘清写作思路,使作文从“无序”变得更加“有序”。比如:写中考作文题“家里来了客人”,很多学生全篇只是讲客人来了之后,全家人的表现。甚至有的学生脱离作文的要求,不谈客人,而是平铺直叙地写家中的一位亲戚有哪些感人的事情。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从标题切入,引导学生明确写作的任务、写作的元素,帮助学生搭建作文的支架。比如,教师可以设置以下学习任务:①回顾记叙文写作的六要素,明确写作的顺序和人称。②从标题切入,“家里来的客人”从哪里来?来的目的是什么?来了以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家里对这位来的客人表现怎样?由此,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①你准备写哪位客人?他(她)为何而来?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②详细写客人哪一方面?略写哪一方面?③细节描写,注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描写。学生根据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讲解自己这样写的缘由,并且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修改、升格,从而得出最佳作文。
总之,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在初中语文写作中,学生有效运用思维导图,可以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寫出条理清晰、文采飞扬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叶 梓.思维导图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1.
[2]江伟英.体验思维导图写作的快乐——以因导写,博观约取,厚积薄发[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1(4).
作者简介:周 倩(1986— ),女,江苏苏州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