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PCT(降钙素原)、CRP(C反应蛋白)及ESR(红细胞沉降率)检验在小儿发热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24例发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检查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以及非感染组三组,分别对三组患儿进行PCT、CRP、ESR检测,观察患儿的检测结果。结果:细菌感染组的CRP、ESR、PCT与WBC水平较非细菌感染组更高,CRP、ESR水平较非感染组更高,非感染组的CRP、WBC水平较非细菌感染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感染组的ESR、PCT水平同非感染组相比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所有检测指标的炎症检测敏感度为100%,PCT水平对患儿细菌感染发生判断的特异度较ESR、CRP、WBC更高。结论:使用PCT、CRP、ESR检测方法,可使小儿发热疾病诊断准确性提高,使医生对发热具体原因更有效判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发热;ESR;PCT;CRP;检测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4-124-002
发热为小儿常见病症,临床通过发热原因检查判断,可对患儿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予以早期诊断、治疗。临床上通常使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对患儿是否出现细菌感染情况进行诊断,但是此种检验方法易受到抗生素药物滥用、患儿生理特征、所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若单纯应用很难对其发热性疾病的不同类型有效判断,漏诊、误诊率较高。临床相关研究表明,CRP、PCT、ESR检测法的实施,能够对患儿发热的不同类型进行准确判断,为医生早期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实施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手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24例发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诊断结果将所有患儿共分成三组,即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非感染组。细菌感染组患儿76例,男性40例、女性36例,年龄1-5岁(3.08±0.76)岁;非细菌感染组74例,男性38例、女性36例,年龄1-6岁(3.56±0.84)岁;非感染组74例,男性39例、女性35例,年龄2-6岁(4.04±0.72)岁。对比三组患儿临床上的基本病例信息,结果显示,数据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检测方法入院后24h内,对所有患儿实施抽血检测,主要对血液中的CRP、PCT、ESR、WBC水平进行测定,其中PCT应用血清半定量固相免疫法进行测量;CRP给予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把患儿血液样本使用EDTA盐实施抗凝处理,再将枸橼酸钠溶液、血液样本以1:4比例融合稀释,对混合液中的ESR应用细胞分析仪测量。
1.3观察指标CRP阳性判定标准:CRP>8mg/L。PCT阳性判定标准:PCT>0.5ng/ml.ESR阳性判定标准:男性ESR>15mm/h,女性ESR>20mm/h。WBC阳性判定标准:WBC>10.0x109/L。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专用统计学软件统计后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当P值<0.05时,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着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的ESR、CRP、PCT与WBC检测水平比较
细菌感染组患儿的ESR、CRP、PCT、WBC水平相比非细菌感染组明显更高,CRP、ESR水平较非感染组更高,而非感染组患儿的CRP、WBC水平较非细菌感染组更高(P<0.05);非细菌感染组的ESR、PCT水平同非感染组相比,并未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见表1.
2.2三组的阳性检查结果比较 经检测,细菌感染组患儿的四种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标志物检测敏感度为100%。在以0.5ng/m L当成临界值时,PCT指标对细菌感染判断的特异度为94.74%(72/76),较ESR的63.16%特异度(48/76)、CRP的17.11%特异度(13/76)、WBC的25%特异度(19/76)更高,而非细菌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并无差异性。
3讨论
根据本研究结果显示,细菌感染组患儿的PCT、CRP、ESR與WBC水平均较非细菌感染组更高,说明这4种炎性标志物在小儿因细菌感染、非细菌感染导致发热原因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明显。另有结果显示,对比非细菌感染组、非感染组患儿的ESR与PCT水平,并不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可见单纯参考ESR、PCT检测水平值,很难将非感染、细菌感染诱发的小儿发热症状加以区分。CRP于健康人体内的浓度相对较低,当出现炎症后便会快速上升,但是,由于CRP在临床上属于一种炎症反应蛋白,在遭受意外创伤、手术后其水平也会上升,所以单纯使用CRP进行小儿发热原因诊断有局限性;ESR属于对人体内红细胞聚集程度检验的一项标准,当人体内产生炎症时,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水平便会迅速升高,使红细沉降率加速,将其应用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病症鉴别中的效果明显;PCT主要通过免疫层析定量、放射免疫法进行测定,正常值水平应在0.5ng/ml,一旦受到真菌、细菌侵袭感染后,人体甲状腺外的单核细胞、肺及肠道内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便会合成、分泌PCT,进而使PCT水平迅速升高。
综上所述,对发热患者实施ESR、CRP、PCT联合检测,能够有效鉴别引起发热症状的具体原因,为医生早期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合理科学的临床依据。
关键词:小儿发热;ESR;PCT;CRP;检测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4-124-002
发热为小儿常见病症,临床通过发热原因检查判断,可对患儿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予以早期诊断、治疗。临床上通常使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对患儿是否出现细菌感染情况进行诊断,但是此种检验方法易受到抗生素药物滥用、患儿生理特征、所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若单纯应用很难对其发热性疾病的不同类型有效判断,漏诊、误诊率较高。临床相关研究表明,CRP、PCT、ESR检测法的实施,能够对患儿发热的不同类型进行准确判断,为医生早期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实施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手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24例发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诊断结果将所有患儿共分成三组,即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非感染组。细菌感染组患儿76例,男性40例、女性36例,年龄1-5岁(3.08±0.76)岁;非细菌感染组74例,男性38例、女性36例,年龄1-6岁(3.56±0.84)岁;非感染组74例,男性39例、女性35例,年龄2-6岁(4.04±0.72)岁。对比三组患儿临床上的基本病例信息,结果显示,数据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检测方法入院后24h内,对所有患儿实施抽血检测,主要对血液中的CRP、PCT、ESR、WBC水平进行测定,其中PCT应用血清半定量固相免疫法进行测量;CRP给予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把患儿血液样本使用EDTA盐实施抗凝处理,再将枸橼酸钠溶液、血液样本以1:4比例融合稀释,对混合液中的ESR应用细胞分析仪测量。
1.3观察指标CRP阳性判定标准:CRP>8mg/L。PCT阳性判定标准:PCT>0.5ng/ml.ESR阳性判定标准:男性ESR>15mm/h,女性ESR>20mm/h。WBC阳性判定标准:WBC>10.0x109/L。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专用统计学软件统计后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当P值<0.05时,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着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的ESR、CRP、PCT与WBC检测水平比较
细菌感染组患儿的ESR、CRP、PCT、WBC水平相比非细菌感染组明显更高,CRP、ESR水平较非感染组更高,而非感染组患儿的CRP、WBC水平较非细菌感染组更高(P<0.05);非细菌感染组的ESR、PCT水平同非感染组相比,并未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见表1.
2.2三组的阳性检查结果比较 经检测,细菌感染组患儿的四种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标志物检测敏感度为100%。在以0.5ng/m L当成临界值时,PCT指标对细菌感染判断的特异度为94.74%(72/76),较ESR的63.16%特异度(48/76)、CRP的17.11%特异度(13/76)、WBC的25%特异度(19/76)更高,而非细菌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并无差异性。
3讨论
根据本研究结果显示,细菌感染组患儿的PCT、CRP、ESR與WBC水平均较非细菌感染组更高,说明这4种炎性标志物在小儿因细菌感染、非细菌感染导致发热原因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明显。另有结果显示,对比非细菌感染组、非感染组患儿的ESR与PCT水平,并不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可见单纯参考ESR、PCT检测水平值,很难将非感染、细菌感染诱发的小儿发热症状加以区分。CRP于健康人体内的浓度相对较低,当出现炎症后便会快速上升,但是,由于CRP在临床上属于一种炎症反应蛋白,在遭受意外创伤、手术后其水平也会上升,所以单纯使用CRP进行小儿发热原因诊断有局限性;ESR属于对人体内红细胞聚集程度检验的一项标准,当人体内产生炎症时,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水平便会迅速升高,使红细沉降率加速,将其应用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病症鉴别中的效果明显;PCT主要通过免疫层析定量、放射免疫法进行测定,正常值水平应在0.5ng/ml,一旦受到真菌、细菌侵袭感染后,人体甲状腺外的单核细胞、肺及肠道内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便会合成、分泌PCT,进而使PCT水平迅速升高。
综上所述,对发热患者实施ESR、CRP、PCT联合检测,能够有效鉴别引起发热症状的具体原因,为医生早期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合理科学的临床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