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867200W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位教师不懈的追求。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合理使用教材,优化教学流程,优化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是实现课堂高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提高 课堂教学 有效性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5(c)-0112-01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但怎样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则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研究的一个永恒主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是我们每位教师的不懈追求。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认识。
  1 教学目标确定要合理
  “情感”和“创造”是教学的本质。我们应该强调:教师在目标确定上要更新观念,重视情感培养和价值观教育,注重教学形式与学习内容的统一。加强情感性教学,激发学习内驱力,使学生增长见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对学习的持久热情。
  2 合理拓展教学内容
  教师不要机械地就教材“教教材”,而是要积极地“用材教”,对教材做出科学合理的、適度的加工与改造。但是,“不要教教材”不等于不要钻研教材、不要把握教材意图。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师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刻、全面、系统的解读。首先,理清教材内容的编排体系,善于将某一知识点放置于这一单元、这一学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中来审视。这样,才能进一步明确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即这一知识点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怎样为后面知识的学习作铺垫准备。其次,要善于推敲每一个细节。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个提示,都要做到“深入浅出”,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堂教学活动就越得心应手。我们要带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去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教材,即精心设计、合理组合、整体优化、强调体验,不是为了形式而形式。结合教学需要,灵活地而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我将《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一节中的课后练习题—— 呼吸过程膈和肺的变化,改为探究性实验。在教学《血液与血型》一节时,增加了为什么不能大量输异型血的原理等。即以教材为蓝本,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以及教师自己的教学经验,自主开发教辅、设计课件等,重新精心设计教案,运用教案实施课堂教学,以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飞跃。
  3 调控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有许多环节组成,各环节之间互相关联且有一定的先后次序,环节可事先预设,但课堂教学如果一味地按照固定环节进行,不考虑动态的变化,那么必定陷入僵化、机械、沉闷的泥潭。我认为,教学流程进度必须纳入鲜活的学情,灵活的因素,随机进行调控。如讲“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一节时,教师问:先有呼吸肌的运动还是先有呼气和吸气过程?学生:“先有呼气和吸气后有呼吸肌的运动。”教师:“我们就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好吗?”这样,让学生体验、体会、探索,调控教学流程。因此,课堂上情况会千变万化,有着一定的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学生一旦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就要及时采取巧妙的应对措施,调控课堂教学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纵深推进。
  4 要优化教学方法
  方法指的是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教法与学法都可以预设,但不一定要恪守,随着课堂教学流程推进,要灵活选择。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事先预设的教法,只能作为备案,走进课堂,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教师不能无视学生所呈现的生命信息而墨守成规。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知识水平和个性的差异、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以及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等。只有教师明察课堂,适时调控,灵活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才能保证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生物的变异》一课时采用谈话法,教师通过询问学生自己与父母、自己与兄弟姐妹间的性状特征或者他们身边的动物、植物上下代间的性状特征等问题,学生回答的方式来认识遗传和变异的概念。通过这种合作与探究,既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同时又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5 优化语言教学
  无论采取哪种形式的课堂教学,都离不开教师的讲解,教师把枯燥抽象的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既取决于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和理解,也取决于教师语言的优化。教师语言的优化,应做到:思路要清晰;语言要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不含糊其辞;语言要生动、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化难为易,变枯燥为有趣。例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我用了如下的语言进行描述:如果将整个细胞比喻为一个大工厂,围墙相当于细胞壁,门卫相当于细胞膜,则细胞核相当于这个工厂的指挥总部,基因就存在于这个总部中,蛋白质等有机物就在这个“车间”里合成。教学表明,这种生动的讲解既有效地帮助了学生理解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兴趣盎然,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有的效性。
  6 优化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巩固与运用知识的学习环节,也是学生理解所学内容,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生物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需要灵活掌握,可以安排在刚上课的复习巩固时,可以穿插在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也可以放在课堂教学内容完成后。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和课堂上的灵活使用,能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据此调整教学节奏,及时进行矫正教学等。这对确保生物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十分必要。
  7 重视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其实是备课的后续,但不少教师只重视课前的备课,却忽视了课后的反思,教学反思也叫“授课心得”、“教学后记”,也就是上完一堂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反思,了解存在的不足,记下教学设计的亮点以及教学中的疏忽失误之处,以及教学中的“偶得”,使教师迅速接收课堂教学中的信息反馈。有时一节课设计时觉得非常充分完美,真正进行课堂教学时才发现由于学生的不同,会发生一些与事先预设不一致的情景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反思,再设计。通过将经验、教训、和自我体会记录下来,不仅在当时有所收效,还便于今后吸取经验教训,以逐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课堂教学中总有一些新问题出现,只有我们用心去研究,提高教学有效性意识,采取适当的方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以实现。
其他文献
选人用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讲政治、重政德,在新时代的社会转型期、经济转轨期、矛盾转化期尤为重要和必要。这是由新时代的世情、国情、党情所决定的,是由党的十九大
摘 要:我国已经进入到教育改革的重要阶段,初中阶段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初中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其今后在深造的过程中能够有益于深入学习,处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应该总结教学实践经验,探索更有效的初中阶段的科学学习方法。  关键词:初中科学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1(c)-0083-01    在我国
本文从一则教学案例出发,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从多个方面阐述了怎样变教学中的"尴尬"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目的:研制一种适合动态、微光情况下的输液训练电动荡板床,以提高护理人员在颠簸摇晃的后送工具如汽车、轮船、飞机等环境中的静脉输液操作能力。方法:在人力荡板床的基础上
"课堂学习竞争机制"有利于激发热情,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集体荣誉感及积极进取精神,因而是一种切实可靠的课堂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摘 要: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可编程控制器》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阐述了在PLC教学中打破常规、变换教学思路,运用研究性学习理念,整合多年来对PLC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经验,重点在于结合职业学校学生接受能力的特点,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出发,以研究性学习与一体化教学整合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依据,为如何开展及更深入开展进行职业学校专业课程的新模式提出了探讨意见。  关键词
古诗词有着独特的格式韵律,它们或庄重典雅,或婉转流动,蕴藏着作者的情怀,无不给欣赏者美的享受。在初中语文课本中也收录了不少古诗词,指导学生阅读古诗词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促使他们爱上中国传统文化。然而对于初中生来说,古诗词创作的时代大多较为久远,且诗词短小精悍、寓意深刻,学生很难准确把握古诗词的主旨。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策略指导学生鉴赏,促进学生品味古诗词独特的韵味。  一、背景鉴赏,浮现意境 
近年来,随着园林植物栽植面积的扩大,真菌病害发生也逐渐呈增大趋势。本文调查了关中地区园林植物真菌病害发生的种类,详细描述了其发病症状,鉴定出病原,以期对于该地区园林植物病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清楚阅读能力都包括什么。一般认为,阅读能力包括理解力、想象力、鉴赏力、阅读速度等。因此,语文教学中作为老师的我们必须从思想上对阅读教学予以足够重视。如何才能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重新认识阅读教学  “新课标”提出阅读方法(朗读、默读、精读、略读等)应根据材料
林业在我国经过多年的整治发展,已经进入了相对繁荣的发展阶段,在生态环境改善和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林业病虫害呈现出高发的态势,对林业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甚至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