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的效率归根结底是出自课堂,没有精心创设、务实求真的课堂,就难以出现语文教学的腾飞和辉煌。那么怎样的课堂效率才是有效的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笔者认为最起码应该做到以下“三精”。
第一,精雕细刻,设计教学环节
作为一名教师,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的责任。怎样上好一节课,我认为要明白两个问题,即“教什么”和“怎么教”,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设计教学环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备课”。课上一分钟,课下十日功。怎样做到备课有效呢,有效的备课首先应该是备而有用的,有利于教师落实地教,巧妙地教,促进学生学得快、学得扎实。你备好了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是你要想上好课,却必须要备好课。于是, 备课自然而然成了上好课的前提。 有效备课重要的是教师的钻研、思考,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及手段。
第二,精打细算,利用教学时间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没有互动,没有交往,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显然,教与学不是割裂开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依赖的,追求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是课堂高效的保证。教学是否“有效”,虽然无法用经济学中“投入产出”的指标来衡量,不能简单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完成最多的内容”、“教同样的教学内容花最少的时间”。但也不能由此而将影响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变量——教学时间的合理使用排除在考量之外。
课堂40分钟时间,既属于教师,又属于学生。一堂课的时间安排要合理,必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必须保质保量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处理好听说读写的时间分配。就“读”来说,一些精美的散文和诗歌,只有通过朗读才能真正体悟其神韵和意境。古代诗歌教学还可以反复诵读,甚至有时间给学生当堂背诵。小说教学就不能在课堂上给时间,让学生通篇去读。
二是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课堂上有些老师担心一节课的内容上不完,有时虽然提了很多问题,说是让学生思考,但是学生往往还没反应过来,就被迫回答,一旦回答不出来,老师就会取而代之,将答案公布于众。
第三,精益求精,创设教学情境
以教读郁达夫《故都的秋》为例。在创设该课教学情境时,可以用多媒体将声、像、动画等多种手段融合起来,以强烈的气氛渲染,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其心潮澎湃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可以利用视觉和听觉的差异,制作北京秋景圖。一幅暖色调:火一般的香山红叶;镜一般的昆明湖水;热闹非凡的皇城人海;游人如织的颐和园。并配有欢快轻松的《紫竹调》背景音乐。另一幅冷色调:北国的槐树,铺得满地的落蕊;树上的秋蝉,衰弱的残声;灰沉沉的天底下,秋风秋雨。并配有忧郁低沉《江河水》背景音乐。 通过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的鲜明差异,引导学生思考,同是故都的秋,作者选用了什么景物?为什么不写香山的红叶,而写槐树落蕊?不写热闹的皇城人海,却写秋蝉残鸣?为什么不写秋高气爽,而写秋风秋雨?在仔细感知这些景物和音乐的感情差异之后,要求学生联系创作年代及作者当时的处境,学生就会有话可说,进而理解文章作者对故都的孤寂、苦闷、忧郁和对故都的眷恋之情。
教师还可因势利导,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动手做一个仿句练习,“北京的秋天在哪里?它在……”,这样做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感知课文内容,比老师叫学生一段一段的归纳段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热情。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做到口到、手到、心到,在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总而言之,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基础学科,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是教学理论和实践长期研究的一个永恒主题,也是我们所有语文教师应当为之实现而共同努力的终极目标。有效的教学还要依赖于教师扎实、深厚的基本功底,如:得体、大方、亲切和蔼的教态,清晰、生动、简明、流利的语言和工整、美观的板书,以及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技能。为了达到这一点,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这样才能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精雕细刻,设计教学环节
作为一名教师,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的责任。怎样上好一节课,我认为要明白两个问题,即“教什么”和“怎么教”,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设计教学环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备课”。课上一分钟,课下十日功。怎样做到备课有效呢,有效的备课首先应该是备而有用的,有利于教师落实地教,巧妙地教,促进学生学得快、学得扎实。你备好了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是你要想上好课,却必须要备好课。于是, 备课自然而然成了上好课的前提。 有效备课重要的是教师的钻研、思考,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及手段。
第二,精打细算,利用教学时间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没有互动,没有交往,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显然,教与学不是割裂开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依赖的,追求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是课堂高效的保证。教学是否“有效”,虽然无法用经济学中“投入产出”的指标来衡量,不能简单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完成最多的内容”、“教同样的教学内容花最少的时间”。但也不能由此而将影响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变量——教学时间的合理使用排除在考量之外。
课堂40分钟时间,既属于教师,又属于学生。一堂课的时间安排要合理,必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必须保质保量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处理好听说读写的时间分配。就“读”来说,一些精美的散文和诗歌,只有通过朗读才能真正体悟其神韵和意境。古代诗歌教学还可以反复诵读,甚至有时间给学生当堂背诵。小说教学就不能在课堂上给时间,让学生通篇去读。
二是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课堂上有些老师担心一节课的内容上不完,有时虽然提了很多问题,说是让学生思考,但是学生往往还没反应过来,就被迫回答,一旦回答不出来,老师就会取而代之,将答案公布于众。
第三,精益求精,创设教学情境
以教读郁达夫《故都的秋》为例。在创设该课教学情境时,可以用多媒体将声、像、动画等多种手段融合起来,以强烈的气氛渲染,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其心潮澎湃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可以利用视觉和听觉的差异,制作北京秋景圖。一幅暖色调:火一般的香山红叶;镜一般的昆明湖水;热闹非凡的皇城人海;游人如织的颐和园。并配有欢快轻松的《紫竹调》背景音乐。另一幅冷色调:北国的槐树,铺得满地的落蕊;树上的秋蝉,衰弱的残声;灰沉沉的天底下,秋风秋雨。并配有忧郁低沉《江河水》背景音乐。 通过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的鲜明差异,引导学生思考,同是故都的秋,作者选用了什么景物?为什么不写香山的红叶,而写槐树落蕊?不写热闹的皇城人海,却写秋蝉残鸣?为什么不写秋高气爽,而写秋风秋雨?在仔细感知这些景物和音乐的感情差异之后,要求学生联系创作年代及作者当时的处境,学生就会有话可说,进而理解文章作者对故都的孤寂、苦闷、忧郁和对故都的眷恋之情。
教师还可因势利导,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动手做一个仿句练习,“北京的秋天在哪里?它在……”,这样做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感知课文内容,比老师叫学生一段一段的归纳段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热情。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做到口到、手到、心到,在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总而言之,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基础学科,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是教学理论和实践长期研究的一个永恒主题,也是我们所有语文教师应当为之实现而共同努力的终极目标。有效的教学还要依赖于教师扎实、深厚的基本功底,如:得体、大方、亲切和蔼的教态,清晰、生动、简明、流利的语言和工整、美观的板书,以及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技能。为了达到这一点,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这样才能最终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