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演示实验也可以把物理学科中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或是囿于一定因素而不能让学生动手参与的现象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得到直接的体验。通过实验教学可达五个目的。
一是对已有知识的应用;二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四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五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在物理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以为,做好实验教学必须把握好八个“性”。
1 科学性
物理学那些彪炳千古的定律、原理、定则、定理公式都是在千百万次的实验中验证、总结出的科学真理。因此,实验是科学的精髓。首先在实验中要让学生感受到实验本身的科学性,每一个实验都是在验证前人总结的规律。其次要在实验中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的探索精神和科学家超前的想象力及缜密的思考力。再次物理实验的误差是难免的,但不能为了避免误差而拼凑数据,欺骗学生,也不能把任何不正确的实验结果都归结于误差,要很好地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要尽量减少误差。
例如在演示萘的熔解和凝固时,实验测得萘的熔点常常不是80℃或不是保持80℃不变。原因是什么呢?反复实验后发现有以下四个原因:(1)煤油温度计不够准确,用水银温度计较为准确;(2)萘粉要纯,如化学纯萘粉;(3)酒精灯加热要缓慢均匀,尽量减少杯中水温与试管中萘粉温度差;(4)搅拌器搅拌萘粉要认真、细致,使萘粉受热均匀。
2 目的性
实验的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熟练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针对每一个实验设计出各有偏重的目的性。如:在测小车的速度实验中就要想办法让学生研究如何精确计时的方法等。
3 启发性
科学实验重在启发,重在培养超前的想象力。初中物理实验课则应在启发方面精心设计,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不要一览无余的展示给学生看,那样只会把学生当作观众、局外人。即使你操作熟练、实验完美,也无法达到应有的目的。应该留一两步关键的或是细小而重要的步骤,让学生进行推理思考,然后根据其推理依据的可靠性进行操作,再实验。有时可以让实验违反一些操作,让学生分析结果,推敲思考。
例如在进行马德堡半球演示时,先让学生中两个“大力士”上来拉,不能将两个半球拉开,这是为什么?然后打开活塞,让空气进入半球中,再让两个力气最小的学生来拉,却很轻松地将两个半球分开了。两次相对比,说明大气压强不仅存在,而且还不小,全体学生都会留下深刻的影响。
4 趣味性
趣味是知识的母亲。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浓厚兴趣的主要阵地,教师要设法在实验中开创兴趣情景。主要渠道如下:一是人人参与实验;二是推理和操作相结合;三是鼓励改进实验装置;四是鼓励动手设计一些用具;五是让学生大胆质疑,寻找漏洞和不足。例如“分子间作用力”的演示,可在两只乒乓球间夹上一段弹簧,球的外侧套上橡皮筋,平衡时,引力等于斥力;增大球距时,引力大于斥力;缩小球距时,引力小于斥力。这样不仅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更多地拓宽学生视野丰富他们的想象,而且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直观性
实验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应力求形象、生动、直观.这不仅能吸引学生观察,而且也便于学生直觉思维.如:在研究决定电阻的定性实验中,如果用电流表显示通过电阻的电流大小,因可见度小效果不佳。若用小灯泡明暗程度来代替电流表则更直观。
6 便捷性
影响实验效果的另一个因素是实验是否方便快捷。繁杂的实验会让学生感觉乏味,教师必须设计改进实验,是其方便快捷,效果显著。尤其是演示实验,便捷性越强效果越好,学生的兴趣就越大。如做光的折射实验我改用从文具店买来的激光指示器做实验,极为灵活方便。而且学生课后也能自己用激光指示器做实验,增加了动手能力。
7 可靠性
为了给予学生科学实验的真理性和完美性,教师必须保证实验的完整、准确,即教师必须提前验证实验,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如:大气压强对水的沸点的影响实验时,教师必须提前实验,保证实验成功。
8 安全性
安全性是实验的前提条件。一是学生使用的实验器材是否安全,是否易损物品和仪器,实验操作是否安全。所以实验前必须让学生熟练掌握实验操作知识。二是学生的人生安全,对于具有危险性操作的实验,不仅要具备熟练的操作知识,还要具有危险意识和监控措施,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栏目编辑王柏庐)
一是对已有知识的应用;二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四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五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在物理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以为,做好实验教学必须把握好八个“性”。
1 科学性
物理学那些彪炳千古的定律、原理、定则、定理公式都是在千百万次的实验中验证、总结出的科学真理。因此,实验是科学的精髓。首先在实验中要让学生感受到实验本身的科学性,每一个实验都是在验证前人总结的规律。其次要在实验中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的探索精神和科学家超前的想象力及缜密的思考力。再次物理实验的误差是难免的,但不能为了避免误差而拼凑数据,欺骗学生,也不能把任何不正确的实验结果都归结于误差,要很好地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要尽量减少误差。
例如在演示萘的熔解和凝固时,实验测得萘的熔点常常不是80℃或不是保持80℃不变。原因是什么呢?反复实验后发现有以下四个原因:(1)煤油温度计不够准确,用水银温度计较为准确;(2)萘粉要纯,如化学纯萘粉;(3)酒精灯加热要缓慢均匀,尽量减少杯中水温与试管中萘粉温度差;(4)搅拌器搅拌萘粉要认真、细致,使萘粉受热均匀。
2 目的性
实验的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熟练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针对每一个实验设计出各有偏重的目的性。如:在测小车的速度实验中就要想办法让学生研究如何精确计时的方法等。
3 启发性
科学实验重在启发,重在培养超前的想象力。初中物理实验课则应在启发方面精心设计,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不要一览无余的展示给学生看,那样只会把学生当作观众、局外人。即使你操作熟练、实验完美,也无法达到应有的目的。应该留一两步关键的或是细小而重要的步骤,让学生进行推理思考,然后根据其推理依据的可靠性进行操作,再实验。有时可以让实验违反一些操作,让学生分析结果,推敲思考。
例如在进行马德堡半球演示时,先让学生中两个“大力士”上来拉,不能将两个半球拉开,这是为什么?然后打开活塞,让空气进入半球中,再让两个力气最小的学生来拉,却很轻松地将两个半球分开了。两次相对比,说明大气压强不仅存在,而且还不小,全体学生都会留下深刻的影响。
4 趣味性
趣味是知识的母亲。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浓厚兴趣的主要阵地,教师要设法在实验中开创兴趣情景。主要渠道如下:一是人人参与实验;二是推理和操作相结合;三是鼓励改进实验装置;四是鼓励动手设计一些用具;五是让学生大胆质疑,寻找漏洞和不足。例如“分子间作用力”的演示,可在两只乒乓球间夹上一段弹簧,球的外侧套上橡皮筋,平衡时,引力等于斥力;增大球距时,引力大于斥力;缩小球距时,引力小于斥力。这样不仅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更多地拓宽学生视野丰富他们的想象,而且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直观性
实验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应力求形象、生动、直观.这不仅能吸引学生观察,而且也便于学生直觉思维.如:在研究决定电阻的定性实验中,如果用电流表显示通过电阻的电流大小,因可见度小效果不佳。若用小灯泡明暗程度来代替电流表则更直观。
6 便捷性
影响实验效果的另一个因素是实验是否方便快捷。繁杂的实验会让学生感觉乏味,教师必须设计改进实验,是其方便快捷,效果显著。尤其是演示实验,便捷性越强效果越好,学生的兴趣就越大。如做光的折射实验我改用从文具店买来的激光指示器做实验,极为灵活方便。而且学生课后也能自己用激光指示器做实验,增加了动手能力。
7 可靠性
为了给予学生科学实验的真理性和完美性,教师必须保证实验的完整、准确,即教师必须提前验证实验,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如:大气压强对水的沸点的影响实验时,教师必须提前实验,保证实验成功。
8 安全性
安全性是实验的前提条件。一是学生使用的实验器材是否安全,是否易损物品和仪器,实验操作是否安全。所以实验前必须让学生熟练掌握实验操作知识。二是学生的人生安全,对于具有危险性操作的实验,不仅要具备熟练的操作知识,还要具有危险意识和监控措施,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栏目编辑王柏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