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我院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现有的实验实训条件,我们应当采取措施努力使得自己的专业建设跨上一个新高度,办出自己的特色,以促进课程改革的全面进行,确保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现结合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的课程开发与建设来谈谈自己对专业建设方法的思考。
【关键词】自动化生产;专业课程改革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开发的认识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开发与课程建设应当以企业调查为前提,加强专业建设;以岗位所需职业技能为基础,准确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教学内容,以工作项目和任务为载体,开发‘理实一体化’的新课程;以技能为核心,整合对应知识;并在职业情境中把‘学会做事’的工作标准落实为‘把事做好’的教育标准。
二、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应当改进的方面
高职教育是培养社会迫切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而作为职业教育,目前的教育理念及模式必须改变,要改变目前的重理论轻实践、理论和实践分离的教育模式,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积极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实现方法,但是目前我们的教学方式距离教学做一体化的距离还比较远,这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 目前的硬件设施严重匮乏,实训基地设备不足,设备状况较差,而且很多设备陈旧,完全与现有的施工技术脱节,学生学完以后到工作岗位不能直接应用,学而无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受到打击。
(二) 师资队伍实践操作技能较差,很多年轻教师没有工程实践经历,实验室缺少先进的实际设备,动手能力不足,缺少一些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工程项目,教职工的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更加影响教学,影响毕业生质量和产学研合作。
(三) 产学研合作困难重重,要想实现产学研合作,必须具有双赢的运行机制。因为没有先进的科研设备和过硬的科研队伍,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不足,对企业没有引力,很难实现真正的产学研合作。
三、专业建设应当采取的措施
从专业建设的角度来看,课程体系开发难度是比较大,主要是我们对企业的了解程度和对岗位的熟悉程度不够,以致改起来无从下手或力不从心。因此,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水平是搞好课程体系开发与建设的先决条件,同时作为教师本身也要在实践教学中转变教育理念。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集中资金建设2—3个设备先进、与市场结合紧密、台套数充足的实训基地。加强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应建立长效稳定的资金支持机制,对实训基地的设备进行有计划的更新,使其总能领先于工程技术领域,这样也为教职工的科研活动提供了硬件保障,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社会认可度提高后,可以承接一些工程项目,达到产学研合作的良性循环。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了,能够承接工程项目后,也能够为实训基地的运转提供资金支持。
(二)加强教师的实践工作。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理念,所谓的教改就是要把知识人才体系改为岗位能力人才体系,把学科体系改为工作过程体系,否则教学就不能适应学生实际和企业实际,就没有职教特色和质量。但实施起来确实很难,对于教师来讲,本身的知识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思维、教学模式都要改变,特别是大多数教师缺乏企业实践工作经验,对具体的工作过程、任务细节缺乏全面具体的了解,因此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大多数存在凭借理论推想和对实际的想象来进行工作领域、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的设计,因此在具体改革课程改革中自然存在“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现象。因此,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与教学,必须要加强教师的实践工作。
(三)加强团结协作。高职教育的教学,不是教课本,而是教做事,以及怎样把事做得更好,是有明确岗位能力目标,围绕项目整合对应知识,以任务为载体,在职业情境中提高职业能力,有知识的突出应用指向的教育。
此外,我们教师在实际授课中要做到
(一) 创新教学方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必须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真实的任务驱动,从而使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应用知识和技能,达到形成能力的目的。很显然以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在教学的需求,需要我们教师要寻求新的教学方法,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一次完整、接近实战的工作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分析每个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找出符合人的职业成长的历程。职业成长是“从完成简单工作任务到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能力发展过程。采用什么方法和载体,才能把学生从较低发展阶段有序、有效地带入到更高的发展阶段?如何设计符合发展逻辑规律的系列学习任务?这对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教学组织安排上,要尽量安排大幅度的时间集中上某一门课,动态实施,完全按照教学项目重组教师团队。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师应尽量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独立地去完成与典型工作任务较为一致的学习任务。同时要注意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监控并评估。以尽早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这样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培养和锻炼他们的社会能力(如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以实现职业院校学生全方面发展的能力,更好适应企业的需求。
(二) 转变授课形式,基于工作过程的导向课程和教学改革,要把教师转化成生产工程师、把教材转化成训练手册、把教法转化成训练方法、把课堂转化成工作现场。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不能再以教师为中心,也不能再以教材为中心,更不能以教室为中心,必须以工作过程为纽带,以任务完成为目的,发挥教师的生产教练作用和教材的训练手册作用,通过合适的训练方法,在工作现场中去完成工作任务,从而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培养品德,形成素养;
参考文献:
[1]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2]马树超,关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及对策思考[J]。职教论坛,2008,(1)
作者简介:赵建伟,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关键词】自动化生产;专业课程改革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开发的认识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开发与课程建设应当以企业调查为前提,加强专业建设;以岗位所需职业技能为基础,准确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教学内容,以工作项目和任务为载体,开发‘理实一体化’的新课程;以技能为核心,整合对应知识;并在职业情境中把‘学会做事’的工作标准落实为‘把事做好’的教育标准。
二、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应当改进的方面
高职教育是培养社会迫切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而作为职业教育,目前的教育理念及模式必须改变,要改变目前的重理论轻实践、理论和实践分离的教育模式,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积极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实现方法,但是目前我们的教学方式距离教学做一体化的距离还比较远,这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 目前的硬件设施严重匮乏,实训基地设备不足,设备状况较差,而且很多设备陈旧,完全与现有的施工技术脱节,学生学完以后到工作岗位不能直接应用,学而无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受到打击。
(二) 师资队伍实践操作技能较差,很多年轻教师没有工程实践经历,实验室缺少先进的实际设备,动手能力不足,缺少一些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工程项目,教职工的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更加影响教学,影响毕业生质量和产学研合作。
(三) 产学研合作困难重重,要想实现产学研合作,必须具有双赢的运行机制。因为没有先进的科研设备和过硬的科研队伍,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不足,对企业没有引力,很难实现真正的产学研合作。
三、专业建设应当采取的措施
从专业建设的角度来看,课程体系开发难度是比较大,主要是我们对企业的了解程度和对岗位的熟悉程度不够,以致改起来无从下手或力不从心。因此,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水平是搞好课程体系开发与建设的先决条件,同时作为教师本身也要在实践教学中转变教育理念。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集中资金建设2—3个设备先进、与市场结合紧密、台套数充足的实训基地。加强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应建立长效稳定的资金支持机制,对实训基地的设备进行有计划的更新,使其总能领先于工程技术领域,这样也为教职工的科研活动提供了硬件保障,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社会认可度提高后,可以承接一些工程项目,达到产学研合作的良性循环。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了,能够承接工程项目后,也能够为实训基地的运转提供资金支持。
(二)加强教师的实践工作。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理念,所谓的教改就是要把知识人才体系改为岗位能力人才体系,把学科体系改为工作过程体系,否则教学就不能适应学生实际和企业实际,就没有职教特色和质量。但实施起来确实很难,对于教师来讲,本身的知识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思维、教学模式都要改变,特别是大多数教师缺乏企业实践工作经验,对具体的工作过程、任务细节缺乏全面具体的了解,因此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大多数存在凭借理论推想和对实际的想象来进行工作领域、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的设计,因此在具体改革课程改革中自然存在“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现象。因此,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与教学,必须要加强教师的实践工作。
(三)加强团结协作。高职教育的教学,不是教课本,而是教做事,以及怎样把事做得更好,是有明确岗位能力目标,围绕项目整合对应知识,以任务为载体,在职业情境中提高职业能力,有知识的突出应用指向的教育。
此外,我们教师在实际授课中要做到
(一) 创新教学方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必须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真实的任务驱动,从而使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应用知识和技能,达到形成能力的目的。很显然以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在教学的需求,需要我们教师要寻求新的教学方法,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一次完整、接近实战的工作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分析每个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找出符合人的职业成长的历程。职业成长是“从完成简单工作任务到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能力发展过程。采用什么方法和载体,才能把学生从较低发展阶段有序、有效地带入到更高的发展阶段?如何设计符合发展逻辑规律的系列学习任务?这对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教学组织安排上,要尽量安排大幅度的时间集中上某一门课,动态实施,完全按照教学项目重组教师团队。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师应尽量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独立地去完成与典型工作任务较为一致的学习任务。同时要注意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监控并评估。以尽早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这样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培养和锻炼他们的社会能力(如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以实现职业院校学生全方面发展的能力,更好适应企业的需求。
(二) 转变授课形式,基于工作过程的导向课程和教学改革,要把教师转化成生产工程师、把教材转化成训练手册、把教法转化成训练方法、把课堂转化成工作现场。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不能再以教师为中心,也不能再以教材为中心,更不能以教室为中心,必须以工作过程为纽带,以任务完成为目的,发挥教师的生产教练作用和教材的训练手册作用,通过合适的训练方法,在工作现场中去完成工作任务,从而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培养品德,形成素养;
参考文献:
[1]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2]马树超,关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及对策思考[J]。职教论坛,2008,(1)
作者简介:赵建伟,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学及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