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问史:对刘裕家世的质疑与探析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uye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刘裕是南北朝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历来受到史学家们的关注,但史书中对于刘裕家世的认定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这为本文提供了探讨的空间。作者重新梳理了刘裕家族的脉络,对“刘裕是否为彭城汉家后裔?”和“刘裕是否出自项氏?”两大命題进行了较为缜密的推演,加上作者本人的观点,希望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刘裕 彭城 项氏
  中图分类号:K238 文献标识码:A
  刘裕(363-422),成长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荡年代,一直是史学家们关注的重要历史人物,但人们对刘裕的研究多倾向于他在南宋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以及他个人才能的实现,对其家世的探究略显匮乏,没有引起史学界足够的重视。
  研究刘裕,必自其家世始。今本沈约《宋书》事关宋武帝刘裕事多本诸徐爰《宋书》,而徐爰之旧本《宋书》现只能于《御览》中找到些片段。徐爰《宋书》关于刘裕家世的记载并不详细,《御览》卷第一百二十八引徐爰《宋书》曰:“高祖武皇帝姓刘氏,讳裕,彭城绥舆里人。”而检索沈约《宋书》却对其所出世系作了详细说明:
  “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汉高帝弟楚元王交之后也。交生红懿侯富,富生宗正辟强,辟强生阳城缪候德,德生阳城节侯安民,安民生阳城厘侯庆忌,庆忌生阳城肃侯岑,岑生宗正平,平生东武城令某,某生邪城令亮,亮生晋北平太守膺,膺生相国掾熙,熙生开封令旭孙,旭孙生混,始过江,居晋陵郡丹徒县之京口里,官至武原令。混生东安太守靖,靖生郡功曹翘,是为皇考。”
  而《南史》又多本诸《宋书》,《南史》卷一《宋本纪》的记载与《宋书》相类,只不过其记载稍简,“宋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舆,小字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彭城楚都,故苗裔家焉。晋氏东迁,刘氏移居晋陵丹徒之京口里……”许嵩的《建康实录》多本《宋略》,卷十一《高祖武皇帝》载,“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舆,小字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二十世孙也。”以上有代表性史书的记载虽详略不同,然都肯定刘裕为汉家苗裔。更引起笔者注意的是《魏书》的相关记载。魏收之《魏书》自撰毕,历来受人诟病。卷九十七《岛夷刘裕传》载:“岛夷刘裕,字德舆,晋陵丹徒人也。其先不知所出,自云本彭城彭城人,或云本姓项,改为刘氏,然亦莫可寻也,故其与丛亭、安上诸刘了无宗次。”这引起了笔者浓厚的兴趣,按照《魏书》的记载,有两个问题浮出了水面:首先,刘裕出自彭城刘氏吗?彭城刘氏乃汉楚元王刘交之后,分丛亭、安上、绥舆三里居住,如果刘裕不出汉室抑或有他?《魏书》给我们引入了一个传闻,“或云本姓项”,这就为我们求得正解延伸了新的思考。然岁月久远,史乘阙如,我们要想在记载有限的资料里爬梳出一个头绪,最好有实物考古新发现为参证,但目前仍只能通过已有史料来推演。
  一 正史中关于刘裕为彭城汉家后裔记载的疑点
  刘遵考被列入《宋书·宗室传》,有如下记载:“遵考,高祖族弟也。曾祖淳,皇曾祖武原令混之弟,官至正员郎。”而我们又发现同传载:“高祖初即大位,下推恩之诏,曰:‘遵考服属之亲,国戚未远,宗室无多,宜蒙宠爵。可封营浦县侯,食邑五百户。以本号为彭城、沛二郡太守。”《校补元和姓纂》载:“彭城,汉高帝楚元王交生休候富,富生辟强,辟强生阳城侯德,德生向,向生歆,子孙居彭城,分居三里,丛亭、绥舆、安上里,又丰县、吕县并附……”又载刘该为从亭里,宋司空刘缅为安上里,彭城吕县,如宋刘道产、延孙,刘康祖并吕人。绥舆里宋武帝所承,生文帝,生孝武、明帝等四代八帝六十年为齐所灭。这里就有个疑问,既然彭城刘氏分为三里,可见绥舆里至少也是老户人家,世代有居。可刘裕五服之内,我们翻检史书仅找到了遵考这一枝而已。而绥舆里为刘氏大族而居,世代相沿,从刘裕曾祖混开始到刘裕为止,怎么就只有遵考这一枝在五服之内?我们来看看谱系,裕——翘——靖——混——旭孙——熙。这是五服之内的世系,可翻检史籍,只有遵考的曾祖淳(混之弟)这一枝在刘裕的封赐之内。其实从熙到旭孙这些远祖之胤也在刘裕五服之内,为什么史书没有提及抑或没有后代?反而刘裕对从刘混这一代开始的混弟之后裔遵考念念不忘?而对仍在五服之内的远祖刘旭孙和刘熙只字不提?可以说,刘裕家谱世系的问题就出现在其曾祖刘混以上的世系,揭开这个谜底是我们寻本溯源的关键。还是看《宋书》对刘裕世系的记载:“晋北平太守膺,膺生相国椽熙,熙生开封令旭孙,旭孙生混,始过江,居晋陵郡丹徒县之京口里,官至武原令。混生东安太守靖,靖生郡功曹翘,是为皇考。”我们知道刘混时始过江,可是我们能够断定刘混之父旭孙以上的各代谱系都可靠吗?远的不说,就以刘混之父旭孙为例,其为开封令,可问题就出现了:东晋侨人一般以祖辈们居住地为郡望,可旭孙为开封令,到底旭孙是不是彭城人我们无法断定,一种可能他是彭城人而去开封做官;另一种可能他祖籍在彭城,他父、祖辈已经离开家乡去做官;最后还有一种可能,也是笔者比较倾向的,从刘混开始的上辈都是刘裕伪造的,或者说名字或有与《宋书》记载相符而事迹相差甚远。的确,从目前我们所能掌握的材料来看,我们只能将刘混以下作为信史,因为我们有刘遵考的曾祖父为刘混之弟这一信史做参证,以上的世系就莫可名状了。刚刚我们谈到最大的可能是刘混以上的世系不在彭城,而是中原地区的某一门户(甚至不排除出自胡族),因为仅仅从《宋书》对刘混以上世系的记载我们也能发现,他们大都在彭城以外的其他地方做官,这就有很大可能刘混这一门不是出自彭城。我们知道,永嘉之乱以后,北人南迁,他们往往以当时中原的郡望为根,而彭城刘氏乃为北方大族,如东晋开国之初的刘隗。刘混渡江后假托出自彭城,不仅自己脸上有光,而且彭城刘氏居住在京口附近,势力很大。如与刘裕建义的诸刘:
  刘怀慎,出身“彭城人,左将军怀肃弟也。”(《宋书》卷四十五本传)
  刘怀肃,出身“彭城人,高祖从母兄也。”(《宋书》卷四十七本传)
  刘粹,出身“沛郡萧人也。”(《宋书》卷四十五本传)
  刘钟,出身“彭城彭城人也。”(《宋书》卷四十九本传)   刘康祖,出身“彭城吕人,世居京口。”(《宋书》卷五十本传)
  可以说京口附近聚居着原籍彭城诸刘,《宋书》卷四十七《刘怀肃附怀敬传》载:“初,高祖产而皇妣殂,孝皇帝贫薄,无由得乳入,议欲不举高祖。高祖从母生怀敬,未几,乃断懷敬乳,而自养高祖。高祖以旧恩,怀敬累见宠授……”刘裕的姨妈生子怀敬,证明其与刘裕之母都嫁给了侨居累代的彭城诸刘,值得注意的是,怀敬与刘裕的关系。刘裕只是因旧恩而宠幸怀敬,并没有将其列为宗室,可见怀敬与刘裕至少祖上好几代没有亲戚关系,不然就无法解释为什么仅是刘裕曾祖后代的遵考被列为刘宋宗室;而与刘裕同辈(如果他们有亲戚的话)的怀敬却没有,这只能说明刘裕的父、祖与京口原籍彭城诸刘并无瓜葛。谈到这里,笔者在肯定上面所作出的推论——从刘混渡江就开始冒称彭城刘氏的基础上,推断刘混是否为中原人尚不好说,或许其本身就世居京口,很可能或者从刘混开始,至少是刘裕之父翘开始,他们就与居住在京口的原籍彭城诸刘杂居或依附他们而居。如果笔者的这一推论成立的话,我们从史籍记载所得到的种种疑团就容易解开了,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刘裕没有将怀敬列为宗室的原因了:刘裕之父翘(至少从这一代开始)依附居住在京口的彭城刘氏而居,裕母嫁给了翘,姨嫁给了怀敬之父,但二刘并没有亲戚关系。我们看到刘裕也在时时刻刻利用彭、沛乡人这一旗号,“义旗将建,高祖版(刘)钟为郡主簿。明日,从入京城呢感。将向京邑,高祖命曰:‘预是彭、沛乡人赴义者,并可依刘主簿。’”刘裕自己也假托彭城刘氏以为号召,但其世系的记载却留下了诸多漏洞。
  其次,我们看到《梁书》卷二十《刘季连传》载:“刘季连字惠续,彭城人也。父思考,以宋高祖族弟显于宋世,位至金紫光禄大夫。”刘思考为刘遵考从弟,也受到刘裕的宠遇,难以设想刘裕的亲戚只有曾祖之后裔遵考、思考等数人。《南齐书》列传第十八《刘悛传》:“刘悛,字士操,彭城安上里人也。彭城刘同出楚元王,分为三里,以别宋氏帝族。”这里又似乎暗示刘裕不是出自彭城三里(丛亭、绥舆、安上),《宋书》记载的绥舆里似乎有误。但我们看到《太平广记》卷一百三十五《宋高祖》中又有如下文字:“晋安帝时,冀州桑门释法珍告其弟子普严曰:‘嵩山神告我,江东有刘将军,汉家苗裔,当受天命。”《广记》多载异怪,不足信,但这又为我们彻底搞清刘裕的家系横生了枝节。不管怎么说,刘裕的家世存在诸多疑问,这为我们客观评判他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 刘裕出自项氏?
  说刘裕出自项氏的始作俑者乃《魏书》:“自云本彭城彭城人,或云本姓项,改为刘氏,然亦莫可寻也,故其与丛亭、安上诸刘了无宗次。”这一提法可以说很独特,却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历来史家少有研究。《史记》卷七《项羽本纪》载,“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乃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项氏被赐姓刘者不在少数。目前仅从史籍我们还找不出刘裕与项氏的联系。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刘裕之刘是项氏改,那么到底刘裕的先祖是在西汉刘邦之时就已经由项氏改,还是刘混渡江以前或者以后由项氏改?这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假如刘裕是项氏所改,那么我们至少可以解释刘裕为什么与彭城诸刘“格格不入”的问题;为什么南朝诸皇帝如陈文帝就以祭“胡公”以配天标榜先祖,而我们看不到史书中有关刘裕以汉朝为荣光的丝毫记载。而刘宋委实离汉未远,如果真正作为一个汉室后裔,利用汉朝的“气象”来为自己“贴金”,给偏居江南的一隅政权注入活力,这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我们看到隋朝末年天下大乱,许多刘氏豪杰就以兴复汉室为号召,可刘裕却对轻而易举的“好处”视而不见,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在颇有影响的“刘姓家园”网站中,笔者查找到了1986年刘氏修谱委员会所编(广西)《刘氏族谱》中刘裕以上世系为:刘德→刘庆忌→刘岑→刘至→刘雄→刘秉机→刘立→刘专→刘信→刘乐→刘敦则→刘克胡(自彭城迁京口)→刘同→刘卖→刘靖→刘翘→刘裕。而江西《中华刘氏通谱》则说刘裕是著名学者刘向的直系后裔,传递世系是:刘德→刘向→刘歆→刘垒→刘嘉→刘衍→刘庆→刘哲→刘承天→刘夷→刘成章→刘崇道→刘锦元→刘至喜→刘混→刘靖→刘翘→刘裕。这两种见载于族谱中的世系,明显与《宋史》不同,至于这些民间记载和正史何为真伪,还需要我们继续抱有怀疑和科学的态度去钻研。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记载历史、研究历史的人往往受限于时代、资料以及自身倾向的影响,使历史的撰写出现某些偏差,这或许也是历史的神秘和魅力之处吧。其实,即使我们回归到过去,成为历史事件的亲身经历者,也难免由于视角的狭窄和信息的缺失有所“蒙骗”,所以那些能够清晰勾勒出历史脉络的人真的可以被称为“大家”。但是,也正是因为历史都是被写和说出来的,也就给了我们后人去探研的机会和权利。而在前人的基础上,给历史以更客观的评述和梳理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南朝梁)沈约撰:《宋书·武帝本纪》,中华书局,1974 年版。
  [2] (南朝梁)沈约撰:《宋书·宗室·刘遵考传》,中华书局,1974 年版。
  [3] (唐)林宝撰:《元和姓纂校补》,中华书局,2011年版。
  [4] (南朝梁)沈约撰:《宋书·刘怀肃附怀敬传》,中华书局,1974 年版。
  [5] (北齐)魏收撰:《魏书·岛夷刘裕》,中华书局,2001 年版。
  [6] http://www.htliu.net/zl/14/1486.htm.
  作者简介:
  刘涛,男,1978—,黑龙江木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历史、文化,工作单位: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延艳芳,女,1981—,山西晋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文化,工作单位: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其他文献
当今佛教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大多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普遍缺乏深度保护挖掘。本文以中山寺为研究对象,在总结中山寺佛教文化遗产体系的基础上,对
在山东西南一带有一种很受当地老百姓喜爱的地方剧种——枣梆,《蝴蝶杯》是其代表剧目之一,剧中提到的“蝴蝶杯”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  “蝴蝶杯”的外形与普通的酒杯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一旦将酒倒入杯中,奇迹就出现了——可以看到杯中有彩蝶(或仙女)翩翩起舞。这当然会令许多人惊奇不已,但有的人会认为这也许只是文人的杜撰。其实,在我国古代真的有“蝴蝶杯”。上世纪80年代,在山西侯马就有实物出土,在中央电视台的
春节在即,一片喜庆。  作为团结、兴旺的象征,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民间生活喜庆的日子。韩国、日本等一些东方国家还保留着过春节的风俗习惯,与中国春节大同小异,但在一些细节上有着很大区别。同时,中国年作为一种和谐的文化,正在走出国门。越来越多的欧美国家纷纷将春节纳入公共假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加入到当地华人共庆中国年中。  在国外,一样过春节。  英国:伦敦俨成北京城  春节期间,英国的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