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道课后习题的探究

来源 :教育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3458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版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25.3用频率估计概率课后习题如下:投针实验:(1)在一个水平面上画一组间距为d=4cm的平行线,将一根长度为l=3cm的针任意投掷在这个平面上。针可能与某一直线相交,也可能与任一直线不想交。根据记录在下表中的投针实验,估计针与任一直线相交的概率。
  (2)在投针试验中,如果间距d=4cm,针长l=3cm时,针与任一直线相交的概率为p,则当d不变,l减小时,概率p如何变化?当l不变,d减小时,概率p又如何变化?(在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l<d)
  这道题的第一小问显然是个实验题,可以动手做实验,然后填表。第二小问其实也容易想到当d不变,l减小时,概率p减小;当l不变,d减小时,概率p增大。随着实验的次数加,m/n会越来越稳定于一个值。显然这个值就是本实验的概率p。这是道典型的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实验,下面对此题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如右图所示:
  假设l与直线恰好相交,此时l的中点到直线的距离设为x,l与直线相交的夹角为θ,显然x= sinθ,要想l与直线相交,则必有0≤θ≤π,且0≤x≤ sinθ。
  下面求针与直线相交的概率,如下图所示:
  这个问题就转化为B区域的面积与A区域的面积的比
  故而由:p= = 可知:
   = 得到这一公式( = ),
  进而可以推出π= 。
  这说明我们的投针实验可以求出圆周率π的近視值。我们知道我国早在南北朝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利用割圆术求得圆周率,但是从这道习题也能推出π的值,只要做的实验多一些,π的值就更加精确。
  实际上利用概率实验求圆周率的例子不只有投针实验,很多概率实验都能推出π的值,例如课本实验与探究的一道题,为半径为1的圆及其外切正方形。随机地往正方形内投一把米,求出落在圆内的概率。
  (1)填下表,求出概率p
  落在圆内的米数(m) 落在正方形内的米(n) 频率( )
  (2)要求出p可转化为求圆的面积与正方形的面积之比,
  即 = = ,所以p= = ,
  所以 = 故π= 。
  这样利用这个实验也能求出π的值。当然为了提高对π的估计精度,撒的米粒要尽可能地多一些,这个实验改为等边三角形的内切圆也可以求出π的值。
  课内时间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果,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吸取知识的最根本保证。
  上课时,坐得稳,静心听老师讲课。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想边记忆,抓住要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认真听同学们的发言,并能听出别人发言中的问题。
  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教学中要提供充分的观察材料吸引学生看。教师的板书、演示等要准确,鲜明,能引起学生观察的兴趣。在课堂练习中要多设计一些能引起观察兴趣旨在训练观察能力的题目。
  会想:这里的想就是会发现,会寻找规律,通过启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观察、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归纳出一般性结论,使知识达到条理化、系统化。我们教学中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启发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探索。除了解模仿性题组外,还通过探索性、变式性、综合性、发现性、发展性等题组进行猜想的练习,形成“试算——归纳——猜想——论证”的学习模式。还应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图多用”的教学,拓展学生的思路。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指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会和运用“引出问题——形成猜想——演绎结论——知识运用”等科学思维方式,养成“发现”规律的科学思维习惯。
  会说:语言是思维的结果,课堂上要学生尽量多说,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细心看。教师抓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因此要十分重视学生口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会记:上课做笔记并不是简单地将教师的板书进行抄写,而是要求学生对听课中得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它包括教师的思维方法和学生本人思考的过程和成果以及所存在的疑难。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做笔记的过程是语言操作过程,也是大脑积极思考的过程,能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做笔记还能使听课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课堂学习效率更高。教师可用课内督促、课外检查的办法培养学生这一习惯。其中还需要教师经常性地讲评和个别指导。学生持之以恒,就能习以为常。
  可见,课本上的一些习题是值得去深入研究的,有时候我们会得到更多的惊喜。由此建议各位老师备课的时候要认真研究课后习题。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40分钟的学习效率,这对于高中新课程教学的我们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要搞好高中数学新课程,当然要对新课标和新教材有整体的把握和认识,将知识系统化,注意知识前后的联系,形成知识框架;还要了解学生的现状和认知结构,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会因材施教。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智力,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不但要
期刊
任何教育活动都是时代精神的缩影,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思想政治课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独立学习能力、善于思考,能积极主动地吸收、加工处理新信息,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外向型、复合型人才。因此,打破封闭式课堂教学方式,构建适合人的发展需要的、开放式的使教学融入生活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实现课程改革新目标的必然选择,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一、开放式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涵义  开放式
期刊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在课堂上能激起强烈的求知欲,调动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职业中学中国经济地理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起自信心,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1)激趣导入,(2)问题教学,(3)和谐搭配。  关键词:趣味教学 学生 学习兴趣  提问是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的最直接最简便的教学方法,也是教
期刊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被广泛地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方式被引入课堂后,改变了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形成了生动、活泼、创造学习的新局面,显示出它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作用与优势。但是,我们常常看到,由于小组划分的随意性,组织散乱,问题设置小、碎、细,且缺乏探索价值,参与欠平衡(少数学生唱主角),小组活动次数频繁且时间失控等,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
期刊
信息时代,因为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有机结合,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变化:新课标的推广和普及,引发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  一、时代呼唤教育改革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日新月异,国际竞争空前激烈。21世纪国际竞争是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说到底就是人才的较量。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是提高民族素质的。而教育最重要的领域是教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民族素质的提高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到教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一门相对较为抽象,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一门学科,是初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学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养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是从初中数学的应用题教学入手,在分析当前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提高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 应用题教学 有效性措施  一、前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进,初中数学题干由原来晦涩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当前,大部分学生对习作无兴趣,不愿练习,是作文教学中一大障碍。主要问题是学生无兴趣,因此,要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源泉,提高兴趣,是我们作文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提高学生习作兴趣?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走进生活,积累素材,激发兴趣  叶圣陶曾有个生动的比喻:“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不歇。”可见,
期刊
初中美术教育,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内涵和修养,使人懂得怎么在生活中去发现美、寻找美,认识和创造美。从而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热爱生活,提高自身的素质。  在教学中,美术的作用并非真正地体现出来。受传统教育和思想的束缚,大部分学生往往不够重视。以为美术是三类课,升学又不计分,学不学无所谓。美术扮演着“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角色。因此,美术课上往往是教师无
期刊
摘 要: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视游戏为生活,儿童好游戏是天然的倾向。”情境性体育游戏是幼儿在有情境的环境创设下开展的运动性游戏。因此在体育活动中我们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游戏,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在愉悦的环境中进行锻炼。  关键词:情境游戏 小班幼儿 体育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开展以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
期刊
现在高中学生喜欢张扬自己的个性,写作文时也不例外,想写出佳作获取高分,可是由于技巧的问题,会适得其反地写出四不像的文章。虽然平时注意引导学生写文章要注意文体特征,但有的学生还是会出现写着写着就“渐行渐远”的现象,尤其是喜欢写散文的同学,真可谓“形散了,神更散了”,写出的文章,不着边际,不知所云。在高中阶段我们学过一些有诗情画意的散文,如《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文中创造的意境,如薄薄的轻纱,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