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求败的英雄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obb0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若望雕塑作品一望便知,这人充满英雄情结。儿时对三国、水浒的崇拜、长大对红色宣传的认知,以及萦绕于心挥之不去的统帅梦想等等,都让人以为作者在用兵马俑似的语言,塑造草根化的英雄。
  其实问题没这么简单。作品在于观看——视觉思维,而不是听作者怎么说。刘若望的确借用传统墓俑的塑造方式,简练、整体、大块面,以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但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对墓俑雕塑非真实性的创造性发挥。墓俑的替代性被刘若望极力放大,人物在夸饰的动作架势中变得非常夸张。这种强烈的夸饰与夸张以其非真实性,和中国革命纪念雕塑大相径庭。后者是要通过英雄化来证明革命的正确性、制度的合法性和历史的合理性,旨在让夸张的东西变成集体训导的真实,故谓之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而刘若望的雕塑则恰恰要排除这种主流意识形态所要求的假定的真实性。
  这不是一个英雄统帅集体的年代,电影《阿凡达》中的克隆英雄如此威猛最终也没能拯救人类。刘若望手下的英雄不过是个人幻想,不过是被英雄情结鼓励至今的刘若望本人。借壳而已,并没有那么多的民族、历史、地域、人民的代表性。只要看一看那些枪挑吼狮、剑屠毒龙、槌击导弹、斧劈航母之类的人物,你就会知道作者游戏人生、嘲弄现实的另一面。疑问只在于作者为什么要在英雄崇拜中戏谑英雄。请注意他手下的人物都是过去时的,舞枪弄棍,武艺高强,而对象则是象征性的,无论是张牙二舞爪的动物,还是威力慑人的武器。这里的对抗是个人记忆、个人愿望作为精神力量和生存现实、文化现实的矛盾。其夸张造型与冲突场景带来的紧张感,激发出观者个体的心理反应,而不是集体意识的强行叙事。
  这一点在刘若望《狼来了》大型场景雕塑中尤为突出。
  在这组作品中形体较真实比例都有放大,狼在2m以上,人物高度3m左右。材料全为铸铁,锈迹斑斑,远看一片暗红色。群狼呲牙咧嘴,各具凶相;人物长剑在手,蓄式待发。其相互对峙,紧张而激烈。一切是那样具有震撼力,一切又是那样充满仪式感和戏剧性。这种象征化的非真实场景让观者既在场又不在场:英雄远去,现场不过是追忆;追忆犹存,感动仍在人心。“狼来了”是一个古老的故事,讲的是牧羊小孩因为怕狼而哄骗大人,最后自己得不到救助的悲剧。现在狼真的来了,人的确孤立无助。艺术家不希望孤独的人无所作为,尽管孤掌难鸣,尽管寡不敌众,但奋起反抗的英雄情结仍然集结于心。这不啻是艺术家对个人力量的呼吁、对个体精神的呼吁。生活在一个功利优先的现代社会里,也许只有在艺术中,人才能对抗无所不在的权力操控和利益诱惑,保持个人的尊严、人类精神的尊严。刘若望的英雄雕塑由此而成为对公民理想的召唤,成为普通人精神自主的象征。
  狼来了,人还在,独孤求败的英雄留下的是精神气魄。有这样的坚持与坚守,当代中国还有艺术,还能有艺术。
其他文献
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上海援鄂心理医疗队正在与医护人员做心理治疗团体工作坊广州心晴门诊心理师王靖贤  看到同事回到宿舍时的样子,在武汉的护士小晴(化名)被吓坏了。  同事头发蓬乱,头上戴着婴儿纸尿裤当面罩,还戴着墨镜和帽子,回到宿舍就一直在反复洗手、消毒,整个人神态恐慌。夜已深,但同事硬把所有人从床上叫了起来,语气急躁地要求大家打扫、消毒。  小晴担心却又不知所措,非精神心理专业的她不知道对方可能出
海滩是大海和陆地的分割线,它们是镶嵌在浪花边的自然美景。大自然更是用斑斓的画笔给它们描绘上了奇异的色彩。  “红色月球”——哈纳红沙滩  哈纳红沙滩位于夏威夷毛伊岛的哈纳湾南部。随着一波波海浪的冲击,铁锈色的沙滩被海水洗刷出更深的红色。  毛伊岛是一座火山岛,但它多年没有活动,火山岩中黑色的磁铁矿在漫长的岁月中被氧化,成为砖红色的铁的氧化物。红沙滩的沙子就由这些铁的氧化物被海水侵蚀而成。  红沙滩
由中国美术学院与何香凝美术馆共同主办的“第五空间——纤维与空间艺术展”于2009年6月13日至7月15日在何香凝美术馆举行。展览展出了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五工作室(即纤维与空间艺术工作室)的教师。历届学生以及部分特邀岂术家的69件代表作品,参展人数达48人。参展作品皆为作者利用各种纤维与软质材料、结合空间创作的软雕塑,分为创作和实验教学两个部分。  当代雕塑艺术自上世纪以来不断地丰富和拓展着自身的
  
任世民:今天我们见面很高兴,大家随便谈一下。  今天的研讨会主题是谈谈浮雕造型艺术。我们原来有一个想法,也酝酿了很长时间,想就一些关于浮雕的问题探讨一下。我们系以前也做过关于浮雕的教材,有很多概念性的东西想再深入探讨一下。  为什么把浮雕作为一个单独的东西来探讨呢?对于我来说,从郑可先生教学的时候就开始讲,一直到我们毕业,工作以后和一些朋友经常对某些问题进行讨论与辩论。我们一直将浮雕造型作为独立而
编者按:  极力倡导并力行写意雕塑的吴为山教授,在培养雕塑专业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过程中如何渗透人文理想和艺术精神,又如何将“写意”的理念化为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而使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意象”得以承传与发展。应读者要求,我们约请了吴先生进行简要笔谈。  雕塑专业研究生阶段的教学,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自觉与广阔的思维而形成具有自我价值判断、技巧娴熟、风格独特的创造性人才。通过对雕塑史的把
重度腹泻要了约翰国王的命,却拯救了《自由大宪章》  英国国王约翰声名狼藉,在人们眼里,他肮脏得就像是一个皇家马桶。按照《英国电讯报》的说法,这位13世纪的英国君主视朋友和敌人为粪土——真是一视同仁啊!他把自己的臣民关进监狱以霸占他们的土地,残忍地将敌人活活饿死,甚至还谋杀了自己的亲侄子。他把英格兰带入战争的深渊,却在战场上临阵脱逃,陷盟友于险境。  这个令人不齿的暴君因拉肚子拉到虚脱而死。1216
贾维克,1979年生于青岛,清华大学研究生。  2002年任北京家本阳光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设计部主任。  2002年参与北京市最大雕塑群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建设设计施工。  2006年9月为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设计青铜雕塑《竹藤》。  2006年-2007年创作国内最大花岗岩雕塑群《华夏龙脉》。  2008年为陕西洋县创作青铜雕塑《蔡伦》。  2009年为宁强汉江源创作60m长大型石材浮雕以及人物雕
叶毓山先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杰出的艺术家,是中国当代艺术传统,特别是雕塑艺术传统重要的创建者之一。他出生于川北的农家,生性朴实、宽厚,任劳任怨,为人豁达大度而不计较个人得失,他情感细腻而丰富,禀赋高迈而聪慧过人,横溢的才华在雕塑、书法、绘画、摄影等多个艺术领域都有精彩的呈现,尤其以重大历史题材、纪念碑式的大型创作和深邃的学术见解,以及独到的教学思想而为当世所称誉。  2015年6月2日,是叶毓山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