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I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4月2016年2月脊柱结核患者94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均等两组。所有患者行I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內固定术治疗,A组围术期进行常规护理,B组围术期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B组满意度显著比A组高,P<0.05;B组相较于A组并发症更少,平均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I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借鉴。
[关键词]I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效果
脊柱结核为临床常见骨关节结核类型,容易发生严重后凸畸形,影响神经功能,致残率高,多采取手术治疗,并辅以良好有效的护理。本研究对I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4年4月-2016年2月脊柱结核患者94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均等两组。
B组患者男29例,女18例;20-62岁,年龄(38.34±8.13)岁。
A组患者男28例,女19例;20-60岁,年龄(38.18±8.36)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行I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A组围术期进行常规护理,B组围术期进行综合护理。(1)术前护理。做好患者心理疏导,缓解其疼痛感,消除其恐惧心理,术前加强探视,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护理措施,介绍手术和麻醉知识,交代手术预后,介绍成功治疗案例,提升患者治疗信心。另外,常规做好术前器械、药品、患者机体检查和干预、手术室环境调节等相关准备工作。(2)术中护理。协助医生进行体位管理,先从平卧转为俯卧进行后路内固定术,后改为侧卧进行植骨融合,再改为平卧,确保患者舒适。可在受压处垫海绵垫并用软枕固定在双膝下,预防足下坠的发生。体位变换时需注意动作轻柔,并为患者按摩膝盖、髂骨和外踝处,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变化。(3)术后护理。术后给予心电监护和持续低流量吸氧,必要时给予吸痰处理,指导患者平卧休息。加强对切口敷料和引流管引流情况的观察,术后早期禁食,肛门排气后可进食,鼓励患者进行丰富维生素、蛋白质和易消化食物。配合祛痰治疗加速痰液排除,并鼓励患者有效咳嗽,给予呼吸功能训练和振动排痰等。术后早期鼓励患者进行四肢被动活动,以改善静脉回流情况,并根据患者情况逐渐过渡到下床活动和肌肉功能锻炼。出院后告知患者出院后需继续遵医嘱用抗结核药物。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和平均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SPSS22.0软件统计数据,计数资料行x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满意度相比较
B组满意度显著比A组高,P<0.05,如表1.
表1两组患者满意度相比较[例数(%)]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和平均住院时间相比较
B组相较于A组并发症和平均住院时间更短,P<0.05,见表2.
3讨论
临床对脊柱结核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传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虽然可改善临床症状,但卧床时间长且容易复发,治疗效果欠佳。I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但在围术期护理工作也非常关键,需从术前、术中和术后做好患者心理疏导、体位护理、解释工作、并发症预防和病情监测等,以确保手术顺利、患者安全,加速术后康复。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行I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A组围术期进行常规护理,B组围术期进行综合护理,结果显示,B组满意度显著比A组高,并发症更少,平均住院时间更短,说明I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借鉴。
[关键词]I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效果
脊柱结核为临床常见骨关节结核类型,容易发生严重后凸畸形,影响神经功能,致残率高,多采取手术治疗,并辅以良好有效的护理。本研究对I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4年4月-2016年2月脊柱结核患者94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均等两组。
B组患者男29例,女18例;20-62岁,年龄(38.34±8.13)岁。
A组患者男28例,女19例;20-60岁,年龄(38.18±8.36)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行I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A组围术期进行常规护理,B组围术期进行综合护理。(1)术前护理。做好患者心理疏导,缓解其疼痛感,消除其恐惧心理,术前加强探视,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护理措施,介绍手术和麻醉知识,交代手术预后,介绍成功治疗案例,提升患者治疗信心。另外,常规做好术前器械、药品、患者机体检查和干预、手术室环境调节等相关准备工作。(2)术中护理。协助医生进行体位管理,先从平卧转为俯卧进行后路内固定术,后改为侧卧进行植骨融合,再改为平卧,确保患者舒适。可在受压处垫海绵垫并用软枕固定在双膝下,预防足下坠的发生。体位变换时需注意动作轻柔,并为患者按摩膝盖、髂骨和外踝处,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变化。(3)术后护理。术后给予心电监护和持续低流量吸氧,必要时给予吸痰处理,指导患者平卧休息。加强对切口敷料和引流管引流情况的观察,术后早期禁食,肛门排气后可进食,鼓励患者进行丰富维生素、蛋白质和易消化食物。配合祛痰治疗加速痰液排除,并鼓励患者有效咳嗽,给予呼吸功能训练和振动排痰等。术后早期鼓励患者进行四肢被动活动,以改善静脉回流情况,并根据患者情况逐渐过渡到下床活动和肌肉功能锻炼。出院后告知患者出院后需继续遵医嘱用抗结核药物。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和平均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SPSS22.0软件统计数据,计数资料行x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满意度相比较
B组满意度显著比A组高,P<0.05,如表1.
表1两组患者满意度相比较[例数(%)]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和平均住院时间相比较
B组相较于A组并发症和平均住院时间更短,P<0.05,见表2.
3讨论
临床对脊柱结核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传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虽然可改善临床症状,但卧床时间长且容易复发,治疗效果欠佳。I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但在围术期护理工作也非常关键,需从术前、术中和术后做好患者心理疏导、体位护理、解释工作、并发症预防和病情监测等,以确保手术顺利、患者安全,加速术后康复。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行I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A组围术期进行常规护理,B组围术期进行综合护理,结果显示,B组满意度显著比A组高,并发症更少,平均住院时间更短,说明I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