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验性学习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和确立的一种学习方式,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有着积极的意义。小学品德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体验式活动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通过游戏体验、角色体验和实践体验等形式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促使道德认识内化为自身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行为。
关键词:品德教学;体验式活动;活动设计;实践组织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在小学品德课中开展体验式活动,强调学生在活动的体验中获得道德认识,有效触及学生的心灵,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在品德课中如何有效设计及组织体验式活动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呢?笔者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尝试。
一、体验式活动的设计原则
开设小学品德课的目的是通过让小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和知識。体验式活动注重学生实践体验,变灌输为感悟,变说教为体验,符合品德课程的要求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体验式活动设计应把握三个基本准则。
1.生活性原则
人的道德品行总是在生活中得以体现,所以道德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体验式活动的设计必须坚持贴近学生生活的原则,找到他们最渴望或最感兴趣的话题,从而引发思考,生成情感,落实行动。
2.主体性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在品德课设计体验式活动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知识及经验,准确把握和策划学习活动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3.实效性原则
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的,在品德课中开展体验式活动的设计,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突出品德教学教育的实效性,设计的体验活动要有利于引导学生将课堂学到的品德知识落实到生活中,使每个孩子都有学习收获,进而增强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体验式活动的形式及实践组织
在品德课中开展体验式活动,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提高课堂有效性。
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研究教材,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设计不同的体验活动。
1.游戏体验
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中玩,玩中学”已经成为教学中的一个共识。在品德教学中设计游戏体验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快速、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如笔者执教四年级上册《走进美丽的家乡》一课时,在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时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游戏体验活动”,有一列爱家号火车向我们驶来了,你们想坐这列火车回家吗?只要完成了有关的任务就可以得到火车票哟!第一站说说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第二站说说家乡的变化;第三站说说长大后想为家乡做点什么?孩子们一听玩游戏就来了劲,认真地倾听着老师设定的游戏规则及要求,在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得很活跃。教师给说得好的学生发火车票,并组织他们站起来唱《谁不说俺家乡好》。通过游戏体验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2.调查体验
在品德教学中设计调查体验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亲身去了解、获取知识,引发思考,内化情感。如笔者执教四年级上册《学校的变化真大呀》一课时,布置了一项调查任务,让学生调查爸爸、妈妈当年的学习条件,从校舍、课室、课桌椅、黑板、教科书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并与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进行对比。通过调查体验活动,学生了解到学校的过去及变化,激发了学生珍惜现在生活的情感。
3.观察体验
观察体验活动旨在通过让学生成为亲身观察体验者,通过所见、所闻、所想,引发感悟。如执教四年级上学《用眼睛观察家乡》一课时,教师布置了观察体验任务:观察自己的家乡,收集关于家乡变化的资料,如建筑、名人、名胜等,让学生成为亲身观察体验者,通过所见、所闻,感受家乡的变化,深切感受家乡的变化,是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建设了美丽的家乡,将来自己要努力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和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4.角色体验
角色体验旨在让学生在生活、游戏和模拟情境中承担或扮演一定的角色,让学生在真切的情景中获得直接体验,并内化成自己的行动。如执教三年级上册《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一课时,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了解不同职业的劳动特点。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各种职业的了解,体会劳动者工作的艰辛,树立对职业、劳动的正确方法。我们组织了学生到东莞麦鲁小城进行职业体验。学生对这项活动非常感兴趣,参与热情高涨。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体验活动,亲身体会到了劳动者工作的艰辛,激发了尊重劳动者、感恩劳动者的情感。
5.实践体验
道德实践是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和基础。学生只有在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产生具体真切的体验,才能有效使外在的道理转化为自身的道德行为。如笔者执教三年级下册《买卖中的道德》一课时,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懂得了买与卖的行为都应遵守道德。学习后,老师组织了“义卖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整理自己用过的玩具、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标上价格,拿到班级小商店准备义卖。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如何推销自己的商品,也学会了文明购物,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团结协作的意识,形成乐于助人的品质。
在品德课中开展体验式活动,教学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设计多种体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感悟做人的道理,提高生活的能力,促进品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倪健荣.小学品德课体验式教学探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10).
[2]储启东.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体验式教学的做法[J].小学教学研究,2009(2).
编辑 温雪莲
关键词:品德教学;体验式活动;活动设计;实践组织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在小学品德课中开展体验式活动,强调学生在活动的体验中获得道德认识,有效触及学生的心灵,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在品德课中如何有效设计及组织体验式活动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呢?笔者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尝试。
一、体验式活动的设计原则
开设小学品德课的目的是通过让小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和知識。体验式活动注重学生实践体验,变灌输为感悟,变说教为体验,符合品德课程的要求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体验式活动设计应把握三个基本准则。
1.生活性原则
人的道德品行总是在生活中得以体现,所以道德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体验式活动的设计必须坚持贴近学生生活的原则,找到他们最渴望或最感兴趣的话题,从而引发思考,生成情感,落实行动。
2.主体性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在品德课设计体验式活动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知识及经验,准确把握和策划学习活动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3.实效性原则
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的,在品德课中开展体验式活动的设计,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突出品德教学教育的实效性,设计的体验活动要有利于引导学生将课堂学到的品德知识落实到生活中,使每个孩子都有学习收获,进而增强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体验式活动的形式及实践组织
在品德课中开展体验式活动,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提高课堂有效性。
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研究教材,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设计不同的体验活动。
1.游戏体验
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中玩,玩中学”已经成为教学中的一个共识。在品德教学中设计游戏体验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快速、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如笔者执教四年级上册《走进美丽的家乡》一课时,在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时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游戏体验活动”,有一列爱家号火车向我们驶来了,你们想坐这列火车回家吗?只要完成了有关的任务就可以得到火车票哟!第一站说说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第二站说说家乡的变化;第三站说说长大后想为家乡做点什么?孩子们一听玩游戏就来了劲,认真地倾听着老师设定的游戏规则及要求,在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得很活跃。教师给说得好的学生发火车票,并组织他们站起来唱《谁不说俺家乡好》。通过游戏体验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2.调查体验
在品德教学中设计调查体验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亲身去了解、获取知识,引发思考,内化情感。如笔者执教四年级上册《学校的变化真大呀》一课时,布置了一项调查任务,让学生调查爸爸、妈妈当年的学习条件,从校舍、课室、课桌椅、黑板、教科书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并与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进行对比。通过调查体验活动,学生了解到学校的过去及变化,激发了学生珍惜现在生活的情感。
3.观察体验
观察体验活动旨在通过让学生成为亲身观察体验者,通过所见、所闻、所想,引发感悟。如执教四年级上学《用眼睛观察家乡》一课时,教师布置了观察体验任务:观察自己的家乡,收集关于家乡变化的资料,如建筑、名人、名胜等,让学生成为亲身观察体验者,通过所见、所闻,感受家乡的变化,深切感受家乡的变化,是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建设了美丽的家乡,将来自己要努力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和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4.角色体验
角色体验旨在让学生在生活、游戏和模拟情境中承担或扮演一定的角色,让学生在真切的情景中获得直接体验,并内化成自己的行动。如执教三年级上册《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一课时,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了解不同职业的劳动特点。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各种职业的了解,体会劳动者工作的艰辛,树立对职业、劳动的正确方法。我们组织了学生到东莞麦鲁小城进行职业体验。学生对这项活动非常感兴趣,参与热情高涨。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体验活动,亲身体会到了劳动者工作的艰辛,激发了尊重劳动者、感恩劳动者的情感。
5.实践体验
道德实践是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和基础。学生只有在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产生具体真切的体验,才能有效使外在的道理转化为自身的道德行为。如笔者执教三年级下册《买卖中的道德》一课时,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懂得了买与卖的行为都应遵守道德。学习后,老师组织了“义卖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整理自己用过的玩具、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标上价格,拿到班级小商店准备义卖。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如何推销自己的商品,也学会了文明购物,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团结协作的意识,形成乐于助人的品质。
在品德课中开展体验式活动,教学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设计多种体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感悟做人的道理,提高生活的能力,促进品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倪健荣.小学品德课体验式教学探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10).
[2]储启东.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体验式教学的做法[J].小学教学研究,2009(2).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