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前庭大腺造口术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nd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观察改良式前庭大腺囊肿(脓肿)造口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从2007年1月-2012年6月诊治的前庭大腺囊肿、脓肿共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与观察组(9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造口术,治疗组采用改良造口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愈合时间、术后性交痛、术后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愈合时间、术后性交痛、术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式前庭大腺造口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不需换药,患者痛苦小,术后愈合时间缩短,较好的保留了前庭大腺功能,愈合后无性交痛,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改良前庭大腺囊肿; 改良前庭大腺造口术
  前庭大腺囊肿(脓肿)是妇科常见病,复发率高,常由慢性感染致腺管粘连,引起开口部堵塞,使腺体分泌物不能排出而潴留形成囊肿,急性感染可形成脓肿。治疗上以造口术为主,为减少复发,本院从2007年开始采用改良式造口术,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从2007年1月-2012年6月诊治的156例前庭大腺囊肿(脓肿),随机分为对照组(n=64)与治疗组(n=92)。对照组采用传统造口术,共64例,患者年龄20~39岁,囊肿(脓肿)大小3~6 cm,均首次发病,治疗组采用改良造口术,共92例,年龄22~35岁,囊肿(脓肿)大小3~7 cm,有2例为二次发病,其余为首次发病,两组患者的年龄、囊肿(脓肿)大小、发病次数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前均检查阴道分泌物,有滴虫、假丝酵母菌者先治疗,根据致病菌选择抗生素,无感染者不用抗生素。
  1.2 手术方法 两组术前均用同样的方法做术前准备,完善血常规、阴道分泌物检查,排空膀胱去截石位,0.1%安多福消毒外阴及阴道,铺一次性孔巾,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4]。具体手术方法传统造口术组:在处女膜与小阴唇交界处囊肿(脓肿)最低处做2 cm切口,引流出囊内液体,用0.5%甲硝唑液彻底冲洗囊腔,将切缘处囊壁与黏膜用1-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开放囊腔,安放胶片引流条,术后每日换药3~5 d后拔出引流条,用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改良造口术组:在囊肿(脓肿)黏膜面上下端分别做2 cm切口,引流出囊内液体,用0.5%甲硝唑液彻底冲洗囊腔,取一胶片引流条贯穿两口后在外部打结,术后用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无需换药及更换引流条,10 d后拆除引流条。
  1.3 评价指标及术后随访 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所有患者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一次,半年后每年电话随访一次,记录愈合时间、术后不适、复发情况,1年内患侧再次发病者为复发。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术后10 d拆除引流条,见造口处皮肤黏膜无红肿,疼痛,愈合良好,术后1年内无复发,有5例失访统计为复发,复发率为5.4%;对照组术后2周左右无自觉症状,查看伤口基本愈合,术后1年有6例复发,6例失访,统计为复发,复发率为18.8%,治疗组复发率明显比对照组低。术后因心理因素、瘢痕形成等原因造成性交痛等不适,治疗组有1例,对照组有8例。统计失访,对照组及治疗组合计有性交痛等不适感的发生率分别是21.9%、6.5%,治疗组术后性交痛等不适比率明显比对照组低,见表1。
  3 讨论
  前庭大腺又称巴托林腺[1]、巴氏腺,约黄豆大小,左右各一,位于阴道口两侧,大阴唇后部,阴道括约肌深面。其有一很细的腺管,长约1.5~2.0 cm,向前方斜行,开口于阴道前庭,小阴唇中下1/3交界处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前庭大腺性兴奋时分泌黄色黏液起润滑作用,腺管因炎症或非特异性阻塞或创伤阻塞而形成囊肿,则能看到或触及,囊肿可继发感染形成脓肿,反复发作,出现外阴坠胀或性交不适或局部红、肿、热痛等表现。主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肠球菌。随着性传播疾病的增多,淋病奈氏菌及沙眼衣原体也成为常见的致病菌[2]。较大的囊肿,有明显症状,需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式是切开缝合术和囊肿切除术,前者复发率高,后者术后失去前庭大腺的分泌功能,致外阴瘢痕形成、外阴干涩、性生活质量下降[3]。还有用无水乙醇或碘酊注入囊腔,因复发率高,现已很少采用。目前有报道用激光或微波造口,效果良好,但因仪器设备及技术问题,在很多基层医院仍采用传统的缝合造口术。改良式造口术,手术时间短,10 min内均能完成,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避免患者缝合时疼痛,选取宽度3 mm的乳胶条,用一次性乳胶手套剪取即可,术后无需每日换药及更换引流条,避免患者换药时疼痛,减少医师工作量;因保留腺体分泌功能,创伤小,出血少,瘢痕小,减少术后性交痛,胶片不与人体组织粘连,延长引流时间使新形成的管腔创面完全修复,管壁光滑,不致再次粘连阻塞形成囊肿(脓肿),明显降低复发率。改良式造口术对前庭大腺囊肿、脓肿均适用,患者满意率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237.
  [2] 方燕,王豫黔.挂线造口术在前庭大腺囊肿和脓肿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实用妇产科杂志,2007,23(3):238.
  [3] 黎介寿,吴孟超.妇产科手术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7.
  [4] 张怡.简明妇产科小手术图解[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2.
  (收稿日期:2012-07-30) (本文编辑:车艳)
其他文献
我叫易丽芬,是桃源县天台山国有林场的一名普通护林员。在此,请让我汇报一下自己的切身感受,说说守护青山绿水的心里话。  一、说说护林员的怕。我守的护林点——三角尖工区,是在方圆5公里没有人烟的深山,离场部10多公里。我作为一个女同志,孤身一人日夜守护这片大山,确实感到怕。我清楚地记得,17年前的春天,自己怀着忐忑的心情,第一次来到这个荒无人烟的护林点。当天白天我还不觉得害怕,可到了晚上,就张罗着给自
知识吧刺梨为蔷(qiáng)薇(wēi)科植物刺梨的果实,别名樔丝花,木梨子,送春归,次梨,文先果。
在周期简支梁中,利用周期结构理论、波在周期简支梁中的传播特性和裂纹受拉时的弯曲弹簧假设,推导了含裂纹梁单元受到激励时,单元左右两端输出的振动功率流计算公式;通过绘制的功
破伤风抗毒素是一种免疫血清,对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具有抗原性,含特异性抗体,具有中和破伤风毒素的作用,临床上用于破伤风梭菌感染的预防。血清病是破伤风抗毒素发病率最高的一种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控制降低重症病房(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根据前瞻性调查结果,在2008年7月~2009年6月具有针对性地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调查ICU病房应用呼吸机患者VAP的发病率,并研究患者使用呼吸机危险因素与VAP之间的关系。结果2008年7月~2009年6月ICU病例感染率3584%,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率2577‰,呼吸机使用时间长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