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在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接受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当中,分期同步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当中收治的52例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需要接受介入治疗,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分为常规组与分期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与分期同步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情况。结果:分期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情况明显减弱,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接受介入治疗的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护理来讲,分期同步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该护理方案值得推广。
关键词:介入;下肢;硬化闭塞;动脉;分期同步护理;疼痛
随着我国目前老齡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其他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多,该病的致残率相对较高,患者的主要症状类型也较多。目前,介入治疗是此类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可以在保证患者疗效的基础上避免患者出现其它并发症等[1]。我院在接受介入治疗的下肢急性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当中选择分期同步护理方案,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1资历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6年6月2017年7月当中收治的急性疾病患者当中选择52例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开展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被按照急性肢体缺血分期分为了Ⅰ—Ⅳ期。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参加此次研究,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我院按照患者护理方案差异将其均分为常规组及分期组,每组26例。常规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为37—71岁Ⅰ期10例,Ⅱ期6例,Ⅲ期5例,Ⅳ期5例;分期组患者当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为70岁,Ⅰ期11例,Ⅱ期7例,Ⅲ期5例,Ⅳ期3例,双方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需要接受介入治疗,常规组患者仅接受病情观察、体征监测、健康宣教等一系列常规护理干预,分期组患者则需要接受分期同步护理,主要方法如下:
在术前护理当中,Ⅰ期、Ⅱ期、Ⅲ期患者需要接受常规性质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Ⅲ期患者的疼痛护理,遵医嘱选择镇痛药等,鼓励患者主动表达不适。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出现的牙龈出血、脏器出血等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其为正常还是异常类型。Ⅳ期患者一般已经失去了介入治疗的时机,需要转入骨科治疗。
在患者的术后护理当中,护理人员需要保证患者导管的通畅性,做好导管的固定,选择敷料覆盖好导管,以免导管出现折叠、移位等。对于患者的穿刺点,护理人员需要保证患者的穿刺侧肢体伸直,并且对穿刺部位进行加压包扎处理。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术后给予持续心电监护,直至患者溶栓结束,如果患者出现肢体苍白、变凉、疼痛等,则提示可能出现血栓,应当及时告知医生。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患者肢体的保暖,但是不要在术后进行肢体热敷以及冷敷,护理人员应当严格观察患者的牙龈、皮肤黏膜等是否出血,还要让患者多食用一些蔬菜与水果等,以免患者体内维生素大量流失[3]。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案护理前后的下肢疼痛情况,利用VAS评分进行分析,患者得分为0分表示无痛感,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患者得分超出7分为严重疼痛。患者得分越高,其疼痛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在此次研究中,我院将两组患者数据代入SPSS21.0软件包进行分析,若两组患者的计量资料对比后显示P<0.05,则为无明显差异存在。
2结果
3讨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是临床当中造成患者下肢出现功能性障碍的一种主要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直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身体健康[4]。这类患者一般为中老年人,且患者的主要症状为下肢发凉、疼痛、间接性跛行等,患者患病后也很有可能出现并发症反应[5]。
对于这类患者而言,介入治疗的效果相对较好,但是,如果患者无法接受及时、有效的护理,患者的临床疗效也会大打折扣。常规的临床护理主要集中在患者病情的观察等方面,这种护理模式较为单一,且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患者的护理需求很难得到较好满足。我院在此类患者的护理当中选择分期同步护理,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实际情况等将其分为四个不同的类型分期,根据其分期情况选择针对性较强的护理方案,这样可以尽量避免Ⅰ期患者发展为Ⅱ期,并且可以尽早发现Ⅲ期患者的主要指标等,这样可以确保患者在最佳时期接受治疗,也能保证患者术后护理的全面性与针对性,避免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反应等。与常规的护理方式相比,分期同步护理的针对性更为明显,且护理人员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护理措施,避免出现护理不到位或出现偏差的情况。
在本次研究当中,两组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但是护理方式存在差异。对比具体指标后可看出,分期组患者护理后的VAS评分明显下降。
结语:
下肢患有急性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除了需要接受介入治疗之外,还需要接受科学的分期同步护理,这样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对于患者的预后改善较为有利,该护理方案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丁海霞,梁素娟.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治疗中围术期护理的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04):713+716.
[2]史晓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6,9(07):650-653.
[3]肖秋香,张志成,欧阳英,宣爱国.分期同步护理在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7):1-3.
[4]吴乐.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4):103-104.
[5]徐晓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后重要脏器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双足与保健,2017,26(13):114-115.
关键词:介入;下肢;硬化闭塞;动脉;分期同步护理;疼痛
随着我国目前老齡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其他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多,该病的致残率相对较高,患者的主要症状类型也较多。目前,介入治疗是此类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可以在保证患者疗效的基础上避免患者出现其它并发症等[1]。我院在接受介入治疗的下肢急性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当中选择分期同步护理方案,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1资历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6年6月2017年7月当中收治的急性疾病患者当中选择52例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开展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被按照急性肢体缺血分期分为了Ⅰ—Ⅳ期。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参加此次研究,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我院按照患者护理方案差异将其均分为常规组及分期组,每组26例。常规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为37—71岁Ⅰ期10例,Ⅱ期6例,Ⅲ期5例,Ⅳ期5例;分期组患者当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为70岁,Ⅰ期11例,Ⅱ期7例,Ⅲ期5例,Ⅳ期3例,双方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需要接受介入治疗,常规组患者仅接受病情观察、体征监测、健康宣教等一系列常规护理干预,分期组患者则需要接受分期同步护理,主要方法如下:
在术前护理当中,Ⅰ期、Ⅱ期、Ⅲ期患者需要接受常规性质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Ⅲ期患者的疼痛护理,遵医嘱选择镇痛药等,鼓励患者主动表达不适。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出现的牙龈出血、脏器出血等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其为正常还是异常类型。Ⅳ期患者一般已经失去了介入治疗的时机,需要转入骨科治疗。
在患者的术后护理当中,护理人员需要保证患者导管的通畅性,做好导管的固定,选择敷料覆盖好导管,以免导管出现折叠、移位等。对于患者的穿刺点,护理人员需要保证患者的穿刺侧肢体伸直,并且对穿刺部位进行加压包扎处理。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术后给予持续心电监护,直至患者溶栓结束,如果患者出现肢体苍白、变凉、疼痛等,则提示可能出现血栓,应当及时告知医生。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患者肢体的保暖,但是不要在术后进行肢体热敷以及冷敷,护理人员应当严格观察患者的牙龈、皮肤黏膜等是否出血,还要让患者多食用一些蔬菜与水果等,以免患者体内维生素大量流失[3]。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案护理前后的下肢疼痛情况,利用VAS评分进行分析,患者得分为0分表示无痛感,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患者得分超出7分为严重疼痛。患者得分越高,其疼痛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在此次研究中,我院将两组患者数据代入SPSS21.0软件包进行分析,若两组患者的计量资料对比后显示P<0.05,则为无明显差异存在。
2结果
3讨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是临床当中造成患者下肢出现功能性障碍的一种主要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直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身体健康[4]。这类患者一般为中老年人,且患者的主要症状为下肢发凉、疼痛、间接性跛行等,患者患病后也很有可能出现并发症反应[5]。
对于这类患者而言,介入治疗的效果相对较好,但是,如果患者无法接受及时、有效的护理,患者的临床疗效也会大打折扣。常规的临床护理主要集中在患者病情的观察等方面,这种护理模式较为单一,且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患者的护理需求很难得到较好满足。我院在此类患者的护理当中选择分期同步护理,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实际情况等将其分为四个不同的类型分期,根据其分期情况选择针对性较强的护理方案,这样可以尽量避免Ⅰ期患者发展为Ⅱ期,并且可以尽早发现Ⅲ期患者的主要指标等,这样可以确保患者在最佳时期接受治疗,也能保证患者术后护理的全面性与针对性,避免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反应等。与常规的护理方式相比,分期同步护理的针对性更为明显,且护理人员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护理措施,避免出现护理不到位或出现偏差的情况。
在本次研究当中,两组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但是护理方式存在差异。对比具体指标后可看出,分期组患者护理后的VAS评分明显下降。
结语:
下肢患有急性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除了需要接受介入治疗之外,还需要接受科学的分期同步护理,这样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对于患者的预后改善较为有利,该护理方案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丁海霞,梁素娟.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治疗中围术期护理的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04):713+716.
[2]史晓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6,9(07):650-653.
[3]肖秋香,张志成,欧阳英,宣爱国.分期同步护理在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7):1-3.
[4]吴乐.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4):103-104.
[5]徐晓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后重要脏器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双足与保健,2017,26(13):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