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
“年、月、日”属于“常见的量”中的一个内容,这是一节典型的常识性内容教学课。新课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说,学生已经掌握了时间单位时、分、秒,对年、月、日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经验往往比较零碎、不系统。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年、月、日”的知识点多且有点散,所以这节课的问题设计也容易过多而凌乱。我认为,教学中应该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把这些知识点有机地整合起来,增强教学的整体性,促进学生主动探究。通过认真研读教材,我认识到:本课的核心知识是“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学生对“一年有12个月”的知识点容易掌握,对“一个月”“一年”这两个量学习起来有难度。如果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理解“一个月有多少天”的规律,“一年有多少天”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我先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数学问题,并在学生交流“年、月、日”知识的过程中,提炼出本课的核心问题“一个月有多少天”。然后,学生交流课前根据教师提供的年历表填写的预学单,探索核心问题“一个月有多少天”,深度学习“大月、小月及特殊月”的知识,完整地经历探索新知识、整理新知识的过程。
在学生掌握新知后,应该继续用合适的问题促进学生运用知识,建构“年、月、日”的知识体系,并学习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发展数学思维。围绕核心知识,我设计了问题串:“不看年历表,有没有好办法记住大月和小月?”“每个月的天数都知道了,那你知道2016年全年有多少天吗?”“这批酸牛奶有什么问题?”“这盒药还能用吗?”“关于‘年、月、日’,你还有什么疑问?”这样的问题串,是基于核心问题的解决、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形成的逻辑顺序提出的,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实现知识的整体建构,力争体现“让学习真正发生”的理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认识大月和小月,能记住和说出哪些是大月和小月;了解每个月和全年的天数,能说出一些重要节日的时间。
2.使学生通过观察年历、数每月天数等活动,深入了解年、月、日的知识,体会年、月、日的时间长短,形成时间单位年、月、日的观念,培养观察、收集、归类分析、处理信息等能力。
3.使学生能主动参与观察、比较、归纳等学习活动,培养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感受到数学来自生活、融于生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懂得并学会珍惜时间。
【教学活动及意图】
一、激活经验,提出问题
1.激活经验:今天是×年×月×日?你能很快地在今年的年历表上找到今天吗?指名说说是怎样找的。
2.揭题: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时间单位“年、月、日”。(板书课题)
3.提问:看到“年、月、日”这个课题,你想提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一年有几个月?一个月有几天?一年有几天?“年、月、日”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时、分、秒”有什么关系?……
【以“今天是×年×月×日”的问题和“在年历表上找今天”的活动导入新课,既有助于学生把储备的生活经验展示出来,也有利于他们探索找月份、日期的好方法,为下一步探索“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奠定知识基础。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数学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合作研究,探索新知
(一)提炼核心问题,探索“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1.交流共享已有知识经验。
刚才,我们围绕课题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那关于“年、月、日”,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2.合作研究每月天数及大月、小月。
组织全班交流。可能会有以下回答:(1)一年有12个月。(2)一年有365天或366天。(3)有些月份是31天,有些月份是30天;2月只有29天。(4)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引导提炼本课的核心问题:大家有没有发现,“一年有几个月”这个问题很简单,“一个月有多少天”这个问题却很复杂?下面,结合年历表,我们来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吧。
请学生拿出课前填写的预学任务单:
提问:课前,大家根据老师提供的2012~2016年的5张年历表,填写了这张表格,谁来说说,填完这张表格后你有什么想法呢?
学生交流自己填表后的想法。
预设1:有的年份2月是28天,有的年份2月是29天;其他月份的天数每年都是不变的。
预设2:每个月都接近30天。
预设3:交流大月和小月的天数。
…………
在学生交流初步发现的基础上,进一步缩简表格如下:
课件呈现并讲授: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把表中的大月涂上红色,小月涂上绿色。(指名说,教师点击课件完成涂色)
观察表格,再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发现。
预设1:大月有1月、3月、5月……小月有4月、6月、9月……
预设2:一年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
预设3: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预设4:7月和8月是连续的两个大月。
预设5:7月以前的单数月是大月,8月以后的双数月是大月。
…………
小结:我们发现,一年中,大月有1、3、5、7、8、10、12月;小月有4、6、9、11月;2月既不是31天也不是30天,是个非常特殊的月份,我们就叫它“特殊月”吧!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探讨和归纳过程,适时板书: 【“关于‘年、月、日’,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这个问题,掀起了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思考、交流的高潮。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提炼出本课的核心问题——“一个月有多少天”,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交流课前根据教师提供的2012~2016年的5张年历表填写的预学单。在探索“一个月有多少天”的过程中,学生深度学习了大月、小月及特殊月的知识,完整地经历了探索、整理新知识的过程。】
(二)主动发现规律,巧记大月、小月
1.引导学生探索巧记大月、小月的方法。
师:不看年历表,大家有没有好办法记住大月和小月?
(1)单双数记忆法:七前单数是大月,八后双数是大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表格、板书发现规律)
(2)顺口溜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长辈的生活经验介绍)
(3)“拳头记忆法”:课件演示,教师提示(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出现过这样的内容,此处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记忆。注意提示数的方向,8月从拳头表示1月的地方开始再重复一次;数到2月虽然在拳头的凹处,但2月不是小月,统称它为“2月特”),同桌互相说、记。
2.教师介绍古罗马皇帝恺撒和奥古斯都关于历法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大月和小月的规律。
师:这个故事对大家记忆大月和小月有帮助吗?请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记一记,比一比谁记得又快又准!(学生自由识记)
3.师:记好了吗?那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检查大家刚才记忆的速度与效果。游戏规则是:老师报月份,如果是大月就请拍手,是小月就拍肩。准备好了吗?开始!
【新课标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不看年历表,大家有没有好办法记住大月和小月?”这一问题进一步勾起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尝试想出不同的方法识记大月和小月。游戏测试不仅让学生的知识及时得到了巩固和应用,而且寓教于乐。】
(三)计算验证全年天数
1.提问:每个月的天数我们都知道了,那你知道2016年全年有多少天吗?让我们通过计算验证一下吧。
2.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教师挑选运用不同计算方法的学生说出这样算的理由。
预设1:31 29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366(天)。
预设2:31×7 30×4 29=366(天)。
预设3:30×12-1 7=366(天)。
预设4:31×7 30×5-1=366(天)。
3.师:通过计算,我们发现2016年有366天。那为什么我们经常听到“一年365天”的说法呢?这里为什么会相差1天呢?
小结: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完善板书)
【计算验证全年的天数,不仅是探索“年”和“日”之间的关系,也是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尝试。在教学中,既肯定大部分学生的常规计算方法,也鼓励会思考、有创意的学生。】
三、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1.小试身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年( )月( )日成立的,到( )年( )月( )日正好是建国一百周年。
(2)( )月1日的前一天是( )月( )日,后一天是( )月( )日。
2.火眼金睛。
(1)构建诚信社会,人人有责。3月15日,电视台曝光了一批假冒伪劣商品。请你看看,下面这批酸牛奶有什么问题?(生产日期标成了20160230,2月没有30天)
(2)小明发现奶奶抽屉里的药片生产日期是2012年11月19日,有效期为36个月。这盒药还能用吗?他应该怎么说服奶奶?
小结: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年、月、日”的知识。食品药品安全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判断食品药品是不是在保质期内。
【“小试身手”是关于“年、月、日”之间关系的基础性练习;“火眼金睛”则设计了两道有关产品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的生活情境题,使学习目标问题化、活动化,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四、引导质疑,拓展视野
提问:关于“年、月、日”,你还有什么疑问?
预设1:为什么有“年、月、日”?(教师结合课件介绍:古时候,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大自然中的一些规律,黑夜和白天更替,这是“一日”;月亮从缺到圆,再从圆到缺,这是一个月;经历了春、夏、秋、冬,就是一年。后来,他们继续探究,又发现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就是一日;月亮绕着地球转一圈的时间就是一个月;地球绕着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就是一年。)
预设2:为什么有平年和闰年之分?(课件呈现“你知道吗”的内容:我们居住的地球总是绕着太阳旋转的。地球绕太阳转一周需要365天5时48分46秒。为了方便,将一年定为365天,叫作平年。这样,每过四年差不多就要多出一天来。把这一天加在2月里,这一年就有366天,叫作闰年。我国古代很早就知道一年有365天还多天。)
【儿童的天性中有探索知识奥秘的因子,教师要善于激发和把握他们的好奇心。在探索、整理了“年、月、日”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同时,渗透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激发学生探究知识、探索科学的热情。】
五、反思学习,教育惜时
1.反思学习: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教育惜时:“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绿地实验小学)
“年、月、日”属于“常见的量”中的一个内容,这是一节典型的常识性内容教学课。新课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说,学生已经掌握了时间单位时、分、秒,对年、月、日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经验往往比较零碎、不系统。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年、月、日”的知识点多且有点散,所以这节课的问题设计也容易过多而凌乱。我认为,教学中应该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把这些知识点有机地整合起来,增强教学的整体性,促进学生主动探究。通过认真研读教材,我认识到:本课的核心知识是“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学生对“一年有12个月”的知识点容易掌握,对“一个月”“一年”这两个量学习起来有难度。如果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理解“一个月有多少天”的规律,“一年有多少天”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我先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数学问题,并在学生交流“年、月、日”知识的过程中,提炼出本课的核心问题“一个月有多少天”。然后,学生交流课前根据教师提供的年历表填写的预学单,探索核心问题“一个月有多少天”,深度学习“大月、小月及特殊月”的知识,完整地经历探索新知识、整理新知识的过程。
在学生掌握新知后,应该继续用合适的问题促进学生运用知识,建构“年、月、日”的知识体系,并学习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发展数学思维。围绕核心知识,我设计了问题串:“不看年历表,有没有好办法记住大月和小月?”“每个月的天数都知道了,那你知道2016年全年有多少天吗?”“这批酸牛奶有什么问题?”“这盒药还能用吗?”“关于‘年、月、日’,你还有什么疑问?”这样的问题串,是基于核心问题的解决、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形成的逻辑顺序提出的,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实现知识的整体建构,力争体现“让学习真正发生”的理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认识大月和小月,能记住和说出哪些是大月和小月;了解每个月和全年的天数,能说出一些重要节日的时间。
2.使学生通过观察年历、数每月天数等活动,深入了解年、月、日的知识,体会年、月、日的时间长短,形成时间单位年、月、日的观念,培养观察、收集、归类分析、处理信息等能力。
3.使学生能主动参与观察、比较、归纳等学习活动,培养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感受到数学来自生活、融于生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懂得并学会珍惜时间。
【教学活动及意图】
一、激活经验,提出问题
1.激活经验:今天是×年×月×日?你能很快地在今年的年历表上找到今天吗?指名说说是怎样找的。
2.揭题: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时间单位“年、月、日”。(板书课题)
3.提问:看到“年、月、日”这个课题,你想提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一年有几个月?一个月有几天?一年有几天?“年、月、日”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时、分、秒”有什么关系?……
【以“今天是×年×月×日”的问题和“在年历表上找今天”的活动导入新课,既有助于学生把储备的生活经验展示出来,也有利于他们探索找月份、日期的好方法,为下一步探索“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奠定知识基础。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数学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合作研究,探索新知
(一)提炼核心问题,探索“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1.交流共享已有知识经验。
刚才,我们围绕课题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那关于“年、月、日”,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2.合作研究每月天数及大月、小月。
组织全班交流。可能会有以下回答:(1)一年有12个月。(2)一年有365天或366天。(3)有些月份是31天,有些月份是30天;2月只有29天。(4)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引导提炼本课的核心问题:大家有没有发现,“一年有几个月”这个问题很简单,“一个月有多少天”这个问题却很复杂?下面,结合年历表,我们来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吧。
请学生拿出课前填写的预学任务单:
提问:课前,大家根据老师提供的2012~2016年的5张年历表,填写了这张表格,谁来说说,填完这张表格后你有什么想法呢?
学生交流自己填表后的想法。
预设1:有的年份2月是28天,有的年份2月是29天;其他月份的天数每年都是不变的。
预设2:每个月都接近30天。
预设3:交流大月和小月的天数。
…………
在学生交流初步发现的基础上,进一步缩简表格如下:
课件呈现并讲授: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把表中的大月涂上红色,小月涂上绿色。(指名说,教师点击课件完成涂色)
观察表格,再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发现。
预设1:大月有1月、3月、5月……小月有4月、6月、9月……
预设2:一年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
预设3: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预设4:7月和8月是连续的两个大月。
预设5:7月以前的单数月是大月,8月以后的双数月是大月。
…………
小结:我们发现,一年中,大月有1、3、5、7、8、10、12月;小月有4、6、9、11月;2月既不是31天也不是30天,是个非常特殊的月份,我们就叫它“特殊月”吧!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探讨和归纳过程,适时板书: 【“关于‘年、月、日’,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这个问题,掀起了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思考、交流的高潮。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提炼出本课的核心问题——“一个月有多少天”,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交流课前根据教师提供的2012~2016年的5张年历表填写的预学单。在探索“一个月有多少天”的过程中,学生深度学习了大月、小月及特殊月的知识,完整地经历了探索、整理新知识的过程。】
(二)主动发现规律,巧记大月、小月
1.引导学生探索巧记大月、小月的方法。
师:不看年历表,大家有没有好办法记住大月和小月?
(1)单双数记忆法:七前单数是大月,八后双数是大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表格、板书发现规律)
(2)顺口溜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长辈的生活经验介绍)
(3)“拳头记忆法”:课件演示,教师提示(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出现过这样的内容,此处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记忆。注意提示数的方向,8月从拳头表示1月的地方开始再重复一次;数到2月虽然在拳头的凹处,但2月不是小月,统称它为“2月特”),同桌互相说、记。
2.教师介绍古罗马皇帝恺撒和奥古斯都关于历法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大月和小月的规律。
师:这个故事对大家记忆大月和小月有帮助吗?请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记一记,比一比谁记得又快又准!(学生自由识记)
3.师:记好了吗?那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检查大家刚才记忆的速度与效果。游戏规则是:老师报月份,如果是大月就请拍手,是小月就拍肩。准备好了吗?开始!
【新课标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不看年历表,大家有没有好办法记住大月和小月?”这一问题进一步勾起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尝试想出不同的方法识记大月和小月。游戏测试不仅让学生的知识及时得到了巩固和应用,而且寓教于乐。】
(三)计算验证全年天数
1.提问:每个月的天数我们都知道了,那你知道2016年全年有多少天吗?让我们通过计算验证一下吧。
2.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教师挑选运用不同计算方法的学生说出这样算的理由。
预设1:31 29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366(天)。
预设2:31×7 30×4 29=366(天)。
预设3:30×12-1 7=366(天)。
预设4:31×7 30×5-1=366(天)。
3.师:通过计算,我们发现2016年有366天。那为什么我们经常听到“一年365天”的说法呢?这里为什么会相差1天呢?
小结: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完善板书)
【计算验证全年的天数,不仅是探索“年”和“日”之间的关系,也是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尝试。在教学中,既肯定大部分学生的常规计算方法,也鼓励会思考、有创意的学生。】
三、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1.小试身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年( )月( )日成立的,到( )年( )月( )日正好是建国一百周年。
(2)( )月1日的前一天是( )月( )日,后一天是( )月( )日。
2.火眼金睛。
(1)构建诚信社会,人人有责。3月15日,电视台曝光了一批假冒伪劣商品。请你看看,下面这批酸牛奶有什么问题?(生产日期标成了20160230,2月没有30天)
(2)小明发现奶奶抽屉里的药片生产日期是2012年11月19日,有效期为36个月。这盒药还能用吗?他应该怎么说服奶奶?
小结: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年、月、日”的知识。食品药品安全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判断食品药品是不是在保质期内。
【“小试身手”是关于“年、月、日”之间关系的基础性练习;“火眼金睛”则设计了两道有关产品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的生活情境题,使学习目标问题化、活动化,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四、引导质疑,拓展视野
提问:关于“年、月、日”,你还有什么疑问?
预设1:为什么有“年、月、日”?(教师结合课件介绍:古时候,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大自然中的一些规律,黑夜和白天更替,这是“一日”;月亮从缺到圆,再从圆到缺,这是一个月;经历了春、夏、秋、冬,就是一年。后来,他们继续探究,又发现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就是一日;月亮绕着地球转一圈的时间就是一个月;地球绕着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就是一年。)
预设2:为什么有平年和闰年之分?(课件呈现“你知道吗”的内容:我们居住的地球总是绕着太阳旋转的。地球绕太阳转一周需要365天5时48分46秒。为了方便,将一年定为365天,叫作平年。这样,每过四年差不多就要多出一天来。把这一天加在2月里,这一年就有366天,叫作闰年。我国古代很早就知道一年有365天还多天。)
【儿童的天性中有探索知识奥秘的因子,教师要善于激发和把握他们的好奇心。在探索、整理了“年、月、日”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同时,渗透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激发学生探究知识、探索科学的热情。】
五、反思学习,教育惜时
1.反思学习: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教育惜时:“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绿地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