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06年9月22日,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超声分会“血管和浅表器官超声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同时,由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超声分会与解放军总医院举办了“2006北京血管和浅表器官超声国际研讨会99为期3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9月22日,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超声分会“血管和浅表器官超声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同时,由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超声分会与解放军总医院举办了“2006北京血管和浅表器官超声国际研讨会99为期3天。
其他文献
患者男,16岁,因头晕、头疼伴下肢乏力3个月入院.查体:血压右上肢180/110 mm Hg,右下肢105/85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80次/min,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胸片:心影增大,心尖下垂,左心室段饱满延长.超声心动图:心内结构未见明显异常,胸骨上窝扫查示主动脉弓远端宽约22 mm,右头臂干宽约15 mm,左颈总动脉和左
目的 应用实时三平面超声心动图评价围手术期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右心室整体功能的改变状况.方法 检测18例二尖瓣置换术联合三尖瓣置换术或三尖瓣成形术患者(观察组)和15例单纯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对照组)的围手术期心脏常规各项超声指标,同时应用实时三平面超声心动图获得右心室的容积和收缩功能指标.结果 ①术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项超声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左房大小差异
目的 比较乳腺超声、钼靶摄影以及二者结合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准确率.方法 对1412例患者1461个乳腺病变(良性491个,恶性970个)根据超声声像图、钼靶摄影表现以及综合二者表现将病变恶性可能性分级,并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结果 超声和钼靶摄影将全部病变分类为可能良性、不能定性、可能恶性者分别为452个、91个、918个和400个、199个、862个,恶性百分比分别为 15.7%、25.3%、95
孕妇26岁,孕1产0,孕24周,在我院行产前超声检查.超声显示:胎儿双顶径约 6.2 cm,颅内结构正常;扫查脊柱时,在胎儿骶尾部可见 4.0 cm×4.5 cm的囊性无回声区,其内可见多数纤细条索状回声,与脊髓相连,且张力高,如"琴弦样"改变(图1);其余脏器未见明显异常.超声诊断:胎儿发育畸形-脊膜囊肿伴脊髓栓系.孕妇孕28周时复查超声,骶尾部囊肿增大至 6.5 cm×5.9 cm,其内条索仍
目的 探讨Tei指数与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右心室容量和压力负荷的关系.方法 对37例单纯ASD患者(其中23例伴肺动脉高压),分别根据二、三尖瓣口血流频谱和左、右室流出道血流的时间关系得出左室(LV)和右室(RV)Tei指数.26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 与不伴肺动脉高压ASD患者相比,伴肺动脉高压的ASD患者的LV和RV Tei指数显著增加(LV:0.62±0.16对0.44±0.08,P<0
孕妇,23岁.孕36周,孕1产0.平时健康,月经周期规则,本次妊娠早期无感染史及有毒物质接触史,无家族遗传史.外院超声疑诊胎儿腹部异常来我院就诊.产前常规超声检查:胎儿头位,双顶径约 9.1 cm,脊柱呈双排"串珠样"排列;胎儿心脏位置正常,心率150次/min;双肾及肝形态位置正常;腹腔内可见大小约 8.3 cm×5.2 cm的无回声区,其内可见细点状回声(图1);羊水量适中;腹壁高回声连续中断
患者男,21岁,间断性视物不清、意识不清1年,饥饿感时出现头晕、恶心、心慌,偶有精神症状,进食后迅速消失,空腹血糖3.6 mmo1/L.既往体健,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超声检查:胰头部厚约2.0cm,胰体部厚约1.4 cm,内见1.0 cm×1.0 cm片状回声减低,轮廓模糊,胰尾部厚约1.4 cm,主胰管未见扩张(图1)。
心脏占位病变中血栓和黏液瘤是其中的两大类,早期发现和准确认识对临床治疗和预后有很重要的意义.超声不仅能准确地描述病变部位、大小、数量、形状、活动性、毗邻关系,还能评价血流动力学.本研究回顾性分析4例特殊的心脏血栓与右房黏液瘤的超声特征,试图进一步寻找血栓与黏液瘤的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