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9年10月1日至1970年4月20日,正值“文革”期间,国家邮政发行了1套普通无编号的邮票,全套共11枚,面值共2.225元,其中邮票图案5枚为工农兵形象,6枚为革命圣地。5枚工农兵形象,包括第3枚“农民”,第4枚“工人“,第5枚“解放军”,第10枚“女拖拉机手”和第11枚“炼钢工人”。革命圣地图案,包括了第1枚“天安门”,第2枚“延安宝塔山”,第6枚“延安枣园”,第7枚“遵义会议会址”,第8枚“人民英雄纪念碑”和第9枚“中共一大会址”。
这套在新中国邮票发行史上可谓罕见的“文革”普通邮票,设计上比较政治化、简单化,票面刷色以大红为主,版别为3枚影写8枚胶版,整张版式有80、100、150枚三种。该套邮票虽然发行量大,由于当时通信的使用消耗量巨大,因此存世量很小,特别是8分的“延安宝塔山”和1元的“炼钢工人”,其整版堪称非常难得的珍品。加之这套“文革”期间发行的无编号普通邮票,属于红色收藏类的题材,是专题门类收藏和旅游纪念品开发的精品,促使市场价格连年上升。这时造假者也盯上了这套极具收藏价值的文普邮票,市场上除全套中的3枚影写版外,其他8枚胶版的假票在市场上多见,甚至还发现有当年发行时就基本上没有150枚整版的“炼钢工人”。这枚图案“炼钢工人”、面值1元的邮票,发行日期:1970年4月20日,邮票规格:30×24毫米,齿孔度数:10度,整张枚数:150枚(10×15),版别:胶版,设计者:杨白子,印制厂:北京邮票厂。由于这枚“炼钢工人”的邮票版式超大、面值高,整版150枚不便下发到各地邮局存放或銷售,发行时基本上都破版改小,所以在各地邮局原则上没有版式150枚的整张。
众所周知,胶版属平版印刷的一种。利用图文部分有亲油性,而空白部分亲水性不粘油墨的特性进行印刷。图案网点直角交叉,呈圆点形。图案套色容易形成畸形花纹。文字和数字制版时不打网线,故无网点,又称为实体印刷。胶印版,在我国胶印机成本较低,胶印技术比较成熟、胶印厂遍及各地城乡,任何一家有彩色胶印机的工厂、加上照相制版技术,电子分色技术都可以仿制出假邮票。目前邮市中发现的伪造邮票,80%以上的假票均是采用真邮票为图稿,运用电子分色或翻拍制版、釆取彩色胶印的技术方法。现在随着胶印工艺的现代化,利用彩色胶印技术仿制胶版邮票的水平也日趋专业化,一些高仿的“炼钢工人”假邮票,其印制技艺几乎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水平。
对使用邮票厂同等设备和技术仿制的胶版假邮票,曾经被坑过的人也别“谈虎色变”,因为任何假冒的东西都有其致命点,假邮票也是一样,它的致命点是没有设计者的图稿,只能用真邮票作图样做技术处理后制作印版,无论是什么版别的假邮票,仿制模版的印刷品均有一个共性,缺乏原作品的风格和灵气,刷色差异也较明显。
胶版,一般是指平版胶印,系一种间接印刷方法。印制邮票时,先把印版图文上的油墨印到包有胶皮的滚筒上面,然后再转印到纸上。显然,胶版印刷方法比雕刻版或影写版方法要简单得多,所以印刷周期短,成本较低,主要缺点是胶版印刷的邮票防伪性不高,较易仿制。为此,用胶版印制邮票,早期往往制作暗记用于防伪,中后期则采用特制的防伪油墨,选用特制的邮票专用纸。随着印刷技术和电子科技发展,胶印工艺也有很大的进步,从2000年《塔尔寺》邮票起,胶印邮票工艺釆用了调频网热敏直接制版新技术,为胶版邮票印制工艺增强了活力,那么人们对胶版网点的认识又有了新的改变。
文普11-11“炼钢工人”邮票,距今已有40多年,使用的是传统的胶印工艺,其胶版印刷特征:是以网点的大小来显现色彩的深浅层次,真邮票用高倍放大镜观察组成图案的网点为比较正规的圆,网点的中心墨色也较深,在放大镜下“中国人民邮政”和面值“1元”字体的边缘平直,字的质地也很像防震海绵。把邮票主图的炼钢工人面部放大后,网点形状均匀、色彩深浅和谐,特别是防护镜上左右框中的“二”、“工”暗记2个字非常清楚。假邮票因为是用真邮票作翻版,克隆模版的差异是客观存在,不需工具用肉眼也能观察出网点发虚显胖,图文清晰度不高,用放大镜观察暗记不清楚,网点色彩层次模糊。(注:当代使用高像素影印机彩印的假胶版邮票除外。)
作者特从相关邮票的鉴定中,精选3件文普胶版11-11“炼钢工人”假邮票与文普胶版11-11“炼钢工人”真邮票进行比对性的辨别示范(图1—图6)。
以上三件假票都有一个共性:网点发虚显胖,图文清晰度不高,暗记不清楚,网点色彩层次模糊。图1中冶金工人的工作服、帽子色彩层次呆板,下方“中国人民邮政”“1元”文字刷色变异。图2的仿制水平更差,稍有邮识者一眼就能识破,之所以造假成信销票目的只有一个,伪品印制质量太差难以销出,加盖邮戳后作为信销票好悠混。“新疆石河子乌拉乌苏”邮戳,系伪戳且制式都仿制错误,6枚橫方连的撕法很明显是出自版张。图3是三件假票中仿制水平较好的,但邮票高×宽的规格与真邮票规格不符,且齿孔打得糟糕透顶不是毛齿。
这套在新中国邮票发行史上可谓罕见的“文革”普通邮票,设计上比较政治化、简单化,票面刷色以大红为主,版别为3枚影写8枚胶版,整张版式有80、100、150枚三种。该套邮票虽然发行量大,由于当时通信的使用消耗量巨大,因此存世量很小,特别是8分的“延安宝塔山”和1元的“炼钢工人”,其整版堪称非常难得的珍品。加之这套“文革”期间发行的无编号普通邮票,属于红色收藏类的题材,是专题门类收藏和旅游纪念品开发的精品,促使市场价格连年上升。这时造假者也盯上了这套极具收藏价值的文普邮票,市场上除全套中的3枚影写版外,其他8枚胶版的假票在市场上多见,甚至还发现有当年发行时就基本上没有150枚整版的“炼钢工人”。这枚图案“炼钢工人”、面值1元的邮票,发行日期:1970年4月20日,邮票规格:30×24毫米,齿孔度数:10度,整张枚数:150枚(10×15),版别:胶版,设计者:杨白子,印制厂:北京邮票厂。由于这枚“炼钢工人”的邮票版式超大、面值高,整版150枚不便下发到各地邮局存放或銷售,发行时基本上都破版改小,所以在各地邮局原则上没有版式150枚的整张。
众所周知,胶版属平版印刷的一种。利用图文部分有亲油性,而空白部分亲水性不粘油墨的特性进行印刷。图案网点直角交叉,呈圆点形。图案套色容易形成畸形花纹。文字和数字制版时不打网线,故无网点,又称为实体印刷。胶印版,在我国胶印机成本较低,胶印技术比较成熟、胶印厂遍及各地城乡,任何一家有彩色胶印机的工厂、加上照相制版技术,电子分色技术都可以仿制出假邮票。目前邮市中发现的伪造邮票,80%以上的假票均是采用真邮票为图稿,运用电子分色或翻拍制版、釆取彩色胶印的技术方法。现在随着胶印工艺的现代化,利用彩色胶印技术仿制胶版邮票的水平也日趋专业化,一些高仿的“炼钢工人”假邮票,其印制技艺几乎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水平。
对使用邮票厂同等设备和技术仿制的胶版假邮票,曾经被坑过的人也别“谈虎色变”,因为任何假冒的东西都有其致命点,假邮票也是一样,它的致命点是没有设计者的图稿,只能用真邮票作图样做技术处理后制作印版,无论是什么版别的假邮票,仿制模版的印刷品均有一个共性,缺乏原作品的风格和灵气,刷色差异也较明显。
胶版,一般是指平版胶印,系一种间接印刷方法。印制邮票时,先把印版图文上的油墨印到包有胶皮的滚筒上面,然后再转印到纸上。显然,胶版印刷方法比雕刻版或影写版方法要简单得多,所以印刷周期短,成本较低,主要缺点是胶版印刷的邮票防伪性不高,较易仿制。为此,用胶版印制邮票,早期往往制作暗记用于防伪,中后期则采用特制的防伪油墨,选用特制的邮票专用纸。随着印刷技术和电子科技发展,胶印工艺也有很大的进步,从2000年《塔尔寺》邮票起,胶印邮票工艺釆用了调频网热敏直接制版新技术,为胶版邮票印制工艺增强了活力,那么人们对胶版网点的认识又有了新的改变。
文普11-11“炼钢工人”邮票,距今已有40多年,使用的是传统的胶印工艺,其胶版印刷特征:是以网点的大小来显现色彩的深浅层次,真邮票用高倍放大镜观察组成图案的网点为比较正规的圆,网点的中心墨色也较深,在放大镜下“中国人民邮政”和面值“1元”字体的边缘平直,字的质地也很像防震海绵。把邮票主图的炼钢工人面部放大后,网点形状均匀、色彩深浅和谐,特别是防护镜上左右框中的“二”、“工”暗记2个字非常清楚。假邮票因为是用真邮票作翻版,克隆模版的差异是客观存在,不需工具用肉眼也能观察出网点发虚显胖,图文清晰度不高,用放大镜观察暗记不清楚,网点色彩层次模糊。(注:当代使用高像素影印机彩印的假胶版邮票除外。)
作者特从相关邮票的鉴定中,精选3件文普胶版11-11“炼钢工人”假邮票与文普胶版11-11“炼钢工人”真邮票进行比对性的辨别示范(图1—图6)。
以上三件假票都有一个共性:网点发虚显胖,图文清晰度不高,暗记不清楚,网点色彩层次模糊。图1中冶金工人的工作服、帽子色彩层次呆板,下方“中国人民邮政”“1元”文字刷色变异。图2的仿制水平更差,稍有邮识者一眼就能识破,之所以造假成信销票目的只有一个,伪品印制质量太差难以销出,加盖邮戳后作为信销票好悠混。“新疆石河子乌拉乌苏”邮戳,系伪戳且制式都仿制错误,6枚橫方连的撕法很明显是出自版张。图3是三件假票中仿制水平较好的,但邮票高×宽的规格与真邮票规格不符,且齿孔打得糟糕透顶不是毛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