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是对每个生命体的关怀

来源 :社会与公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tiantian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宝蕊老师是美国超个人心理学博士,超个人心理学家,现任中美精神心理研究所教授,武汉心斋高级顾问,武汉幼儿全人教育辅导中心创办人。张宝蕊老师和先生李绍崑教授创办的中美精神研究所,带领不同的学者专家互访,近年做了很多文化交流的工作。自1992年开始,每一年他们都在国内的各地方讲公益课。以下为张宝蕊老师对公益的精彩解读。
  吴:在您心中,公益是什么,会给社会带来什么?
  张:公益的话,对我来说,可以从宏观和微观的两个角度来谈。微观指的是我怎么样在生活当中关注到我所接触到的人、事、物,这包括所有的存在。比如,能够在我能力范围所及的,我能够关心以及做到的,我就去做。宏观的则包括了每个人的道德与伦理。也就是说我认为的公益是一个人对所有生命——个人、家庭、团体,社会,国家,甚至进入到宇宙的一个关怀态度。这样的公德心指的是,我们不只想到自己,或者仅仅关注到物质贫穷的人。精神贫穷怎么办?环境贫穷怎么办?动植物贫穷怎么办?譬如说,我们摧毁了动植物,怎么办。这些方方面面,我们都可以做公益。我认为,公益从宏观角度是远远大于个人,而进入对所有的生命体、存在体的关爱。
  吴:您在台湾出生,又去美国求学,然后来大陆。您觉得在公益这一块大陆可以借鉴和学习台湾和美国的哪些经验?
  张:做公益不要太高调。我觉得大陆有时候太强调公益,太多的标榜。到处都提倡公益,我以为这恰恰表达我们公益做得不够,所以一定要提醒大家做公益,这表示人的内在还是比较以我为中心。比如交通,其实,这可以是公益的体现,人们会说要遵守交通规则,可是还是没有做到,红绿灯作用区别不大。或者说我们要讲诚信,不做假,但是我们对这些概念还是比较薄弱的。在美国,做公益不高调。人们会知道有比尔·盖茨,巴菲特很有名的人去捐款,但是也没有太怎么强调。因为大家都在做。美国有一种机构叫做Salvation Army,中文称为救世军。人们不想要的好衣服、电器、家具可以送给他们,让他们来规划。这个组织遍布全美。另外,公益是全民运动。每个地方都有回收站,捐款捐物都可以送去那里。政府会有抵税的配套政策。对人们来讲,这就是生活而非公益。在台湾,我们有认领小孩,认领树,认领熊猫。在台湾也比较少讲“公益”这两个字,大家不必要说,只要有状况,都奋力去做。比如台湾的慈济,慈济好像就是生活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除了慈济之外,在台湾的火车站、汽车站,都有不同的组织放了免费的功德书,不署名也不留名,谁都可以去拿。在台湾,公益的概念也是整体性。你看他们的服务,态度都很好。交通有序,人们很温暖,随时有人会帮助你。另外,我在欧洲旅行的时候,人们都很和善,随时会有人主动来帮忙引导,我觉得很感动,这就是化整为零的公益,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态,它是一个素质的体现。
  吴:您为什么会选择来大陆武汉定居,来进行自己的事业?
  张:其实我第一次到大陆是1990年,和我母亲一起。等到我和我老公结婚,因为我们办的是中美精神研究所,我们做了很多文化交流,带领不同的学者,从美国到中国来,从中国到美国去。从1992年开始,每一年我们都在国内的各地方进行免费的课程。我们到过很多边远地区。特别是在1994年,那年我们访问了30多所大学,旅行了三个半月。我觉得中国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国家。所以我们在很多所学校讲课。虽然我自己是美国籍,出生在台湾,我们有很不一样的文化,我觉得中国需要我们这种外来的人,不是带领,而是一起生活,将不同的价值体系带过来。我接触过很多教授、老师、同学,特别热情,在国内真的比美国,台湾还热情,对求知的欲望特别大。一场演讲上千人,大家都特别热忱。所以我在很多很多大学讲课。就想分享与交流,如此而已。
  吴:您觉得武汉心斋和贝德作为机构,透过这些机构是如何进行公益的活动,对您意味着什么?
  张:我想做的是把“生活就是公益”这样的价值体系带给所有的家长和孩子。有个家长分享这样的故事:他有一天带孩子去公园玩,想要摘一朵野花,孩子告诉他说不能摘,因为他们也有生命。我听了很感动,我认为公益观念已经深入孩子的心中。
  吴:您觉得做公益或者关心他人最大的困难是什么,需要哪些改进?
  张:我觉得一般人想自己太多。整个社会需要培养关心人的态度。大家都要互相关心,以大家为本,人与人是相互的,是一体关系,这也是我们超个人心理学所强调的。S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