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河北省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队伍建设上,文化人才匮乏问题还较突出,尤其是农村更为严重。因此广大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到农村群众当中,服务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为河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河北省 党员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文化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对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中央的文件和讲话精神不仅对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更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大发展,也为广大党员创先争优提供了平台。发挥党员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农民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发挥党员在河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作用的重要性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整个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部文化事业的基础。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农民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不仅因为它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且在于它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奋斗历史中,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是一部重视文化建设的历史。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成为推动中国新文化发展的坚强政党,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后党的历届领导都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尤其是大众文化建设。中国共产党如此重视文化建设,广大党员就应该用实际行动投身到文化建设当中,为文化服务建设做出贡献。因为能不能反映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一个国家、政党生命力之所在,也是党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党员感召力强,能充分体现先进性,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好,就能做到思想领先、奉献在先。为此,河北省委要求广大党员要进一步加强责任感,树立党员先锋模范形象,要求广大党员要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党员服务人民群众意识和水平,加快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步伐。
二、发挥党员在河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作用的必要性
近年来,河北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强化人民至上理念,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群众文化权益得到了更好保障,有力提升了全省人民群众精神文明素质。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农村群众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还有一定困难
在农村,农闲时节,很多人不是串门子,就是打牌甚至赌博,精神生活不够丰富,还会生出一些纠纷,打架斗殴的事件也经常发生。而偏远落后地区农民文化更是十分单调、乏味,连看一场电影也很难。多一些文化生活,就可以使农民们过得更快乐、更和谐。而且农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衣食无忧,而是更需要精神食粮的滋养。
2.在经济、地域、文化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发展
文化滋养人的心田、启迪人的智慧、提高人的素质,而这些很大程度上是要靠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文化产品来保证。但是受经济、地域条件等多重因素制约,农民的活动范围有限,而各类文化人才的匮乏,更是河北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制约,已严重地影响到农村文化的普及和提高,开展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缺少有素质的文化热心人来支撑。没有文化人才,再多的投入,再好的文化设施,也是摆设、浪费。
所以做好河北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工作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针对广大农村缺乏文化人才、文化队伍不稳定等严重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问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党员受教育多,知识面较广,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无疑是不可多得的基层文化人才。他们应责无旁贷地挑起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的重担,成为专业文化队伍的有益补充。要让党员成为农村文化活动的带头人,成为村落文化的组织者、管理者、实施者和传播者,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扎实推进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开展,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真正做到实践、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发挥党员在河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作用的措施
发挥党员在河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作用,有效发挥模范作用的途径和办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发挥好党员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宣传作用
党员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传播先进文化、引导群众远离各种落后文化现象。针对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在获取知识方面存在一定困难的实际,从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利用开会、逢年过节、农闲日等人员集中时间,组织播放农业知识视频,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党员要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来传播先进文化。引导村民摒弃陈规陋习,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要引领农民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家庭、文明村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村民言行文明、礼貌待人、热心公益,使优良道德进村、进户。党员要依托党员活动中心,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通过张贴标语、召集群众开会和入户宣传等,第一时间将党和国家制定出台的大政方针政策传递到群众中去;利用村民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室、村民服务站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讲座活动,让农民群众学会运用先进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头脑。依托村法制辅导站,坚持法律法规知识宣传经常化、制度化,让法制教育进村、进户,进头脑,带领村民学习法律法规、科普常识等“专业知识”,提高百姓的法律意识和科技知识。帮助村民依法治村,自觉依法履行义务、依法维权、依法参与社会事务,公平竞争、守法经营。帮助村民解决各种纠纷,处理不安定因素,促进邻里团结、家庭和睦。
2.抓好公益性文化活动
党员同志要广泛开展送书、送演出等公益性文化活动,进一步深化基层文化内容。同时,积极搭建公共性文化活动平台,组织农民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党员要立足所在村现有的文化条件,组织小型、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如开展各类文体竞赛活动,鼓励村民们积极参与;帮助村民创建一些小型文体团队,如可以帮助农民创办“农家乐” “民间艺术队” “乐队”、“秧歌队”等并努力使之提高水平,鼓励村民们自编自演、自娱自乐,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并抓好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充分发挥村里文艺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鼓励有文艺专长的人才创作自己的作品。如创建“党员书屋”、党员书画班等,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展示农村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争当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兵,为提升村民整体素质贡献力量。
3.发挥党员特长,抓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当好文化设施的管理者
时下,一些乡镇、村社的文化设施得不到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文化设施闲置的现象较为严重,有的甚至被废弃、丢失。对此,党员不能视而不见,要增强主人翁意识和服务意识,一方面积极主动依法依规把这些文化设施管护好,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利用好基层文化设施,真正发挥好各种文化设施的娱乐休闲、宣传教育等作用。这样才能确保农村文化工作有人管、有人抓,立住脚。要让党员成为农村文化活动的带头人,成为村落文化的组织者、管理者、实施者和传播者,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
广大党员同志要以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契机,鼓足干劲,增添信心,充分展现自己在文化工作中的长处,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长春:《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3) 《人民日报》2011-10-27.
[2]建设办:《发挥党员作用大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海港党建网(2011-5-16 ).
[3]杨景海:《统筹城乡推动农村文化发展》《农民日报》(2011-11-09 ).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河北省 党员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文化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对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中央的文件和讲话精神不仅对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更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大发展,也为广大党员创先争优提供了平台。发挥党员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农民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发挥党员在河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作用的重要性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整个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部文化事业的基础。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农民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不仅因为它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且在于它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奋斗历史中,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是一部重视文化建设的历史。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成为推动中国新文化发展的坚强政党,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后党的历届领导都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尤其是大众文化建设。中国共产党如此重视文化建设,广大党员就应该用实际行动投身到文化建设当中,为文化服务建设做出贡献。因为能不能反映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一个国家、政党生命力之所在,也是党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党员感召力强,能充分体现先进性,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好,就能做到思想领先、奉献在先。为此,河北省委要求广大党员要进一步加强责任感,树立党员先锋模范形象,要求广大党员要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党员服务人民群众意识和水平,加快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步伐。
二、发挥党员在河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作用的必要性
近年来,河北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强化人民至上理念,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群众文化权益得到了更好保障,有力提升了全省人民群众精神文明素质。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农村群众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还有一定困难
在农村,农闲时节,很多人不是串门子,就是打牌甚至赌博,精神生活不够丰富,还会生出一些纠纷,打架斗殴的事件也经常发生。而偏远落后地区农民文化更是十分单调、乏味,连看一场电影也很难。多一些文化生活,就可以使农民们过得更快乐、更和谐。而且农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衣食无忧,而是更需要精神食粮的滋养。
2.在经济、地域、文化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发展
文化滋养人的心田、启迪人的智慧、提高人的素质,而这些很大程度上是要靠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文化产品来保证。但是受经济、地域条件等多重因素制约,农民的活动范围有限,而各类文化人才的匮乏,更是河北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制约,已严重地影响到农村文化的普及和提高,开展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缺少有素质的文化热心人来支撑。没有文化人才,再多的投入,再好的文化设施,也是摆设、浪费。
所以做好河北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工作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针对广大农村缺乏文化人才、文化队伍不稳定等严重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问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党员受教育多,知识面较广,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无疑是不可多得的基层文化人才。他们应责无旁贷地挑起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的重担,成为专业文化队伍的有益补充。要让党员成为农村文化活动的带头人,成为村落文化的组织者、管理者、实施者和传播者,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扎实推进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开展,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真正做到实践、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发挥党员在河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作用的措施
发挥党员在河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作用,有效发挥模范作用的途径和办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发挥好党员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宣传作用
党员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传播先进文化、引导群众远离各种落后文化现象。针对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在获取知识方面存在一定困难的实际,从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利用开会、逢年过节、农闲日等人员集中时间,组织播放农业知识视频,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党员要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来传播先进文化。引导村民摒弃陈规陋习,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要引领农民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家庭、文明村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村民言行文明、礼貌待人、热心公益,使优良道德进村、进户。党员要依托党员活动中心,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通过张贴标语、召集群众开会和入户宣传等,第一时间将党和国家制定出台的大政方针政策传递到群众中去;利用村民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室、村民服务站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讲座活动,让农民群众学会运用先进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头脑。依托村法制辅导站,坚持法律法规知识宣传经常化、制度化,让法制教育进村、进户,进头脑,带领村民学习法律法规、科普常识等“专业知识”,提高百姓的法律意识和科技知识。帮助村民依法治村,自觉依法履行义务、依法维权、依法参与社会事务,公平竞争、守法经营。帮助村民解决各种纠纷,处理不安定因素,促进邻里团结、家庭和睦。
2.抓好公益性文化活动
党员同志要广泛开展送书、送演出等公益性文化活动,进一步深化基层文化内容。同时,积极搭建公共性文化活动平台,组织农民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党员要立足所在村现有的文化条件,组织小型、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如开展各类文体竞赛活动,鼓励村民们积极参与;帮助村民创建一些小型文体团队,如可以帮助农民创办“农家乐” “民间艺术队” “乐队”、“秧歌队”等并努力使之提高水平,鼓励村民们自编自演、自娱自乐,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并抓好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充分发挥村里文艺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鼓励有文艺专长的人才创作自己的作品。如创建“党员书屋”、党员书画班等,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展示农村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争当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兵,为提升村民整体素质贡献力量。
3.发挥党员特长,抓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当好文化设施的管理者
时下,一些乡镇、村社的文化设施得不到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文化设施闲置的现象较为严重,有的甚至被废弃、丢失。对此,党员不能视而不见,要增强主人翁意识和服务意识,一方面积极主动依法依规把这些文化设施管护好,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利用好基层文化设施,真正发挥好各种文化设施的娱乐休闲、宣传教育等作用。这样才能确保农村文化工作有人管、有人抓,立住脚。要让党员成为农村文化活动的带头人,成为村落文化的组织者、管理者、实施者和传播者,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
广大党员同志要以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契机,鼓足干劲,增添信心,充分展现自己在文化工作中的长处,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长春:《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3) 《人民日报》2011-10-27.
[2]建设办:《发挥党员作用大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海港党建网(2011-5-16 ).
[3]杨景海:《统筹城乡推动农村文化发展》《农民日报》(2011-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