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重要的基础能力之一就是计算能力,而且对小学数学学习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怎样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计算能力进行重点培养,是当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由此也能看出在数学学习中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对计算能力而言,其属于一个长期性的培养过程而不是在朝夕间能实现的,本文将着眼于小学数学计算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计算能力的培养路径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提高策略
引言:
以往的小学数學课堂教学环节,大部分教师主要采取“满堂灌”的方式,针对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主要采取重复性练习,即使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可却没有注重计算方法与法则的应用。所以学生未能真正理解计算原理,极易让学生丧失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基于此,教师应进一步更新教学方法,重点提高与培养学生的教学计算能力。
一、简析数学计算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教师未能意识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是促进数学计算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是部分教师仅是教授学生方法而没有告诉学生怎样应用,针对所有问题基本都是照搬或是套用学过的算法,未能对培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进行培养。除此之外,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通常只会关注计算结果,但却没有关注学生的计算过程及使用的计算方法,更没有做到教学的“举一反三”。
第二,教师没未能意识到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现阶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依旧使用以往的教学方法,也就是教在讲台上单方面输出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可往往是教师十分努力得到的效果却不理想,采取单向性的教学方式,不仅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无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直接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第三,教师未能意识到自我能力增强的重要性。在学生成长道路中教师就像一盏启明灯,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教师能力与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可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数学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若是基于自身立场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也没有不管提高自我能力。会导致学生误认为数学知识十分枯燥,在教学时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1]。
二、简析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提高的主要路径
第一,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若想学好数学离不开基础知识的保障。在进行数学计算教学之前,教师应让学生理解何为数学,然后教授学生相关的数学基础知识,这样进行数学计算才能到达水到渠成的效果。不管是整数还是分数等形式的四则计算,均是以概念、性质等基础知识为基础。我们以“25×52”这道计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三步计算,首先计算5×52的结果是多少;之后计算20×52的结果是多少;然后将所得的两个结果相加,这样便得出了25×52的计算结果。通过分步骤的计算有助于学生理解什么是乘法分配律,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第二,加大混合运算训练力度。随着小学年段的提高,也会随之加大数学计算题目的困难程度,混合运算就是其中的代表题型。所以,教师应通过混合运算的强化练习培养其数学计算能力,同时也有利于解题能力的增强[2]。若想提高混合运算的正确性离不开海量的习题训练,而且要在脑海形成最为快捷的解题思维,教师可以每天采取课堂小测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解题思维,在此基础上培养与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第三,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大部分数学知识都相对抽象,特别是计算教学。因此,在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计算问题和现实生活相结合,例如“3.2+10.7”,教师可以通过“元、角、分”与小数点相联系,由此可以这样引导:“老师到商店买了一支自动铅笔花费了3元2角,然后有买了一个日记本花费了10元7角,请问老师一共花费几元几角?”其实学会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而且也能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四,通过笔算训练提高计算精确度。虽然口算、估算是计算中的重点环节,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会让学生以列竖式的方式计算,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忽视。例如在进行小数乘、除法计算时,学生极易产生计算错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定期进行笔算训练,而且要体现内容难度层次并严格控制时间。学生都存在着激励心理,因此对于做的又快又好的学生教师应予以一定奖励;而出现错误的学生,应采取合适方式不管鼓励学生或是让他们准备错题本,将自己的错题记录下来反复计算。
结束语:
计算能力,始终是小学数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重中之重,扎实的计算能力可以保证计算题目不丢分,而且能更为精准地解答综合题目,进而确保学生的数学成绩。但教师需要意识到,一方面应不断培养学生形成严谨认真的解题态度,另一方面应在训练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计算错误的原因,这样才能做到针对性培养。
参考文献:
[1]杨英兰.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2):78.
[2]尹静.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提升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03):94.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提高策略
引言:
以往的小学数學课堂教学环节,大部分教师主要采取“满堂灌”的方式,针对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主要采取重复性练习,即使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可却没有注重计算方法与法则的应用。所以学生未能真正理解计算原理,极易让学生丧失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基于此,教师应进一步更新教学方法,重点提高与培养学生的教学计算能力。
一、简析数学计算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教师未能意识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是促进数学计算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是部分教师仅是教授学生方法而没有告诉学生怎样应用,针对所有问题基本都是照搬或是套用学过的算法,未能对培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进行培养。除此之外,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通常只会关注计算结果,但却没有关注学生的计算过程及使用的计算方法,更没有做到教学的“举一反三”。
第二,教师没未能意识到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现阶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依旧使用以往的教学方法,也就是教在讲台上单方面输出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可往往是教师十分努力得到的效果却不理想,采取单向性的教学方式,不仅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无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直接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第三,教师未能意识到自我能力增强的重要性。在学生成长道路中教师就像一盏启明灯,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教师能力与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可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数学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若是基于自身立场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也没有不管提高自我能力。会导致学生误认为数学知识十分枯燥,在教学时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1]。
二、简析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提高的主要路径
第一,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若想学好数学离不开基础知识的保障。在进行数学计算教学之前,教师应让学生理解何为数学,然后教授学生相关的数学基础知识,这样进行数学计算才能到达水到渠成的效果。不管是整数还是分数等形式的四则计算,均是以概念、性质等基础知识为基础。我们以“25×52”这道计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三步计算,首先计算5×52的结果是多少;之后计算20×52的结果是多少;然后将所得的两个结果相加,这样便得出了25×52的计算结果。通过分步骤的计算有助于学生理解什么是乘法分配律,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第二,加大混合运算训练力度。随着小学年段的提高,也会随之加大数学计算题目的困难程度,混合运算就是其中的代表题型。所以,教师应通过混合运算的强化练习培养其数学计算能力,同时也有利于解题能力的增强[2]。若想提高混合运算的正确性离不开海量的习题训练,而且要在脑海形成最为快捷的解题思维,教师可以每天采取课堂小测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解题思维,在此基础上培养与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第三,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大部分数学知识都相对抽象,特别是计算教学。因此,在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计算问题和现实生活相结合,例如“3.2+10.7”,教师可以通过“元、角、分”与小数点相联系,由此可以这样引导:“老师到商店买了一支自动铅笔花费了3元2角,然后有买了一个日记本花费了10元7角,请问老师一共花费几元几角?”其实学会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而且也能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四,通过笔算训练提高计算精确度。虽然口算、估算是计算中的重点环节,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会让学生以列竖式的方式计算,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忽视。例如在进行小数乘、除法计算时,学生极易产生计算错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定期进行笔算训练,而且要体现内容难度层次并严格控制时间。学生都存在着激励心理,因此对于做的又快又好的学生教师应予以一定奖励;而出现错误的学生,应采取合适方式不管鼓励学生或是让他们准备错题本,将自己的错题记录下来反复计算。
结束语:
计算能力,始终是小学数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重中之重,扎实的计算能力可以保证计算题目不丢分,而且能更为精准地解答综合题目,进而确保学生的数学成绩。但教师需要意识到,一方面应不断培养学生形成严谨认真的解题态度,另一方面应在训练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计算错误的原因,这样才能做到针对性培养。
参考文献:
[1]杨英兰.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2):78.
[2]尹静.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提升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0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