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学习,语言认识的培养和策略训练都必不可少。策略使用是直接影响因素,而语言认识是影响策略使用的根源,所以改变学生的学习状况从根本出发就要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语言认识观念。观念或认识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事,语言的掌握也如此,英语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其中的种种影响因素难以言尽。但从对语言本质认识出发,以下几点值得在学习和教学活动中加以重视。
【关键词】 关键词 语言认识 养成
1. 文化知识是语言向言语转化的催化剂
外语教学中一再掀起文化知识教育的热潮,“沉浸法”教学也受到追捧。这类方法得到了二语习得中“环境论”的支持,尤其是舒曼提出的“文化迁移模式”。“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受社会和心理上同本族语者之间距离的影响。文化迁移是学习者使用一种新文化的过程。学习者向目标语迁移的程度决定了他们第二语言习得的程度。外语习得取决于学习者对目标语文化的接触、适应、接受和趋同程度,及学习者是如何内化第二语言知识的。”
学习文化知识能够带来的作用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的自我转化,但教师作为指导者有责任帮助促进这一内化过程。往常的英语教育中过分强调应试和工具性作用,需要注重其中的人文教育。而文化知识在语言学习和教学中发挥的是辅助作用,不可本末倒置。如果要了解一国文化背景,学习他国文化知识,完全可以开设一门中文的文化介绍类的课程,效果或许更佳。此外,这种辅助作用不是单纯地讲授和学习更多文化内容就会自然发生的。文化知识帮助解释该语言系统是如何解释和说明世界的,有助于学习者准确地掌握其中各语言符号背后更多、更深的意义,有助于形成可理解的输入。总之,学习和教学中一定要摆脱割裂地看待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的认识,以及割裂地展开学习行为。
2. 翻译是英语学习中理解的基础
外语学习中母语的作用存在一定争议,一般认为母语对外语学习从音、形、意等各层面都存在干扰,会阻碍学习效率。外语教学法研究中提出了对比分析法,即强调两种语言的差异,学习者掌握好两种语言的差异,就能学好外语。辨析和对比能帮学习者分清外语与母语中的诸多差异,但并不是学习的全部。或者说,认识到母语的干扰作用,并不意味中在外语学习与母语呈完全对立的关系。在语言中给予的世界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实体,语言与语言之间是相通的。外语学习中,翻译过程往往被认为会降低学习者的反应速度和阅读速度,倾向于倡导建立外语与个体的直接联系。这没有错,但我们不可忽略的是翻译在不学生习阶段、不学生习材料中的作用。什么时候使用,什么时候需要弱化,学习者和教学者都得明确。
翻译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得到了加德默尔的支持,他用“视域融合”这一概念对其进行了论证,认为“外语学习是在原有语言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理解,正是有母语的理解形成的‘效果历史’,才使得这种理解达成了‘视域融合’。”这并不难理解,试想阅读时,为何故事性和生活性题材我们可以很快很好理解,可科技、政治、经济等题材却很难直接读懂,需要借助翻译。生活性的阅读材料为我们所熟悉,理解和融合的过程很快,不需要刻意停顿翻译即可明白。而那些我们本就不熟悉的领域,在母语中并未形成一定的理解基础,所以直接阅读英语自然一头雾水,源于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并不是以英语为媒介去了解的,翻译在此时显现其重要性。这也阐明了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特点,即我们学习外语时,并不再像母语习得那样去了解和认识一个在个体那里混沌未分的世界,外语的学习面对和解释的是一个已为学习者所熟悉的世界,自然其种种认识是以母语为媒介的认识为基础的。母语的翻译和解释作用不可忽视,翻译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可理解的输入和输出。
3. 言语是英语学习的目标
为什么把言语作为英语学习的目标:(1)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也有表达和解释的功能,二者相辅相成,言语在个体那里表现出来的是融合和完整的语言。目前学习者“过分强调语言各种能力的独立性”。而优秀学习者往往对语言持有整体的理解,学习策略的使用也更为丰富和频繁。(2) 仅把语言视为一种工具,忽视了语言的本真意义。语言除了用来进行交际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也是更为根本的功能,就是思维,就是凭借语言思考问题、观察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
如何丰富和建立个人的言语系统:维特根斯坦曾提出“语言中的特定的内在规则是一种生活形式的规则。要学习一门语言,就需要加入这种语言的生活形式之中。我们不可能在我们所了解的语言中通过借助于一种理想的语法或一种词典来学习一门语言或来解释其疑难点。我们唯有通过实践,唯有通过实际的使用。”故而,实践是构建个体言语系统的重要步骤。对这一点学习者早已领悟,但却常常苦恼自己找不到合适的场合和对象进行对话,进行表达练习。可事实上言语并不止是口中言说出来的有声的口语,写作等自我阐述的形式也有助于构建个人的言语。
【关键词】 关键词 语言认识 养成
1. 文化知识是语言向言语转化的催化剂
外语教学中一再掀起文化知识教育的热潮,“沉浸法”教学也受到追捧。这类方法得到了二语习得中“环境论”的支持,尤其是舒曼提出的“文化迁移模式”。“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受社会和心理上同本族语者之间距离的影响。文化迁移是学习者使用一种新文化的过程。学习者向目标语迁移的程度决定了他们第二语言习得的程度。外语习得取决于学习者对目标语文化的接触、适应、接受和趋同程度,及学习者是如何内化第二语言知识的。”
学习文化知识能够带来的作用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的自我转化,但教师作为指导者有责任帮助促进这一内化过程。往常的英语教育中过分强调应试和工具性作用,需要注重其中的人文教育。而文化知识在语言学习和教学中发挥的是辅助作用,不可本末倒置。如果要了解一国文化背景,学习他国文化知识,完全可以开设一门中文的文化介绍类的课程,效果或许更佳。此外,这种辅助作用不是单纯地讲授和学习更多文化内容就会自然发生的。文化知识帮助解释该语言系统是如何解释和说明世界的,有助于学习者准确地掌握其中各语言符号背后更多、更深的意义,有助于形成可理解的输入。总之,学习和教学中一定要摆脱割裂地看待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的认识,以及割裂地展开学习行为。
2. 翻译是英语学习中理解的基础
外语学习中母语的作用存在一定争议,一般认为母语对外语学习从音、形、意等各层面都存在干扰,会阻碍学习效率。外语教学法研究中提出了对比分析法,即强调两种语言的差异,学习者掌握好两种语言的差异,就能学好外语。辨析和对比能帮学习者分清外语与母语中的诸多差异,但并不是学习的全部。或者说,认识到母语的干扰作用,并不意味中在外语学习与母语呈完全对立的关系。在语言中给予的世界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实体,语言与语言之间是相通的。外语学习中,翻译过程往往被认为会降低学习者的反应速度和阅读速度,倾向于倡导建立外语与个体的直接联系。这没有错,但我们不可忽略的是翻译在不学生习阶段、不学生习材料中的作用。什么时候使用,什么时候需要弱化,学习者和教学者都得明确。
翻译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得到了加德默尔的支持,他用“视域融合”这一概念对其进行了论证,认为“外语学习是在原有语言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理解,正是有母语的理解形成的‘效果历史’,才使得这种理解达成了‘视域融合’。”这并不难理解,试想阅读时,为何故事性和生活性题材我们可以很快很好理解,可科技、政治、经济等题材却很难直接读懂,需要借助翻译。生活性的阅读材料为我们所熟悉,理解和融合的过程很快,不需要刻意停顿翻译即可明白。而那些我们本就不熟悉的领域,在母语中并未形成一定的理解基础,所以直接阅读英语自然一头雾水,源于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并不是以英语为媒介去了解的,翻译在此时显现其重要性。这也阐明了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特点,即我们学习外语时,并不再像母语习得那样去了解和认识一个在个体那里混沌未分的世界,外语的学习面对和解释的是一个已为学习者所熟悉的世界,自然其种种认识是以母语为媒介的认识为基础的。母语的翻译和解释作用不可忽视,翻译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可理解的输入和输出。
3. 言语是英语学习的目标
为什么把言语作为英语学习的目标:(1)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也有表达和解释的功能,二者相辅相成,言语在个体那里表现出来的是融合和完整的语言。目前学习者“过分强调语言各种能力的独立性”。而优秀学习者往往对语言持有整体的理解,学习策略的使用也更为丰富和频繁。(2) 仅把语言视为一种工具,忽视了语言的本真意义。语言除了用来进行交际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也是更为根本的功能,就是思维,就是凭借语言思考问题、观察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
如何丰富和建立个人的言语系统:维特根斯坦曾提出“语言中的特定的内在规则是一种生活形式的规则。要学习一门语言,就需要加入这种语言的生活形式之中。我们不可能在我们所了解的语言中通过借助于一种理想的语法或一种词典来学习一门语言或来解释其疑难点。我们唯有通过实践,唯有通过实际的使用。”故而,实践是构建个体言语系统的重要步骤。对这一点学习者早已领悟,但却常常苦恼自己找不到合适的场合和对象进行对话,进行表达练习。可事实上言语并不止是口中言说出来的有声的口语,写作等自我阐述的形式也有助于构建个人的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