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高考试题,教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17—0029—02
一、引子
例1:(全国卷I·14)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耶松船厂
例2:(全国卷I·23)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1943年1月相关外交文件的签署“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列国之间关系的新纪元”,这一评论指的是
A.中国与英、美等国签署宣言,保证团结一致打败法西斯
B.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署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归还侵占的中国领土
C.中国与英、美两国发表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D.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约,宣布废除英美在华治外法权等特权
考后学生的声音:“似曾相识,但又毫无把握”;“老师,我们似乎白忙了一场,您讲的重点一点都没有”;“练习太多看来也不见得有什么效果。”
教师的苦恼:这两道高考题使我们感觉:“不知道该怎么教了”;“高考总是在打擦边球”;“什么才是重点,什么才是主干知识?”
二、困境
细察之,题目不能说冷僻,反倒是似曾相识。洋务运动在复习中毫无疑问是重点,背景、时间、过程、内容、影响都会讲解详细,但是,很少有人结合洋务运动的企业解释“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形式,往往只给出结论。如果学生对洋务运动的史实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理解题干材料所指是“官督商办”并不难,得出正确的判断用不了一分钟。反之,概念不清,概念与史实脱节,失分也就不足为奇了。
是学生的疏忽,还是教学的问题?可以说,高考复习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陷入困境。主要表现在:
一、复习的内容与高考的角度不搭界,教师和学生所下工夫方向的不对。
二、教材以论代史,缺乏详细的史实支撑,教师的专业素养难以适应高考要求。
三、中学历史与学术研究的差距,不知应该如何弥补。
三、思考
旧高考即将远去,新高考迎面走来,新问题接踵而至,让我们觉得举步维艰。但现实要求我们必须迎难而上,从高考反思教学的“软肋”,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要坚持“论从史出”,以史实理解概念和结论。
旧教材最大的问题就是“以论代史”,很多问题只有一个明确的结论,至于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却没有史实叙述。学生在复习中,往往就是死记硬背,教师再照本宣科,于是复习就是死扣教材,结果事倍功半。下面从人教版旧教材中择取几例加以说明:
例1:关于遵义会议的影响,教材说:“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结论,可是为什么开了一个会就是“成熟的标志”?理由:“它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应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分歧和矛盾”。这里有两个问题缺乏史实依据:一、在这次会议之前中共靠什么思想解决问题?二、哪些表现得出了“幼稚”的结论?
例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教材说:“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结论明确,似乎不容置疑,但学生却很难理解,为什么商业发展了,市场开阔了,封建势力就衰落、劳动人民就贫困了?用什么样的史实来证明?
例3: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教材说:“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了。”
结论明确,但是,如果以“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为标志,后面改革开放以后,建立“多种所有制经济”,前后岂不矛盾?怎么向学生解释?
上述高考例2题给我们很多启示。教材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有一句话:“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以往我们只是要求学生熟记这些结论,没有考虑哪些史实说明了这些结论。教材前面虽然说到:“1943年,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订协议,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被废除。”由于这个知识点在教材中如此轻描淡写,导致我们并不认为它是重点知识,也没有和“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结合起来,所以就没有挖掘。高考让我们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但是,诸如此类的问题肯定还有,怎么办?
坚持“论从史出”,探究问题的来龙去脉,对课本中出现的概念要高度重视并准确理解,这应该是高考复习的基本思路。要做到“论从史出”,教师就要多读书,只有自己有“一桶水”,才能够给好学生“一碗水”。
二、超越新旧教材与不同版本的束缚,更新专业知识。
现在高中处于新旧课程交替时期。一是新旧教材的知识体系变化大,二是新教材多版本的差异大。新教材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同一知识在必修中出现,在选修中也会重复出现,不同版本的内容都不一样。浙江省高一必修课选用人民版,高二选修课则用人教版。下面略举例探讨之:
新教材不同版本关于“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内容差异:
人教版:“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大象版:“从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制到二府制的演变”“从郡国并行制到行省制的变化”
岳麓版:“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和“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人民版:“法令出一”“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君权与相权”“中国古代监察体制”
从标题就可以知道内容侧重点都不一样。高考复习怎么处理?教师应当自己理清线索和重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个大课题,中央集权是个体制问题。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属于体制矛盾。汉唐都因为处理不当引出长时间的分裂局面。那么,主要史实就在这两个时期。皇帝制度与官僚制度是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君权与相权、选官制度、监察制度等都是这两个特点的展现。说明其矛盾和变化的史实自然需要掌握。所以,无论版本如何,对于什么是重点,我们要有自己的分析,然后用史实来论证,这样至少不会偏离方向。
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教师是新课程最大最重要的资源,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无论平时教学,还是高考复习,教师一定要站在时代的高度解读历史、认识历史,著名史学家卡尔说过:“只有借助现实,我们才能理解过去;只有借助过去,我们才能充分理解现实。现实和历史是相互对应的两扇窗户,关闭了其中任何一扇窗户,彼此的沟通就难以实现。”一切学科都有发展思维的功能和社会实践的功能,都要学以致用,历史学科也不例外。今年高考全国卷关于土尔扈特回归的问题,人教版旧教材对这个事件就是简单的一段话。其实,有时代感和使命感的老师都不会忽视这个史实,因为它充分说明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个时候考查这样的问题可以说是时代的需要。诸如抗日战争中对国民党的评价,这关系到现在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问题,因此决不能按照教材那样一味贬低正面战场的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关注现实、关注热点,做一个善于思考的老师。
总之,高考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正如聂幼犁教授在一次发言中所言:“我们必须认真地对待高考,因为它代表了社会的公信。但是,只有高于高考,才可能有效地赢得高考”。
[实习编辑:吴 丹]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17—0029—02
一、引子
例1:(全国卷I·14)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耶松船厂
例2:(全国卷I·23)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1943年1月相关外交文件的签署“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列国之间关系的新纪元”,这一评论指的是
A.中国与英、美等国签署宣言,保证团结一致打败法西斯
B.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署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归还侵占的中国领土
C.中国与英、美两国发表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D.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约,宣布废除英美在华治外法权等特权
考后学生的声音:“似曾相识,但又毫无把握”;“老师,我们似乎白忙了一场,您讲的重点一点都没有”;“练习太多看来也不见得有什么效果。”
教师的苦恼:这两道高考题使我们感觉:“不知道该怎么教了”;“高考总是在打擦边球”;“什么才是重点,什么才是主干知识?”
二、困境
细察之,题目不能说冷僻,反倒是似曾相识。洋务运动在复习中毫无疑问是重点,背景、时间、过程、内容、影响都会讲解详细,但是,很少有人结合洋务运动的企业解释“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形式,往往只给出结论。如果学生对洋务运动的史实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理解题干材料所指是“官督商办”并不难,得出正确的判断用不了一分钟。反之,概念不清,概念与史实脱节,失分也就不足为奇了。
是学生的疏忽,还是教学的问题?可以说,高考复习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陷入困境。主要表现在:
一、复习的内容与高考的角度不搭界,教师和学生所下工夫方向的不对。
二、教材以论代史,缺乏详细的史实支撑,教师的专业素养难以适应高考要求。
三、中学历史与学术研究的差距,不知应该如何弥补。
三、思考
旧高考即将远去,新高考迎面走来,新问题接踵而至,让我们觉得举步维艰。但现实要求我们必须迎难而上,从高考反思教学的“软肋”,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要坚持“论从史出”,以史实理解概念和结论。
旧教材最大的问题就是“以论代史”,很多问题只有一个明确的结论,至于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却没有史实叙述。学生在复习中,往往就是死记硬背,教师再照本宣科,于是复习就是死扣教材,结果事倍功半。下面从人教版旧教材中择取几例加以说明:
例1:关于遵义会议的影响,教材说:“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结论,可是为什么开了一个会就是“成熟的标志”?理由:“它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应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分歧和矛盾”。这里有两个问题缺乏史实依据:一、在这次会议之前中共靠什么思想解决问题?二、哪些表现得出了“幼稚”的结论?
例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教材说:“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结论明确,似乎不容置疑,但学生却很难理解,为什么商业发展了,市场开阔了,封建势力就衰落、劳动人民就贫困了?用什么样的史实来证明?
例3: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教材说:“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了。”
结论明确,但是,如果以“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为标志,后面改革开放以后,建立“多种所有制经济”,前后岂不矛盾?怎么向学生解释?
上述高考例2题给我们很多启示。教材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有一句话:“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以往我们只是要求学生熟记这些结论,没有考虑哪些史实说明了这些结论。教材前面虽然说到:“1943年,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订协议,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被废除。”由于这个知识点在教材中如此轻描淡写,导致我们并不认为它是重点知识,也没有和“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结合起来,所以就没有挖掘。高考让我们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但是,诸如此类的问题肯定还有,怎么办?
坚持“论从史出”,探究问题的来龙去脉,对课本中出现的概念要高度重视并准确理解,这应该是高考复习的基本思路。要做到“论从史出”,教师就要多读书,只有自己有“一桶水”,才能够给好学生“一碗水”。
二、超越新旧教材与不同版本的束缚,更新专业知识。
现在高中处于新旧课程交替时期。一是新旧教材的知识体系变化大,二是新教材多版本的差异大。新教材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同一知识在必修中出现,在选修中也会重复出现,不同版本的内容都不一样。浙江省高一必修课选用人民版,高二选修课则用人教版。下面略举例探讨之:
新教材不同版本关于“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内容差异:
人教版:“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大象版:“从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制到二府制的演变”“从郡国并行制到行省制的变化”
岳麓版:“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和“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人民版:“法令出一”“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君权与相权”“中国古代监察体制”
从标题就可以知道内容侧重点都不一样。高考复习怎么处理?教师应当自己理清线索和重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个大课题,中央集权是个体制问题。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属于体制矛盾。汉唐都因为处理不当引出长时间的分裂局面。那么,主要史实就在这两个时期。皇帝制度与官僚制度是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君权与相权、选官制度、监察制度等都是这两个特点的展现。说明其矛盾和变化的史实自然需要掌握。所以,无论版本如何,对于什么是重点,我们要有自己的分析,然后用史实来论证,这样至少不会偏离方向。
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教师是新课程最大最重要的资源,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无论平时教学,还是高考复习,教师一定要站在时代的高度解读历史、认识历史,著名史学家卡尔说过:“只有借助现实,我们才能理解过去;只有借助过去,我们才能充分理解现实。现实和历史是相互对应的两扇窗户,关闭了其中任何一扇窗户,彼此的沟通就难以实现。”一切学科都有发展思维的功能和社会实践的功能,都要学以致用,历史学科也不例外。今年高考全国卷关于土尔扈特回归的问题,人教版旧教材对这个事件就是简单的一段话。其实,有时代感和使命感的老师都不会忽视这个史实,因为它充分说明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个时候考查这样的问题可以说是时代的需要。诸如抗日战争中对国民党的评价,这关系到现在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问题,因此决不能按照教材那样一味贬低正面战场的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关注现实、关注热点,做一个善于思考的老师。
总之,高考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正如聂幼犁教授在一次发言中所言:“我们必须认真地对待高考,因为它代表了社会的公信。但是,只有高于高考,才可能有效地赢得高考”。
[实习编辑:吴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