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反思高中教学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m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高考试题,教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17—0029—02
  
  一、引子
  
  例1:(全国卷I·14)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耶松船厂
  例2:(全国卷I·23)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1943年1月相关外交文件的签署“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列国之间关系的新纪元”,这一评论指的是
  A.中国与英、美等国签署宣言,保证团结一致打败法西斯
  B.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署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归还侵占的中国领土
  C.中国与英、美两国发表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D.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约,宣布废除英美在华治外法权等特权
  考后学生的声音:“似曾相识,但又毫无把握”;“老师,我们似乎白忙了一场,您讲的重点一点都没有”;“练习太多看来也不见得有什么效果。”
  教师的苦恼:这两道高考题使我们感觉:“不知道该怎么教了”;“高考总是在打擦边球”;“什么才是重点,什么才是主干知识?”
  
  二、困境
  
  细察之,题目不能说冷僻,反倒是似曾相识。洋务运动在复习中毫无疑问是重点,背景、时间、过程、内容、影响都会讲解详细,但是,很少有人结合洋务运动的企业解释“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形式,往往只给出结论。如果学生对洋务运动的史实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理解题干材料所指是“官督商办”并不难,得出正确的判断用不了一分钟。反之,概念不清,概念与史实脱节,失分也就不足为奇了。
  是学生的疏忽,还是教学的问题?可以说,高考复习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陷入困境。主要表现在:
  一、复习的内容与高考的角度不搭界,教师和学生所下工夫方向的不对。
  二、教材以论代史,缺乏详细的史实支撑,教师的专业素养难以适应高考要求。
  三、中学历史与学术研究的差距,不知应该如何弥补。
  
  三、思考
  
  旧高考即将远去,新高考迎面走来,新问题接踵而至,让我们觉得举步维艰。但现实要求我们必须迎难而上,从高考反思教学的“软肋”,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要坚持“论从史出”,以史实理解概念和结论。
  旧教材最大的问题就是“以论代史”,很多问题只有一个明确的结论,至于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却没有史实叙述。学生在复习中,往往就是死记硬背,教师再照本宣科,于是复习就是死扣教材,结果事倍功半。下面从人教版旧教材中择取几例加以说明:
  例1:关于遵义会议的影响,教材说:“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结论,可是为什么开了一个会就是“成熟的标志”?理由:“它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应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分歧和矛盾”。这里有两个问题缺乏史实依据:一、在这次会议之前中共靠什么思想解决问题?二、哪些表现得出了“幼稚”的结论?
  例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教材说:“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结论明确,似乎不容置疑,但学生却很难理解,为什么商业发展了,市场开阔了,封建势力就衰落、劳动人民就贫困了?用什么样的史实来证明?
  例3: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教材说:“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了。”
  结论明确,但是,如果以“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为标志,后面改革开放以后,建立“多种所有制经济”,前后岂不矛盾?怎么向学生解释?
  上述高考例2题给我们很多启示。教材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有一句话:“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以往我们只是要求学生熟记这些结论,没有考虑哪些史实说明了这些结论。教材前面虽然说到:“1943年,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订协议,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被废除。”由于这个知识点在教材中如此轻描淡写,导致我们并不认为它是重点知识,也没有和“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结合起来,所以就没有挖掘。高考让我们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但是,诸如此类的问题肯定还有,怎么办?
  坚持“论从史出”,探究问题的来龙去脉,对课本中出现的概念要高度重视并准确理解,这应该是高考复习的基本思路。要做到“论从史出”,教师就要多读书,只有自己有“一桶水”,才能够给好学生“一碗水”。
  
  二、超越新旧教材与不同版本的束缚,更新专业知识。
  现在高中处于新旧课程交替时期。一是新旧教材的知识体系变化大,二是新教材多版本的差异大。新教材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同一知识在必修中出现,在选修中也会重复出现,不同版本的内容都不一样。浙江省高一必修课选用人民版,高二选修课则用人教版。下面略举例探讨之:
  新教材不同版本关于“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内容差异:
  人教版:“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大象版:“从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制到二府制的演变”“从郡国并行制到行省制的变化”
  岳麓版:“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和“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人民版:“法令出一”“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君权与相权”“中国古代监察体制”
  从标题就可以知道内容侧重点都不一样。高考复习怎么处理?教师应当自己理清线索和重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个大课题,中央集权是个体制问题。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属于体制矛盾。汉唐都因为处理不当引出长时间的分裂局面。那么,主要史实就在这两个时期。皇帝制度与官僚制度是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君权与相权、选官制度、监察制度等都是这两个特点的展现。说明其矛盾和变化的史实自然需要掌握。所以,无论版本如何,对于什么是重点,我们要有自己的分析,然后用史实来论证,这样至少不会偏离方向。
  
  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教师是新课程最大最重要的资源,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无论平时教学,还是高考复习,教师一定要站在时代的高度解读历史、认识历史,著名史学家卡尔说过:“只有借助现实,我们才能理解过去;只有借助过去,我们才能充分理解现实。现实和历史是相互对应的两扇窗户,关闭了其中任何一扇窗户,彼此的沟通就难以实现。”一切学科都有发展思维的功能和社会实践的功能,都要学以致用,历史学科也不例外。今年高考全国卷关于土尔扈特回归的问题,人教版旧教材对这个事件就是简单的一段话。其实,有时代感和使命感的老师都不会忽视这个史实,因为它充分说明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个时候考查这样的问题可以说是时代的需要。诸如抗日战争中对国民党的评价,这关系到现在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问题,因此决不能按照教材那样一味贬低正面战场的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关注现实、关注热点,做一个善于思考的老师。
  总之,高考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正如聂幼犁教授在一次发言中所言:“我们必须认真地对待高考,因为它代表了社会的公信。但是,只有高于高考,才可能有效地赢得高考”。
  
  [实习编辑:吴 丹]
其他文献
[摘要]19世纪前期,为了满足民用国需,越南阮朝采取较为灵活的外贸政策,以对华贸易为主导,发展东南亚地区国际贸易,并与西方国家保持一定的通商关系,对外贸易一度较为活跃,但由于受自身社会经济结构限制和传统农本思想的影响,以及对西方殖民入侵的戒备心理,这一时期越南参与东南亚地区乃至世界贸易的程度和规模都极其有限。  [关键词]越南,阮朝,明命,东南亚,经济史  [中图分类号]K1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明清时期,迎神赛会屡禁不止的原因很多,经济原因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16世纪开始的商业化促进了迎神赛会经济功能的深化,主要表现为:迎神赛会的市场功能不断强化,就业功能被广泛认可。市场功能的强化保证了商人对赛会的持续捐助,稳定了赛会的资金来源;就业功能被部分士人认可,并最终得到乾隆帝的承认,促成了乾隆朝“宽禁”政策的出台。由此,迎神赛会屡禁不止的现象演变为朝廷弛禁赛会的局面,反映了朝廷对民
期刊
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年)出生于奴隶主骑士家庭,自幼在罗马接受教育,年轻时便开始学习法律,在早年还曾游学雅典。出道不久,西塞罗在律师界就名声大振,旋即在政界崭露头角,最后官至总揽罗马军政事务大权的执政官。他为后人留下了《论共和国》《论法律》等著作。  现今政治法律思想著作都不能不提到西塞罗,西塞罗在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在于他是沟通古代希腊与欧洲中世纪、乃至近代的桥梁
期刊
1905年的废科举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广泛社会后果。在乡村造成办学主体由私向公的转变,减弱了民间办学和就学的积极性。新学制对贫寒而向学之家的子弟有所排斥,导致乡村读书人数量日益减少、平均识字率逐渐降低。而乡民对新教育传播的“知识”却不那么承认,使新学生在乡村中不受重视,流向城市寻求发展。乡村读书人心态也开始转变,厌弃固有生活,甚至轻视农民。随着城乡的分离,在都市中游荡的知识青年和失去读书人的农村都成为
期刊
对于一个被公共化的共享概念,西方人权文化的历史背景不意味着解释的特权,既然人权被认为是普遍有效的概念,它就必须在理论上是开放的,在文化上不可以设限。天赋人权在理论合法性的失败,特别表现为它所包含的自毁逻辑。人权制度只能以公正原则作为唯一最高原则去定义人权体系,人权就是每个人能够被公正对待的权利。预付人权理论认为,每个人生来就获得人类预付借贷给他的与任何他人相同的权利,人权虽然不劳而授,但绝非不劳而
期刊
[摘 要]1916年1月墨西哥反政府武装比利亚的部队袭击了美国边境。同年3月15日,美军侵入墨西哥围剿比利亚,激起了墨西哥民众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1917年2月在美军长期驻扎墨西哥也无法解决美墨之间问题的情况下,威尔逊总统被迫撤回了美国军队。尽管威尔逊本人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但是他在处理墨西哥问题时运用老师训斥学生的方式暴露了美国外交在理想与行动上的差距。  [关键词]墨西哥革命,美墨关系,威尔逊,
期刊
[关键词]本课教学,学术规范训练,“学术研讨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03-0064-03    高校本科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式多种多样,如何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互动,近几年来,本人结合中山大学历史系“中国现代史”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积极在本科生中推广小型“学术研讨会”,作为课程改革的实验,以增强课程的学术含量,组织学
期刊
[关键词]澳大利亚华人移民,基本社会特征  [中图分类号]C915 C92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03-0076-03    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移民政策是其基本国策之一。自1972年中澳建交、澳大利亚废除以种族歧视为核心的“白澳政策”以来,赴澳华人移民不断增多。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逐步调整,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华人新移民
期刊
编者说明:《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年)》是沈志华、杨奎松等学者,历时五年收集、整理、翻译的大型资料丛书。这套丛书的价值不言而喻。此文是该书的前言,后一篇可以看做该套丛书的介绍和简要评价。丛书共15编,每编导论的作者既是译者、也是资料的整理者,从导论不难窥见每编的内容和轮廓。经沈志华教授同意,本刊将陆续选登各编导论,以飨读者。  [关键词]冷战史,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情报评估报
期刊
2006年10月21日至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联合主办,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学系、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创新基地和世界近现代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世界史研究论坛”第三届学术年会在南开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六十多所高校、研究所及出版社的近二百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论坛。  东北师范大学朱寰先生和北京大学钱乘旦教授分别做了题为《关于世界历史社会阶段划分问题刍议》和《现代化研究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