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作者在于挖掘
网络文学的“异军突起”曾引起广泛的争议,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发展,网络文学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的思想性、可读性、知识性和艺术性,部分已经达到专业作家所具有的水平。在浩瀚的网络作品中,关键是如何挖掘。
回顾一年来的编辑历程,我们从最初的《梦回大清》到目前的《梦回大清终结篇》和《寻找前世之旅》,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04年7月1日,《梦回大清》首先在晋江文学网上开笔。该作品以其清新、幽默、含蓄、曲折的文风,逐渐受到广大读者的喜欢。2005年,开始被各文学网站竞相转载。 在关注该作品过程中,我们发现,这并不是一部媚俗的穿梭于时空的无聊文字,相反,作者巧妙的设计,丝丝入扣的情节,着实抓住了读者的胃口。接着我们就开始与作者多次交流、探讨,力求作品更趋完美。可以说,我们是伴着这部作品在网络上“成长”起来,并欣慰地将《梦回大清》于2006年1月隆重出版上市。上市不足两月,已经跻身各大图书畅销榜。2006年是《梦回大清》持续热销的一年,书市也因此刮起了“梦回大清”的系列风潮,面对如此强烈的阅读需求,作者金子再度开笔创作了《梦回大清终结篇》以回报意犹未尽的热心读者们。《梦回大清》的影视改编权也已经在洽谈中。
网络作品在于打造
不可否认,网络文学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更为严重的是,其随意性写作存在着诸多弊端。比如写作的不规范性,极易误导读者。因此,出版社在打造作品的严肃性、规范性、价值性方面必须加以引导。
我们要打造精品图书,在挖掘出好作品后,接下来就是纠错。纠错的过程是繁琐的,是需要对作者更要对读者负责的人生态度。平时思绪或心理独白上升到文字,则必须有一个加工和提炼过程,不然,书面文字就失去了存在意义。试想,以病句构成的意识流、个性或所谓节奏如何耐得住推敲?任何作品下笔之时都必须注意行文的基础——基本表达通顺和流畅,作品的深刻和个性决不能同语言的畸形和晦涩混为一谈。
打造精品图书,就一定要修正这些混乱的语言。这个过程要比纠正语法错误更有难度。一方面我们要具备“火眼金睛”,另一方面在修正的过程中要保证作品的流畅与统一。
历史已从“戏说”发展到“乱说”,这在网络作品中尤其严重。保守统计有60%网络作品的受众群体根本不管作品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是真是假,他们看的就是情节。但作品出版方必须一丝不苟,这是我们的使命,更是对传统文化与历史文明的尊重。所以,对作品中的历史问题,我们不能有一丝的疏漏,查阅资料,精益求精。对读者陌生的一些史实,我们还特别标注,给出史料,让读者了解得更详细。只有抱着负责态度,才能将作品打造的更完美。
网络读者在于引导
网络读者与传统读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读书的多寡和对书籍的亲和力,也在于网络读者选择阅读的盲目性。我们在创建“悦读纪”(这是我们一系列图书的统一品牌)品牌之初,就已经确定了出版的主方向——我们要给所有的女性读者一个愉悦的阅读天地,因此,我们在如何规避网络阅读的弊端方面也想了很多对策,做了很多工作。
网络作品用泛滥成灾来形容一点不过分,可以说啥样的都有,有的点击量大,受读者关注,但是不利于身心健康,所以我们除了满足读者对一些稿件出版的需求外,也很慎重地考虑到整体出版的水平。
作为出版方,我们必须保证作品的内容是健康的,因为我们挖掘和出版的作品,都是面向13岁到30岁的女性读者,我们要对我们出版的每一部作品负责,让自己的作品有勇气面向这些读者。说个最简单的责任标准,如果编辑自己有女儿的话,女儿16岁的时候可以看自己编辑的所有的书,所以我们取舍的标准,很重要的一点是内容要健康。近期,很多读者致电编辑部或在QQ群里都曾对作品的严谨性给予很高的褒奖,这对我来说,是鞭策,更是动力。
网络文学的“异军突起”曾引起广泛的争议,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发展,网络文学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的思想性、可读性、知识性和艺术性,部分已经达到专业作家所具有的水平。在浩瀚的网络作品中,关键是如何挖掘。
回顾一年来的编辑历程,我们从最初的《梦回大清》到目前的《梦回大清终结篇》和《寻找前世之旅》,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04年7月1日,《梦回大清》首先在晋江文学网上开笔。该作品以其清新、幽默、含蓄、曲折的文风,逐渐受到广大读者的喜欢。2005年,开始被各文学网站竞相转载。 在关注该作品过程中,我们发现,这并不是一部媚俗的穿梭于时空的无聊文字,相反,作者巧妙的设计,丝丝入扣的情节,着实抓住了读者的胃口。接着我们就开始与作者多次交流、探讨,力求作品更趋完美。可以说,我们是伴着这部作品在网络上“成长”起来,并欣慰地将《梦回大清》于2006年1月隆重出版上市。上市不足两月,已经跻身各大图书畅销榜。2006年是《梦回大清》持续热销的一年,书市也因此刮起了“梦回大清”的系列风潮,面对如此强烈的阅读需求,作者金子再度开笔创作了《梦回大清终结篇》以回报意犹未尽的热心读者们。《梦回大清》的影视改编权也已经在洽谈中。
网络作品在于打造
不可否认,网络文学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更为严重的是,其随意性写作存在着诸多弊端。比如写作的不规范性,极易误导读者。因此,出版社在打造作品的严肃性、规范性、价值性方面必须加以引导。
我们要打造精品图书,在挖掘出好作品后,接下来就是纠错。纠错的过程是繁琐的,是需要对作者更要对读者负责的人生态度。平时思绪或心理独白上升到文字,则必须有一个加工和提炼过程,不然,书面文字就失去了存在意义。试想,以病句构成的意识流、个性或所谓节奏如何耐得住推敲?任何作品下笔之时都必须注意行文的基础——基本表达通顺和流畅,作品的深刻和个性决不能同语言的畸形和晦涩混为一谈。
打造精品图书,就一定要修正这些混乱的语言。这个过程要比纠正语法错误更有难度。一方面我们要具备“火眼金睛”,另一方面在修正的过程中要保证作品的流畅与统一。
历史已从“戏说”发展到“乱说”,这在网络作品中尤其严重。保守统计有60%网络作品的受众群体根本不管作品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是真是假,他们看的就是情节。但作品出版方必须一丝不苟,这是我们的使命,更是对传统文化与历史文明的尊重。所以,对作品中的历史问题,我们不能有一丝的疏漏,查阅资料,精益求精。对读者陌生的一些史实,我们还特别标注,给出史料,让读者了解得更详细。只有抱着负责态度,才能将作品打造的更完美。
网络读者在于引导
网络读者与传统读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读书的多寡和对书籍的亲和力,也在于网络读者选择阅读的盲目性。我们在创建“悦读纪”(这是我们一系列图书的统一品牌)品牌之初,就已经确定了出版的主方向——我们要给所有的女性读者一个愉悦的阅读天地,因此,我们在如何规避网络阅读的弊端方面也想了很多对策,做了很多工作。
网络作品用泛滥成灾来形容一点不过分,可以说啥样的都有,有的点击量大,受读者关注,但是不利于身心健康,所以我们除了满足读者对一些稿件出版的需求外,也很慎重地考虑到整体出版的水平。
作为出版方,我们必须保证作品的内容是健康的,因为我们挖掘和出版的作品,都是面向13岁到30岁的女性读者,我们要对我们出版的每一部作品负责,让自己的作品有勇气面向这些读者。说个最简单的责任标准,如果编辑自己有女儿的话,女儿16岁的时候可以看自己编辑的所有的书,所以我们取舍的标准,很重要的一点是内容要健康。近期,很多读者致电编辑部或在QQ群里都曾对作品的严谨性给予很高的褒奖,这对我来说,是鞭策,更是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