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基点在于“情感”,情感是语文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更具鲜明特色的个性目标。语文学科颇具魅力,字里行间饱含感情,是文本、作者、学生、教师多方之间的情感交流,需用心去品读、感悟、体验、升华和迁移。而情感教学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适宜的教学手段,通过调动、激发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来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实现有效教学。语文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如何抓住课堂这一主阵地,以情感教学作为切入点,助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呢?
研读教材,捕捉教材之美,培植情感之根
部编版教材中的课文择取、保留了旧教材中的一部分经典名篇,精挑细选后增加了一些优秀的名家名作,语言优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谓典范之作,有的再现了自然景观、社会生活的艺术美,有的突出了语言凝练之美、艺术形象之美、结构形式之美等等。因此,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多次反复地阅读、咀嚼、品味来培养自身对语文的感悟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和催化情感,把一般的情感体验上升为意识和情感的自我完善,以求“融美于心灵”。
语言精练美
唐朝诗人卢延让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说的就是炼字。在语文教材中,语言的凝练美俯拾皆是,尤其是在诗文中抓住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字眼进行细心琢磨、反复品味,不但能感受言语美,还能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例如,经典古诗《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教学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思考:“春天到了,万物有何变化?”然后引导学生比较:“是用‘绿’字好,还是用‘到’或‘吹’好?”通过比较、推敲,使学生懂得用“绿”字更好,因为“绿”字生动形象地写出春天来了,江南岸披上了绿装这一变化,而用“到”或“吹”字则显得有些平俗,从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精练之美。
形象艺术美
语文教材精心挑选的一些美文名篇通过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寄寓情感,旨在让学生在品读名篇佳作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例如,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时,教师导入课文时可先从毛主席的生平、事迹、历史评价等方面入手,庄重、深情地进行介绍,让学生对人物肃然起敬,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历史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品味毛主席为什么要帮乡亲们挖井,领悟“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深刻含义,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回报,增强对情感和学习的欲望。最后,再让学生把生活的感受融入课堂,衬托伟人的高尚形象,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震撼,激起对人物形象的崇敬,实现情感的迁移,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的基调,培养审美情趣。
风光自然美
语文教材中不乏一些描绘自然山水、风土人情的佳作,表现锦绣山河如诗如画的自然美,我们可利用这笔宝贵财富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作者如何运用精妙的工笔描写出大自然风光的绮丽秀美,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例如,《我家住在大海边》《三峡之秋》《绿色千鸟湖》等课文都以精妙的言语描绘了大海、长江三峡、湖泊等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使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美好的遐想和憧憬。
社会人文美
语文课文中有较多课文表现了人的伟大品格、崇高的思想品质,最容易激发学生的美感和兴趣,引导学生健康、幸福地成长。
创设情境,突显课堂之美,引发情感共鸣
语文课堂教学中,若能恰当地运用直观声像、动作演示、实验操作等方式来创造和渲染教学气氛,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耳濡目染、口诵心动,悄然地融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中,与文本结为一体,与作者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以情动情,唤起学生童真,体悟情感态度
在語文教学中,教师的动情、入情能把蕴含在教材中的思想情感成功传达给学生,唤起学生的注意,打开学生心灵的闸门,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助其塑造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如教学《挑山工》一课时,课前,笔者先组织学生到附近登山,让学生对登山有初步感受。课堂上,在学生兴奋地畅谈登山的感受时,笔者及时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天都峰的险峻,体会挑山工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品质,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的内涵、作者的感情产生撞击,萌生对挑山工的崇敬之情,使情感得以升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契机,拨动学生的心弦,唤起学生蕴含童真的美好心灵,可达“披情入文”之效。
拓展延伸,贴近生活体验,促进情感升华
语文学科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因此,语文学习仅限于课堂上的文本理解是不够的,还应联系校园、社会、大自然这些大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可从多方面进行拓展与延伸,结合生活体验和社会观察,有效地引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畅所欲言、有感而发。如,教学《学弈》一课时,可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体验情感的基础上设计一个拓展性问题:“几年后,师徒三人碰巧相遇了,假如你是三人之一,你会说什么呢?”根据对课文的个性解读和个人的情感态度,学生们各抒己见,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陶冶了情操,升华了情感。
研读教材,捕捉教材之美,培植情感之根
部编版教材中的课文择取、保留了旧教材中的一部分经典名篇,精挑细选后增加了一些优秀的名家名作,语言优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谓典范之作,有的再现了自然景观、社会生活的艺术美,有的突出了语言凝练之美、艺术形象之美、结构形式之美等等。因此,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多次反复地阅读、咀嚼、品味来培养自身对语文的感悟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和催化情感,把一般的情感体验上升为意识和情感的自我完善,以求“融美于心灵”。
语言精练美
唐朝诗人卢延让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说的就是炼字。在语文教材中,语言的凝练美俯拾皆是,尤其是在诗文中抓住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字眼进行细心琢磨、反复品味,不但能感受言语美,还能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例如,经典古诗《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教学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思考:“春天到了,万物有何变化?”然后引导学生比较:“是用‘绿’字好,还是用‘到’或‘吹’好?”通过比较、推敲,使学生懂得用“绿”字更好,因为“绿”字生动形象地写出春天来了,江南岸披上了绿装这一变化,而用“到”或“吹”字则显得有些平俗,从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精练之美。
形象艺术美
语文教材精心挑选的一些美文名篇通过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寄寓情感,旨在让学生在品读名篇佳作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例如,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时,教师导入课文时可先从毛主席的生平、事迹、历史评价等方面入手,庄重、深情地进行介绍,让学生对人物肃然起敬,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历史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品味毛主席为什么要帮乡亲们挖井,领悟“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深刻含义,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回报,增强对情感和学习的欲望。最后,再让学生把生活的感受融入课堂,衬托伟人的高尚形象,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震撼,激起对人物形象的崇敬,实现情感的迁移,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的基调,培养审美情趣。
风光自然美
语文教材中不乏一些描绘自然山水、风土人情的佳作,表现锦绣山河如诗如画的自然美,我们可利用这笔宝贵财富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作者如何运用精妙的工笔描写出大自然风光的绮丽秀美,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例如,《我家住在大海边》《三峡之秋》《绿色千鸟湖》等课文都以精妙的言语描绘了大海、长江三峡、湖泊等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使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美好的遐想和憧憬。
社会人文美
语文课文中有较多课文表现了人的伟大品格、崇高的思想品质,最容易激发学生的美感和兴趣,引导学生健康、幸福地成长。
创设情境,突显课堂之美,引发情感共鸣
语文课堂教学中,若能恰当地运用直观声像、动作演示、实验操作等方式来创造和渲染教学气氛,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耳濡目染、口诵心动,悄然地融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中,与文本结为一体,与作者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以情动情,唤起学生童真,体悟情感态度
在語文教学中,教师的动情、入情能把蕴含在教材中的思想情感成功传达给学生,唤起学生的注意,打开学生心灵的闸门,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助其塑造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如教学《挑山工》一课时,课前,笔者先组织学生到附近登山,让学生对登山有初步感受。课堂上,在学生兴奋地畅谈登山的感受时,笔者及时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天都峰的险峻,体会挑山工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品质,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的内涵、作者的感情产生撞击,萌生对挑山工的崇敬之情,使情感得以升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契机,拨动学生的心弦,唤起学生蕴含童真的美好心灵,可达“披情入文”之效。
拓展延伸,贴近生活体验,促进情感升华
语文学科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因此,语文学习仅限于课堂上的文本理解是不够的,还应联系校园、社会、大自然这些大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可从多方面进行拓展与延伸,结合生活体验和社会观察,有效地引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畅所欲言、有感而发。如,教学《学弈》一课时,可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体验情感的基础上设计一个拓展性问题:“几年后,师徒三人碰巧相遇了,假如你是三人之一,你会说什么呢?”根据对课文的个性解读和个人的情感态度,学生们各抒己见,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陶冶了情操,升华了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