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使用探究性问题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探究性问题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善于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联想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争议的历史问题进行讨论、评价。
【关键词】历史教学 探究性 问题 教学法
探究性问题教学法强调知识的探究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结论,而探究过程的关键是问题的设计。教师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依托学生课本,但不拘泥于课本”的原则,而且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创新性、趣味性、应用性、知识性、综合性等。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其进行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培养其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的精神。那么问题情境设计有哪些方法呢?本文谈谈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材料情境法
梁启超在《历史研究法》中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文献资料是研究历史和从事历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史料教学。现行初中历史阶段的教材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增加了很多史料。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史料,指导学生阅读这些史料或者增添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一些史料,然后通过材料设置问题情境。问题的设计要千方百计地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创造性独立思维,敢于摆脱历史思维定式。
例1: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个内容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的史料,并引导学生阅读,同时设计这样一道思考题: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了清朝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现在的圆明园仅存少量的景点,有人主张应该在原地重建圆明园,有人则反对重建,请根据这一史料从多角度思考,你坚持哪一种观点并说明你的理由。
这道思考题的设计是依托课本中的材料,从新的角度设置新的情境,题目很新鲜,也很贴近学生的心理水平,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兴趣。这样,学生在新情境中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在思维王国中翱翔,从而启动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通过联想设置新问题情境
联想是创造的基础。研究性问题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联想,学会创新,发挥联想功能,使学生在联想中进行知识迁移,从旧认知中衍生出新认知,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
例2:在讨论“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必然性”时,可以先让学生回忆日本的明治维新,然后设问明治维新后日本为什么能够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使学生明确资本主义发展必须具备制度、原料、市场、资金、劳动力、科学技术六大要素。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探究性问题的分析理解,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开始有了全新的认识,并非像有些人所说“立日本国典之民主、和平、富强的形象”,今后必然向外扩张,中国、朝鲜必然首当其冲,这就会给东方乃至世界带来巨大的灾难。所以,甲午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而是为解决日本国内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矛盾。
三、打破常规教学结论,通过新角度设置问题情境
对同一个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分析思考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事物的多个不同侧面的结合反映了事物的整体,也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
例3:中国近代史通商口岸的开放对中国带来的影响在常规教学中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但如果引导学生从现代经济发展观的角度去审视,认识可以进一步加深。教师可以设计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师生慢慢达成共识:这些地区是中国接触外部世界和面向世界文明的前沿地带,是中国现代化商业、工业、金融业、运输业以及文化事业的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和半现代化发挥了带头作用。这些认识课本是找不到的,是在探究性问题的引导下,使其以新的视角去思考的结果。“旧瓶装新酒”的方法,同样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不断创新。
四、争议问题讨论、评价法
引导学生对争议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也是探究性问题的有效教学方法。即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对史学界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评价,引发出新观点,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例4:如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圈地运动的评价,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以及西方殖民主义的评价等。这些争议可以在课内展开,也可在课外展开,同时还应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扩充学生的阅读面,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提高其思辨能力。这些争议不必有什么结果,教师也不必归纳出唯一的结论。教师在争议中所应做的事就是归纳各方的论点、论据,指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运用多媒体巧现问题情境
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完全可借助这一最新教学手段进行研究性问题教学。历史教师可以将一系列的图片、文字、史料、漫画、影像输入电脑,通过现代化教育手段打破时空、地域界限,集音、形、声、画于一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并同时参与学习的活动,使学生对问题有直观、立体化的认识。此外,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阅读,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思辨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 探究性 问题 教学法
探究性问题教学法强调知识的探究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结论,而探究过程的关键是问题的设计。教师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依托学生课本,但不拘泥于课本”的原则,而且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创新性、趣味性、应用性、知识性、综合性等。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其进行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培养其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的精神。那么问题情境设计有哪些方法呢?本文谈谈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材料情境法
梁启超在《历史研究法》中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文献资料是研究历史和从事历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史料教学。现行初中历史阶段的教材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增加了很多史料。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史料,指导学生阅读这些史料或者增添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一些史料,然后通过材料设置问题情境。问题的设计要千方百计地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创造性独立思维,敢于摆脱历史思维定式。
例1: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个内容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的史料,并引导学生阅读,同时设计这样一道思考题: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了清朝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现在的圆明园仅存少量的景点,有人主张应该在原地重建圆明园,有人则反对重建,请根据这一史料从多角度思考,你坚持哪一种观点并说明你的理由。
这道思考题的设计是依托课本中的材料,从新的角度设置新的情境,题目很新鲜,也很贴近学生的心理水平,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兴趣。这样,学生在新情境中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在思维王国中翱翔,从而启动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通过联想设置新问题情境
联想是创造的基础。研究性问题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联想,学会创新,发挥联想功能,使学生在联想中进行知识迁移,从旧认知中衍生出新认知,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
例2:在讨论“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必然性”时,可以先让学生回忆日本的明治维新,然后设问明治维新后日本为什么能够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使学生明确资本主义发展必须具备制度、原料、市场、资金、劳动力、科学技术六大要素。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探究性问题的分析理解,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开始有了全新的认识,并非像有些人所说“立日本国典之民主、和平、富强的形象”,今后必然向外扩张,中国、朝鲜必然首当其冲,这就会给东方乃至世界带来巨大的灾难。所以,甲午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而是为解决日本国内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矛盾。
三、打破常规教学结论,通过新角度设置问题情境
对同一个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分析思考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事物的多个不同侧面的结合反映了事物的整体,也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
例3:中国近代史通商口岸的开放对中国带来的影响在常规教学中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但如果引导学生从现代经济发展观的角度去审视,认识可以进一步加深。教师可以设计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师生慢慢达成共识:这些地区是中国接触外部世界和面向世界文明的前沿地带,是中国现代化商业、工业、金融业、运输业以及文化事业的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和半现代化发挥了带头作用。这些认识课本是找不到的,是在探究性问题的引导下,使其以新的视角去思考的结果。“旧瓶装新酒”的方法,同样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不断创新。
四、争议问题讨论、评价法
引导学生对争议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也是探究性问题的有效教学方法。即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对史学界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评价,引发出新观点,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例4:如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圈地运动的评价,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以及西方殖民主义的评价等。这些争议可以在课内展开,也可在课外展开,同时还应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扩充学生的阅读面,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提高其思辨能力。这些争议不必有什么结果,教师也不必归纳出唯一的结论。教师在争议中所应做的事就是归纳各方的论点、论据,指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运用多媒体巧现问题情境
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完全可借助这一最新教学手段进行研究性问题教学。历史教师可以将一系列的图片、文字、史料、漫画、影像输入电脑,通过现代化教育手段打破时空、地域界限,集音、形、声、画于一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并同时参与学习的活动,使学生对问题有直观、立体化的认识。此外,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阅读,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思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