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中说“好问则裕”,意即善于提问的人,学识就会渊博。
有人这样描述现在的孩子:上幼儿园时,会问十万个为什么;小学时偶尔会问为什么;上了高中基本不问为什么。这样的说法虽然多少有些夸张,但也能折射出一个现象: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比例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呈明显下降态势。
没有问题的背后,是思想的沉寂和僵化,是心灵的冷漠和荒芜。的确,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形:当你用十分期待的心情征询学生有什么问题时,学生却全体沉默。
学生不是没有疑惑,而是不知疑惑在哪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亲历学习,抑或亲历了学习却没有用心思考。学习活动缺少了思想的参与,就会变得机械、枯燥、低效、索然寡味。老师在学生没有疑惑的情形下教学,教学活动就会盲目、生硬、了无乐趣。
我个人觉得学生缺少问题意识的根源,还是在老师的引导上。说句拗口的话就是,老师得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识。说得更明白一些就是,问题意识的第一步,不是老师提了多少问题让学生解决,而是老师给学生机会,让学生提了多少问题让老师帮助解决。
我曾经听过一节公开课,课件做得很精美,教学内容都详尽地展现在大屏幕上,且教师的思维严谨、条理分明、过程规范,没有丝毫差错。但听后总让人觉得少了什么,细细一想,原来少了学生思想的参与,尽管整堂课学生声音洪亮、整齐,但细究起来,学生所说的不外乎是“是”“不是”“对”“不对”,他们对知识点的体会,他们学习的起点、难点、突破点都无从知晓。这样的课,学生的参与是一种假参与,学生的思想是被动的,只是一味地聆听老师、肯定老师、接受老师。他们虽然参与了全过程的学习,但因为缺失了主动思考的体验,对于一篇文章怎么分析、怎么切入,自己还是无从下手。这就是为什么老师讲了很多,讲得也很详尽明了,学生还是不会阅读的根源。课堂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虚假的繁荣。学生的思想是死的,学生不是急切地等待着验证自己的问题,而是被老师生拉硬拽地朝前走,没有方向感、没有快感、没有迫切感。正如《礼记·学记》中所说:“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再好吃的东西,自己不去亲自品尝,是体会不到其中的甘美的。
后来我问上课老师,为什么不让学生来分析?老师说,学生分析会很浪费时间。这就是问题。我们想追赶什么呢?进度吗?高度吗?进度要有,但也得学生能跟上;高度要有,但也得学生能够着。慢一些怕什么呢?只要他们的思想动起来,慢只是暂时的。学生的问题幼稚一些怕什么?再幼稚也是他们自己的发现。爱因斯坦的第三只小板凳,虽然丑陋,但并没有阻止爱因斯坦成为伟大的发明家。泥土一旦开始呼吸,就能创造璀璨的世界!前提是,我们得有胆识放开手脚。
放开手脚,站在学生的认知起点上,让他们自我呈现,展现优点,暴露问题,突出才华,我们才有可能培养出会思想、有思想的学生。对于这一点,还是万世之师的孔子做最彻底。《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所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这段话的意思是,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孔子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
学生只有经历思想的纠结与碰撞,才能提出真正有效的问题;对于自己迫切想知道的东西,学生才会全神贯注地去聆听。
南京市第五中学的赵志舁老师,执教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时所用的提问方式,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赵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首词之前,让学生做了一件事:读这首词,提出自己的问题。老师不给任何指导,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读,全班53人,最后提出了71个问题。合并相同问题后,共有38个有价值的问题。老师从中挑选了如下问题讲解:
(1)苏轼是豪放派词人,这首词的豪放风格体现在哪儿?
(2)作者对三国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向往,但为什么只突出写周瑜,不写曹操、刘备、诸葛亮这些人物呢?
(3)词的下阕为什么要提及小乔?赤壁之战对于东吴来说,是一场以少战多的战争,为何将周瑜写得毫无畏惧?
(4)“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几句说生命短促,人生无常。这是否与苏轼的一贯乐观情绪相矛盾?…
用4个问题,把整首词赏析到位。其实,这些问题,正是赏析这首词的关键,也正是学生学习这首词的障碍所在。因为问题来自学生,所以针对性极强,学生的讨论也很深入。
试想,如果我们每次阅读鉴赏一个新的文本时,都能把初读提问的机会还给学生,让他们的思想与作者的情感世界发生最直接、最真挚的碰撞,也许我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曾经引导学生学习《诗经·采薇》,就有这样的收获。这篇文章的学习预计用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安排学生朗读,在读诗的最后一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时,有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战争结束后,主人公已经回到家乡,他应该感到高兴才对,为什么还说“我心伤悲”呢?这个问题一提出时,竟然引起一阵哄笑,理由是:伤悲的原因下一句都说了,不就是“莫知我哀”吗?
那位提问的同学遭到笑话,虽有些害羞,但还是不甘心地说:“那你们知道他为什么‘哀’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最后的结论是:上战场之前,主人公意气风发,对人生充满希望,经过了战争的洗礼,内心已经沧海桑田,生命的锐气已被战争的狰狞磨砺殆尽,那种死里逃生的磨难有谁能懂呢?也许那个让他洒过热血的疆场能懂,然而疆场无言;也许那些和他一起并肩作战的兄弟能懂,但兄弟大多马革裹尸,血染沙场。昔日“杨柳依依”之时,他们和自己一样的青春年少,而今“雨雪霏霏”,只有自己伤痕累累地回到故里。这种抚今追昔、韶华不再的伤痛就是自己的亲人也不会懂得,所以才会感慨万端地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战争的伤痛往往爆发在战争之后,有时可能是一辈子的阴影。
这节课赏析的深刻程度,连我自己也没有想到。学生用自己思想的火花充分证明了自己的课堂存在。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肖川老师说:“学生的发展首先是为了他能够成为他自己。教育就是要造就自己发展的人,即有清晰自我认识、有积极的自我形象、悦纳自我的人;有明确努力的目标,有内在的学习需要与成长渴望的人;有良好的学习策略与学习习惯的人。”
学会发问,就是学生迈向这个目标的第一步,引导学生发问,是老师领着学生实现这个目标的第一课。所以,真正的问题意识,就是让学生有自己的疑问,用自己的疑问折射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思想证明自己的课堂存在,从而真正成为他自己。
有人这样描述现在的孩子:上幼儿园时,会问十万个为什么;小学时偶尔会问为什么;上了高中基本不问为什么。这样的说法虽然多少有些夸张,但也能折射出一个现象: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比例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呈明显下降态势。
没有问题的背后,是思想的沉寂和僵化,是心灵的冷漠和荒芜。的确,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形:当你用十分期待的心情征询学生有什么问题时,学生却全体沉默。
学生不是没有疑惑,而是不知疑惑在哪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亲历学习,抑或亲历了学习却没有用心思考。学习活动缺少了思想的参与,就会变得机械、枯燥、低效、索然寡味。老师在学生没有疑惑的情形下教学,教学活动就会盲目、生硬、了无乐趣。
我个人觉得学生缺少问题意识的根源,还是在老师的引导上。说句拗口的话就是,老师得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识。说得更明白一些就是,问题意识的第一步,不是老师提了多少问题让学生解决,而是老师给学生机会,让学生提了多少问题让老师帮助解决。
我曾经听过一节公开课,课件做得很精美,教学内容都详尽地展现在大屏幕上,且教师的思维严谨、条理分明、过程规范,没有丝毫差错。但听后总让人觉得少了什么,细细一想,原来少了学生思想的参与,尽管整堂课学生声音洪亮、整齐,但细究起来,学生所说的不外乎是“是”“不是”“对”“不对”,他们对知识点的体会,他们学习的起点、难点、突破点都无从知晓。这样的课,学生的参与是一种假参与,学生的思想是被动的,只是一味地聆听老师、肯定老师、接受老师。他们虽然参与了全过程的学习,但因为缺失了主动思考的体验,对于一篇文章怎么分析、怎么切入,自己还是无从下手。这就是为什么老师讲了很多,讲得也很详尽明了,学生还是不会阅读的根源。课堂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虚假的繁荣。学生的思想是死的,学生不是急切地等待着验证自己的问题,而是被老师生拉硬拽地朝前走,没有方向感、没有快感、没有迫切感。正如《礼记·学记》中所说:“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再好吃的东西,自己不去亲自品尝,是体会不到其中的甘美的。
后来我问上课老师,为什么不让学生来分析?老师说,学生分析会很浪费时间。这就是问题。我们想追赶什么呢?进度吗?高度吗?进度要有,但也得学生能跟上;高度要有,但也得学生能够着。慢一些怕什么呢?只要他们的思想动起来,慢只是暂时的。学生的问题幼稚一些怕什么?再幼稚也是他们自己的发现。爱因斯坦的第三只小板凳,虽然丑陋,但并没有阻止爱因斯坦成为伟大的发明家。泥土一旦开始呼吸,就能创造璀璨的世界!前提是,我们得有胆识放开手脚。
放开手脚,站在学生的认知起点上,让他们自我呈现,展现优点,暴露问题,突出才华,我们才有可能培养出会思想、有思想的学生。对于这一点,还是万世之师的孔子做最彻底。《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所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这段话的意思是,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孔子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
学生只有经历思想的纠结与碰撞,才能提出真正有效的问题;对于自己迫切想知道的东西,学生才会全神贯注地去聆听。
南京市第五中学的赵志舁老师,执教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时所用的提问方式,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赵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首词之前,让学生做了一件事:读这首词,提出自己的问题。老师不给任何指导,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读,全班53人,最后提出了71个问题。合并相同问题后,共有38个有价值的问题。老师从中挑选了如下问题讲解:
(1)苏轼是豪放派词人,这首词的豪放风格体现在哪儿?
(2)作者对三国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向往,但为什么只突出写周瑜,不写曹操、刘备、诸葛亮这些人物呢?
(3)词的下阕为什么要提及小乔?赤壁之战对于东吴来说,是一场以少战多的战争,为何将周瑜写得毫无畏惧?
(4)“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几句说生命短促,人生无常。这是否与苏轼的一贯乐观情绪相矛盾?…
用4个问题,把整首词赏析到位。其实,这些问题,正是赏析这首词的关键,也正是学生学习这首词的障碍所在。因为问题来自学生,所以针对性极强,学生的讨论也很深入。
试想,如果我们每次阅读鉴赏一个新的文本时,都能把初读提问的机会还给学生,让他们的思想与作者的情感世界发生最直接、最真挚的碰撞,也许我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曾经引导学生学习《诗经·采薇》,就有这样的收获。这篇文章的学习预计用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安排学生朗读,在读诗的最后一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时,有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战争结束后,主人公已经回到家乡,他应该感到高兴才对,为什么还说“我心伤悲”呢?这个问题一提出时,竟然引起一阵哄笑,理由是:伤悲的原因下一句都说了,不就是“莫知我哀”吗?
那位提问的同学遭到笑话,虽有些害羞,但还是不甘心地说:“那你们知道他为什么‘哀’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最后的结论是:上战场之前,主人公意气风发,对人生充满希望,经过了战争的洗礼,内心已经沧海桑田,生命的锐气已被战争的狰狞磨砺殆尽,那种死里逃生的磨难有谁能懂呢?也许那个让他洒过热血的疆场能懂,然而疆场无言;也许那些和他一起并肩作战的兄弟能懂,但兄弟大多马革裹尸,血染沙场。昔日“杨柳依依”之时,他们和自己一样的青春年少,而今“雨雪霏霏”,只有自己伤痕累累地回到故里。这种抚今追昔、韶华不再的伤痛就是自己的亲人也不会懂得,所以才会感慨万端地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战争的伤痛往往爆发在战争之后,有时可能是一辈子的阴影。
这节课赏析的深刻程度,连我自己也没有想到。学生用自己思想的火花充分证明了自己的课堂存在。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肖川老师说:“学生的发展首先是为了他能够成为他自己。教育就是要造就自己发展的人,即有清晰自我认识、有积极的自我形象、悦纳自我的人;有明确努力的目标,有内在的学习需要与成长渴望的人;有良好的学习策略与学习习惯的人。”
学会发问,就是学生迈向这个目标的第一步,引导学生发问,是老师领着学生实现这个目标的第一课。所以,真正的问题意识,就是让学生有自己的疑问,用自己的疑问折射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思想证明自己的课堂存在,从而真正成为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