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想做证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中说“好问则裕”,意即善于提问的人,学识就会渊博。
  有人这样描述现在的孩子:上幼儿园时,会问十万个为什么;小学时偶尔会问为什么;上了高中基本不问为什么。这样的说法虽然多少有些夸张,但也能折射出一个现象: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比例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呈明显下降态势。
  没有问题的背后,是思想的沉寂和僵化,是心灵的冷漠和荒芜。的确,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形:当你用十分期待的心情征询学生有什么问题时,学生却全体沉默。
  学生不是没有疑惑,而是不知疑惑在哪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亲历学习,抑或亲历了学习却没有用心思考。学习活动缺少了思想的参与,就会变得机械、枯燥、低效、索然寡味。老师在学生没有疑惑的情形下教学,教学活动就会盲目、生硬、了无乐趣。
  我个人觉得学生缺少问题意识的根源,还是在老师的引导上。说句拗口的话就是,老师得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识。说得更明白一些就是,问题意识的第一步,不是老师提了多少问题让学生解决,而是老师给学生机会,让学生提了多少问题让老师帮助解决。
  我曾经听过一节公开课,课件做得很精美,教学内容都详尽地展现在大屏幕上,且教师的思维严谨、条理分明、过程规范,没有丝毫差错。但听后总让人觉得少了什么,细细一想,原来少了学生思想的参与,尽管整堂课学生声音洪亮、整齐,但细究起来,学生所说的不外乎是“是”“不是”“对”“不对”,他们对知识点的体会,他们学习的起点、难点、突破点都无从知晓。这样的课,学生的参与是一种假参与,学生的思想是被动的,只是一味地聆听老师、肯定老师、接受老师。他们虽然参与了全过程的学习,但因为缺失了主动思考的体验,对于一篇文章怎么分析、怎么切入,自己还是无从下手。这就是为什么老师讲了很多,讲得也很详尽明了,学生还是不会阅读的根源。课堂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虚假的繁荣。学生的思想是死的,学生不是急切地等待着验证自己的问题,而是被老师生拉硬拽地朝前走,没有方向感、没有快感、没有迫切感。正如《礼记·学记》中所说:“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再好吃的东西,自己不去亲自品尝,是体会不到其中的甘美的。
  后来我问上课老师,为什么不让学生来分析?老师说,学生分析会很浪费时间。这就是问题。我们想追赶什么呢?进度吗?高度吗?进度要有,但也得学生能跟上;高度要有,但也得学生能够着。慢一些怕什么呢?只要他们的思想动起来,慢只是暂时的。学生的问题幼稚一些怕什么?再幼稚也是他们自己的发现。爱因斯坦的第三只小板凳,虽然丑陋,但并没有阻止爱因斯坦成为伟大的发明家。泥土一旦开始呼吸,就能创造璀璨的世界!前提是,我们得有胆识放开手脚。
  放开手脚,站在学生的认知起点上,让他们自我呈现,展现优点,暴露问题,突出才华,我们才有可能培养出会思想、有思想的学生。对于这一点,还是万世之师的孔子做最彻底。《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所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这段话的意思是,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孔子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
  学生只有经历思想的纠结与碰撞,才能提出真正有效的问题;对于自己迫切想知道的东西,学生才会全神贯注地去聆听。
  南京市第五中学的赵志舁老师,执教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时所用的提问方式,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赵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首词之前,让学生做了一件事:读这首词,提出自己的问题。老师不给任何指导,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读,全班53人,最后提出了71个问题。合并相同问题后,共有38个有价值的问题。老师从中挑选了如下问题讲解:
  (1)苏轼是豪放派词人,这首词的豪放风格体现在哪儿?
  (2)作者对三国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向往,但为什么只突出写周瑜,不写曹操、刘备、诸葛亮这些人物呢?
  (3)词的下阕为什么要提及小乔?赤壁之战对于东吴来说,是一场以少战多的战争,为何将周瑜写得毫无畏惧?
  (4)“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几句说生命短促,人生无常。这是否与苏轼的一贯乐观情绪相矛盾?…
  用4个问题,把整首词赏析到位。其实,这些问题,正是赏析这首词的关键,也正是学生学习这首词的障碍所在。因为问题来自学生,所以针对性极强,学生的讨论也很深入。
  试想,如果我们每次阅读鉴赏一个新的文本时,都能把初读提问的机会还给学生,让他们的思想与作者的情感世界发生最直接、最真挚的碰撞,也许我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曾经引导学生学习《诗经·采薇》,就有这样的收获。这篇文章的学习预计用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安排学生朗读,在读诗的最后一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时,有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战争结束后,主人公已经回到家乡,他应该感到高兴才对,为什么还说“我心伤悲”呢?这个问题一提出时,竟然引起一阵哄笑,理由是:伤悲的原因下一句都说了,不就是“莫知我哀”吗?
  那位提问的同学遭到笑话,虽有些害羞,但还是不甘心地说:“那你们知道他为什么‘哀’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最后的结论是:上战场之前,主人公意气风发,对人生充满希望,经过了战争的洗礼,内心已经沧海桑田,生命的锐气已被战争的狰狞磨砺殆尽,那种死里逃生的磨难有谁能懂呢?也许那个让他洒过热血的疆场能懂,然而疆场无言;也许那些和他一起并肩作战的兄弟能懂,但兄弟大多马革裹尸,血染沙场。昔日“杨柳依依”之时,他们和自己一样的青春年少,而今“雨雪霏霏”,只有自己伤痕累累地回到故里。这种抚今追昔、韶华不再的伤痛就是自己的亲人也不会懂得,所以才会感慨万端地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战争的伤痛往往爆发在战争之后,有时可能是一辈子的阴影。
  这节课赏析的深刻程度,连我自己也没有想到。学生用自己思想的火花充分证明了自己的课堂存在。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肖川老师说:“学生的发展首先是为了他能够成为他自己。教育就是要造就自己发展的人,即有清晰自我认识、有积极的自我形象、悦纳自我的人;有明确努力的目标,有内在的学习需要与成长渴望的人;有良好的学习策略与学习习惯的人。”
  学会发问,就是学生迈向这个目标的第一步,引导学生发问,是老师领着学生实现这个目标的第一课。所以,真正的问题意识,就是让学生有自己的疑问,用自己的疑问折射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思想证明自己的课堂存在,从而真正成为他自己。
其他文献
书名: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教学  作者:刘春凤  出版单位: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  定价:30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为我国青少年全面提升文化素养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因此,新时代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进一步提高在语文教学中继承与发展传统
(接上期)  曹丕此文的历史价值乃是:不但在于揭示文人相轻是心珲原因,更在丁指出造成这种心理的原因是文体不同,作家鲜能全盘把握。  所有这一切旨在批评曹植,但是其价值远远超出了兄弟之间的恩怨:在中国文沦史上第一次把文章/文学的体裁,也就是形式范畴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提出来,完全不提及内容。后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总结出来的“原道”“征圣”“宗经”“正纬”仝在视野之外。这表现出中国古典文章/文学批评与西
五年前,我在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当代中国人文学之“内外兼修”》授认为我太乐观了,就因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尽管中国大学问题多多,但“‘素质教育’的提倡,以及‘通识课程’的逐渐落实,还是为人文学预留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在英年早逝的叶教授看来,人文学深陷困境是全世界的问题,中国人无法独善其身。更何况眼下的中国大学,正处于迅速扩张期,越来越急功近利,不太可能真正关心人文学的价值。  
“混合文本”是PISA2009阅读素养测评框架中对文本类型进行分类的形式之一,它包含了连续文本和非连续文本等多种类型的阅读材料。我们平时以阅读连续性文本为主,如小说、散文、议论文、说明文等。非连续文本包括图表、表格、清单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7~9年级的语文阅读首次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目前
《溜索》是当代作家阿城的短篇小说集《遍地风流》中的一篇小说,是统编本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文章。小说故事极为简单,描写的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马帮汉子溜索跨越怒江大峡谷的经历。按教材后面的“阅读提示”说,这篇小说“写了一处奇险的环境,一群过河的马帮汉子,一次溜索的经历”;从题材选择、人物塑造、情节结构、叙事风度和语言特色上看,它是阿城“笔记小说”的一篇代表作。教材的单元导读要求:“要在梳理情
书名:语文教学设计:优化与重构  作者:张秋玲  出版单位: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  ISBN:9787504162748  定价:49.8元  进入新世纪后,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速度加快,无形中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语文教育關乎中华文化的传承以及人文素养的培育,肩负着更为艰巨的使命。如何真正发挥语文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早已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们努力攻克的重要课题
“古代汉语”作为一个学科专名,出现于上一个世纪,然而,古代汉语的主要研究内容音韵文字训诂,却是我们国家最为古老的学术研究内容之一。王朝时代的学术研究主要有两门:一是“大学”,一是“小学”。“大学”是经学,“小学”就是音韵文字训诂之学。实际上,经学时代以前,“小学”就已经存在。五四运动以后,经学消解,所谓经学的附庸“小学”,不仅没有消解,反而蓬勃发展,相继分立了好几个新的学科,如文字学、训诂学、音韵
自谷歌公司2006年8月在搜索引擎大会上提出“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概念以来,“云计算”便开始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十几年来,正是云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与传播给社会增添了愈加显著的“云”色彩,也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步入“云时代”。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与蔓延,则以倒逼之势让“云时代”更加深入人心。霎时之间,云拜年、云看灯、云抗疫、云捐赠、云复工、云招聘
对袁湛江老师的敬重是随着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加深的,而当我读完这部洋洋洒洒的书稿时,如久行寂寞山谷者而闻同道足音,敬重之上愈加惊喜。  袁湛江不仅仅是卓越的校长、优秀的教师,也是扎实的课程开发者和实践者,这是我读完这本书稿时,所产生的崭新印象。学校发展、教师管理、课程开发、教学表率,一般不能统筹兼顾;管理之善和教学之精,历来难以两全,但袁湛江真正做到“四美具,两难并”——正如运动场上,单项胜出可能,全
宋运来是江苏省的语文特级教师。我听他的课不多,但都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什么道理呢?因为他的语文课堂教学内涵非常鲜明,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以学定教,聚焦语用”。这里的“语用”不是“语用学”的专用术语,而是广义的语言文字运用:既包括书面语言的运用,也包括口头语言的运用。  一、“以学定教”不是教师被动适应学生  我们的阅读教学曾被批评为“无思考”的教学,因为它以讲读为核心,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因此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