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管理理念引领学校持续发展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maomaox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构建和谐管理理念引领学校持续发展需要科学的管理理念,先进的管理思想,高尚的人格魅力。這是我作为一名少数民族中学校长必须意识到并且努力实践的管理信条。管理是实践而不是单纯的理念,管理是行动,而不是表面的功夫。如果一所学校只有一流的设施,一流水平的师资,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是不可能达到理想要求的。优质的学校之“优”表现在许多方面,而不可或缺的是必须具有优质的管理。只有牢牢抓住这一点,才能使学校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保持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持续得到发展,获得更多的赞誉。现阶段,基于少数民族中学的发展和特殊性,我校正朝着创办市级示范性高级中学的目标努力奋进。如何引领学校持续长久的发展,创建师生与学校共同成长的和谐校园,作为校长就必须在管理上推陈出新,在管理工作中要做到统揽而不包揽、果断而不武断、参与而不干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人、财、物的合理配置,使教育教学资源和谐利用,从而实现学校的和谐发展,提升学校的现代化管理水平。首先、要挖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价值。显而易见,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管理过程就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组织、主体意识与精神的弘扬。其本质是发挥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在教育管理理论中,管理行为可以分为“抓组织”和“关心人”两大类。前者要以工作为中心,管理者为工作,制定制度、规定任务,明确职责;后者要以人际关系为中心,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尊重下属的意见,关心下属的生活等。而成功高效的管理应是这两种行为的统一,既“抓组织”又“关心人”。这就需要校长在管理中要以人为本,时刻体现人文关怀,用情感管理与制度管理两条线,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教师和學校朝着共同的目标迈进。
  目标激励是根据工作目标来引导、激励和规范员工行为的一种动力,是教职工们能主动、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与新课改的实施,对教师的目标激励也不能只停留在过去上好课、完成教学任务的传统作法上,而是充分地调动教师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树立主体意识,增强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提高的意识,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作为校长,在组织制定学校近、远期规划上就要按照教育教学规律,从教师的日常工作起,再回到教师工作中去,把教师的个人发展和学校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将治校的良好意图转化为每个教职工的意愿,使每个教师个人得到发展的同时又能意识到自己身上的重担,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进取心。对此,我提出:“在管理好学校的问题上,每一位教职工都有权利发表意见”。鼓励教师依据学校及上级有关规划、指导,参与制定学校的目标、
  责任激励就是把竞争引进教师队伍建设,造成一种既富挑战性,又有一定群体压力的情景和氛围,促使教师始终以最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提高教育教学与管理水平,强化每一位教师的岗位责任意识,可使工作积极性和效果明显改观。同时根据教师职业的特点,在全校范围内创造一种竞争奉献的氛围,强化教师对自己职责的意识,激励和鞭策教师敬业乐业。如学校开展的“结对子”的岗位责任培训,要求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和优秀教师“结对子、拜师傅”,用优秀教师的高尚师德、对事业的执着和奉献精神来感染新教师;用年轻教师的大胆开拓进取精神来激发老教师,促进老少共进,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对教师们的激励是多方面的,物质利益是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具实效的激励因素,也是做好队伍建设的保障之一。在学校管理中,校长不仅要注意在目标、责任、情感上激励教师,还需要把物质激励和以上三方面的激励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励的作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激励、尊重、肯定,以人为本,尊重个人的发展,在学校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校长,要体现“以人为本”,就要深入细致地研究,探讨教育教学规律,从多方面多渠道发掘促进教师做好工作的因素,让教师们愉快、有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现代教育理念就是要使人的各种因素真正得到和谐发展,从而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就是要把教育的和谐,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学校、教师、学生的和谐发展,作为学校的管理目标,根据这一目标,制定各项管理计划,落实每项管理行动,完成每个步骤,最后实现管理目标,从而提升办学水平。但任何一项管理,如果没有制度的保障,就犹如游戏没有规则,一切都乱了套。学校的管理更是如此。既要体现以人为本,也要有法可依,使大家自觉履行对教育的义务和职责,产生“硬管理效应”。特别是新课改全面推行以来,原来的一套常规管理制度已有很多不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建立一套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管理制度已势在必行。
  学校管理不仅要根植于学生、根植于教师、根植于课堂、根植于教育教学的各环节,还有很重要的一项是就是要为师生们提供一个优美、整洁、舒适的校园,加强师生对学校的留恋和热爱;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艺术教育、信息技术的现代化、是我校创建品牌学校的切入点,也是我校目前的特色,但要想将特色变成品牌,学校就要有自己鲜明的文化特征,自己的校园文化。学校要想有跨越式发展,还必须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大力开展教科研工作不仅有助于教师们关注教改动态,吸收各种新成果、新思想,积极投身于教改实践,更有助于教师们端正教育思想,做不断更新自我的终身学习者。教师们由于边学习、边工作、边研究,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科研素质,而且提高了教育质量,形成良好的教风、校风。
其他文献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也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都是站在自自的立场上来阐明思维与兴趣的重要性,把思维与兴趣分开来看。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将会更加完美,达到1+1=1,或1+1>2的效果。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教师应吃透教材,把握教材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作文太难写,找不到素材,对作文失去信心,不樂于写作文,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联系我的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三个
期刊
在英语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也是培养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的有效途径。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模仿性比较强,但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语言学习是比较单调枯燥的,而一味的以教师讲、学生听的这种教学形式,会使学生失去學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必须对英语进行多样化的教学,让学生在形式多变的教学中,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激发小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以下是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营造民主
期刊
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3)第三章概率的第二节古典概型的第一课时,是在学习了随机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概率的加法公式之后,学习幾何概型之前,为后面概率的学习奠定根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古典概型的特征;  (2)能够写出基本事件空间,会找事件中包含的基本事件;  (3)掌握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古典概型
期刊
现在社会飞速发展,教育观念也在发生着质的转变,教师的教学管理就显得更加重要,因为现在的学生有一部分学习兴趣不浓,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完成,时常有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教师管理不当就很容易发生冲突,激化师生矛盾,甚至有的学生一时想不开易,会采取一些极端的处理方式,所以教师的处理方式就显的极其重要。如果说班主任是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因素,那么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各项事务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的管理
期刊
新课程标准实行到现在,在我们藏区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有所改变,但是藏区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面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反思一下我们课改学习的过程,其精神是可取的,大有抛弃一切旧的积习,以快速输入新鲜血液的气概。可是,冲动的热情过后,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审慎地思考,我们的学习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低效,东施效颦甚至邯郸学步的效果呢?  形成良好的课改模式的先进学校,其课改成功的精髓在于学校内在的体制,与学校的氛围等。
期刊
教育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根本,小学教育作为一个启蒙性质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农牧区的小学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相对于其他地区的小学教育面临的困难比较多,不仅有物质上的困难,也有精神上的困难。为了实现教育的公平和均衡发展,必須加强对西部教育的支持和发展。  西藏农牧区一般处于比较偏远的农村,交通不便,这给教育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很多农牧区小学教育的基础非常薄弱,推动农牧区的小学教育
期刊
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成为自觉的反思者,对教学持开放和批评的态度,从而改善自己的教学取向,激活自己的教学智慧。反思是我们中学教师教学中的一种自我认识的重要手段,是对自己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检查、评价和反馈。“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使课堂有汩汩而来的“源头活水”,就应该成为自觉的反思者,对教学持开放和批评的态度,从而改善自己的教学取向,激活自己的教学智慧,在小小的三尺讲台上
期刊
面对着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面对一个个思想丰富、渴望成熟却又并不成熟的个体,班主任的工作并不轻松。如果不能与学生好好沟通,与学生拉近距离,是很难将班级管理好的。因此我们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将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加以分析,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采用诱导、渗透、循序渐进、以身感化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和尊重。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教师才会得到学生的爱戴,形成友好、和谐、融洽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程的推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教师的教学重点也由注重教学成果转变到注重教学过程,“过程性学习”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又一研究课题。《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