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过端午节?

来源 :旅游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ang340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民俗内涵最丰富的节日之一。这从节日名称中就可看出,端午节,除了民间通常说的端阳节外,又名天中节、天医节、卫生节、女儿节、龙舟节、粽子节、诗人节等,这也体现了节日习俗重点的古今变化。那我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这是因为在千年的传承发展中,已经形成了具有全国共享意义的端午节节俗传统——避瘟保健与追念先贤。

全生避害,追求健康


  端午节时间在仲夏时节,湿热的仲夏时节,由于蚊蝇的肆虐,疾病瘟疫容易流行,人们从生理与心理上都强烈地感受到外在的威胁。人们将端午所在的五月五日看作是毒气流行的恶月恶日,采取各种措施,“以禳毒气”,全生避害。
  从端午节卫生的具体措施看有:悬艾避瘟,用艾做成人形,悬于门户之上,“以禳毒气”。清代江南民间称这种艾人为“健人”,其保健意义不言自明。还有佩彩丝避瘟,以五色丝系臂,说是可以避兵灾,不得瘟病,后世民间多用五色线系在小儿手腕上,男左女右,称为“端午索”或“长寿线”。另外饮菖蒲雄黄酒也是端午避邪解毒的主要保健习俗之一。
  端午是“采杂药”的日子。民俗认为午日午时,太阳最烈,这时百草都是药,因此端午是采药的良日。端午采药的传统在民间历代相传,近代湖北英山“日午,採百草以为药物”。采药习俗甚至影响到域外,在越南端午重要内容之一是采药,采药从正午开始,“这时采草药,药效最高”。草药采够一百种,晒干治病,特别治外感、阴虚之病。朝鲜在午时采益母草、狶蔹草“晒为药用”。日本将端午采药称为“药狩”。还有人在端午这天到处寻找蟾蜍,以提取蟾酥作为治天花毒疮的用药。故北京旧时还流传着一句俗语:“癞蛤蟆,脱不过五月五。”

饮食节物,味觉的享受


  节日饮食与节气时令相应,节日食品不仅是节日享受的佳品,更重要的是民众通过味觉对岁时的感知与精神表达的象征物。
  “五月家家过端阳,盐蛋粽子与雄黄。”端午节的粽子就是这样一种意蕴特别丰厚的文化创造物,它不仅造型独特,而且其包裹的方式与包裹的内容都有特别的意涵。粽子本来是适应夏至时令的象征物,汉魏前称“夏至粽”,后移到端午,称“端午粽”。粽子用菰[gū]叶包裹,菰叶阳性,粽子馅原为龟肉或鸭肉,馅为阴性,取阳包阴之象。“盖取阴阳尚相包裹未分散之象也。”
  剥食粽子,象征着释放阴阳之气,以“辅替时节”。从岁时自然伦理上看,在阳气盛极,阴气萌生的时节,“顺气”是善性的行为,食用粽子不仅品尝了美味,同时也有扶持时气的积极功效。汉魏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粽子又不仅是自然时令的象征物,在它身上还附着了追思屈原的传说,成为了祭祀屈原的纪念物。屈原故乡的秭归人在端午粽子中特别包上一枚红枣,象征屈原的赤胆忠心。

竞技娱乐,从娱神到娱人


  节日娱乐是传统节日构成的要素之一,但不同性质的节日会有娱乐内容与娱乐程度的不同。端午节日原本是仲夏月令中的避忌节日,按照月令时对夏至节气的理解,人们只能静止勿动,以待阴阳二气自然变化。但汉魏时期围绕着夏至形成的端午节,并没有简单地继承先秦月令传统,而是吸收了南方民族竞赛传统,加重人文活动的色彩,重视调动人事活动,顺应时气变化的方向,以扶阴抑阳。

  具体民俗措施是龙舟竞渡与斗百草、斗蛋游戏等。竞赛游戏是端午节日娱乐的主要内容。这些竞技游戏在兴起之初,侧重于巫术与信仰意义。如龙舟竞渡,起源于南方水乡古老时令信仰,竞渡以划船者之间的技术与体能的较量为内容,双方的竞争,在古代象征着阴阳二气的争锋。
  其实,端午的节日娱乐在南朝时就有“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斗草有两种斗法,一种是文斗,斗草名,互相以草名对答,如对对联,比如《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所记“观音柳”对“罗汉松”,“君子竹”对“美人蕉”等,对不上为输;一种是武斗,比试草的韧性,以强健为胜。白居易《观儿戏》:“弄尘或斗草,尽日乐嬉嬉。”民国四年《顺义县志》记载:端午“男子于郊原采百草,相斗赌饮”。

家庭人伦,对女性的人文关怀


  聚合家庭情感,强化家庭血缘伦理意识是中国传统节日的要素之一,端午节自不例外。当然因为端午节日属性的差异,体现家庭人伦的方式在端午有自己的特色。端午节除了祭祀祖先等传统节日习见内容外,还特别重视未成年的女性,明代北京端午期间,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石榴花,称为“女儿节”。
  直到近代在江苏、湖北、陕西一些地方新嫁女在端午节也要回娘家省亲,且带着幼儿回娘家,称为“躲端午”。对年轻女性的关怀是端午节日人伦的重要表现。日本鹿儿岛在五月五日也有类似的节俗,母亲这天背着不到一岁的小女孩在外跳称为“幼女祭”的圆圈舞。朝鲜称五月五日为“女儿节”,出嫁的女儿都回娘家,男女儿童用菖蒲汤洗脸,脸上涂胭脂,削菖蒲根作簪,“遍插头髻以避瘟”,称作“端午粧”。
  总之,端午节日各大要素相互补充、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端午節俗传统,从而维持了端午节日形态的稳定,保证了端午节在传统节日体系中的重要位置。
其他文献
为了建立良好的橡胶草(Taraxacumkok-saghyz Rodin)悬浮细胞培养体系,以橡胶草无菌苗为材料,探究橡胶草悬浮细胞生长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50mLMS液体培养基中最适接种量为0.6
为科学合理选择适合黑龙江垦区的玉米施氮量,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N1(0)、N2(90kg/hm^2)、N3(120kg/hm^2)、N4(150kg/hm^2)4个施氮处理,研究了玉米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变化。
或许有人说,醋,真的有区别吗?不就一个“酸”吗?  要我说,当然不是。  醋,虽是寻常之物,但对于懂得品味生活的人,即使这些生活中最细微的食材,也能品出门道来。比如山西人爱吃的老陈醋就和南方的镇江香醋截然不同。后者黑色略浅并且呈透明状,而老陈醋色泽黑紫,不透明和酱油无异,不去闻闻是无法区别的。口味也有很大差异,老陈醋如北方汉子一样直爽粗犷,它的酸味醇厚浓烈直冲味蕾,老醋海蜇,酸辣海参这些北方菜都爱
莫干山镇依托莫干山,古往今来留下无数文人墨客的足迹,拥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南北朝大文学家庾信、宋代武康知县毛滂、民国政府第一任外交总长黄郛等人都曾与小镇结下不解之缘,还是著名诗人沈约的故乡。境内群山连绵,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有山林23.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93座大小山塘水庫则像颗颗珍珠镶嵌在山谷之中,美不胜收。  彼时的莫干山,历经近百年历史沉浮,也正翘首期盼着这样一次被唤醒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