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课程立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nal_belie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多媒体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本课程的结构特点,探讨多媒体技术课程立体化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法。实践证明,多样化、开放式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发展自主探索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能力构建由平面的书本知识转变成立体的实际应用技能,真正满足社会需求。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2-0158-04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Curriculum Tridimensional Reform//YANG Nanyue, CHEN Huajun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teaching problems existing in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urse,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ideas and methods of tridimensional reform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structure.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diverse, open and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model is propitious to the development and cultivation of self-exploration ability and creative thinking, which help undergraduates achieve the ability transformation from book knowledge to practical skills, thus meeting the real needs of the community.
  Key words multimedia technology; teaching reform; innovation ability
  1 引言
  多媒体技术这门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1],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学生的信息化教育程度不同 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基础差异来源于几个方面。
  1)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家庭背景不同。有的学生家庭条件好,小学就开始接触电脑和各种数码产品,对市面通用软件都比较熟悉。而有的学生来自偏远的农村,直到上大学才有机会接触电脑,仅懂得一些基本操作。
  2)大学前的信息化教育水平不一致。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在小学阶段就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生信息化教育起步早,程度好,对各种电脑软件的学习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欠发达地区由于教育资源的局限性,学校没有条件开设计算机类的基础普及课程,就算有开设也比较迟,导致学生在这方面的启蒙比较晚,基础比较弱。
  3)同一个学校内,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起点是不一样的。理工科类专业,如计算机专业、电子信息专业、教育技术专业等,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化素养比文科类的学生要高。
  4)同一专业内男女生计算机基础的差异。一般来说,男生动手能力比较强,从硬件到软件的安装、调试、操作等都喜欢自己摸索,因此他们在软件的应用方面积累的经验比较多,领悟能力也比较强。而女生尽管也接受过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育,但动手实践能力相对男生来说稍逊一些。有的女生对于学习新软件操作有畏难情绪,遇到困难喜欢叫男生帮忙,更加拉大了与男生在这方面的差距。
  学生的信息化教育程度不一致,导致一堂课下来,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嫌“吃不饱”,而基础较弱的学生觉得跟不上。
  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比较差 造成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比较差的原因有来自教师的,也有来自学生的。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同一个知识点,不可能把所有案例一一列举,教师往往选取一小部分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和练习。案例少,对学生视野的拓展自然不利。同时由于课堂上教学内容多,实践指导时间长,对于知识迁移环节的教学设计比较少,甚至没有。就算偶然有,也不容易开展到位。在学生方面而言,习惯了被动式接受的学习方式,大脑只负责“装进去”,不负责加工后“倒出来”,因此,教师有时把具有知识迁移的内容放在作业和考试题里,学生就做不出来。
  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弱 传统的多媒体技术课堂是教师先讲解理论,然后把教学案例从头到尾示范演练一次,再留出时间给学生模仿练习。有些案例讲解和示范操作时间比较长,学生看完一遍,只记住了前面几个步骤,后面的记不住[2],教师就重复进行示范或者个别辅导操作,或者给出有操作步骤的电子文档让学生对照着练习。久而久之,学生习惯了这种手把手教学方式,自主探索能力就得不到锻炼和培养。
  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传统的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都只停留在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计算机软件的操作技能培训上,所做的案例练习均来自课本。按照教学目标设计的练习,通常具有既定的操作步骤,留给学生发挥创新性的空间相对比较少。另一方面,教师讲解示范,学生重复操作,模仿练习的教学模式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定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综合上述几个问题,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应该是开放的、具有多样性的教学方法,能让处于不同起跑线的学生在自己原有的信息化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展自主探索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能力构建由平面的书本知识转变成立体的实践技能,真正满足社会需求[3]。
  2 多媒体技术课程结构
  多媒体技术这门课程包含了若干个媒体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其结构可以把它看作一个由点线面构成的立方体。最基础的点就是理论知识,称之为知识点;各个知识点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形成线,就是每一章每一节;章节按类型按顺序组合成不同的面,就是不同的媒体技术;当这些不同的面在空间叠加,就形成一个多媒体课程立方体,如图1所示。实践贯穿于整个立方体之中。   3 多媒体技术课程立体化教学改革思路
  目前提倡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思想转移[2],教师如何设计教学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创新能力,是这个转变的关键。根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媒体技术课程的结构特点,提出立体化教学改革思路,让实践在本门课程中的知识点、章节和各媒体技术之间进行穿针引线,从而使学生的能力从平面理论知识有机地转变成立体的实际应用技能[4]。
  首先,在教学设计上,把图1中的立方体稍作改动,让教学内容如一个金字塔分布,如图2所示。基础理论知识、基本软件操作放在金字塔最底层,再上去一层是半开放性的设计内容,最上面一层是独立的项目设计内容。这种训练方法使学生打下扎实基本功的同时,通过自主探索学习拓宽视野,进一步掌握技能,锻炼创新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将呈倒三角形的形式,如图3,越往上发展视野越开阔,能力越强。开始学习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尚未培养起来,需要教师“领入门”;但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教师进行半开放性的教学,可以打破思维束缚,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间。
  所谓半开放性是指教师给出定向设计题目,主要由学生自主探索完成,教师进行关键性指导。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由于有了上阶段的锻炼和培养,最后阶段能独立完成综合型的设计项目,自主探索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创新意识和能力也得到极大提高。
  4 多媒体技术课程立体化教学改革实践
  通过把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得的体会与多媒体技术课程多年教学经验结合起来,对本门课程进行调整优化,既考虑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又考虑自主探索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提出多样化、开放式的教学流程,如图4所示。整个流程按层次结构安排,以学生的实践为主,分为基础训练、项目设计和综合实践训练。
  基础训练 基础训练层次一方面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初步掌握每种媒体技术的信息处理方法。由于本门课程是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了“多媒体技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多媒体技术课程资源库”两个网站配合教学(图5),同时使用中国数字大学城的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管理(图6)。这个层次的学习也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了解的阶段,让教师对学生之前的信息化教育程度有个初步的了解。故此,依托中国数字大学城的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的平时作业、小测等进行跟踪,提取后台数据进行分类、分析,观察学生在此基础训练阶段的学习分布情况。如图7(a)、图7(b)所示,有些学生对各个媒体技术的掌握比较平均;有些学生出现偏颇,某一两个媒体技术掌握比较好,其他比较差;还有些学生整体水平都比较低。这些数据提供了各个学生过去和目前的学习情况,为下一阶段的教学设计提供依据,并且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项目设计 这个层次是衔接上一个层次、进入下一个层次的关键,该阶段的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该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半开放性定向设计任务。如设计任务类型有课件、平面、DV、动画等(图4),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其中一种类型。定向是指根据上一基础训练层次的分析定出难易程度不同的设计题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多样化、半开放性的设计题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补缺补漏;而对于自己擅长的地方,则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努力做出满意的作品。
  学生选好题目后编写设计任务方案说明书,包括主题思想、使用软件、技术路线、预期效果等。教师对方案说明书只做简单的批阅,做到心中有数,不做具体修改。因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会碰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需要修改原来的设计思路、制作步骤等,这种迂回探索的过程正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佳时机。如果教师一开始就凭自己的经验对学生的方案进行详细评判,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定势,局限他们自由探索的空间。而学生撰写方案说明书是为了让他们确定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并有一个全局的计划。
  学生在整个项目设计过程中以独立完成为主,但可以随时请教师进行指导。项目设计完成后需要提交作品和制作说明书。制作说明书与一开始撰写的设计方案说明书不同,除了要说明作品表达的主题思想外,还需要详细介绍设计思路、制作方法、遇到难题的解决过程、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操作技能以及个人的设计感想。学生提交的作品放置于中国数字大学城的网络教学空间,让学生进行互评,占考核成绩的30%,教师的评价占考核成绩的70%。
  综合实践训练 这个阶段主要面向各种竞赛进行综合训练,是对前两个阶段学习成果的深化和提高。特别根据各类型的竞赛相关内容模块,增加如版头设计、片头片尾设计等专题辅导和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设计水平。同时鼓励学生个人或者几个人一起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校级、省级、国家级等各种类别的多媒体课件大赛、微课大赛和专题网站设计大赛,或者在教师的带领下参加与媒体制作公司合作的项目。通过本阶段实战型的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大型多媒体作品设计的能力,进一步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5 结语
  随着互联网进入“微时代”[2],各种多媒体作品进入移动终端,其设计思想、制作理念已与之前有大不同。多媒体技术课程的改革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让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真正满足就业需求。实践证明,教学改革给了学生更自由、更广阔的自主探索学习空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灵活求解问题的能力[5],在各级各类多媒体作品大赛中获得了显著的成绩。以近几年多媒体课件大赛为例,获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国家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4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2项。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提高优质学习资源共建共享,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深化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于翠媛.高职“多媒体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究[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4 ,6(11):30-33
  [2]冯思垚,黎亚红.微课与“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5(29):71-74.
  [3]潘清,王磊,张伟,等.创新实验教学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8(27):24-26.
  [4]谌素华,王维民,黄和,等.实验项目开放式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28):142-144.
  [5]马金钟,赵国宏,徐鹏.基于校园网络教学平台的颠倒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12(12):99-103.
其他文献
针对现代控制理论专业课课堂教学中的常规教学法,提出案例教学法。对闭环控制系统的极点配置的教学内容,其理论性比较强,授课内容比较枯燥,如果采用常规教学法,学生学习兴趣
1 引言  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是必修高职院校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的专业核心课程。目前高职院校的教育主题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建设也应通过本课程锚定到学生实现“安装、操作、配置、管理”常见网络操作系统的高度。学生将安装常见的网络操作系统,可以操作网络操作系统,可以配置、管理常见的网络服务,并参加资格考试。重要的是要为以后学习和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为毕业后网络工程工作打下职业基础。然而,课程的内容具
意大利的马罗斯蒂卡城,每逢偶数年的9月中旬都要举行盛大的“活人国际象棋比赛”。届时众多的意大利人和国外游人云集此地,观看别开生面的以活人当做棋子的大型比赛。今年不是偶数年,还不能亲临现场目睹盛况,那么就让我们提前了解一下比赛的有趣事项吧。    活动的起源是因为一位公主。  It all started because of a girl.    两位绅士誓要决一死战。  Two gentl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