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处渭北高原南缘的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曾一度因经济欠发达、环境污染而远近皆知,今天却以“超越者”的形象吸引了众多的目光。该区连年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的“秘诀”在哪里?铜川市委常委、区委书记马秉寅一语中的:“就是把干部作风建设成效转化成了本地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耀州区连续五年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狠抓作风建设,以作风建设助推争先进位,以争先进位、富民强区的实效检验作风建设成效。
树立“六民”意识。践行“六个一线”工作法。区委、区政府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六民”意识(为民、爱民、亲民、惠民、安民、富民)、深刻践行“六个一线”工作法(干部在一线工作、领导在一线指导、问题在一线发现、办法在一线产生、矛盾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为此该区规定,全区各级干部在办公室的时间不能超过20%,都要往下走,主动深入实地、深入基层,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做到田间地头察实情、扑下身子问良策。每年春节后,从区、乡机关抽调400余名精兵强将,自带铺盖下到全区所有村,集中一个月时间开展“下基层抓落实促增收”活动。下派干部从宣讲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人手,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进百家门、吃百家饭、知百家情、解百家难,干群之间缔结了一个又一个同心圆。仅2010年,全区有1500余名机关干部深入基层,与所包村结成了“亲戚”关系,一定五年不变,累计建立农户增收明白卡5.17万户,为村组争取项目63个,涉及资金3513万元,解决难题421件,搭建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干部队伍作风发生了根本性好转。
深入开展“抓落实,创一流,比贡献”活动。耀州区在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活动内涵,在全区开展了“抓落实,创一流,比贡献”活动,激励各乡镇、各部门单项争第一、整体创一流,营造了层层抓落实、事事创一流、人人比贡献的浓厚氛围。广大干部干事创业、勇攀高峰的热情被点燃,全区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经济转型、农村改厕、改善民生等一系列工作在全省、全国推得出、叫得响、受表彰。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区”、“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区”、“全省城镇化发展先进区”、“全省招商引资先进区”等市委、市政府以上奖项290余项。
扎实开展“服务零距离,建功‘十二五’”活动。区委、区政府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服务零距离,建功‘十二五’”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的为民服务意识、服从大局意识、科学发展意识,确保高点开局、首战取胜。活动中,选派了349名干部组成工作组下农村,接地气,开展“惠民增收”活动,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选派了264名干部深入152个企业和项目工地,开展“项目攻坚”活动,提供“零距离”服务,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在全区确定400户特困户作为重点帮扶对象,由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结成帮扶对子,开展“造血式”扶贫,增强困难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今年,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开展“强基固本”活动,在全区树立一批党员标兵,增强各级党组织服务基层群众、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为了把干部作风建设的管用办法变成长效机制,真正成为促进工作、推动发展的强有力抓手,耀州区把强化作风建设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不让作风建设停留在“纸上谈兵”。
抓早动快,时刻抢占先机。全区在推动工作时始终突出一个“快”字,坚持每年12月就召开区委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谋划部署下一年工作;每年春节休假后第一天,就立即打响春季鲜干果经济林建设暨造林绿化“第一战役”。在抓全年工作时,突出抓好首季开局、“双过半”、下半年开局三个节点,时时、处处抢占先机,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良好基础。特别是2010年面对百年一遇的暴雨洪水灾害,耀州区各级各部门立足抢占先机,在灾害来临前,就完善了各类应急预案,备齐备足了防汛物资。灾情发生后,所有区级领导迅速深入各自包扶乡镇(街道),所有乡镇(街道)干部和包村部门干部全部深入一线,以“抢”为主,和时间赛跑,组织开展抗洪抢险工作,确保了受灾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有房住,创造了大灾之中“零伤亡”的奇迹。
夯实责任,推动工作落实。每年初,区委、区政府对各项考核指标和重点工作层层分解、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区级领导包抓重点项目重点工作、联系乡镇制度,一定五年不变,捆绑考核,同奖同罚,形成了科学规范、严密高效的责任链。在这一链条中,上自区级领导,下至基层干部,人人有担子、个个有压力。在夯实责任的同时,抓好督察工作,对全区项目建设、民生工程、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等重点工作,成立专项督查组和明察暗访组,由区委书记、区长牵头,区委各常委及人大、政协主要领导成员带队,定期、不定期进行督促检查,查漏补缺,并实行周汇总、月通报、季调度、半年观摩等制度,推动高效落实。区委书记每年仅在区委《督查通报》上的专项批示就多达30次以上,并坚持每周进村到户入园,深入工作一线,现场办公,协调指导工作。
重奖重罚,完善考核机制。近年来,该区相继健全完善了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实施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并把考核结果与干部任用直接挂钩,从根本上打破了“铁交椅”,取缔了“太平官”。仅2010年以来,全区就先后拿出近2000万元对争先进位、造林绿化、户改厕、目标责任考核、基层党建等重点工作中涌现的先进给予重奖,对表现突出的干部给位子、给舞台;对不思进取、工作滑坡的,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扣除部门经费,或者对单位主要领导摘帽子、挪位子,并对分管区级领导给予相应处罚。这些措施,触动了一根根敏感的神经,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发扬“5 2”和“白加黑”工作精神,同心同德,形成了你追我赶、百舸争流的良好局面。
选贤任能,不让老实人吃亏。让“有为”者“有位”,让“有位”者“有为”。该区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注重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选拔干部,注重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中培养使用干部,切实做到不让老实人伤心失望、流汗又流泪。2010年,全年共提拔、交流干部196名,向市委推荐了2名乡镇科级干部享受副县级待遇,2名村干部被录用为乡镇公务员。目前,耀州区保护干事创业者、重用创业成事者、淘汰无所作为者的用人机制基本形成,凭实绩用干部、以发展论英雄蔚然成风。
改善待遇,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要让马儿跑得快,就必须善待马儿”。近年来耀州区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待遇下移、资金下移,先后投入近3000万元改善基层办公、生活条件;为乡镇(街道)干部每人每月落实下乡补助200元、交通费80元,为乡镇教师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200元,连续3年为村干部每人每月增加200元,社区干部月补助达到1000元~1600元。“现在待遇好了,办公条件也好了,我们抓工作、抓落实的劲头更足了”,成为基层干部共同的心声。
五年风雨砥砺,五年跨越如虹。“十一五”时期,成为了耀州史上经济发展最陕、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这是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催生的累累硕果,更是该区上下作风转变换来的巨大回报。
(责任编辑:胡鹏)
耀州区连续五年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狠抓作风建设,以作风建设助推争先进位,以争先进位、富民强区的实效检验作风建设成效。
树立“六民”意识。践行“六个一线”工作法。区委、区政府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六民”意识(为民、爱民、亲民、惠民、安民、富民)、深刻践行“六个一线”工作法(干部在一线工作、领导在一线指导、问题在一线发现、办法在一线产生、矛盾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为此该区规定,全区各级干部在办公室的时间不能超过20%,都要往下走,主动深入实地、深入基层,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做到田间地头察实情、扑下身子问良策。每年春节后,从区、乡机关抽调400余名精兵强将,自带铺盖下到全区所有村,集中一个月时间开展“下基层抓落实促增收”活动。下派干部从宣讲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人手,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进百家门、吃百家饭、知百家情、解百家难,干群之间缔结了一个又一个同心圆。仅2010年,全区有1500余名机关干部深入基层,与所包村结成了“亲戚”关系,一定五年不变,累计建立农户增收明白卡5.17万户,为村组争取项目63个,涉及资金3513万元,解决难题421件,搭建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干部队伍作风发生了根本性好转。
深入开展“抓落实,创一流,比贡献”活动。耀州区在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活动内涵,在全区开展了“抓落实,创一流,比贡献”活动,激励各乡镇、各部门单项争第一、整体创一流,营造了层层抓落实、事事创一流、人人比贡献的浓厚氛围。广大干部干事创业、勇攀高峰的热情被点燃,全区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经济转型、农村改厕、改善民生等一系列工作在全省、全国推得出、叫得响、受表彰。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区”、“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区”、“全省城镇化发展先进区”、“全省招商引资先进区”等市委、市政府以上奖项290余项。
扎实开展“服务零距离,建功‘十二五’”活动。区委、区政府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服务零距离,建功‘十二五’”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的为民服务意识、服从大局意识、科学发展意识,确保高点开局、首战取胜。活动中,选派了349名干部组成工作组下农村,接地气,开展“惠民增收”活动,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选派了264名干部深入152个企业和项目工地,开展“项目攻坚”活动,提供“零距离”服务,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在全区确定400户特困户作为重点帮扶对象,由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结成帮扶对子,开展“造血式”扶贫,增强困难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今年,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开展“强基固本”活动,在全区树立一批党员标兵,增强各级党组织服务基层群众、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为了把干部作风建设的管用办法变成长效机制,真正成为促进工作、推动发展的强有力抓手,耀州区把强化作风建设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不让作风建设停留在“纸上谈兵”。
抓早动快,时刻抢占先机。全区在推动工作时始终突出一个“快”字,坚持每年12月就召开区委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谋划部署下一年工作;每年春节休假后第一天,就立即打响春季鲜干果经济林建设暨造林绿化“第一战役”。在抓全年工作时,突出抓好首季开局、“双过半”、下半年开局三个节点,时时、处处抢占先机,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良好基础。特别是2010年面对百年一遇的暴雨洪水灾害,耀州区各级各部门立足抢占先机,在灾害来临前,就完善了各类应急预案,备齐备足了防汛物资。灾情发生后,所有区级领导迅速深入各自包扶乡镇(街道),所有乡镇(街道)干部和包村部门干部全部深入一线,以“抢”为主,和时间赛跑,组织开展抗洪抢险工作,确保了受灾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有房住,创造了大灾之中“零伤亡”的奇迹。
夯实责任,推动工作落实。每年初,区委、区政府对各项考核指标和重点工作层层分解、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区级领导包抓重点项目重点工作、联系乡镇制度,一定五年不变,捆绑考核,同奖同罚,形成了科学规范、严密高效的责任链。在这一链条中,上自区级领导,下至基层干部,人人有担子、个个有压力。在夯实责任的同时,抓好督察工作,对全区项目建设、民生工程、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等重点工作,成立专项督查组和明察暗访组,由区委书记、区长牵头,区委各常委及人大、政协主要领导成员带队,定期、不定期进行督促检查,查漏补缺,并实行周汇总、月通报、季调度、半年观摩等制度,推动高效落实。区委书记每年仅在区委《督查通报》上的专项批示就多达30次以上,并坚持每周进村到户入园,深入工作一线,现场办公,协调指导工作。
重奖重罚,完善考核机制。近年来,该区相继健全完善了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实施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并把考核结果与干部任用直接挂钩,从根本上打破了“铁交椅”,取缔了“太平官”。仅2010年以来,全区就先后拿出近2000万元对争先进位、造林绿化、户改厕、目标责任考核、基层党建等重点工作中涌现的先进给予重奖,对表现突出的干部给位子、给舞台;对不思进取、工作滑坡的,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扣除部门经费,或者对单位主要领导摘帽子、挪位子,并对分管区级领导给予相应处罚。这些措施,触动了一根根敏感的神经,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发扬“5 2”和“白加黑”工作精神,同心同德,形成了你追我赶、百舸争流的良好局面。
选贤任能,不让老实人吃亏。让“有为”者“有位”,让“有位”者“有为”。该区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注重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选拔干部,注重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中培养使用干部,切实做到不让老实人伤心失望、流汗又流泪。2010年,全年共提拔、交流干部196名,向市委推荐了2名乡镇科级干部享受副县级待遇,2名村干部被录用为乡镇公务员。目前,耀州区保护干事创业者、重用创业成事者、淘汰无所作为者的用人机制基本形成,凭实绩用干部、以发展论英雄蔚然成风。
改善待遇,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要让马儿跑得快,就必须善待马儿”。近年来耀州区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待遇下移、资金下移,先后投入近3000万元改善基层办公、生活条件;为乡镇(街道)干部每人每月落实下乡补助200元、交通费80元,为乡镇教师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200元,连续3年为村干部每人每月增加200元,社区干部月补助达到1000元~1600元。“现在待遇好了,办公条件也好了,我们抓工作、抓落实的劲头更足了”,成为基层干部共同的心声。
五年风雨砥砺,五年跨越如虹。“十一五”时期,成为了耀州史上经济发展最陕、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这是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催生的累累硕果,更是该区上下作风转变换来的巨大回报。
(责任编辑:胡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