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崖居士 诗由心生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vin_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曾对共产主义社会的人们的生活有这样的描述:“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自己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者批判者,而几种身份的契合点仿佛闲云野鹤般遥远。
  “只有诗意的行吟,让我回到了本我,触摸到了精神的原乡,”古崖居士如此说。
  在原乡的生活,上午种菜、种花,下午喝茶、写诗,晚上饮酒、唱歌。“这种生活,或许是马克思所说的境界,但确实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内心,回到了本我。”原乡就是古崖居士的隐居地。

功名浪得还浪去,掷身原乡养精神


  太阳沉到原乡头的一瞬,即将沉落下去的短暂的一瞬,真是奇妙无比景象绚烂的一瞬。泛着嫩黄的杨柳林在这一瞬间染成橘红了。小河边刚刚现出绿色的草驼子也被染成橘黄色了。小木桥上的男人和女人被这一瞬间的霞光涂抹得模糊了。
  在四季变幻着色彩的任何一个季节的山梁上或小溪旁,隔壁的鸡鸣、天上的云朵、地畔的妇孺、自家的榆树,都成为一首首诗,令古崖居士常诵常吟,不觉乏味。
  作为一位现时的不大不小的官员,每一次完成繁冗的工作,每一次遭遇丑恶和龌龊之后,古崖居士都会急忙逃离北京,来到每一个早晨都平淡无奇却又五光十色的原乡,他“大出血”式的工作造成的亏空,便会得到天风地气的补偿;他被龌龊过的胸怀和血脉也会得到迅速的调节。
  这是任何异地的风景名胜、美味佳肴所无法替代的,古崖居士的肚脐眼儿只有在原乡的土地上才能汲取营养。“她可能就是我们的初心,或者我们的本心,她没有多么深奥,也没有多么遥远,她就像是母亲”,古崖居士如此形容原乡。
  诗集《榆下清风》里的古崖居士是一位“非常有格调、有境界的人,是一位具有浓烈诗意情怀的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美学研究所所长刘成纪说,“诗人不诗人对每个人来讲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内心有没有这样一种诗情,有没有这样一种情怀,诗情与情怀,对人生的幸福感至关重要。”
  有些人有钱,但未必有幸福,有些人有闲,也未必有幸福,因为他无法找到一种宣泄释放自己闲情的渠道、对象与载体。古崖居士与原乡、与榆树的相遇,使他发现了内心的诗情,找到了诗情的载体与寄托。
  自然美因为人的欣赏而使其价值得到呈现。唐代诗人柳宗元说过:“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那棵一直被古崖居士吟咏、为他庇荫、为原乡小屋带来一缕清新的榆树如果没有遇到他,也就是芜没于荒山里。
  而对于古崖居士来说,榆树存在的价值和原乡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唤起了我们内心与骨子里面的一种情怀与向往,一种我们童年时期经历的仍然没有泯灭的记忆。
  “古崖居士在诗集里面充满了自然美,面对工业化的浪潮,我们唯有反观、内照才有能力让自然界按照心灵需要来重新构建它的形式。所以,古崖居士诗里的自然已不是自然本身,它是一个根据现代人的心理需要来构建的一个意象空间,”刘成纪说。

用语句网罗人生


  《榆下清风》在原乡举办了一个简朴的首发式,古崖居士用一句话概括了他首部个人诗集的核心内容:“一个城市人的原乡行吟,山水间寻找生命的灵性。”
  和他一起找到诗意和灵感的还有他的“隐居”的邻居们,一起在乡下写诗的“乡民”有几十位,他们还张罗了一个诗社,每年会出一本诗集汇编。
  这些从喧嚣闹市隐居山间的“乡民”们热衷的不仅是诗。他们自发组成的话剧团排演的《复活》先后在北京保利剧院和天津、郑州等地上演。
  这里的“山谷合唱团”的口号是“唱到维也纳”。
  乡民的油画社画出的一批作品让专业人士称奇。
  所有人在原乡以外的工作都与诗歌、艺术无关。但当他们“切换”自我,以归隐的心回到自然时,却恢复了生命的灵性,和诗、艺术、宗教结缘。
  刘成纪说:“今天我们已经进化到了所谓的信息化时代、工业化时代,但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骨子里面还是一种农耕文明在延续。在个人记忆、民族记忆里,大自然对国人具有永恒的魔力与魅力。”
  古崖居士也时常恍惚:北京与原乡,两种生活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但他可以肯定:在乡村梦想的背景下,当代人需要内心的精神重建,在个体的修行与归隐中,同时发现了集体的价值。在中国社会面临文明病、工业病的时代,诗意生存、诗意栖居,既是一个延续几千年的古老传统,也是超越现实精神困境的方向。
  我们可以就东西方的精神家园做一个比较,西方人早期也描写他们的精神乌托邦,但是西方人的精神乌托邦从古希腊开始就是一个理想城市,因为他们的文化基本上是一种商业文明的产物,商业文明天然地会把城市作为它的理想目标。但是,中国人理想的精神家园却是陶渊明的“桃花源”,“在古崖居士的诗里,我们处处能读出这种精神乌托邦,它不是一个理想的城市,而是一个理想的乡村,是《桃花源记》,是采菊东篱下”,这是刘成纪对古崖居士的判断。
  每次回到河南老家,古崖居士发现原先摆放祖宗牌位的地方搁上了彩电,家喻户晓的河南梆子被“凤凰传奇”取代,房前屋后的林子竟成了砖瓦,他便找不到了安心立命之感,“太少了,生命中最值得我们珍惜的时刻、最让我们刻骨铭心的时刻太少了,我想把这些零碎的、片断的、美好的东西收拾起来,把它们连成一片,把零零星星的这点清净延绵开来、打成一片,形成我们清净的精神生活”,便有了如下孤独和宁静的诗句:
  《偶得》

郊野偶觅一处,晨沐鸟鸣,夜听犬吠,其景怡人,恍若故园——

翩然人生一浮尘,

独步他山逐闲云。

石阶参差顺步起,

木屋错落随境心。

白窗清影啼晓梦,

柴门远吠夜深沉。

半树秋风落红果,

一脉香泉醉重林。

五壶无语多跌宕,

崖居巍峨越古今。

功名浪得還浪去,

掷身原乡养精神。
  《夏日》

原乡少浮尘,

荒径多野花。

偶然遇村妪,

隔溪问菜瓜。

其他文献
图/本刊记者 大食  冯亮依然清晰地记得与太太相识的那次偶遇。1999年的5月1日,他与同事在广州北京路逛街,在拥挤的人群中,突然听到有个姑娘讲湖南家乡话,让他倍感亲切和温暖,他一激动,赶紧上前与这位美女老乡打招呼,互留联系方式。两人当时都很腼腆,聊了几句,又各自逛街去了。  两人此后联系过几次,感觉不错,便相约周末出来玩。两人常去越秀公园玩,当时路况不好,冯亮从黄埔开发区到广州市区要坐三个半小时
2010年夏的某一天,在太湖大学堂听说彼得·圣吉和杜维明在杭州开完会要来看望南怀瑾先生。我马上说,杜维明是不可能来的。同修们起先皆觉得诧异,但后来果不其然,彼得独自到了大学堂怏怏地说,杜教授临时有事不来了。我为什么敢如此断言?说来话长。  杜维明是否认识南怀瑾?很多人好奇地问。如今怀师已逝,我可以透露一些秘密。怀师《大学微言》第二章“从教授来访说起”中提及的那位哈佛大学教授正是杜维明。他是多次求見
近日,法国出现一位连环杀手。在光天化日之下,包括儿童和士兵在内的多名受害者被枪杀。经过多日追捕,警方终于将其围困在住所,最终杀手被特种部队击毙。  杀手自称是“基地”组织成员,因此这桩案件已不是单纯的治安案件,而是一次标准的恐怖袭击。自“911”以来,对于世界而言,恐怖袭击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但是,对于法国来说,这却是首次遭到真正的“基地”组织成员袭击。这也是为何本次袭击受到法国总统萨科齐重视并
近日,日本媒体报道,著名作家野坂昭如因心脏病去世,享年85岁。野坂昭如出生于神奈川县镰仓市,他曾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自身体验为题材,创作出带有半自传性质的短篇小说《萤火虫之墓》。1967年,野坂昭如凭借该小说获第58届直木奖(日本国内文学最高奖项),小说后改编为同名反战题材动画电影。  90年代,这部动画曾经深刻感动中国观众,尽管日本在二战中侵略中国,造成极大伤害,中国观众依旧能够从这部动漫中找到共
最近不少研究生朋友在找工作,好几个拒了华为的offer,刚巧最近做了荣耀的稿子,印象蛮好,问问为什么拒了,槽点大概集中在3个方面:加班多、太理工、要出国(且不知道会派到哪个国家)。加班多的理解是,无时无刻不在加班,没有个人时间,天天熬夜到12点之后,女的容颜残损,男的身体重创。受不了跳槽的,体检结束全是问题。理工呢,都是技术男,都是高科技,传播专业没地位,营销都得看脸色,人轴事多不变通。出国自然跟
紫菱老师毕业那年还不到二十岁,就到我所在的小学教书了。在未婚女老师中,她算是出挑的,高挑苗条,随便买块花布做成连衣裙,穿在身上风姿绰约。紫菱的长发常从头顶编成很华丽的麻花辫子,走在校园里就是一道风景,小孩们都爱看她。这样的姑娘自然不乏爱慕者,有小伙子专门等在她放学回家的路上堵截,带着痴气表白,她拒绝了多次对方仍不死心,吓得她要和同事结伴同行。  后来,村里书记的儿子看上了紫菱,托人说媒。20世纪9
一年一度的《时代》周刊年度人物出炉,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击败“伊斯兰国”领导人巴格达迪、美国共和党总统参选人特朗普等对手当选。这是继温莎公爵夫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夫人之后,第4位成为《时代》周刊年度人物的女性。这无疑是巨大的荣誉。  《时代》周刊给出的理由是默克尔在欧债危机、欧洲难民危机和乌克兰危机中展现出了“坚定的道德领导力,这正是这个世界所缺乏的”。平心而论,默克尔在
近日,文章事件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娱乐记者对文章和姚笛跟踪时间相当长。记者在访谈中承认:“这一次能拍到他俩就比较出乎意料。因为我们没想到两个人这么大胆,在街上就拥抱亲热,而且约会这么长时间,从15号到20号。”显然,这真的不是“敌人太狡猾”,而是文章大意了。  记者获得的“干货”,恐怕比已经公布的还多。此前就有风声透露,除了酒店门口的亲昵举动之外,跟拍记者甚至成功進入酒店内部,而且从酒店的废物堆中
近日,彭定康——这位香港末代殖民地总督再度访港。虽然相隔17年,但他已成了香港的一个“政治传奇”。他把西方政治领袖与公众沟通的技巧带到香港,成了港版的“杰出的沟通者”(the Great Communicator,原被用于称誉美国前总统里根)。  彭定康无时无刻不在计算,无时无刻不在表演。  以身体语言为例,以前一些殖民地总督乃至回归后的特区行政长官,都会落区考察,彭定康与他们的最大不同是,他更会
插画/NATH1 9 6 6 年, 北京天安门,毛主席接见红卫兵  “在当代中国,没有哪一代人比他们更具传奇色彩、更加难以把握和予以恰如其分的评价了。”——在外观深红的专著《心路——透视共和国同龄人》背面,写着这样一句话。  作者米鹤都称这代人为“第三代人”,在一些语境里,他们是“红卫兵一代”、“老三届”、“知青一代”。米鹤都指的是上世纪60年代处在读书年龄的所有人,他们“形成具有共同社会经历、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