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不同效果迥异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D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听了两位老师执教“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两节课教学目标相同,但两节课的实验报告单却引起了笔者的思考。甲老师先让学生拿出学具袋,每次从里面任意取出三个小棒,然后让学生每两人一组合作,一个围一个记录,把能围成三角形和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写在记录单上,最后让学生分析、交流。实验报告单如下:
  乙老师先问学生“三根小棒在怎样的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怎样的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然后要求每个小组用以下五组小棒围三角形(单位:厘米),并将实验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①6、7、8; ②4、5、6 ;③10、6、3;④3、6、3;⑤ 4、4、4。实验报告单如下:
  两位老师都认真钻研了教材,定的教学目标一样,且方法也基本一样,然而这两节课的效果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审视这两张实验报告单,不难看出:甲老师的实验报告单中,因为只有数据,学生只能根据数据进行探讨,建立不了围成与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图形表象,学生是处在抽象思维中,因而很难探索发现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关系。而乙老师设计的实验报告单,既有围成的图,也有围不成的图,对每种情况还有数据(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注意了图形与数据结合,学生容易从这张实验报告单中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两个实验设计的细节不同导致教学效果不同。(作者单位:江西省玉山县教师进修学校)■
  □本栏责任编辑 周瑜芽
   E-mail: jxjyzyy@163.com
其他文献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有着关键性作用,那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呢?  用温馨的话语提示。有时候,一句话可以改变人生,一句话的力量不可小视,教师在课堂上千万不要吝惜自己的话语,说不定我们的一句及时提醒的话就可以促成学生习惯的养成。为了矫正学生的坐姿,我时不时会说:“抬头挺胸,看谁最精神!”用这样温馨的话语提示学生及时调整坐姿,以最佳
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法宝”之一。因为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起到设疑、激趣、引思的作用,也能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还能起到连接师生思想认识和引起学生思想共鸣的纽带作用……如果把握不当,便可能会出现变“满堂灌”为“满堂问”的现象。要巧妙地利用课堂提问技巧,让课堂提问彰显其魅力与效率,需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关键。  当学生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提问效果更佳。例如,教学“循环
“定时定距法”是体育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定跑的时间、跑的距离来发展学生耐力的一种方法。  “定时定距法”包括:(1)集体“定时不定距”法,即教师对跑的总时间作出规定,如五分钟、八分钟、十二分钟等,而对学生跑速的快慢、跑程的长短不作具体限制和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跑完老师规定的练习时间。这个练习可以安排在训练初,这时学生的身体还未达到训练状态,通过这种练习能够使学生更容易进入训练状态
如果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小溪”,要它泛起涟漪,漾起微波,那得需要外力的推动。这种外力就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如果从课本中选取一个美好的场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等,学生情感的小溪必将荡漾,从而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份关注,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期待着故事将怎样发生、将怎样一步步发展。  只要教师巧妙地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涛必然会渐渐地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