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桥”跨越“代沟”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ning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算得上是一篇“命题作文”。前不久,我晋京拜访75岁的翻译家文洁若先生时,她送给我一本萧乾和儿子萧桐的通信集《父子角》(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嘱我写篇书评。我马上答应下来。一则因为萧老生前曾几次接受我的采访,他老人家辞世快三年了,我却尚未写点纪念文字,现在正好聊表怀念之情;二则“父子角”之名,就出自原文化部咸宁“五七”干校,而我正在从事向阳湖文化研究,这本书无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有必要向更多热心关注“文革”史的读者推介。
  我们先看萧乾眼中的向阳湖。据《父子角》“代序”介绍,1971年冬季,萧乾举家下放鄂南向阳湖已有两年,他生怕萧桐沉湎于捉蛇喂鹰而耽误前程,便有计划地辅导儿子学习英语。父子俩经常去一个叫王六咀的小村角落,在那里一呆就是大半天,萧乾戏称之“父子角”。由于这段人生经历弥足珍贵,以至从1977年到1999年间,百余封往来信函中还时常提起。如萧乾在信中深情地向儿子表白:“每当忆起‘父子角’,我心里就无限温暖。”(993年9月8日)时隔五年,老人又叙述道:“昨天晚上还想起咱们父子俩半夜去看什么井,又有一回想起同去452高地回来的路上。那阵子(干校)是我的苦日子,你的存在减去了一大半苦!如今追忆起来,还是很亲切。”1998年6月24日——不难看出,晚年的萧乾已将儿子视为除夫人之外最亲密的谈心对象,远离父母的萧桐也成为父亲最难得的忘年知音。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座“心桥”是架在向阳湖上的。熟悉咸宁干校历史的读者也许还记得,萧乾生前曾为鄂南留下两幅题词:“深深地怀念咸宁和向阳湖”;“向阳湖是文革时期我们的避难所”。窃以为,《父子角》的文字是对它们最好的诠释。
  下面再看萧桐笔下的父亲:“回想干校那三年,我眼前总浮现出在泥泞烈日里头戴草帽、肩扛一铁锨的知识分子队伍,其中就有忧愁满面的爸爸在深一脚浅一脚地赶路……”干校的磨砺使尚未成年的萧桐“早熟”,他学会关心长辈,体贴双亲。更难得的是,他开始接触社会,思考人生。可以说,萧桐之所以日后成为一名活跃于美国画坛的年轻画家,向阳湖水一直是他随身携带的“健力宝”如在干校打下了扎实的英文基础,等等。难怪萧乾有次还表扬儿子:“这次去新疆,你没有失掉当年干校插队的吃苦精神,使我十分欣慰。”1991年9月7日对照萧桐,我不由得联想到现在的中学生们。时下一方面强调素质教育,一方面又是应试教育的体制,沉重的书包压得学生们喘不过气来为了获取高分,他们不得不死背一些也许考试后对今后的人生再无一点用处的“知识”,而令人担忧的是,他们中不少人不知道“文革”是怎么回事,不知道林彪、“四人帮”何许人也我不禁要发问,他们仅仅吃穿住行无忧无愁,就一定比在“父子角”中成长起来的“向阳花们”快乐吗?我们做父母的视为无限幸福的独生子女们,他们自己真正感到幸福吗?他们不知道什么叫“战天斗地”,什么叫“忍辱负重”,如果遭到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如何?他们将来就一定会比萧桐们有出息吗?诚然,“文革”应彻底否定,“干校”是错误路线的产物,但向阳湖文化人子女的成长史和萧乾的教子之道,对培养下一代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仍是不可或缺的辅助教材。
  捧读《父子角》,我体会出这里的父爱,丝毫不逊色于伟大的母爱。全书既洋溢着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又有尊重儿子作出有悖于父亲意愿选择的理解;既有父亲对儿子的厚望,又有儿子给父亲的慰藉。通篇是“舔犊之情”,却没有干巴巴的说教;满纸是“寸草之心”,而没有软绵绵的撒娇。萧氏家书让人感叹,世间的幸福莫过于父子成了朋友它又促使人思考: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读毕《父子角》,我由衷地相信,两代人之间只要平等相处,以理解架起“心桥”,是可以跨越任何“代沟”的。萧桐曾致信父亲:“您是我最崇敬的人之一,您一生中的浮沉悲欢,我了解不少。许多感情我都是能自觉亲身体验的。冒昧地说,我很像您。”1982年3月12日我从萧桐身上可以看出萧乾的身影,也祝愿天下善良人们的儿子都不仅形象上酷似乃父,更要力求达到和父亲心灵相通、品格承传的境界,这才是真正做到了生命的延续。
其他文献
马达先生的《列子真伪考辨》,得到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于2000年12月由北京出版社出版问世。我读了此书,感触颇多。  感触之一是,做学问应该实事求是。在对待古籍方面,不能以伪为真,但也决不能以真为伪,造成学术冤案。《列子》是先秦时代一部很重要的著作,对后代的哲学、文学、科技、宗教都有深远的影响。但是,此书在近现代却颇遭厄运。清朝姚际恒《古今伪书考》首先认定《列子》是伪书,继起者变本
期刊
利玛窦进入北京四百周年时,国内外以此为主题的学术活动颇为活跃。余三乐先生撰写的《早期西方传教士与北京》颇有新意。  撰写本书时,作者撷取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成果,特别是一些尚未翻译出版的英文学术论文和著作。比如:美国著名学者魏若望J·W·Witek发表在罗马的论文《晚明时期利玛窦在中国的传教策略》德国学者柯兰妮C·Collani不久前的论文《纪理安——维尔兹堡与中国的使者》等。美国学者邓
期刊
作为一位教授兼精神科医生,作者之所以写这本书,是既想提供“一个提示”或“忠告”给“那些从未思考过老年将是自己人生一部分的人们”来参考,同时又“希望那些为养育子女而苦恼的父母们也能够读一读”,并且更想以本书来“激励生活在老龄化社会中”的“中老年朋友”。很显然,本书作者所关注的对象是当今社会家庭生活中的老人和孩子,为此作者所提出的建议就是“老幼共生”,而且作者还预言说“老幼共生”——“一定会使今后的社
期刊
约翰·格雷是英国的著名政治学家,曾任牛津大学政治学教授,现任伦敦经济学和政治科学学院的欧洲思想教授。他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所著的《自由主义》和九十年代所著的《后自由主义》可以说是研究自由主义的经典读本。2000年出版的《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不仅可以视为前两本书的综合,也可以说是对自由主义深入剖析的结果,它对正统的自由主义的深刻批判回应了当代世界的多元化潮流,体现了当今人类在一些最根本的生活方式和政治
期刊
近几年来,诚信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人大代表的提案、政府官员的讲话中,都频频出现信用、信誉、信任和诚信等词汇;诚信被当作3.15晚会的主题,甚至成为高考的作文题目;一些机关单位发起设立“诚信日”,一些企业倡导进行“诚信经营”,各种形式的“诚信论坛”也红火起来与此相应,诚信与信用也成为出版界的一个热点选题,近年来,我所看到的国内出版的以信用信任和信誉为主题的译作和著
期刊
“誉满天下,谤亦随之”的胡适,作为二十世纪特别是上半叶中国学术文化领域的一位中心人物,在学术而外,又以平和风趣、待人诚恳大度的绅士风度而广受褒扬,以至有“我的朋友胡适之”这样多少有些戏谑而又不乏实际情形的流风名播一时。胡适一生游踪甚众,又热情好客,结下友情的数不胜数。但比较亲近的女性,似只有韦莲司、陈衡哲、曹诚英等寥寥几位。而其中艾迪丝·克利福德·韦莲司EdithClifford Willi
期刊
很早以前就看过爱新觉罗·溥仪的《我的前半生》。当时岁数还小,脑子里总也抹不去皇帝被成功改造成平民的印象,看着皇帝半傻半呆的那些片断,只是觉得新鲜、稀奇。前不久读到俄国解密的一些档案,因为涉及到这个溥仪,于是又把这本书翻出来加以对照,不承想却越读越不是滋味儿了。  人人都知道溥仪只做了三年皇帝就被辛亥革命赶了下来,而他的好日子却因为袁世凯的那个优待条款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他依旧在自己的那个小圈子里听
期刊
《红尘冷眼--一个文化名人笔下的中国三十年》,是著名作家及学者宋云彬先生的一部长达六十八万字的日记。书的封面上配了一副对联:"亲历红尘,看天下风雨如晦;傲世冷眼,载笔端今是昨非。"恰当地概括了"红尘冷眼"的本来意义。  在我的书斋中藏有一批日记,长篇巨制和袖珍小品皆有。平常我也喜爱披览日记,一是以为日记是难得的野史,可以弥补正史的缺失,二是多年来学界形成了一个识见,认为传记不如年谱,年谱不如日记。
期刊
不久前,得辛冠洁先生馈大作《陈介棋藏镜》上、中、下三卷,文物出版社,2001年6月,爱不释手,赏读不厌。大作中,以陈介棋对其收藏的历代铜镜所作的精美墨托图像为主干,其历史跨度包括占大多数的汉代西汉、新莽、东汉铜镜,以及魏晋、隋唐、元、明清之铜镜,洋洋大观,美不胜收。冠结先生对每幅墨托图像,都作了画龙点睛的诠释,指明铜镜制作年代以及镜之种类、特色、图文的文化和审美的内涵,使有兴趣的读者和研究
期刊
在新千年的开端,周宪、许钧主持推出了“终结者译丛”,这一饶有意味的事件似乎在宣告:文化的巨变终于如期来临。当然,事实是它早就露出了端倪,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甚至更早起,西方种种“终结”理论陆续登场。美国学者阿瑟·丹托的《艺术的终结》(欧阳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版)仅仅只是其中的一种。该书由九篇独立的论文集合而成,大部分发表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主要围绕艺术和哲学、艺术和阐释以及艺术和历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