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其环境适应、学业成绩、人际关系,甚至是今后的职业选择。因此,本文从家庭、环境和个性因素三个方面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大学阶段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其既不同于之前以学习为导向的中学阶段,又不同于步入社会后相对成熟的工作状态。在大学中,学生不仅要处理好学习问题,还要处理其他问题,如人际关系、社团活动、确定职业方向等。如果大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有较强的情绪处理能力,大学就会丰富多彩、富有意义;反之,大学生活会蒙上灰色的阴影,使学生陷入消极情绪之中。
一、家庭因素
大学生虽然进入大学,离开了父母和家庭,但是早年的家庭生活经历会影响其心理状况,其中主要包括家庭氛围、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经济状况等。
1.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是家庭成员间共同营造的情感气氛。如果家庭氛围温暖和谐,家庭成员彼此都是相互接纳、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的。成长中的子女感受到的更多是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这样子女就敢于思考、敢于表达,有利于子女的成长。反之,若家庭氛围是严肃的、沉闷的,家庭成员间不能相互尊重,而是充满批评、斥责、抱怨,则子女感受到的更多是不安,在行为上谨小慎微,不敢尝试;或者敢怒不敢言,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思想,长此以往必将压抑子女的个性,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2.父母教育方式
父母教育方式对子女健康心理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以及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这种组合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在常用的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中,父亲养育方式包括温暖与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6个因子;母亲养育方式中包括温暖与理解,过度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定,惩罚、严厉,偏爱被试5个因子,从以上11个维度评价父母教养方式。王丽芳、伍业光等人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情绪表现、个性特征、人际交往模式与家庭教育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郭晓霞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神经质、精神质与父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存在顯著负相关,精神质、神经质与母亲严厉惩罚和父母拒绝否认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且研究的回归结果也显示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父母的惩罚、严厉对子女的精神质维度有显著预测意义;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对子女的内外向倾向有显著预测意义;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母亲过度干涉、过度保护对个体神经质有显著的预测意义。即父母如果经常采用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培养子女活泼、开朗、外向的性格特征,情绪稳定性也相对较高;如果父亲经常拒绝否认子女的合理要求,母亲经常过分干涉子女的学习和生活,并且在生活中过度保护子女,则容易使其缺少同情心、固执、刻板或出现反社会倾向的个性特征。因此,父母对子女越是表现出关心、理解的教养方式,子女越可能表现出喜欢交际的倾向;父母对子女过分干涉、惩罚等教养方式越多,子女就越容易地表现出不关心他人、孤独、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的个性特点。
3.家庭经济状况
除了家庭氛围、父母教养方式等家庭主观因素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之外,家庭经济状况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客观因素。就其年龄阶段来看,大学生无论从认知、情感还是个性上都趋于成熟、独立,但是在经济上还不能做到独立,大学期间所有的学费、生活费等支出仍需要家庭的支持。而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成本相对以往大大增加,这对家庭经济状况一般或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来讲是一个不小的压力。而且在大学中,部分学生相互攀比吃穿、数码产品等用品,无形中也加重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压力。潘清泉对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对心理健康水平均有正向预测作用。
二、环境因素
大学生来到陌生的大学校园,遇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很多学生初来乍到,感到非常迷茫,不知所措。寒窗苦读十几载,终于走过高考的独木桥,来到向往的大学,却不知道该做什么;或进入大学之前,觉得大学是神圣、美好的,对大学充满美好的期望,但来到大学后却发现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样,感到处处不适应、事事不顺心,容易产生抑郁、焦虑或者愤怒等不良情绪,若不及时调整,必然影响大学生良好心态的形成,不利于培养健康的心理。在大学之前,学生完全以学习为导向,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未必尽如人意。来到大学之后,学习依然很重要,但不是唯一重要的事情,还有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这方面能力相对欠缺的学生,可能会逃避此类活动,不愿意参加,更无法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影响心理发展。
三、个性因素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个性因素有很多,比如性格、气质类型、归因方式、自我概念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自我概念”,他认为自我概念集合了个体对个人的本性、独特性和行为模式的整体印象和综合评价,包括了对自己的全部认识和信念。我们的行为方式通常是由内而外的体现。罗杰斯认为个人的自我概念和真实自我之间并不一定一致,大部分人有可能通过扭曲真实的自我而获得良好的自我概念。对真实自我的扭曲程度反映了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评价也相对客观、真实,也能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但由于人生阅历浅、社会经验缺乏,在进行自我认知时可能出现自我认识偏差,比如自卑、自负、以自我为中心或过分苛求,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总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发展有重要影响。除了高校要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调整,更重要的是父母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应采用和谐、温暖的教育方式,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为子女良好自我概念的形成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文新.兒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王丽芳,阎克乐,王志波.高三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人际信任自尊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6):558-560.
[3]伍业光,唐全胜.父母养育方式对民族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作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与脑科学杂志,2001,10(5):493-494.
[4]郭晓霞.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4,27(4):288-290.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大学阶段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其既不同于之前以学习为导向的中学阶段,又不同于步入社会后相对成熟的工作状态。在大学中,学生不仅要处理好学习问题,还要处理其他问题,如人际关系、社团活动、确定职业方向等。如果大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有较强的情绪处理能力,大学就会丰富多彩、富有意义;反之,大学生活会蒙上灰色的阴影,使学生陷入消极情绪之中。
一、家庭因素
大学生虽然进入大学,离开了父母和家庭,但是早年的家庭生活经历会影响其心理状况,其中主要包括家庭氛围、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经济状况等。
1.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是家庭成员间共同营造的情感气氛。如果家庭氛围温暖和谐,家庭成员彼此都是相互接纳、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的。成长中的子女感受到的更多是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这样子女就敢于思考、敢于表达,有利于子女的成长。反之,若家庭氛围是严肃的、沉闷的,家庭成员间不能相互尊重,而是充满批评、斥责、抱怨,则子女感受到的更多是不安,在行为上谨小慎微,不敢尝试;或者敢怒不敢言,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思想,长此以往必将压抑子女的个性,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2.父母教育方式
父母教育方式对子女健康心理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以及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这种组合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在常用的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中,父亲养育方式包括温暖与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6个因子;母亲养育方式中包括温暖与理解,过度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定,惩罚、严厉,偏爱被试5个因子,从以上11个维度评价父母教养方式。王丽芳、伍业光等人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情绪表现、个性特征、人际交往模式与家庭教育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郭晓霞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神经质、精神质与父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存在顯著负相关,精神质、神经质与母亲严厉惩罚和父母拒绝否认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且研究的回归结果也显示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父母的惩罚、严厉对子女的精神质维度有显著预测意义;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对子女的内外向倾向有显著预测意义;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母亲过度干涉、过度保护对个体神经质有显著的预测意义。即父母如果经常采用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培养子女活泼、开朗、外向的性格特征,情绪稳定性也相对较高;如果父亲经常拒绝否认子女的合理要求,母亲经常过分干涉子女的学习和生活,并且在生活中过度保护子女,则容易使其缺少同情心、固执、刻板或出现反社会倾向的个性特征。因此,父母对子女越是表现出关心、理解的教养方式,子女越可能表现出喜欢交际的倾向;父母对子女过分干涉、惩罚等教养方式越多,子女就越容易地表现出不关心他人、孤独、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的个性特点。
3.家庭经济状况
除了家庭氛围、父母教养方式等家庭主观因素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之外,家庭经济状况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客观因素。就其年龄阶段来看,大学生无论从认知、情感还是个性上都趋于成熟、独立,但是在经济上还不能做到独立,大学期间所有的学费、生活费等支出仍需要家庭的支持。而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成本相对以往大大增加,这对家庭经济状况一般或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来讲是一个不小的压力。而且在大学中,部分学生相互攀比吃穿、数码产品等用品,无形中也加重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压力。潘清泉对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对心理健康水平均有正向预测作用。
二、环境因素
大学生来到陌生的大学校园,遇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很多学生初来乍到,感到非常迷茫,不知所措。寒窗苦读十几载,终于走过高考的独木桥,来到向往的大学,却不知道该做什么;或进入大学之前,觉得大学是神圣、美好的,对大学充满美好的期望,但来到大学后却发现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样,感到处处不适应、事事不顺心,容易产生抑郁、焦虑或者愤怒等不良情绪,若不及时调整,必然影响大学生良好心态的形成,不利于培养健康的心理。在大学之前,学生完全以学习为导向,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未必尽如人意。来到大学之后,学习依然很重要,但不是唯一重要的事情,还有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这方面能力相对欠缺的学生,可能会逃避此类活动,不愿意参加,更无法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影响心理发展。
三、个性因素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个性因素有很多,比如性格、气质类型、归因方式、自我概念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自我概念”,他认为自我概念集合了个体对个人的本性、独特性和行为模式的整体印象和综合评价,包括了对自己的全部认识和信念。我们的行为方式通常是由内而外的体现。罗杰斯认为个人的自我概念和真实自我之间并不一定一致,大部分人有可能通过扭曲真实的自我而获得良好的自我概念。对真实自我的扭曲程度反映了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评价也相对客观、真实,也能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但由于人生阅历浅、社会经验缺乏,在进行自我认知时可能出现自我认识偏差,比如自卑、自负、以自我为中心或过分苛求,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总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发展有重要影响。除了高校要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调整,更重要的是父母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应采用和谐、温暖的教育方式,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为子女良好自我概念的形成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文新.兒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王丽芳,阎克乐,王志波.高三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人际信任自尊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6):558-560.
[3]伍业光,唐全胜.父母养育方式对民族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作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与脑科学杂志,2001,10(5):493-494.
[4]郭晓霞.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4,27(4):288-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