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意义在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内容?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而教师又如何创造学生所需要的教育,从而提高课堂效果?
【关键词】需要教育课堂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202-02
当下,素质教育在各中小学开展的如火如荼。新的“小学生减负十条”更是让众多老师不满,天下学生开心。老师考虑的是教学压力,学生考虑的放松心情。这看似矛盾的背后,其实并不矛盾。抓住课堂时间,这样的矛盾迎刃而解。但是,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让课堂变得“有效”甚至“高效”?这是值得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市场以“供需”为动力,“供需”合理则市场有效运转,高效发展。教育也应当借鉴这样的模式。作为教师应当知道学生的需要,这样教育才是有目的的,而教师恰当的满足了学生的需要,课堂才会实现有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学生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
例:某学生迟到,在上第二节课的老师,听到了喊“报告”的声音,烦躁之情溢于言表。“怎么回事?都快中午了才来?”不管原因,一顿训斥。而笔者在听公开课时遇到的另外一位老师则是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面对十几个听课老师,这位老师却满脸笑容地说道:“来早了?”一句话,既把紧张的学生逗笑了,也把听课老师逗笑了。
正是这满脸的笑容,让这句本无所谓的话有了幽默感,也会使学生放松下来,接下来再问起学生迟到原因,学生不会心存芥蒂。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处理方式,显然后一种是合理的。事实上,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的对话关系。通过对话,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学生也不再仅仅是被教育,师生之间共同教育学习,建立了共生共荣的关系。共生共荣的师生关系,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基本保障。
二、学生需要的合适的课堂内容
什么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课堂内容?
1.符合认知需要的内容
作为发展中的主体,学生处于未成熟状态,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使他们渴望知识。正是因为这样的认知需要,给他们的学习活动带来了动力。
2.符合情感需要的内容
学生的情感需要主要包括:被关注的需要、成就的需要、归属集体的需要及被尊重的需要。一般来说,情感是具有两极性的,即正情感和负情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需要的是正情感(即给学生带来愉悦,快乐的情感,如:成就感、宽容、理解等)。当学生的情感得到满足时,他们的思维就会更加活跃,更能产生创新的火花。
3.符合生活需要的内容
学生的学习首先就是要满足生活的需要。而学习的起点恰恰就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只有延伸到实际生活中的教学内容,才能得以有效的展开,才能使学生的发展获得持久的动力。
4.符合成长需要的内容
成长的需要是从动态的角度去认识学生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全方位的洞察学生的能力、兴趣、特长等。
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全方位的考虑学生的需要(包括认知需要、情感需要、生活需要、成长需要)。教学内容,既要有普遍性又要有高度;既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又要让学生敢于探索;既要满足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又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需要;既要教学课本知識又要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
三、学生需要的优良的教学方法
其实,教师在上课前已经有了一整套的详细的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的教学计划。而学生需要的教学方法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更适合学生?
1.适当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这说明教材只提供基本教学内容,而为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重新组合教学内容,安排最佳的呈现方式。
2.理论与实践的课堂,富有激情的气氛
课堂就像一场演出,它应当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每一节课都有其特殊性,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从导入至结束应当有几处高潮,让学生的精神得以放松,让学生的情感得以满足;理论加实践,让学生身临其境。
3.给学生反馈的机会
教师要把培养学生课堂反馈信息的果敢意识作为课堂构建的重要音符。课堂上要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反馈所学的信息,并对学生所反馈的信息持积极包容的态度。教学双方都持积极的态度去解决反馈的问题,这有助于师生心智的共同发展。
4.教师的语言艺术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教师的语言决定教学过程的节奏、内容是否清晰明了,学生的情感是否愉快。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清楚的表达能够使所教授的知识简单明了的传达给学生;有节奏感的语气,能够让课堂充满活力;幽默的语言,能够让学生更喜欢教学的内容。作为教师,不应当仅以讲授知识为己任,还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这同样是课堂成功关键,高超的语言艺术能使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以需要构建教育课堂,充分关注学生的需要,既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又促进了教师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校的内涵。以需要构建教育课堂还需要具体化为课堂组织机制,使教与学双方有充分、及时交流所需课堂信息的机会,从而稳步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娟《教学时机:学生需要的满足》湖北大学 2013年07期
[2]陈桂贞 《关注学生需要是改进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载自:《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年第4期
[3]林冲 《满足学生需要 落实有效教学》 载自:《小学时代(教师)》 2012年12月
【关键词】需要教育课堂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202-02
当下,素质教育在各中小学开展的如火如荼。新的“小学生减负十条”更是让众多老师不满,天下学生开心。老师考虑的是教学压力,学生考虑的放松心情。这看似矛盾的背后,其实并不矛盾。抓住课堂时间,这样的矛盾迎刃而解。但是,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让课堂变得“有效”甚至“高效”?这是值得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市场以“供需”为动力,“供需”合理则市场有效运转,高效发展。教育也应当借鉴这样的模式。作为教师应当知道学生的需要,这样教育才是有目的的,而教师恰当的满足了学生的需要,课堂才会实现有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学生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
例:某学生迟到,在上第二节课的老师,听到了喊“报告”的声音,烦躁之情溢于言表。“怎么回事?都快中午了才来?”不管原因,一顿训斥。而笔者在听公开课时遇到的另外一位老师则是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面对十几个听课老师,这位老师却满脸笑容地说道:“来早了?”一句话,既把紧张的学生逗笑了,也把听课老师逗笑了。
正是这满脸的笑容,让这句本无所谓的话有了幽默感,也会使学生放松下来,接下来再问起学生迟到原因,学生不会心存芥蒂。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处理方式,显然后一种是合理的。事实上,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的对话关系。通过对话,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学生也不再仅仅是被教育,师生之间共同教育学习,建立了共生共荣的关系。共生共荣的师生关系,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基本保障。
二、学生需要的合适的课堂内容
什么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课堂内容?
1.符合认知需要的内容
作为发展中的主体,学生处于未成熟状态,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使他们渴望知识。正是因为这样的认知需要,给他们的学习活动带来了动力。
2.符合情感需要的内容
学生的情感需要主要包括:被关注的需要、成就的需要、归属集体的需要及被尊重的需要。一般来说,情感是具有两极性的,即正情感和负情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需要的是正情感(即给学生带来愉悦,快乐的情感,如:成就感、宽容、理解等)。当学生的情感得到满足时,他们的思维就会更加活跃,更能产生创新的火花。
3.符合生活需要的内容
学生的学习首先就是要满足生活的需要。而学习的起点恰恰就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只有延伸到实际生活中的教学内容,才能得以有效的展开,才能使学生的发展获得持久的动力。
4.符合成长需要的内容
成长的需要是从动态的角度去认识学生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全方位的洞察学生的能力、兴趣、特长等。
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全方位的考虑学生的需要(包括认知需要、情感需要、生活需要、成长需要)。教学内容,既要有普遍性又要有高度;既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又要让学生敢于探索;既要满足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又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需要;既要教学课本知識又要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
三、学生需要的优良的教学方法
其实,教师在上课前已经有了一整套的详细的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的教学计划。而学生需要的教学方法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更适合学生?
1.适当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这说明教材只提供基本教学内容,而为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重新组合教学内容,安排最佳的呈现方式。
2.理论与实践的课堂,富有激情的气氛
课堂就像一场演出,它应当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每一节课都有其特殊性,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从导入至结束应当有几处高潮,让学生的精神得以放松,让学生的情感得以满足;理论加实践,让学生身临其境。
3.给学生反馈的机会
教师要把培养学生课堂反馈信息的果敢意识作为课堂构建的重要音符。课堂上要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反馈所学的信息,并对学生所反馈的信息持积极包容的态度。教学双方都持积极的态度去解决反馈的问题,这有助于师生心智的共同发展。
4.教师的语言艺术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教师的语言决定教学过程的节奏、内容是否清晰明了,学生的情感是否愉快。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清楚的表达能够使所教授的知识简单明了的传达给学生;有节奏感的语气,能够让课堂充满活力;幽默的语言,能够让学生更喜欢教学的内容。作为教师,不应当仅以讲授知识为己任,还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这同样是课堂成功关键,高超的语言艺术能使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以需要构建教育课堂,充分关注学生的需要,既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又促进了教师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校的内涵。以需要构建教育课堂还需要具体化为课堂组织机制,使教与学双方有充分、及时交流所需课堂信息的机会,从而稳步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娟《教学时机:学生需要的满足》湖北大学 2013年07期
[2]陈桂贞 《关注学生需要是改进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载自:《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年第4期
[3]林冲 《满足学生需要 落实有效教学》 载自:《小学时代(教师)》 201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