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文教学;教师;开放性;
独创性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
10(A)—0020—01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开放教学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日益普及,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学生的新见解新看法不断提出,它推动了课程改革,在提高语文素质教育的质量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有两种现象值得注意:一是有的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新见解新看法不是详审明辨,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而是轻率地给予过高的褒奖,甚至对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也加以肯定和称赞。二是有的教师在就某个问题展开激烈争辩,莫衷一是的时候,不是细察众说,辨其正误,做出明确的抉择,给各种观点以准确的评说,而是袖手旁观,不置一词,任随学生信马由缰。这两种做法,都不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
可以说,开放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防止语文本体的失落,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学生个体化的见解引向正确的轨道。要做到这点,我认为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做到善辨、善择、善评。善辨就是对学生的观点和意见要善于识其正误,辨其优劣;善择就是对学生的各种不同的看法要善于权衡众说,择善而从;善评就是在善辨、善择的基础上,要善于做出准确而恰当的评说。
那么,教师如何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呢?
一、备课中要有独创性的“思考”
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王安石所谓“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等说法都指出了“思”与“学”相结合的重要性。当然我们所说的“思”,不仅仅是“深思而慎取”的“思”,还包括富有独创性的“思考”。
教师在教学前必须要对文本有一个深思熟虑的阅读过程。一方面洞察文本意义。“诗言志”、“文载道”、“言为心声”,文本是作者情志所托,因此,阅读的过程就是追溯、探究和重构作者写作意图的过程,是揣摩作者所表达的情、意的过程。教师要披文入情,要“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含英咀华”。另一方面要有自己的感悟体验。教师先要把文本读活读化,进得去出得来,读出自己的真感受。“诗无达诂”,超越文本读出新意,可以读出文本中没有、连作者也不知道的东西,赋予文本以鲜活的生命。但这种个性化的阅读应掌握好分寸,不能完全脱离文本。
在对文本做到心中有数之后,你在课堂上才能挥洒自如,才能自如驾驭新见迭出的课堂。
另外,在日常备课以及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就应该时时督促自己,不盲从权威,坚持独立思考,随时养成审视的习惯,锻炼和塑造自己的思维品质,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正确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之开出绚丽的智慧之花,结出丰硕的创造之果。
二、课堂教学中把握好平衡的“度”
新课改下的课堂是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习活动,它强调的是参与者的自主探索。学生在阅读中既要领悟文本的价值所在,又能读出自己独特的体验,求得两者的统一,这是一个难题。它像一架天平的两端,把握好平衡的“度”,是教师“引发”的艺术所在。
课内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不同于学生自由阅读。教师不应只重视学生阅读体验感悟的差异性、独特性,更应重视学生对文本意义的共识。对于文学作品,读者见仁见智,“成岭成峰”各有所见,但仍存在一个“共同的视域”。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失偏颇的时候,教师的驾控就很重要,但要把握“干预”、“参与”的尺度,做到既不越俎代庖,也不形同放羊,不闻不问。对学生的观点,老师应该有明确的态度,有时应该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学生参考,不能什么问题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文本意义的共识,不是对学生自由思想的钳制,而是对文本作者的尊重。
再说,文本意义本来就是多层面的,既要把握其基本意义,又要悟出其引申意义和现实意义。
指引者,师之功也。“风筝”要放好,须时不时扯一扯线。在学生讨论激烈时,教师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导向事物的主要特征和重要方面,防止在一些细微末节的问题上纠缠,使现象掩盖了本质。在“引导”时特别要注意,“引”不是“拉”,“导”不是“套”,不能让学生被动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转。使学生在良好的状态下“拨乱反正”,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教师在启动学生时,应尽力做到启导在关键处、疑难处、含蓄处、精妙处。启发其愤悱,使之豁然开朗。
开放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知识素养和不断完善的知识结构,真正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形成积极学习的能力,更需要教师具有观察、发现、应对、灵活深入地处理学生学习中差异性、丰富性的能力。
独创性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
10(A)—0020—01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开放教学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日益普及,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学生的新见解新看法不断提出,它推动了课程改革,在提高语文素质教育的质量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有两种现象值得注意:一是有的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新见解新看法不是详审明辨,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而是轻率地给予过高的褒奖,甚至对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也加以肯定和称赞。二是有的教师在就某个问题展开激烈争辩,莫衷一是的时候,不是细察众说,辨其正误,做出明确的抉择,给各种观点以准确的评说,而是袖手旁观,不置一词,任随学生信马由缰。这两种做法,都不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
可以说,开放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防止语文本体的失落,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学生个体化的见解引向正确的轨道。要做到这点,我认为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做到善辨、善择、善评。善辨就是对学生的观点和意见要善于识其正误,辨其优劣;善择就是对学生的各种不同的看法要善于权衡众说,择善而从;善评就是在善辨、善择的基础上,要善于做出准确而恰当的评说。
那么,教师如何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呢?
一、备课中要有独创性的“思考”
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王安石所谓“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等说法都指出了“思”与“学”相结合的重要性。当然我们所说的“思”,不仅仅是“深思而慎取”的“思”,还包括富有独创性的“思考”。
教师在教学前必须要对文本有一个深思熟虑的阅读过程。一方面洞察文本意义。“诗言志”、“文载道”、“言为心声”,文本是作者情志所托,因此,阅读的过程就是追溯、探究和重构作者写作意图的过程,是揣摩作者所表达的情、意的过程。教师要披文入情,要“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含英咀华”。另一方面要有自己的感悟体验。教师先要把文本读活读化,进得去出得来,读出自己的真感受。“诗无达诂”,超越文本读出新意,可以读出文本中没有、连作者也不知道的东西,赋予文本以鲜活的生命。但这种个性化的阅读应掌握好分寸,不能完全脱离文本。
在对文本做到心中有数之后,你在课堂上才能挥洒自如,才能自如驾驭新见迭出的课堂。
另外,在日常备课以及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就应该时时督促自己,不盲从权威,坚持独立思考,随时养成审视的习惯,锻炼和塑造自己的思维品质,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正确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之开出绚丽的智慧之花,结出丰硕的创造之果。
二、课堂教学中把握好平衡的“度”
新课改下的课堂是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习活动,它强调的是参与者的自主探索。学生在阅读中既要领悟文本的价值所在,又能读出自己独特的体验,求得两者的统一,这是一个难题。它像一架天平的两端,把握好平衡的“度”,是教师“引发”的艺术所在。
课内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不同于学生自由阅读。教师不应只重视学生阅读体验感悟的差异性、独特性,更应重视学生对文本意义的共识。对于文学作品,读者见仁见智,“成岭成峰”各有所见,但仍存在一个“共同的视域”。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失偏颇的时候,教师的驾控就很重要,但要把握“干预”、“参与”的尺度,做到既不越俎代庖,也不形同放羊,不闻不问。对学生的观点,老师应该有明确的态度,有时应该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学生参考,不能什么问题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文本意义的共识,不是对学生自由思想的钳制,而是对文本作者的尊重。
再说,文本意义本来就是多层面的,既要把握其基本意义,又要悟出其引申意义和现实意义。
指引者,师之功也。“风筝”要放好,须时不时扯一扯线。在学生讨论激烈时,教师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导向事物的主要特征和重要方面,防止在一些细微末节的问题上纠缠,使现象掩盖了本质。在“引导”时特别要注意,“引”不是“拉”,“导”不是“套”,不能让学生被动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转。使学生在良好的状态下“拨乱反正”,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教师在启动学生时,应尽力做到启导在关键处、疑难处、含蓄处、精妙处。启发其愤悱,使之豁然开朗。
开放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知识素养和不断完善的知识结构,真正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形成积极学习的能力,更需要教师具有观察、发现、应对、灵活深入地处理学生学习中差异性、丰富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