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sadfs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生命”,是教学成功的基础。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教师的课堂提问是师生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部分。美国教学专家斯特林G卡尔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由此可见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提問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探讨:
  一个怎样的问题
  首先,我们让学生进行思考的问题应该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我们向学生传授的是科学知识,一个问题的提出应注意其蕴含的科学性,问题的提出,其包含的内容应是准确无误的。如在认识圆时,对于圆是怎样的一种图形,教师在发问中就要在语气中强调“一种怎样的图形”。“ 一种”两字看似无关紧要,其实却反应了一个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再如,在《桌子有多长》这一课认识1厘米这一环节中,我为了让学生找出尺子上其它的1厘米,第一次教学中我很随意的采用了“你还能找到尺子上的哪些1厘米?从哪个地方到哪个地方?”这时候,学生给我的回答是:从7到8是1厘米;从4到5是1厘米等等类似的回答。显然,在严谨的数学知识系统中,这是不科学的。在第二次的教学过程中,我改用了“你还能找到尺子上哪些1厘米?从哪个刻度到哪个刻度的长度?”这时,学生给予的回答也将是科学、完整的。
  其次,课堂提问具有了科学性,同时还要注意合理性。我们的教学对象是生活在现实中的小学生,他们与我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与思维方式。因此,问题的提出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这一客观主体。一个问题,它必须是准确、具体、不产生歧义的。
  其三,提有价值的、富有逻辑性问题。对一个数学教师来说,你的课堂教学提问应该是有实际价值,即把握本课的关键问题,富于启发性,能围绕体现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小学生思维的形式与规律。设计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问题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性,然后一环紧扣一环地设问,从而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
  因此,数学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外,同时还应该以自己充满逻辑顺序、思路缜密的提问去启发学生思维、学会思考,正所谓“授之以渔,益其终身”。、
  二、什么时机提问
  教师要善于利用或创设一个最佳时间,提出问题,使问题在解决的同时,唤起学生内心的解题向往,积极思维,发展思维。数学课上,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是不应受教师主观意志左右,随心所欲的。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向学生提问:从口袋里拿出1元钱可以怎么拿?来引入元与角之间的进率。而在此之前,老师并没有向学生说明口袋里放着什么样的人民币,至此,学生只是运用平常最常见的拿出1元。从教师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为了得出元与角的进率,教师没有给问题的提出创设适时的机会。假如,在提出问题之前,让学生先弄清口袋里有哪些面额的人民币,再提出这一个问题,哪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将会更好,不用浪费更多的力气去引导。一个问题出来后,能否为学生所理解,其一要受学生原有认知水平限制,要有知识铺垫作基础,否则问早了,学生认识结构或思维过程上出现断层,欲速则不达。问迟了,提问的结果可能会皆大欢喜,但却使提问失去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思维的作用。
  其二还要受学生主观能动性影响。学生情绪饱满,充满求知渴望,思维处于兴奋状态,这时一石能激千层浪,反之则千呼万唤难出来。如在教学桌子有多长这一课中,在学生知道怎样用尺子量物体之后,让学生对数学书、小棒等物体进行测量,在测量数学书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尺子跟数学书相比太短了,这时,教师向学生提问:用尺子量物体时,尺子不够长,怎么办?由于学生本身的探索欲望已经被激起,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就会更加积极,同时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掌握好恰当时机,创设好最佳的提问时间,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课堂提问得到最好的效果。
  三、有疑处,善提问
  教师提问必须在学生有疑之处,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而问题一旦解决,他们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激起进一步的探究欲望。学生的有疑之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自知有疑的地方,一种是自觉无疑而实则有疑的地方。对学生自知有疑的地方,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他们提出来,鼓励他们大胆猜测和假设,然后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实验,把他们逐一解决。对于那些司空见惯、学生自觉无疑实则有疑的地方,教师要通过演示或实验在“有疑”之处设疑。在这些地方已经提出问题,学生就会觉得大有搞清楚的必要,从而激起探究的热情。如:教学“桌子有多长”这一课时,在学生认识了尺子以及长度单位1厘米后,向学生提问:“除了这个1厘米,尺子上还会藏着其他的1厘米吗?你能找到这些1厘米吗?”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无限思考,使学生对1厘米有更深刻的认识。教师的提问,层层推进,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是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的生动活泼,是学生觉得数学学习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趣味无穷的。
  除此之外,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还应注意课堂提问的难易程度,提问的角度,课堂提问间的坡度等问题。课堂中的教学提问才会更加精彩,更加有效,课堂的命脉抓准了,教学重点和难点也就突破并解决了。
其他文献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在全国语文高考中,年年考,难度越来越大,题型越来越完善,题量有逐年加大的趋势,成为高考备考的一个亮点。无论从教材角度,从高考角度,还是从继承与创新文学遗产的角度上,培养与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呢?我觉得,关键点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正所谓
期刊
关于高中数学说题从理论高度有很多论述,结合具体的实例,笔者以理论为指导,从一道四川2006年理科16题入手,简要探讨一下高中数学说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一、试题呈现  二、试题分析  教师在说题过程中,对试题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明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以及考试大纲。课程标准是纲领性文件,它是从宏观的角度对数学课程的一个总体性把握和引领,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课
期刊
写好作文,立意构思固然重要,丰富的材料也必不可少。没有材料,就像一个人,只有骨骼而无血肉;就像厨师光有高超的技艺而无下锅的原料;就像开拓好了的沟渠而无清水的流淌。只有大量积累作文素材,才有源头活水,那么如何积累作文素材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这活水就会让作文丰满起来。  一、课本是不可忽略的资源宝库  初中到高中的语文课本所收名篇佳作上百篇,思想之精深,材料之广博,实在可以供我们作文时选
期刊
語言是随着人类交际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因此它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交际性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小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灵活地使用语言(包括非语言传达形式:目光、表情、手势、体态等)进行交际的能力。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合理、正确地培养孩子的语言交际能力呢?以下几点是值得各位老师思考和借鉴的:  一、以语言能力为基础培养交际能力  人们为了交际需具备两种能力,即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期刊
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人教版必修1中采用坩埚加热(装置如图1所示),而鲁科版则采用在石棉网上加热(装置如图2所示),  两种方法均有许多缺点。用坩埚装置可视性差,实验之后附在坩埚底部的黑色物质较多,难于清洗;若在石棉网上加热,实验时间长,表面黑色物质附着多,燃烧刚完成时很难看到淡黄色固体。基于此,笔者认为应该改进该演示实验。笔者用铜片代替石棉网进行试验,作此实验,利用铜片的高温可以讲金属钠表面未被
期刊
“部编教材好教,但教好并不容易。”笔者在4月份执教了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后,对这句话有了强烈的认同感。  “部编教材好教”,是因为部编教材围绕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这对学生所学知识和必备能力的要求更加清晰,使教学更加有章可循。依据部编教材编写特点,如何确定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如何有效地达成既定目标?怎样让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发生?并非易事。笔者结合部编教材编写
期刊
三月二十几号的时候我就在算着愚人节是星期几,一查日历——星期日,我很高兴,因为每年的愚人节都会被学生捉弄,今年正好是星期日总不会让这帮淘气包骗了吧!可是欢喜没有维持几天,因为清明节调休,周末要正常上课,唉,人算不如天算,看来,又逃不过去了!  周日上的是周二的课,刚好那天我是七班的早读,走到楼梯口,刚好碰到我班的明,他说:“老师,你的鞋带开了。”我狡黠地一笑,没听见似的径自向前走,“老师,真的,不
期刊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提升了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但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以至于使小组合作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具体问题表现为:  1. 分组过大。我最初分组时为八人一组,在具体实施活动时组长就会顾此失彼,很多学生不能积极参与讨论。  2. 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经常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很少考虑每个组各个成员的成绩,能力,性别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新课改下,高中教育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摆在首位具有必要性,本文探讨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从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真正让高中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关键词:素质教育,互动教学,师生角色互换,自制教具,综合实践活动   1995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确立科技和教育是兴国的手段和基础的方针。为了落实国家提出的科教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深挖教材,转变观念,开拓视野,不断渗透感恩教育。  中华民族向来就有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受经济形态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倒渐渐被人们淡忘。一些人的感恩行为被大肆宣传。在某校举办的感恩活动中,就有过这样一幕,学生在广场上集体给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