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天,两个自称爱读书的人站上了天平的两端,他们都相信,自己的人生更有质量。
读书人A说:“我最爱看名著,古今中外的名著我都有所涉猎,我的人生虽然长度有限,但厚度无、无、无限。”
读书人B说:“我常驻于信息的洪流中,一刻也不停止地接收新鮮信息。我把知识化整为零,不拘泥于单一的阅读。我的人生虽然长度有限,但广度无、无、无限。”
我说:“哎,你们是很了不起,但是可以不要结巴吗?”
1.我在努力地读读读,可是……
记得有人告诉我:“人总是阅读超越自己层次的东西,并且在与书的博弈中获得知识。”所以有一段时间,我过着“买书如山倒”的生活,相信阅读能让我拥有知识。
但是那人还说:“书,不是买到就被占有,只有阅读,才算真正地拥有。”我又想到自己“读书如抽丝”的日常,感到一阵恐惧。读书是我视野里可以快速提升自我的“喷气式飞机”,但对于乘坐它,我总是心生畏惧。
可是,为什么打开书会让我产生畏惧感?
我仔细分析了一下,认为原因有二:第一是无知的压力。每当阅读,我都会产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恐惧。第二是有些书我真的读不下去。
别怀疑,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感受。英国的一家公益机构“读书社”调查了2000名成年读者,结果是:54%的调查对象表示,会有手头的书死活读不下去的烦恼。而读不下去的时候,他们往往不甘心放弃,于是陷入让人懊恼的“读书瓶颈”。“读书社”的人这样建议:“如今有这么多好书被写出来并出版,不必强迫自己读不喜欢的那一本。”
可是,即便知道了“甲之砒霜,乙之蜜糖”的道理,为什么我还是有这样深重的压力呢?我想,问题出在选择的能力上。我在读书的大门前,久久徘徊,却不知道哪一扇门更适合自己。
著名的教育家华莱士这样说:“教育的真正价值,与成绩无关,与学位无关,而在于一种自觉——意识到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必要的。”同样,阅读也需要有这样的自觉。
但是我们正在失去这种自觉,因为我们不自觉接受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
2.碎片化阅读为什么比阅读大部头更吸引我呢?
亲爱的你,是不是也有和我一样的烦恼呢?渴望阅读,却不知道读什么好。或者说,习惯了对信息照单全收,却不会在接受信息时动脑筋思考。
你可能会反驳,你不是不思考,只是时间有限,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利用碎片时间阅读而已,这样更有效率呀!
确实,碎片化阅读将我们的时间最大程度利用起来,海量的公众号更为读者提供了内容形式更丰富的阅读材料和阅读体验。在有限的碎片时间内,你可以浮光掠影地了解世界每一个角落,也可以涉足每一个热门话题。同时,知识的载体除了文字,还有图片、视频;视觉效果除了黑白,还有彩色,每一种载体都在保证尽可能地吸引你。
因此在很多文章前,作者标注出阅读这篇文章所需要的时间,读者可以考虑自己的碎片时间是否足够,是否有耐心读完需要5分钟以上的长文。还有不少文章的内容被简化,作者或编者只是将信息简单组合,或直接给出结论。这样的阅读轻松而愉悦,它在增长读者知识、扩大阅读视野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读者的阅读习惯。
但是,在碎片化阅读的背后,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一些东西。
比如,在精简的阅读之外,我们是否能坐在书桌前长时间地、心无旁骛地阅读一本书?
比如,我们是否能养成有规律、有计划的阅读习惯,并且坚持不懈?
比如,我们在阅读之前是否明了:我们应该阅读什么样的书?对于阅读我们有什么样的期待?我们阅读的内容是否符合我们的期待?通过这本书,我们究竟收获了什么?下一步,我们还可以阅读哪些内容,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比如,习惯了碎片化阅读的我们,还记不记得,为什么要阅读?
3.我为什么要读书呢?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我唯一所知的,是我一无所知。”作家毛姆有一句话异曲同工,他说:“只有一件事我是肯定过的,这就是,一个人能够肯定的东西是很少的。”
所以,我们总是向往着用更多的知识填补一无所知的空缺,用直接给出的观点,解决自己眼下的迷茫。快速的、碎片化的阅读减少了我们选择的时间,简化了我们思考的过程,直接给出了我们需要的答案。
但是这样快速攫取的知识,在大脑中像调皮的羊群,随时都准备跳出思想的羊圈。最后,我们只剩下一两撮羊毛,去勉强回忆它的原貌。
如此下来,不仅我们的知识体系摇摇欲坠,我们对于阅读的审美也在分崩离析。
有一位作家这样写道:“一首好诗的艺术魅力是永存的,不会让你熟而生厌,只有这样的诗才是真正的诗。”
我想这不止适用于一种文体,或者一类作品,这也是对一种阅读方式魅力的检验。获取知识是我们阅读的目的,但不是全部的理由。有时候我们阅读的动力仅仅来自于我们能感受到这本书对我们深厚的吸引力,即便内容已经熟悉,即便语句已然成诵,但我们仍然忍不住一而再、再而三地阅读,这就是审美的魅力。
最后,我想说,无论是碎片化阅读,还是书本阅读,请热爱阅读的你,永葆那一颗热诚地探索阅读境界的赤子之心,别忘记问自己那个最简单的问题——我想读什么?
读书人A说:“我最爱看名著,古今中外的名著我都有所涉猎,我的人生虽然长度有限,但厚度无、无、无限。”
读书人B说:“我常驻于信息的洪流中,一刻也不停止地接收新鮮信息。我把知识化整为零,不拘泥于单一的阅读。我的人生虽然长度有限,但广度无、无、无限。”
我说:“哎,你们是很了不起,但是可以不要结巴吗?”
1.我在努力地读读读,可是……
记得有人告诉我:“人总是阅读超越自己层次的东西,并且在与书的博弈中获得知识。”所以有一段时间,我过着“买书如山倒”的生活,相信阅读能让我拥有知识。
但是那人还说:“书,不是买到就被占有,只有阅读,才算真正地拥有。”我又想到自己“读书如抽丝”的日常,感到一阵恐惧。读书是我视野里可以快速提升自我的“喷气式飞机”,但对于乘坐它,我总是心生畏惧。
可是,为什么打开书会让我产生畏惧感?
我仔细分析了一下,认为原因有二:第一是无知的压力。每当阅读,我都会产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恐惧。第二是有些书我真的读不下去。
别怀疑,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感受。英国的一家公益机构“读书社”调查了2000名成年读者,结果是:54%的调查对象表示,会有手头的书死活读不下去的烦恼。而读不下去的时候,他们往往不甘心放弃,于是陷入让人懊恼的“读书瓶颈”。“读书社”的人这样建议:“如今有这么多好书被写出来并出版,不必强迫自己读不喜欢的那一本。”
可是,即便知道了“甲之砒霜,乙之蜜糖”的道理,为什么我还是有这样深重的压力呢?我想,问题出在选择的能力上。我在读书的大门前,久久徘徊,却不知道哪一扇门更适合自己。
著名的教育家华莱士这样说:“教育的真正价值,与成绩无关,与学位无关,而在于一种自觉——意识到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必要的。”同样,阅读也需要有这样的自觉。
但是我们正在失去这种自觉,因为我们不自觉接受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
2.碎片化阅读为什么比阅读大部头更吸引我呢?
亲爱的你,是不是也有和我一样的烦恼呢?渴望阅读,却不知道读什么好。或者说,习惯了对信息照单全收,却不会在接受信息时动脑筋思考。
你可能会反驳,你不是不思考,只是时间有限,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利用碎片时间阅读而已,这样更有效率呀!
确实,碎片化阅读将我们的时间最大程度利用起来,海量的公众号更为读者提供了内容形式更丰富的阅读材料和阅读体验。在有限的碎片时间内,你可以浮光掠影地了解世界每一个角落,也可以涉足每一个热门话题。同时,知识的载体除了文字,还有图片、视频;视觉效果除了黑白,还有彩色,每一种载体都在保证尽可能地吸引你。
因此在很多文章前,作者标注出阅读这篇文章所需要的时间,读者可以考虑自己的碎片时间是否足够,是否有耐心读完需要5分钟以上的长文。还有不少文章的内容被简化,作者或编者只是将信息简单组合,或直接给出结论。这样的阅读轻松而愉悦,它在增长读者知识、扩大阅读视野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读者的阅读习惯。
但是,在碎片化阅读的背后,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一些东西。
比如,在精简的阅读之外,我们是否能坐在书桌前长时间地、心无旁骛地阅读一本书?
比如,我们是否能养成有规律、有计划的阅读习惯,并且坚持不懈?
比如,我们在阅读之前是否明了:我们应该阅读什么样的书?对于阅读我们有什么样的期待?我们阅读的内容是否符合我们的期待?通过这本书,我们究竟收获了什么?下一步,我们还可以阅读哪些内容,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比如,习惯了碎片化阅读的我们,还记不记得,为什么要阅读?
3.我为什么要读书呢?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我唯一所知的,是我一无所知。”作家毛姆有一句话异曲同工,他说:“只有一件事我是肯定过的,这就是,一个人能够肯定的东西是很少的。”
所以,我们总是向往着用更多的知识填补一无所知的空缺,用直接给出的观点,解决自己眼下的迷茫。快速的、碎片化的阅读减少了我们选择的时间,简化了我们思考的过程,直接给出了我们需要的答案。
但是这样快速攫取的知识,在大脑中像调皮的羊群,随时都准备跳出思想的羊圈。最后,我们只剩下一两撮羊毛,去勉强回忆它的原貌。
如此下来,不仅我们的知识体系摇摇欲坠,我们对于阅读的审美也在分崩离析。
有一位作家这样写道:“一首好诗的艺术魅力是永存的,不会让你熟而生厌,只有这样的诗才是真正的诗。”
我想这不止适用于一种文体,或者一类作品,这也是对一种阅读方式魅力的检验。获取知识是我们阅读的目的,但不是全部的理由。有时候我们阅读的动力仅仅来自于我们能感受到这本书对我们深厚的吸引力,即便内容已经熟悉,即便语句已然成诵,但我们仍然忍不住一而再、再而三地阅读,这就是审美的魅力。
最后,我想说,无论是碎片化阅读,还是书本阅读,请热爱阅读的你,永葆那一颗热诚地探索阅读境界的赤子之心,别忘记问自己那个最简单的问题——我想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