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芬兰车站:历史写作及行动研究》
【美】埃德蒙·威尔逊 著 刘森尧译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14年2月版
1898年,严复翻译《天演论》付梓。与严复有师友之谊的吴汝伦,眼看着文人学士依然沉湎于八股时文、公牍与说部,而出版这本由外国人撰写的大讲进化论道理的译述,是否能为时人所接受、理解,他对此深感不安。为此书所撰序言中,吴汝伦道出了自己不安的理由:“凡为书必与其时之学者相入,而后其效明。”实际上,类似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远的不说,前些年有学者推动日本学者竹内好、沟口雄三关于中国文学与思想史的研究著作在中国出版,另有一些学者就担忧我们的知识界、思想界是否做好了接受竹内好、沟口雄三的准备。果然,他们的著作一经面世,就引发热议,不过,许多人因为一开始就执著于他们对战争、“文革”的看法,不免错置了其意欲处理的焦点。像我这样的青年读者就更不用说。直到最近,在罗岗教授的带领下重读其书,才能稍稍领略其魅力之所在。于此可见,真正就“东学”的脉络来理解“东学”,就“西学”的脉络来理解“西学”,实在是一桩非常困难的事情。
不过,最近出版的《到芬兰车站》却遇上了难得的好天气。自2012年年末以来,托克维尔的 《旧制度与大革命》在国内热销,再一次引发我们对19世纪以来的革命传统重新讨论的热情。在此一背景之下,20世纪美国著名评论家和随笔作家埃德蒙·威尔逊(Edmund Wilson, 1895~1972)的代表作《到芬兰车站》被引进,可谓适得其时。威尔逊曾以《阿克瑟尔的城堡》闻名于世,是书对足以代表1870~1930年间严肃文学风貌的 “象征主义”流派及叶芝、瓦雷里、普鲁斯特、乔伊斯、斯泰因、兰波等伟大作家评头论足,卒篇几无宏大而抽象之道理,只诉诸自家的文学经验,不仅引得学界侧目而视,也为威尔逊在普通读者那里赢得了巨大声名。
但如果说《阿克瑟尔的城堡》代表了威尔逊的早期成就,那么《到芬兰车站》则凝结着他后期的思想智慧。说到“芬兰车站”,我们知道,在那个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市的铁路站点曾发生过一件大事: 1917年4月3日深夜,列宁乘火车从芬兰一路抵达此站,在此向前来欢迎自己的群众发表了两次激动人心的演说,7个月后,震撼世人的十月革命爆发,巴黎公社之后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宣布建立。远在大洋彼岸的威尔逊,从资本主义的政经危机,以及悍然发动的殖民主义与世界大战的罪恶中,从矿山、工厂无产阶级沉沦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的处境里看到了资本主义之死。1932年总统大选,他投了美国工人运动的领袖威廉·福斯特一票。
福斯特虽没能竞选成功,却刺激了威尔逊想要弄明白一些问题,即革命家在努力地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的过程里,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这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如何形成,一个根本的“突破”怎样发生,现阶段的人类历史如何因之而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本书中读者将看到他为此进行的长达数年的探索——他终于发现,从欧洲社会主义到俄国革命实践,其实一脉相承:米什莱开启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传统,但不久就在勒南、丹纳、法朗士手上开始衰落,然而它并没有销声匿迹,巴贝夫的答辩书,圣西门与傅立叶、欧文的制度设计,安凡丹在美国的社会主义运动,以及决心要改变世界的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联合,都为这一传统奠定了基础,但是,有力的革命行动会在哪里诞生?
“我看到历史从水泥的裂缝中向我奔来”,最后,是向这一历史传统认同的列宁、托洛茨基扛起了革命的大旗。这也直接地影响了20世纪的中国历史。可能对于许多人而言,听威尔逊快速而冷峻地讲述那些“前尘往事”,除了细细体认革命传统的生生不息,言语内外,他那种与现实搏斗的紧张感,也似乎能紧紧抓住我们的心弦,逼我们直面现实的惨淡。
《中国试验:从地方创新到全国改革》
【美】安 · 弗洛里妮 赖海榕【新加坡】陈业灵/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4年1月版
本书是几位海外学者的学术成果,通过案例研究和分析,探讨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如何积极尝试改革,引导并适应广泛出现的改革力量,以及这些努力是否可以在执政体制内得以确立,或者是否可以为重要的政治改革创造空间。
《帝国的回忆:<泰晤士报>晚清改革观察记》
【美】《泰晤士报》著 方激 译
重庆出版社
2014年4月版
本书选译《泰晤士报》1901~1911年发表的关于清末改革的一系列报道,以《泰晤士报》的视角,再现了清王朝最后十余年的内政与外交。作品视角独特,论述详细深刻,既是一份珍贵的史料,又构成了一部具有独特视角的中国晚清史。
《共和中的帝制:民国六年,中国社会的两难选择》
张鸣 著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4年5月版
本书以1917年张勋复辟前后的中国社会为主要关注点,以严谨的态度,探讨了此一时期政坛的现状,包括是否对德宣战,如何受到国际社会的影响,张勋复辟前后军人集团、文人集团的反应等等史事,读来既有趣味性又兼具学术性。
【美】埃德蒙·威尔逊 著 刘森尧译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14年2月版
1898年,严复翻译《天演论》付梓。与严复有师友之谊的吴汝伦,眼看着文人学士依然沉湎于八股时文、公牍与说部,而出版这本由外国人撰写的大讲进化论道理的译述,是否能为时人所接受、理解,他对此深感不安。为此书所撰序言中,吴汝伦道出了自己不安的理由:“凡为书必与其时之学者相入,而后其效明。”实际上,类似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远的不说,前些年有学者推动日本学者竹内好、沟口雄三关于中国文学与思想史的研究著作在中国出版,另有一些学者就担忧我们的知识界、思想界是否做好了接受竹内好、沟口雄三的准备。果然,他们的著作一经面世,就引发热议,不过,许多人因为一开始就执著于他们对战争、“文革”的看法,不免错置了其意欲处理的焦点。像我这样的青年读者就更不用说。直到最近,在罗岗教授的带领下重读其书,才能稍稍领略其魅力之所在。于此可见,真正就“东学”的脉络来理解“东学”,就“西学”的脉络来理解“西学”,实在是一桩非常困难的事情。
不过,最近出版的《到芬兰车站》却遇上了难得的好天气。自2012年年末以来,托克维尔的 《旧制度与大革命》在国内热销,再一次引发我们对19世纪以来的革命传统重新讨论的热情。在此一背景之下,20世纪美国著名评论家和随笔作家埃德蒙·威尔逊(Edmund Wilson, 1895~1972)的代表作《到芬兰车站》被引进,可谓适得其时。威尔逊曾以《阿克瑟尔的城堡》闻名于世,是书对足以代表1870~1930年间严肃文学风貌的 “象征主义”流派及叶芝、瓦雷里、普鲁斯特、乔伊斯、斯泰因、兰波等伟大作家评头论足,卒篇几无宏大而抽象之道理,只诉诸自家的文学经验,不仅引得学界侧目而视,也为威尔逊在普通读者那里赢得了巨大声名。
但如果说《阿克瑟尔的城堡》代表了威尔逊的早期成就,那么《到芬兰车站》则凝结着他后期的思想智慧。说到“芬兰车站”,我们知道,在那个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市的铁路站点曾发生过一件大事: 1917年4月3日深夜,列宁乘火车从芬兰一路抵达此站,在此向前来欢迎自己的群众发表了两次激动人心的演说,7个月后,震撼世人的十月革命爆发,巴黎公社之后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宣布建立。远在大洋彼岸的威尔逊,从资本主义的政经危机,以及悍然发动的殖民主义与世界大战的罪恶中,从矿山、工厂无产阶级沉沦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的处境里看到了资本主义之死。1932年总统大选,他投了美国工人运动的领袖威廉·福斯特一票。
福斯特虽没能竞选成功,却刺激了威尔逊想要弄明白一些问题,即革命家在努力地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的过程里,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这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如何形成,一个根本的“突破”怎样发生,现阶段的人类历史如何因之而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本书中读者将看到他为此进行的长达数年的探索——他终于发现,从欧洲社会主义到俄国革命实践,其实一脉相承:米什莱开启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传统,但不久就在勒南、丹纳、法朗士手上开始衰落,然而它并没有销声匿迹,巴贝夫的答辩书,圣西门与傅立叶、欧文的制度设计,安凡丹在美国的社会主义运动,以及决心要改变世界的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联合,都为这一传统奠定了基础,但是,有力的革命行动会在哪里诞生?
“我看到历史从水泥的裂缝中向我奔来”,最后,是向这一历史传统认同的列宁、托洛茨基扛起了革命的大旗。这也直接地影响了20世纪的中国历史。可能对于许多人而言,听威尔逊快速而冷峻地讲述那些“前尘往事”,除了细细体认革命传统的生生不息,言语内外,他那种与现实搏斗的紧张感,也似乎能紧紧抓住我们的心弦,逼我们直面现实的惨淡。
《中国试验:从地方创新到全国改革》
【美】安 · 弗洛里妮 赖海榕【新加坡】陈业灵/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4年1月版
本书是几位海外学者的学术成果,通过案例研究和分析,探讨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如何积极尝试改革,引导并适应广泛出现的改革力量,以及这些努力是否可以在执政体制内得以确立,或者是否可以为重要的政治改革创造空间。
《帝国的回忆:<泰晤士报>晚清改革观察记》
【美】《泰晤士报》著 方激 译
重庆出版社
2014年4月版
本书选译《泰晤士报》1901~1911年发表的关于清末改革的一系列报道,以《泰晤士报》的视角,再现了清王朝最后十余年的内政与外交。作品视角独特,论述详细深刻,既是一份珍贵的史料,又构成了一部具有独特视角的中国晚清史。
《共和中的帝制:民国六年,中国社会的两难选择》
张鸣 著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4年5月版
本书以1917年张勋复辟前后的中国社会为主要关注点,以严谨的态度,探讨了此一时期政坛的现状,包括是否对德宣战,如何受到国际社会的影响,张勋复辟前后军人集团、文人集团的反应等等史事,读来既有趣味性又兼具学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