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外科病区;护理安全;管理方法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5-0622-02 中图分类号:R 197.323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5.060
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正式实施[1],2005年卫生部的“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以及“平安医院”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使护理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外科手术患者病区具有病情复杂、变化快、治疗护理任务繁重,患者及家属希望值高等特点,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护理纠纷呈现上升趋势,2006年开始,我们借鉴护理安全管理“六关键” [2]的方法加强外科病区护理安全管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六关键”管理方法及其应用
一、关键制度
1.严格落实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是护理安全的重要保证,有报道工作中因查对不严而发生的差错占28%[3]。只有一丝不苟地严格查对,才能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强调“查对”的重要性是我们每天晨会的常规内容之一,要求对于手术的部位(上、下、左、右查清),药物过敏试验(阴性、阳性查清),手术的名称、给药等重要环节,必须由两人面对面认真查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护士长随时监督检查。
2.完善抢救工作制度抢救工作制度是安全护理的保障。急、重及复杂病情的抢救在外科病区十分常见。我们要求承管抢救物品的护士必须每周检查抢救药品、器械、仪器,确保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同时每天班班交接,护士长随时监督检查,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是预防院内感染发生的有效保证。尤其是外科的院内感染控制具有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工作复杂的特点。我们在加强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的同时,强调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不仅要确保所有的无菌物品处于无菌状态,而且要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特别要注意外科病区易发的切口、肺部、尿路等医源性感染的控制。
4.完善交接班制度 交接班制度是交接双方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最好时机,也是明确个人责任的时刻。要求护理人员做好“二交接”,一是患者情况的交接,包括患者的病情、去向,危重患者的意识、曈孔、生命体征、各种管道等的交接。二是物品、药品、仪器的质量、数量、性能的交接,采取“床边交接、书面交接、口头交接”相结合的方法。
二、关键患者
1.危重、手术、新入院患者 这类患者常会出现“意外”。我们除根椐患者的情况合理安排陪护、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报告制度和抢救工作制度外,特别强调责任护士的职责,使患者的病情变化能够在第一时间被发现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2.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 这类患者常出现沮丧、自杀念头。我们根据患者的情况及家属的意愿决定是否将实情告知患者本人,在做好患者隐私保护的同时,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争取家属积极协助,多关心、理解、开导患者,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有家属协助更能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行为举止,防止患者过激行为的发生。
三、关键人员
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人员的管理是关键,管住人就管住了事,而管人要靠制度。我们在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定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患者安全管理目标》及规章制度、提高护士风险管理意识和抗风险能力的同时,对容易出现护理风险的人员,采取如下相应的管理办法。
1.新上岗、进修、实习者此类人员易发护理安全事故或受到职业伤害。加强岗前培训及技术考核,提高她们的“三基”水平及专科知识水平,指定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进行带教,做好传、帮、带,把好环节关、过程关。
2.心理压力承受力差者护士普遍要承受各种各样压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工作压力(工作量大、频繁的夜班、各种考试和检查等)。而不同的人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护士长是最基层的护理管理者,关心、爱护、理解护士是其天职。我们非常注意观察护士心理压力的变化,并积极帮助护士宣泄压力,尽量减少护士的负担,缓解紧张心理,营造一个和谐、温暖、宽松的工作环境。在处理护理缺陷时,首先着眼于改进系统而不是惩罚个人,在系统出现缺陷时,及时分析原因并对系统加以改进,同时事后认真和护士共同分析同样条件下避免护理缺陷的方法,对个人的处理则尽可能淡化,不用或少用惩罚手段[4],使护士从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又不致加重其心理负担。只有不受惩罚的护理缺陷,才能真正地反映出问题的所在,从中汲取教训,防范于未然。
3.情绪急躁者 护理工作强调“稳、准、轻、快”,而情绪急躁者往往“求快不稳”。对于这类人员需要较长期的帮教指导,只适当表扬其“快”,更多是对其反复强调“三稳”,即心稳、手稳、嘴稳,即遇事要冷静,操作要稳准,与患者交谈时要把握分寸,避免在不经意间造成对患者的医源性身心伤害。对她们由于“稳”取得的成绩则适当放大表扬,以期形成良性循环,成为快得起、稳得住的好护士。
四、关键环节
护理安全重在预防。从患者入院、检查、接受各项治疗、处置全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细致的安全管理控制,重在环节的事前控制。工作中,我们特别注重手术、创伤性操作、特殊检查与治疗等几个护理事故的高发环节管理。首先尊重患者及家属的知情权,让他们主动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和协助计划的顺利实施。完善各项检查检验项目。如血、尿、粪的常规;肝、肾、肺心功能;血型、凝血功能等。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院内感染。针对各个环节,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五、关键时间
交接班时间、节假日、双休日、夜班、工作繁忙时是护理安全事故的高发时间。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除了加强安全提醒、加强监控外,在人员的安排上实施弹性排班,根据患者病情、工作量等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并注意新老搭配。另外还制定了《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
六、关键设备和药品
关键设备和药品必须完好齐全。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做好如下两方面:①抢救设备。如电动吸引器、氧气装置、监护仪、气管插管包、除颤器、呼吸机等设备,进行定人管理、定期检查、定期维护,确保性能完好,使其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②抢救药品、麻醉药品。分别设立抢救药品、麻醉药品专柜,定期检查及时补充,确保无过期、无变质失效。
管理体会
通过实行“六关键”管理方法,提高了护士的风险管理意识和抗风险能力,护士法律意识增强,护理缺陷发生率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得到了提升;由于各种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对质量控制的作用,患者的安全处于有效的保护之中,护理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在护理安全管理中,既重视患者安全,又关注护理人员本身的安全和身心健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运用于患者安全管理中,正是以“患者为中心”宗旨的体现,促使我们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处处考虑患者利益,防止可能发生的伤害,尽量预防及减少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消除安全隐患。“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运用于护理人员管理中,能让护理人员感受到充分的人本关怀,促进护理人员身心健康,防止护理人员职业伤害和由负性情绪产生的不良事件,提高工作满意度,确保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同时也能促进护理管理者安全理念的不断更新,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熊桂华,刘桂卿,潘汉韶.新形势下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对策[J].护理研究,2004(3B):541-542.
[2]李秋洁.护理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5.
[3]阳世伟,郑碧霞,陈 晖.SHEL模式在分析护理差错事故中的作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8,8(3):64-66.
[4]丁 力,姜安丽,叶旭春.护理安全管理新思路[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1):18-19.
(收稿日期:2010-06-14 修回日期:2010-08-28)
(编辑:梁明佩)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5-0622-02 中图分类号:R 197.323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5.060
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正式实施[1],2005年卫生部的“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以及“平安医院”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使护理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外科手术患者病区具有病情复杂、变化快、治疗护理任务繁重,患者及家属希望值高等特点,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护理纠纷呈现上升趋势,2006年开始,我们借鉴护理安全管理“六关键” [2]的方法加强外科病区护理安全管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六关键”管理方法及其应用
一、关键制度
1.严格落实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是护理安全的重要保证,有报道工作中因查对不严而发生的差错占28%[3]。只有一丝不苟地严格查对,才能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强调“查对”的重要性是我们每天晨会的常规内容之一,要求对于手术的部位(上、下、左、右查清),药物过敏试验(阴性、阳性查清),手术的名称、给药等重要环节,必须由两人面对面认真查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护士长随时监督检查。
2.完善抢救工作制度抢救工作制度是安全护理的保障。急、重及复杂病情的抢救在外科病区十分常见。我们要求承管抢救物品的护士必须每周检查抢救药品、器械、仪器,确保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同时每天班班交接,护士长随时监督检查,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是预防院内感染发生的有效保证。尤其是外科的院内感染控制具有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工作复杂的特点。我们在加强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的同时,强调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不仅要确保所有的无菌物品处于无菌状态,而且要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特别要注意外科病区易发的切口、肺部、尿路等医源性感染的控制。
4.完善交接班制度 交接班制度是交接双方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最好时机,也是明确个人责任的时刻。要求护理人员做好“二交接”,一是患者情况的交接,包括患者的病情、去向,危重患者的意识、曈孔、生命体征、各种管道等的交接。二是物品、药品、仪器的质量、数量、性能的交接,采取“床边交接、书面交接、口头交接”相结合的方法。
二、关键患者
1.危重、手术、新入院患者 这类患者常会出现“意外”。我们除根椐患者的情况合理安排陪护、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报告制度和抢救工作制度外,特别强调责任护士的职责,使患者的病情变化能够在第一时间被发现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2.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 这类患者常出现沮丧、自杀念头。我们根据患者的情况及家属的意愿决定是否将实情告知患者本人,在做好患者隐私保护的同时,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争取家属积极协助,多关心、理解、开导患者,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有家属协助更能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行为举止,防止患者过激行为的发生。
三、关键人员
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人员的管理是关键,管住人就管住了事,而管人要靠制度。我们在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定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患者安全管理目标》及规章制度、提高护士风险管理意识和抗风险能力的同时,对容易出现护理风险的人员,采取如下相应的管理办法。
1.新上岗、进修、实习者此类人员易发护理安全事故或受到职业伤害。加强岗前培训及技术考核,提高她们的“三基”水平及专科知识水平,指定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进行带教,做好传、帮、带,把好环节关、过程关。
2.心理压力承受力差者护士普遍要承受各种各样压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工作压力(工作量大、频繁的夜班、各种考试和检查等)。而不同的人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护士长是最基层的护理管理者,关心、爱护、理解护士是其天职。我们非常注意观察护士心理压力的变化,并积极帮助护士宣泄压力,尽量减少护士的负担,缓解紧张心理,营造一个和谐、温暖、宽松的工作环境。在处理护理缺陷时,首先着眼于改进系统而不是惩罚个人,在系统出现缺陷时,及时分析原因并对系统加以改进,同时事后认真和护士共同分析同样条件下避免护理缺陷的方法,对个人的处理则尽可能淡化,不用或少用惩罚手段[4],使护士从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又不致加重其心理负担。只有不受惩罚的护理缺陷,才能真正地反映出问题的所在,从中汲取教训,防范于未然。
3.情绪急躁者 护理工作强调“稳、准、轻、快”,而情绪急躁者往往“求快不稳”。对于这类人员需要较长期的帮教指导,只适当表扬其“快”,更多是对其反复强调“三稳”,即心稳、手稳、嘴稳,即遇事要冷静,操作要稳准,与患者交谈时要把握分寸,避免在不经意间造成对患者的医源性身心伤害。对她们由于“稳”取得的成绩则适当放大表扬,以期形成良性循环,成为快得起、稳得住的好护士。
四、关键环节
护理安全重在预防。从患者入院、检查、接受各项治疗、处置全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细致的安全管理控制,重在环节的事前控制。工作中,我们特别注重手术、创伤性操作、特殊检查与治疗等几个护理事故的高发环节管理。首先尊重患者及家属的知情权,让他们主动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和协助计划的顺利实施。完善各项检查检验项目。如血、尿、粪的常规;肝、肾、肺心功能;血型、凝血功能等。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院内感染。针对各个环节,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五、关键时间
交接班时间、节假日、双休日、夜班、工作繁忙时是护理安全事故的高发时间。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除了加强安全提醒、加强监控外,在人员的安排上实施弹性排班,根据患者病情、工作量等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并注意新老搭配。另外还制定了《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
六、关键设备和药品
关键设备和药品必须完好齐全。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做好如下两方面:①抢救设备。如电动吸引器、氧气装置、监护仪、气管插管包、除颤器、呼吸机等设备,进行定人管理、定期检查、定期维护,确保性能完好,使其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②抢救药品、麻醉药品。分别设立抢救药品、麻醉药品专柜,定期检查及时补充,确保无过期、无变质失效。
管理体会
通过实行“六关键”管理方法,提高了护士的风险管理意识和抗风险能力,护士法律意识增强,护理缺陷发生率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得到了提升;由于各种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对质量控制的作用,患者的安全处于有效的保护之中,护理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在护理安全管理中,既重视患者安全,又关注护理人员本身的安全和身心健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运用于患者安全管理中,正是以“患者为中心”宗旨的体现,促使我们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处处考虑患者利益,防止可能发生的伤害,尽量预防及减少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消除安全隐患。“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运用于护理人员管理中,能让护理人员感受到充分的人本关怀,促进护理人员身心健康,防止护理人员职业伤害和由负性情绪产生的不良事件,提高工作满意度,确保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同时也能促进护理管理者安全理念的不断更新,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熊桂华,刘桂卿,潘汉韶.新形势下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对策[J].护理研究,2004(3B):541-542.
[2]李秋洁.护理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5.
[3]阳世伟,郑碧霞,陈 晖.SHEL模式在分析护理差错事故中的作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8,8(3):64-66.
[4]丁 力,姜安丽,叶旭春.护理安全管理新思路[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1):18-19.
(收稿日期:2010-06-14 修回日期:2010-08-28)
(编辑:梁明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