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的“借力”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kabc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勰是南朝梁代时期的著名文学理论家,他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生活极为贫穷。但他笃志好学、博经通史,《文心雕龙》就是他的代表作。
  众所周知,刘勰生活的年代盛行门第制度,一个人出身的贵贱决定了这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像刘勰这样出身低微的平民,自然默默无闻,无人知晓。因其社会地位低下,《文心雕龙》写成后也根本得不到世人的重视。但刘勰本人十分自信,深知自己著作的价值,他不愿意看到自己用心血写成的书稿无声无息地被湮没,便决心设法改变这种局面。
  沈约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有着很高的声望,刘勰想请他评鉴自己写作的《文心雕龙》,借以赢得声誉。但是沈约身为社会名流,哪能轻易见到他?于是刘勰想出了一个主意。他事先打听到沈约外出的时间,便背上自己的书稿,装成卖书的小贩,早早地等在离沈府不远的路上。
  当沈约乘坐的马車经过时,刘勰便乘机兜售。沈约喜欢读书,当即就停下来,顺手取了一部《文心雕龙》,见是自己没有读过的书,便随手翻阅起来。稍稍浏览了一下,沈约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当即买了一部带回家去,放在案头认真阅读。沈约被这部书的文采所折服,便在以后上流社会举行的聚会中,不时地向别人推荐这部书。当时文坛的人见沈约对这本《文心雕龙》如此推崇,也注意到了此书的价值,继而争相传阅,刘勰很快名声大噪。
  如果没有借得沈约之力,刘勰是无法这么快成名的,他的文艺思想也大有可能被湮没于浩瀚书海,何谈流传千古?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默默耕耘也许是一种优点,但有时候确实也要懂得借重别人的帮助和力量,达到工作的目的和效果。仅仅停留在单打独斗而不知道赢得他人的帮助,有时候只能获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编辑
其他文献
多少红尘事并非不得已,多少杯中酒并未沉香醉,只为等你灯火处,共享繁华。  想你的夜,寸寸柔肠。不见,一日如隔三秋;见,如白驹过隙。凭栏望,唯君他乡想故知。曾经,在花前月下承诺,岁岁有今朝,年年有此时。今夜,月上眉梢,你卻沉往心底,抹不去,还锥心。  草叶上的露珠,犹是你牵挂的泪。满眼青山绿水,好似你思恋的诗。春已散馨香,秋已捧来秋实。在等你的路口,雨骤停,风疾驶,暖阳丝丝。 在走向你的途径,心如雷
迪士尼是个童话王国,住在每个人的心间,里面的许多场景令人流连忘返。迪士尼每晚八点都有烟火表演,不止是很美的景观,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  步入迪士尼乐园,米奇大街中的米妮、唐老鸭、黛丝等着与你合影,划着独木舟去宝藏湾找杰克船长,乘着筏艇深入探险岛腹地,庞大神秘巨兽在黑暗处等着你。在奇想花园里驾着“幻想曲旋转木马”,梦幻世界中坐着七个小矮人矿山车”,在闪耀着钻石光芒的矿洞隧道中刺激地穿梭……所有的一切
阅尽繁华,披发入山,这样大开大合的人生,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的。那断崖般的落差,常能拉出一个时代的幽微景观。  张岱的那面人生断崖上,蓊郁蔓生的,全是前朝往事。无限的美、无限的繁华、无限的精致复杂。往事如梦,梦如水,收在回忆的壶内,被寂寞烤炙,咕嘟,咕嘟,咕嘟,生命熬成了一钵老茶。  《陶庵梦忆》里,梨园韵,诗书韵,寒梅韵,冰雪韵……味味化于无形,又味味绮丽生花。一抹嘴,甘尽苦生;再一抹嘴,苦涩怅惘
口,象形字,得之于人的嘴。人们通常把讨生活,称为糊口。腹中有食,身上有衣,温饱问题解决了,日子就能过得下去,这便是锦,日子一天一天地过,不愁锦上不添花。  人食五谷杂粮,粮食何来?当然从土地中。在我眼里,这个口字,似乎亦是一块四四方方的土地,想此,莫名地联想到有关口字部首的字。  有一灯谜:嘴里含玉,打一字。谜底不难揭——国。这个国字,是简体字,其繁体为國,从口,从或,或字拆开,为一口戈。似乎可以
人是情感动物,只要活着就会有烦恼,这很正常,一点都不奇怪。是否让烦恼常驻心间,取决于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也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   我快乐吗?我们时常这样问自己。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回答,快乐时我们快乐,烦恼时我们烦恼。究竟是快乐多于烦恼,还是烦恼多于快乐,连自己都云笼雾罩,不明就里。有道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如意”就是烦恼,就是不快乐。所以,我们很是纠结。   俗话说:“野花不种年年
河北名企——“神威药业”,于2004年12月2日成功登陆中国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市场,成为国内第一家在中国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现代中药企业。现在,神威药业依然是中国香港主板市场市值最大的现代中药上市公司。这样一个万众敬仰的企业,有人猜测:“一定有后台,有背景。”实际上它没有任何后台背景,与千家万户老百姓过日子一样,家产多少,家业多大,全是自己“折腾”来的。   时间追溯到1984年,一个叫李振
单霁翔,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为人幽默机智,说话诙谐有趣。  他刚到任时,记者问:“新官上任,你有哪三把火?”他笑着答:“自己一把火也没有,因为故宫最怕火。”表面上似在说明故宫的特殊性质,又似乎在含蓄回答媒体的问题,表明自己不会给同事们下马威。  故宫端门广场前种有五十六棵古树,他下令将树坑填平,还在旁边装上树凳,方便游客们休息。凳子装好后,有员工便向院长提议:“中国正好有五十六个民族,这里五十六
《红楼梦》中妙玉有泡茶三杯论:“一杯为品,二杯既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这种超凡脱俗的品茶论道,在我看来有点不近人情的诙谐,也有点自命不凡的孤傲。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饮茶起源于神农氏的传说,这说法真假难辨。古人把饮茶归功于神农,我想不过是想赋予茶以文化气息,后人也沿袭这种理性的追求,给予茶以种种哲理与玄妙的茶境。  有人认为喝茶有三重境界,即“喝茶是茶”“喝茶不是茶”“喝茶还
泡茶時,许多人从来都只是凭感觉往器皿里放茶叶,方式简洁随意。早在唐朝,日本使者就将华夏民族的饮茶习惯带回岛国,秉承韵味十足的礼仪,整个过程时刻保持敬畏态度。《茶经》中记载,烹茶时量取茶末投放的量具称之为茶则。则者,量也,准也,度也。精准地量出适量的茶叶,遵循茶道烹煮后才能饮上一杯口味上乘、回味悠长的佳茗。口渴时,端坐静候千回百转后才呈现出的功夫茶,与路边几角钱一碗的大碗茶饮来各有千秋,前者萃取的是
在2019北京世园会上,一幅巨型花卉画作引起观众的注目和好评,人们连连称赞,太美啦!简直都画活了!现场许多人甚至手拿放大镜观看这幅作品。然而,令人们想不到的是,此画的作者竟是一位80岁的老人,他就是享有“中国植物画第一人”美誉的植物科学画家曾孝濂老人。  曾老1939年出生在云南省威信县,小时候喜欢信手涂鸦,用老人的话讲,什么都敢画,却画什么不像什么,喜欢画画的他,偏偏不信什么天赋之说,只要自己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