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通过对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及就业收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说明教育培训与就业收入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证实,教育培训总体上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稳定就业、收入提升及向上职业流动有正面影响;但是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在获取收入方面,与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相比并不具有显著优势。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关人力政策时,应考虑到这一实际情况。
关键词:西北地区 新生代农民工 教育培训 就业收入 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F24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8-009-04
新生代农民工,简单地说是指年龄段处于80后和90后的农民工,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因此,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其市民化也必然成为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中的重中之重。研究表明,稳定的收入和住房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基本前提之一,因此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进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促进其在城市中拥有稳定的收入和住房。稳定的收入和住房是与稳定的就业联系在一起的,如何增强其就业稳定性,提高其收入水平就成为市民化进程中的关键。
近年来,农民工的就业收入问题已备受政府决策部门和学者们的关注,国内学者在研究增加新生代农民工收入问题时形成了以下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教育培训是解决其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其中职业教育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吴济慧,2010)。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教育培训与其就业收入影响都是呈正比的(魏婧华、罗湛、翁贞林,2013);第二种观点则视野更广,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状况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其收入水平。不仅教育培训,而且工作经历对农民外出务工收入也会产生影响(乐章、刘苹苹,2007);第三种观点则不仅从农民工自身而且也从政府角度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教育培训。认为提供就学机会比提供就业机会要更为容易、成本更低,而且这种政府行为的最重要的可取之处,在于对就业市场机制的影响是中性的(姚先国、陈凌,1999)。
关于就业收入问题,国外理论界早有研究。Nee(1996)指出教育对农民向其他职业转换的促进作用将在市场经济中得到逐步的加强;Piore(1970)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高级市场和初级市场,认为初级市场上高素质的劳动力将向高级市场转移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西方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丰富的劳动者,无论在职业选择还是在收入增长方面都具有优势。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众多学者们已经将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情况与就业稳定性、收入水平联系起来,也指出了要提高其就业稳定性和收入水平必须要对农民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但是现有研究成果在对教育培训和就业收入的相关性研究方面尚有不足,特别是运用实证的方法来验证教育培训和就业收入相关性的研究不够充分,因此本文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和调查问卷数据,着重考察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水平和就业收入水平的相关性,并以此为出发点说明加大对农村青少年的教育培训,在提高其就业能力、增加其工资水平中的作用,从而为政府制定相关人力政策提供参考。
本文数据来自于2012年春节西安财经学院“教育机会分配、人力资本水平及西部农村青年的职业流动”、“陕西省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绩效和优化研究”课题组,利用大学生寒假返乡进行的针对青年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834份,涉及青年农民工的问卷613份,其中属于西北地区青年农民工问卷381份,符合新生代农民工年龄范围(33岁以下)的问卷272份。本文所用数据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于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272份调查问卷。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情况
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情况,可以通过其文化程度和接受培训的情况加以说明。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
本次针对西北地区的调查问卷共计381份,其中新生代272份,老一代109份。调查问卷中关于文化程度的描述是按照小学以下、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进行的。为了说明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现状,本文还对新老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进行了对比分析。
从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以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居多,占到90%以上,其中初中占到37.5%、高中为29.0%,大专及以上23.9%。
老一代调查对象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为79.8%;其中,初中46.8%、高中18.3%,大专及以上为14.7%。
对比上表数据,新生代群体的文化程度总体上要高于老一代,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组尤为突出,比老一代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比重则低于老一代。这一结果,证明我国政府近年不断加大基础教育投入,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政策效果良好。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情况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情况可以从其接受培训的次数、经费来源、内容反映出来。
1.培训次数。在培训次数方面,272名新生代农民工从未参加过培训的有82人,参加过一次培训的有99人,这两组样本占调查对象总数的66.5%;参加过两次培训的有48人,参加过三次及以上培训的有38人,这两组样本仅占总数的31.8%。其余五个样本未做任何选项,为无效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自打工以来总体上较少参加各种培训。
2.培训经费来源。在经费来源的调查上,本次调查设计了可多选的选项,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经费主要来源于家庭、个人和企业,占被调查者的73.9%。其中培训经费来自家庭及个人的占34.9%、来自所在企业的占39.0%、来自于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的所占比重很低,分别占1.1%、1.5%。可见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成本主要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和所在企业承担。政府和社会团体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方面的经费支持较少。 3.培训内容。调查问卷显示,西北新生代农民工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更加注重专业技能培训,其中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员占到调查对象的60.7%;还有少部分人员接受了电脑基础知识培训,占9.9%;面试技巧培训和其他培训,占3.7%。
调查问卷的结果反映出新生代农民工更愿意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原因有二:一是农民工被所在企业安排接受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二是农民工出于自发性需要,主动进行自我提高。但是从培训经费近一半是来自于培训者家庭和个人判断,新生代农民工对直接有助于提高择业能力和收入水平的培训内容比较欢迎。对于务虚的面试技巧和其他培训缺乏积极性。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从业和收入情况
本次调查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从业和收入情况设计了相应调查项目,以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分布、稳定性及收入情况。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从业情况
1.从业情况。本次问卷中列出加工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业、住宿餐饮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居民服务维修及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和其他共九种行业。根据调查问卷,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从事加工制造业和住宿餐饮业人员最多,各自占到18.4%;其次为建筑业和其他,比例分别为17.6%、12.9%;而从事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居民服务维修及其他服务业和房地产业人数较少,总共只占32.7%。
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行业分布特征,与其接受教育培训状况有很大关系,由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员所占比重较低,仅有23.9%,故从事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居民服务维修及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业这些对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要求较高行业的人数比重较少。
尽管本次问卷调查样本数量较少,但是从与国家统计局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的数据对比看,农民工大多从事加工制造业、建筑业这点上看结果相同,至于其他数据差异可能与问卷中行业种类设计不同有关。
2.职业稳定情况。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稳定性方面较差,呈现出频繁跳槽、频繁失业的特点。本次问卷调查数据显示,从业以来工作变动两次以上为68.1%,其中变动两次的人员最多,为28.7%;其次是变动三次和一次的人员,分别为18.4%和16.2%;变动四次、五次以上的分别为8.5%和12.5%;不变动的只占到15.4%。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状况
调查问卷显示,2012年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收入水平为2210元。其中收入水平在1500元以下的占22.0%, 3000元以上的占18.4%;1500元到3000元的较多,占到了56.9%,超过其总数的一半以上。这种工资分布状况与2012年外出农民工全国平均收入2290元的情况基本一致。对比初次获得收入情况,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总体上有所提高,1500元以下的比重从86.0%下降到22.0%,而3000元以上的比重从1.1%,上升至18.4%,2000元以上收入群体占到总量的55.5%,与之前只有5.5%形成鲜明对比。
三、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职业选择及收入间的关系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历次寻找工作中受到的限制因素,调查结果显示遭遇到最多的是技能、学历和工作经验的限制,比例分别为54.8%、53.7%、48.9%。此外,还有性别、年龄、户籍和其他限制,它们的比例分别为15.4%、12.5%、7.7%、5.9%。
由此可见,技能和学历、经验是新生代农民工寻找工作的主要障碍。下文中,我们试图通过对拥有不同教育培训水平农民工的收入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得到教育培训与收入、职业选择的关联性。
(一)文化程度对职业选择和收入的影响
1.文化程度对职业选择的影响。本文在表6中,试图用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所在行业的分布情况,说明文化程度对职业选择的影响。
从表6中看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工行业选择面窄小,只能在建筑业、加工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等行业中就业,至于需要较高文化程度的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及房地产业中就业比率极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则职业选择面较为宽泛,各个行业都有涉及。特别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从业排列在前三位的是加工制造业、教育卫生及社会工作和其他。调查结果说明,文化程度确实是农民工择业的影响因素,较高的文化程度能够使农民工拥有更多的职业选择灵活性,并且可以达到主要劳动力市场企业员工素质的要求,获得向上流动的职业机会。
2.文化程度对收入的影响。收入的高低首先与所从事职业有关,而从事何种职业又取决于劳动者的文化程度。如果新生代农民工能够以自己较高的文化素质敲开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大门,那么就能获得较高的薪酬和较多的晋升机会。表7是关于不同文化程度的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收入的分布情况,以此来说明文化程度与收入的相关性。
从表7来看,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收入分布情况,因为调查样本过少而不具有说服力。其他几组调查样本中,月收入为2500元以上的人员,所占百分比分别为43.4%、34.3%、26.7%、43.1%。其中小学和初中组所占百分比较高,可以用其较长的工龄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加以解释。高中组的百分比较之小学和初中组而言较低,则可以用工作时间较短、工作经验缺乏解释。大专以上组的高收入百分比较高,说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对农民工取得较高收入有正面影响。
上述数据说明高中教育对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提高作用不突出,但是工作年限和工作经验对文化程度低的劳动者收入提高作用显著。
(二)职业培训对职业生涯和收入的影响
关于职业培训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择业和收入的影响,我们采取把新生代农民工按照参加培训次数多少分组的办法,得到培训次数不同的农民工所从事职业和收入情况,借此说明职业培训的作用。 1.职业培训次数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生涯的影响。通过对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培训次数各不相同的群体对于培训的认识大不相同,同时培训对职业生涯的影响情况差异较大。只接受一次以下职业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中,认为参加培训可以给他们加薪或升职的占27.1%,认为有助于找到环境更好工作的占16.0%,认为没有什么影响的占16.6%,其余40.3%的调查对象未对此项调查做出任何回复。
在接受培训次数为两次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中,认为参加职业培训可以给他们加薪或升职的占68.6%,认为可以有助于找到环境更好的工作的占17.4%,认为没有什么影响的12.8%,
1.2%未做任何回复。
调查结果的差异性说明两点问题:一是参加技能培训确实能够加薪或升职以及找到环境更好的工作,同时也意味着向上进行职业流动的可能性大大加强。二是接受较少培训的人员对培训作用未做出任何回复情况较多,说明这部分人对于参加培训的认识不足,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较差。
2.培训内容对职业生涯的影响。在技能培训和电脑基础知识培训中,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的占60.7%,而参加电脑基础知识培训的只占9.9%。可见新生代农民工中多数人认为专业技能培训更重要。
就参加过专业技能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认为参加培训可以实现加薪或升职的占54.7%,认为参加培训可以找到环境更好工作的人占20.1%,认为没有影响的占24.5%。可见,专业技能培训对于职业生涯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针对既参加过专业技能培训又参加过电脑基础知识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认为能够加薪或升职的占到94.4%。这一调查结果说明如果培训内容辅助以电脑基础知识培训,则会加大这一影响。但是,其他培训内容效果不明显。
3.职业技能培训对收入的影响。在272份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总样本中,挑选出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样本185份进行分析,比较他们的初次工作的工资收入与现在工作的工资收入发现,参加过培训之后农民工的工资水平的确有了提高。培训之前的初次工资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只占13.5%,而参加过培训的农民工现在工资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占到75.7%。当然这里的数据并没有排除物价上涨因素,因此还有一定的虚高成分。
为了排除物价因素的干扰,进一步说明培训与收入的相关性,我们可以进一步将没有或较少进行职业培训人员和接受较多培训人员的收入增长情况数据进行比较。
82名从没参加过任何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现在的工资在2000元以上的占44%,而185名参加过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现在的工资在2000元以上的占57.3%。
参加过一次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中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占51.5%。
参加过两次及以上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中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占64%。
由此可见,农民工的收入和培训次数正相关。文化程度的高低和职业培训多少确实对农民工择业灵活性和职业素质、技能水平有正面影响,对他们能否实现向上职业流动和获得较高工资水平产生作用,进而影响到能否获得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最终实现定居城市,完成农村人口市民化的目标。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本次调查问卷分析,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之第一代农民工确有提高,教育培训与就业收入之间总体上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但由于在工作技能以及经验方面的缺陷,高中生与初中生相比,在获取收入方面并不具优势。
职业培训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选择与薪资水平的上升有正面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培训内容方面,有自己的需求偏好,针对诸多的培训他们更倾向于专业技能培训。
因此,建议政府在人力政策制定方面,可考虑对农村青少年的教育内容进行细分:对于不能进入大专院校学习的青少年进行职业教育;对于有能力进入大专院校学习的学生,采取各种方式进行资助和支持;同时增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以上措施,最终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稳定就业和提高收入的目标,顺利实现城镇化。
[基金项目: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陕西省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绩效评价及优化研究”(2011KRM66),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教育机会分配、人力资本水平及西部农村青年的职业流动”(10YJA79023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吴济惠.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职业教育策略[J].职教论坛,2010(19)
[2] 魏婧华,罗湛,翁贞林.人力资本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及收入水平的影响—基于9省市的调查数据[J].经济研究导刊,2013(9)
[3] 乐章,刘苹苹.人力资本与收入水平—关于外出务工农民的一个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2)
[4] 姚先国,陈凌.中国人力资源与就业压力分流[J].学术月刊,1999(11)
[5] NEE V.The Emergence of a market society:hanging mechanisms of stratification in China[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96 (4)
[6] PIORE MJ.The Dual Labour Market ,Theory and Application [M].Cambridge Mass Winthrop,1970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 陕西西安 710100)
(责编:贾伟)
关键词:西北地区 新生代农民工 教育培训 就业收入 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F24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8-009-04
新生代农民工,简单地说是指年龄段处于80后和90后的农民工,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因此,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其市民化也必然成为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中的重中之重。研究表明,稳定的收入和住房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基本前提之一,因此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进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促进其在城市中拥有稳定的收入和住房。稳定的收入和住房是与稳定的就业联系在一起的,如何增强其就业稳定性,提高其收入水平就成为市民化进程中的关键。
近年来,农民工的就业收入问题已备受政府决策部门和学者们的关注,国内学者在研究增加新生代农民工收入问题时形成了以下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教育培训是解决其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其中职业教育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吴济慧,2010)。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教育培训与其就业收入影响都是呈正比的(魏婧华、罗湛、翁贞林,2013);第二种观点则视野更广,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状况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其收入水平。不仅教育培训,而且工作经历对农民外出务工收入也会产生影响(乐章、刘苹苹,2007);第三种观点则不仅从农民工自身而且也从政府角度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教育培训。认为提供就学机会比提供就业机会要更为容易、成本更低,而且这种政府行为的最重要的可取之处,在于对就业市场机制的影响是中性的(姚先国、陈凌,1999)。
关于就业收入问题,国外理论界早有研究。Nee(1996)指出教育对农民向其他职业转换的促进作用将在市场经济中得到逐步的加强;Piore(1970)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高级市场和初级市场,认为初级市场上高素质的劳动力将向高级市场转移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西方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丰富的劳动者,无论在职业选择还是在收入增长方面都具有优势。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众多学者们已经将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情况与就业稳定性、收入水平联系起来,也指出了要提高其就业稳定性和收入水平必须要对农民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但是现有研究成果在对教育培训和就业收入的相关性研究方面尚有不足,特别是运用实证的方法来验证教育培训和就业收入相关性的研究不够充分,因此本文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和调查问卷数据,着重考察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水平和就业收入水平的相关性,并以此为出发点说明加大对农村青少年的教育培训,在提高其就业能力、增加其工资水平中的作用,从而为政府制定相关人力政策提供参考。
本文数据来自于2012年春节西安财经学院“教育机会分配、人力资本水平及西部农村青年的职业流动”、“陕西省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绩效和优化研究”课题组,利用大学生寒假返乡进行的针对青年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834份,涉及青年农民工的问卷613份,其中属于西北地区青年农民工问卷381份,符合新生代农民工年龄范围(33岁以下)的问卷272份。本文所用数据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于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272份调查问卷。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情况
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情况,可以通过其文化程度和接受培训的情况加以说明。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
本次针对西北地区的调查问卷共计381份,其中新生代272份,老一代109份。调查问卷中关于文化程度的描述是按照小学以下、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进行的。为了说明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现状,本文还对新老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进行了对比分析。
从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以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居多,占到90%以上,其中初中占到37.5%、高中为29.0%,大专及以上23.9%。
老一代调查对象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为79.8%;其中,初中46.8%、高中18.3%,大专及以上为14.7%。
对比上表数据,新生代群体的文化程度总体上要高于老一代,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组尤为突出,比老一代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比重则低于老一代。这一结果,证明我国政府近年不断加大基础教育投入,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政策效果良好。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情况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情况可以从其接受培训的次数、经费来源、内容反映出来。
1.培训次数。在培训次数方面,272名新生代农民工从未参加过培训的有82人,参加过一次培训的有99人,这两组样本占调查对象总数的66.5%;参加过两次培训的有48人,参加过三次及以上培训的有38人,这两组样本仅占总数的31.8%。其余五个样本未做任何选项,为无效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自打工以来总体上较少参加各种培训。
2.培训经费来源。在经费来源的调查上,本次调查设计了可多选的选项,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经费主要来源于家庭、个人和企业,占被调查者的73.9%。其中培训经费来自家庭及个人的占34.9%、来自所在企业的占39.0%、来自于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的所占比重很低,分别占1.1%、1.5%。可见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成本主要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和所在企业承担。政府和社会团体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方面的经费支持较少。 3.培训内容。调查问卷显示,西北新生代农民工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更加注重专业技能培训,其中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员占到调查对象的60.7%;还有少部分人员接受了电脑基础知识培训,占9.9%;面试技巧培训和其他培训,占3.7%。
调查问卷的结果反映出新生代农民工更愿意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原因有二:一是农民工被所在企业安排接受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二是农民工出于自发性需要,主动进行自我提高。但是从培训经费近一半是来自于培训者家庭和个人判断,新生代农民工对直接有助于提高择业能力和收入水平的培训内容比较欢迎。对于务虚的面试技巧和其他培训缺乏积极性。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从业和收入情况
本次调查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从业和收入情况设计了相应调查项目,以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分布、稳定性及收入情况。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从业情况
1.从业情况。本次问卷中列出加工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业、住宿餐饮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居民服务维修及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和其他共九种行业。根据调查问卷,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从事加工制造业和住宿餐饮业人员最多,各自占到18.4%;其次为建筑业和其他,比例分别为17.6%、12.9%;而从事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居民服务维修及其他服务业和房地产业人数较少,总共只占32.7%。
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行业分布特征,与其接受教育培训状况有很大关系,由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员所占比重较低,仅有23.9%,故从事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居民服务维修及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业这些对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要求较高行业的人数比重较少。
尽管本次问卷调查样本数量较少,但是从与国家统计局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的数据对比看,农民工大多从事加工制造业、建筑业这点上看结果相同,至于其他数据差异可能与问卷中行业种类设计不同有关。
2.职业稳定情况。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稳定性方面较差,呈现出频繁跳槽、频繁失业的特点。本次问卷调查数据显示,从业以来工作变动两次以上为68.1%,其中变动两次的人员最多,为28.7%;其次是变动三次和一次的人员,分别为18.4%和16.2%;变动四次、五次以上的分别为8.5%和12.5%;不变动的只占到15.4%。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状况
调查问卷显示,2012年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收入水平为2210元。其中收入水平在1500元以下的占22.0%, 3000元以上的占18.4%;1500元到3000元的较多,占到了56.9%,超过其总数的一半以上。这种工资分布状况与2012年外出农民工全国平均收入2290元的情况基本一致。对比初次获得收入情况,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总体上有所提高,1500元以下的比重从86.0%下降到22.0%,而3000元以上的比重从1.1%,上升至18.4%,2000元以上收入群体占到总量的55.5%,与之前只有5.5%形成鲜明对比。
三、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职业选择及收入间的关系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历次寻找工作中受到的限制因素,调查结果显示遭遇到最多的是技能、学历和工作经验的限制,比例分别为54.8%、53.7%、48.9%。此外,还有性别、年龄、户籍和其他限制,它们的比例分别为15.4%、12.5%、7.7%、5.9%。
由此可见,技能和学历、经验是新生代农民工寻找工作的主要障碍。下文中,我们试图通过对拥有不同教育培训水平农民工的收入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得到教育培训与收入、职业选择的关联性。
(一)文化程度对职业选择和收入的影响
1.文化程度对职业选择的影响。本文在表6中,试图用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所在行业的分布情况,说明文化程度对职业选择的影响。
从表6中看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工行业选择面窄小,只能在建筑业、加工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等行业中就业,至于需要较高文化程度的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及房地产业中就业比率极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则职业选择面较为宽泛,各个行业都有涉及。特别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从业排列在前三位的是加工制造业、教育卫生及社会工作和其他。调查结果说明,文化程度确实是农民工择业的影响因素,较高的文化程度能够使农民工拥有更多的职业选择灵活性,并且可以达到主要劳动力市场企业员工素质的要求,获得向上流动的职业机会。
2.文化程度对收入的影响。收入的高低首先与所从事职业有关,而从事何种职业又取决于劳动者的文化程度。如果新生代农民工能够以自己较高的文化素质敲开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大门,那么就能获得较高的薪酬和较多的晋升机会。表7是关于不同文化程度的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收入的分布情况,以此来说明文化程度与收入的相关性。
从表7来看,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收入分布情况,因为调查样本过少而不具有说服力。其他几组调查样本中,月收入为2500元以上的人员,所占百分比分别为43.4%、34.3%、26.7%、43.1%。其中小学和初中组所占百分比较高,可以用其较长的工龄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加以解释。高中组的百分比较之小学和初中组而言较低,则可以用工作时间较短、工作经验缺乏解释。大专以上组的高收入百分比较高,说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对农民工取得较高收入有正面影响。
上述数据说明高中教育对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提高作用不突出,但是工作年限和工作经验对文化程度低的劳动者收入提高作用显著。
(二)职业培训对职业生涯和收入的影响
关于职业培训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择业和收入的影响,我们采取把新生代农民工按照参加培训次数多少分组的办法,得到培训次数不同的农民工所从事职业和收入情况,借此说明职业培训的作用。 1.职业培训次数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生涯的影响。通过对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培训次数各不相同的群体对于培训的认识大不相同,同时培训对职业生涯的影响情况差异较大。只接受一次以下职业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中,认为参加培训可以给他们加薪或升职的占27.1%,认为有助于找到环境更好工作的占16.0%,认为没有什么影响的占16.6%,其余40.3%的调查对象未对此项调查做出任何回复。
在接受培训次数为两次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中,认为参加职业培训可以给他们加薪或升职的占68.6%,认为可以有助于找到环境更好的工作的占17.4%,认为没有什么影响的12.8%,
1.2%未做任何回复。
调查结果的差异性说明两点问题:一是参加技能培训确实能够加薪或升职以及找到环境更好的工作,同时也意味着向上进行职业流动的可能性大大加强。二是接受较少培训的人员对培训作用未做出任何回复情况较多,说明这部分人对于参加培训的认识不足,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较差。
2.培训内容对职业生涯的影响。在技能培训和电脑基础知识培训中,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的占60.7%,而参加电脑基础知识培训的只占9.9%。可见新生代农民工中多数人认为专业技能培训更重要。
就参加过专业技能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认为参加培训可以实现加薪或升职的占54.7%,认为参加培训可以找到环境更好工作的人占20.1%,认为没有影响的占24.5%。可见,专业技能培训对于职业生涯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针对既参加过专业技能培训又参加过电脑基础知识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认为能够加薪或升职的占到94.4%。这一调查结果说明如果培训内容辅助以电脑基础知识培训,则会加大这一影响。但是,其他培训内容效果不明显。
3.职业技能培训对收入的影响。在272份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总样本中,挑选出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样本185份进行分析,比较他们的初次工作的工资收入与现在工作的工资收入发现,参加过培训之后农民工的工资水平的确有了提高。培训之前的初次工资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只占13.5%,而参加过培训的农民工现在工资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占到75.7%。当然这里的数据并没有排除物价上涨因素,因此还有一定的虚高成分。
为了排除物价因素的干扰,进一步说明培训与收入的相关性,我们可以进一步将没有或较少进行职业培训人员和接受较多培训人员的收入增长情况数据进行比较。
82名从没参加过任何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现在的工资在2000元以上的占44%,而185名参加过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现在的工资在2000元以上的占57.3%。
参加过一次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中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占51.5%。
参加过两次及以上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中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占64%。
由此可见,农民工的收入和培训次数正相关。文化程度的高低和职业培训多少确实对农民工择业灵活性和职业素质、技能水平有正面影响,对他们能否实现向上职业流动和获得较高工资水平产生作用,进而影响到能否获得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最终实现定居城市,完成农村人口市民化的目标。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本次调查问卷分析,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之第一代农民工确有提高,教育培训与就业收入之间总体上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但由于在工作技能以及经验方面的缺陷,高中生与初中生相比,在获取收入方面并不具优势。
职业培训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选择与薪资水平的上升有正面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培训内容方面,有自己的需求偏好,针对诸多的培训他们更倾向于专业技能培训。
因此,建议政府在人力政策制定方面,可考虑对农村青少年的教育内容进行细分:对于不能进入大专院校学习的青少年进行职业教育;对于有能力进入大专院校学习的学生,采取各种方式进行资助和支持;同时增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以上措施,最终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稳定就业和提高收入的目标,顺利实现城镇化。
[基金项目: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陕西省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绩效评价及优化研究”(2011KRM66),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教育机会分配、人力资本水平及西部农村青年的职业流动”(10YJA79023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吴济惠.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职业教育策略[J].职教论坛,2010(19)
[2] 魏婧华,罗湛,翁贞林.人力资本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及收入水平的影响—基于9省市的调查数据[J].经济研究导刊,2013(9)
[3] 乐章,刘苹苹.人力资本与收入水平—关于外出务工农民的一个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2)
[4] 姚先国,陈凌.中国人力资源与就业压力分流[J].学术月刊,1999(11)
[5] NEE V.The Emergence of a market society:hanging mechanisms of stratification in China[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96 (4)
[6] PIORE MJ.The Dual Labour Market ,Theory and Application [M].Cambridge Mass Winthrop,1970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 陕西西安 710100)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