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与统计分析法,对浙江省12所高职院校1200名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若干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高职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的定位为强健体魄、娱乐身心、未来工作的需要;高职大学生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取向排在前三位的是乒乓球、排球、羽毛球;高职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为教育政策、体育课程、体育教师教学价值取向。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取向体育
大学生的体育价值取向作为一种精神实体,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以及具体的体育行为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那么,大学生的体育价值取向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也直接影响着大学体育教育目标是否能够达成。正确的体育价值取向对于即将步入社会、参与社会建设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地位形象的上升、大众观念的动态变化,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是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本研究,旨在以和谐社会为时代背景,从价值学和体育学的内在联系入手,并对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的主要因素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力求客观、全面地反映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的现实状况,进而提出当代体育价值取向的基本构架,以弥补本领域研究的不足。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课题以浙江省高职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浙江省辖区内的12 所高职院校随机抽取1200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000份,有效问卷 900份,有效率为90.0%。对问卷进行了信度、效度的检验,均符合统计学要求。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大学生体育价值的目标取向
大学生体育价值的目标取向,指大学生通过体育活动达到什么样的价值目标。它是直接推动自身进行积极体育锻炼的一种内驱力。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价值目标取向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三位的是强健体魄(76.21%)、娱乐身心(62.35%)、未来工作的需要(58.02%)。
强健体魄。强健体魄是高职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首要价值取向,这充分说明,当代高职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价值有明确的理解认识,从另一方面也体现出高职大学生对自身身体健康状况感到不理想。研究表明,多数学生精神紧张,由于学习压力大,运动时间过少是导致身体状况变差的主要原因,同时,在未来工作与生活的需要,使大学生深刻意识到体育锻炼是强健体魄,增进健康的首选。
娱乐身心。高职大学生把体育运动作为娱乐身心、调节情绪,减轻心理负担的主要方式。在社会劳动与生活中,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很高的专业技能与生活能力,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和人际沟通交往能力。体育运动不仅能调节人的紧张情绪,克服心理障碍,同时还可以调节不健康的心理。
未来工作的需要。高职大学生未来的职业越来越依赖体育技能与身体素质能力,如,巷口码头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用游泳技能;高空作业者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平衡能力;保卫工作需要具备擒拿格斗的技能;演艺行业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身材还要具备优良的体能,等等。体育是教育中的一门学科,其特殊的功能是其它学科所不具备的,高职大学生为了适应其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在选择体育锻炼越来越强调运动项目在未来工作中实用价值。
(二)高职大学生体育价值的活动取向
1.高职大学生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取向
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大学生选择运动项目排在前三位的是乒乓球(51.32%)、排球(48.65%)、羽毛球(41.86%),排在第4-6位的项目是篮球(36.14%)、武术(30.65%)、足球(29.39%)。其中位列第一的乒乓毛球是高职大学生选择比较一致的活动项目,占被调查男女生的51.32%。这说明趣味性和实用性、健身性和普及性较强,可娱乐、易开展的活动项目最受欢迎。另外,男生最青睐的活动项目是篮球、羽毛球、足球;女生最热衷参与的活动项目是羽毛球、乒乓球和排球。
2.高职大学生对高校体育教师认可度的价值取向
从调查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在“你喜欢何种类型的体育教师?”调查中,80.32%的学生选择了复合型的体育老师,这表明具有多重能力的体育教师比较受高职大学生的欢迎,单一“训练型”和“教学型”知识技能格局的教师急需转变。在“你认为高职体育教师最好通过何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导?”调查中,有50.23%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应结合自身运动经历对其进行经验借鉴性价值引导,41.91%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应结合有益于终身健康的相关体育项目对其进行价值引导,25.23%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将来就业需求的实际进行与时俱进的价值引导。
3.影响高职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的因素
(1)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是学校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的指导方针,是统治阶级教育意志的表达。统治阶级为保证教育事业平衡有序地发展必然要发挥教育政策管理教育的作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2001年印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大学生提高自己的专业和综合素质,树立全面发展的思想。在学校体育领域内,也相继出现一系列政策文件,如教育部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这一切,必然对高职大学生的体育价值取向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2)体育课程
课程是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是学生在课外学习和自学活动的内容总纲要,是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过程。教育部在2002年《纲要》及2005年正式实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通过科学的体育教学和合理的锻炼过程,达到促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这种提法,改变了以往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放在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改变了以往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被动承受者,转换成体育学习的主体,这种变化对高职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的影响是必然的。
(3)体育教师教学价值取向
体育教师教学价值取向是指体育教师通过对体育教育工作的认识和判断,在观念和行为上做出的重要性选择。高职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根据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大纲、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逐渐形成具有个性風格,相对稳定的教学价值取向。高职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决定着教什么和怎么教,他们的教学价值取向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高职大学生的体育课学习内容及学习效果。一般情况下,高职体育教师会根据教育政策法规、结合本地区与学校的实际情况而选择教学内容,但在体育课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将自己的教学价值取向传递给学生,这就对大学生的体育价值取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优化高职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的建议
(一)改变原有教学模式,使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方面更趋于灵活
中国多年来形成的偏重技术、技能教学的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学生的体育技术标准化价值取向。每个学生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状况和个人愿意选择项目,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方面更趋于灵活,以达到身心愉悦、强身健体的目的。
(二)通过体育教育完善学生精神健康价值取向
大学生正处于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起点,所以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目的不单单是对学生进行身体健康教育,更重要的是完善精神健康教育。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早在秦汉时期就曾流行过以技击性为主的项目,到了秦汉后这种技击性运动逐渐转变为礼仪运动向精神层面发展,如舞龙、舞狮子、武术等运动项目,这与西方竞技运动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所以高职体育在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应该加入民族精神教育,还应特别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让其教育意义得到充分发挥。
(三)参加体育社团及俱乐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竞争意识
大学生体育运动不只是传承传授体育运动的知识和技能,也不只是加强健康水平,而是对增长生存品质和改善生存形式等方面的有力提升。在体育运动教育或运动竞争中,始终贯彻着体育运动的精神和整体的竞争意识。每个竞争者都希望通过体育运动来展示自己的运动能力,为集体争夺荣誉,在展现自我的同时能够为集体的荣誉增加光辉,所以在高校的体育教育中要突出这种集体荣誉感的教育。
★基金项目: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课题,课题编号:NZ12094S。
参考文献:
[1]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2] 王圣,杨刚.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与整合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7):22-25.
[3] 冯霞,尹博.人文体育观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25-27.
[4] 廖年忠,谭洁.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体育的价值取向[J].体育学刊.2004.11(2):129-131.
[5] 李可兴,黄晓丽.学校体育价值观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5(3):78-79.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取向体育
大学生的体育价值取向作为一种精神实体,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以及具体的体育行为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那么,大学生的体育价值取向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也直接影响着大学体育教育目标是否能够达成。正确的体育价值取向对于即将步入社会、参与社会建设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地位形象的上升、大众观念的动态变化,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是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本研究,旨在以和谐社会为时代背景,从价值学和体育学的内在联系入手,并对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的主要因素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力求客观、全面地反映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的现实状况,进而提出当代体育价值取向的基本构架,以弥补本领域研究的不足。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课题以浙江省高职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浙江省辖区内的12 所高职院校随机抽取1200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000份,有效问卷 900份,有效率为90.0%。对问卷进行了信度、效度的检验,均符合统计学要求。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大学生体育价值的目标取向
大学生体育价值的目标取向,指大学生通过体育活动达到什么样的价值目标。它是直接推动自身进行积极体育锻炼的一种内驱力。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价值目标取向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三位的是强健体魄(76.21%)、娱乐身心(62.35%)、未来工作的需要(58.02%)。
强健体魄。强健体魄是高职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首要价值取向,这充分说明,当代高职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价值有明确的理解认识,从另一方面也体现出高职大学生对自身身体健康状况感到不理想。研究表明,多数学生精神紧张,由于学习压力大,运动时间过少是导致身体状况变差的主要原因,同时,在未来工作与生活的需要,使大学生深刻意识到体育锻炼是强健体魄,增进健康的首选。
娱乐身心。高职大学生把体育运动作为娱乐身心、调节情绪,减轻心理负担的主要方式。在社会劳动与生活中,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很高的专业技能与生活能力,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和人际沟通交往能力。体育运动不仅能调节人的紧张情绪,克服心理障碍,同时还可以调节不健康的心理。
未来工作的需要。高职大学生未来的职业越来越依赖体育技能与身体素质能力,如,巷口码头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用游泳技能;高空作业者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平衡能力;保卫工作需要具备擒拿格斗的技能;演艺行业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身材还要具备优良的体能,等等。体育是教育中的一门学科,其特殊的功能是其它学科所不具备的,高职大学生为了适应其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在选择体育锻炼越来越强调运动项目在未来工作中实用价值。
(二)高职大学生体育价值的活动取向
1.高职大学生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取向
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大学生选择运动项目排在前三位的是乒乓球(51.32%)、排球(48.65%)、羽毛球(41.86%),排在第4-6位的项目是篮球(36.14%)、武术(30.65%)、足球(29.39%)。其中位列第一的乒乓毛球是高职大学生选择比较一致的活动项目,占被调查男女生的51.32%。这说明趣味性和实用性、健身性和普及性较强,可娱乐、易开展的活动项目最受欢迎。另外,男生最青睐的活动项目是篮球、羽毛球、足球;女生最热衷参与的活动项目是羽毛球、乒乓球和排球。
2.高职大学生对高校体育教师认可度的价值取向
从调查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在“你喜欢何种类型的体育教师?”调查中,80.32%的学生选择了复合型的体育老师,这表明具有多重能力的体育教师比较受高职大学生的欢迎,单一“训练型”和“教学型”知识技能格局的教师急需转变。在“你认为高职体育教师最好通过何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导?”调查中,有50.23%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应结合自身运动经历对其进行经验借鉴性价值引导,41.91%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应结合有益于终身健康的相关体育项目对其进行价值引导,25.23%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将来就业需求的实际进行与时俱进的价值引导。
3.影响高职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的因素
(1)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是学校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的指导方针,是统治阶级教育意志的表达。统治阶级为保证教育事业平衡有序地发展必然要发挥教育政策管理教育的作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2001年印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大学生提高自己的专业和综合素质,树立全面发展的思想。在学校体育领域内,也相继出现一系列政策文件,如教育部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这一切,必然对高职大学生的体育价值取向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2)体育课程
课程是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是学生在课外学习和自学活动的内容总纲要,是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过程。教育部在2002年《纲要》及2005年正式实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通过科学的体育教学和合理的锻炼过程,达到促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这种提法,改变了以往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放在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改变了以往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被动承受者,转换成体育学习的主体,这种变化对高职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的影响是必然的。
(3)体育教师教学价值取向
体育教师教学价值取向是指体育教师通过对体育教育工作的认识和判断,在观念和行为上做出的重要性选择。高职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根据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大纲、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逐渐形成具有个性風格,相对稳定的教学价值取向。高职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决定着教什么和怎么教,他们的教学价值取向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高职大学生的体育课学习内容及学习效果。一般情况下,高职体育教师会根据教育政策法规、结合本地区与学校的实际情况而选择教学内容,但在体育课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将自己的教学价值取向传递给学生,这就对大学生的体育价值取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优化高职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的建议
(一)改变原有教学模式,使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方面更趋于灵活
中国多年来形成的偏重技术、技能教学的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学生的体育技术标准化价值取向。每个学生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状况和个人愿意选择项目,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方面更趋于灵活,以达到身心愉悦、强身健体的目的。
(二)通过体育教育完善学生精神健康价值取向
大学生正处于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起点,所以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目的不单单是对学生进行身体健康教育,更重要的是完善精神健康教育。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早在秦汉时期就曾流行过以技击性为主的项目,到了秦汉后这种技击性运动逐渐转变为礼仪运动向精神层面发展,如舞龙、舞狮子、武术等运动项目,这与西方竞技运动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所以高职体育在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应该加入民族精神教育,还应特别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让其教育意义得到充分发挥。
(三)参加体育社团及俱乐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竞争意识
大学生体育运动不只是传承传授体育运动的知识和技能,也不只是加强健康水平,而是对增长生存品质和改善生存形式等方面的有力提升。在体育运动教育或运动竞争中,始终贯彻着体育运动的精神和整体的竞争意识。每个竞争者都希望通过体育运动来展示自己的运动能力,为集体争夺荣誉,在展现自我的同时能够为集体的荣誉增加光辉,所以在高校的体育教育中要突出这种集体荣誉感的教育。
★基金项目: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课题,课题编号:NZ12094S。
参考文献:
[1]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2] 王圣,杨刚.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与整合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7):22-25.
[3] 冯霞,尹博.人文体育观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25-27.
[4] 廖年忠,谭洁.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体育的价值取向[J].体育学刊.2004.11(2):129-131.
[5] 李可兴,黄晓丽.学校体育价值观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5(3):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