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进行生活化作文教学《春天的一处景物》时,该课设计的教学目标为:教会学生抓住春天事物的特点,有序观察事物;教会学生动静结合,并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描绘春天的一处景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增强他们表达和写作的欲望。其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谈话导入,歌曲揭题
老师问:“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学生们齐声回答:“春季。”“对,美丽的春天已经向我们走来啦!今天就让我们张开双臂,一起走进大自然,去寻找春天,好吗?首先请大家美美地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会唱的一起唱,不会的打打节拍。”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老师接着说:“听完了歌曲,你觉得春天怎么样呢?你是从哪句歌词里感受到的?”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和讨论。老师说:“你们真是善于倾听和思考的孩子。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春天,用我们的生花妙笔去描绘美丽的春天。”板书课题:春天的一处景物。
【评析】教者用歌曲导入新课,起到了营造气氛、烘托氛围的作用。孩子们边唱边赏春天,在歌词中找春天的典型景物及其特征,为下一步作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指导观察,典型引路
第一步:引出课题。老师说:“课前,老师已经告诉大家利用双休日到郊外去找春天,你们找到春天了吗?欣赏到春天什么美景,谁来说说?”学生图片展示和汇报他们游玩的美景。第二步:个案点睛。老师说:“庄馨妍同学,你到什么地方找春天的,观赏到了春天哪些景物,你来说说。”庄馨妍汇报。
【评析】这一环节,教者重点引导学生明晰“哪一处春天”“春天有哪些景物”“景物哪些典型特点”……让学生明确作文中心和写作的重点。同时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抓住景物的特点观察。从真正意义上解决了作文教学“言之有物”的问题。
第三步:“双休日,张老师也到郊外找春天啦!这不,这是我在寻找桃花岛拍摄的一组图片,来,我们一起好好欣赏欣赏。”第四步:指导观察,进行“说的训练”。先提出问题:“这组图片美吗?你们应该如何观察?”请学生汇报。再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一些写作方法:①顺序清晰;②抓住特点;③修辞恰当;④动静结合。接着,让学生们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完整地介绍一下这美丽的桃花岛美丽的春景。由同座位练说,准备汇报。最后,指名汇报,适时评价、点拨。
【评析】通过指导观察、引导表述,让学生明确说什么、怎么说、如何选用恰当的修辞手法。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不仅要说出春天花草树木等景物的特征,而且要说出蜜蜂、蝴蝶等生物的特征。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让学生习得要领,掌握方法。
迁移学法,学生练笔
第一步:“神州有天皆丽日,祖国无处不春天!美丽的地方当然不止桃花岛一处!让我们一起美美地欣赏不一样的春光。”(师播放视频《春光美》)第二步:“同学们,不同的地方有不一样的春光,你最想介绍哪一处呢?现在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运用我们刚才学到的方法,写出我们最欣赏的一处春景吧!”(板书:出示习作要求)第三步:学生拟稿,教师巡视指导。
【评析】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及时拓展作文的空间,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根据习得的方法自由表达,自由习作,真正把习作的话语权交给了学生。
评析作文,指导修改
教师先出示学生作文,并说:“请大家来说一说,你认为他哪个地方写得好,好在哪儿呢?哪个地方还要再进行补充或换个说法会更好?”学生们发表意见后,教师及时指导修改。然后,学生评议修改后的作文。老师引导说:“现在大家觉得他的作文怎么样?那大家就学着他的样子再把自己的作文修改一下,或同座位、同小组的成员互相修改。”接着,再指导学生进行二次修改。并请一位同学把二次修改后的作文读给大家听一听,并引导学生:“现在和刚才比起来,他有哪些进步?”最后是学生评议交流。教师进行小结:“景美文更美。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抓住春天一处景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详略得当地介绍了它的美丽,表达出了我们心中的热爱和赞美。课后请继续修改习作,老师相信,只要我们认真修改,相信大家一定会写出让老师赞叹不已的习作的。”
【评析】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及时组织学生评议,让智慧再一次碰撞,鼓励孩子“我手写我心”,更好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课后总评
这堂习作片段指导课教学,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在引导学生观察、表达上有较大突破。总的来说有以下特点:一是重视情感的激发。本堂课的教学,教者注意通过歌曲导入、语言激励、图片观察等手段,引发学生的亢奋情感,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习作训练之中。二是重视思路的开拓。作文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一篇习作的完成必须经历从观察到表达的过程,观察好是写好的前提。课上,张老师努力在引导学生观察上下功夫,先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抓住景物的特点观察;接着让学生进行说的训练,选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说准确、说具体、说生动、说出春天景物的特征;然后,迁移学法,一步步地打开学生的思路,放飞灵感。三是重视说的训练。课上,老师以童心、童趣对待学生,重视指导学生观察,鼓励和支持学生大胆地说,自由地、有特色地表达,这样,打开了学生语言的闸门,更有利于学生的表达,从而为学生写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空间。
(张飞兰系设计者,咸高军系评析者)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
谈话导入,歌曲揭题
老师问:“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学生们齐声回答:“春季。”“对,美丽的春天已经向我们走来啦!今天就让我们张开双臂,一起走进大自然,去寻找春天,好吗?首先请大家美美地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会唱的一起唱,不会的打打节拍。”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老师接着说:“听完了歌曲,你觉得春天怎么样呢?你是从哪句歌词里感受到的?”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和讨论。老师说:“你们真是善于倾听和思考的孩子。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春天,用我们的生花妙笔去描绘美丽的春天。”板书课题:春天的一处景物。
【评析】教者用歌曲导入新课,起到了营造气氛、烘托氛围的作用。孩子们边唱边赏春天,在歌词中找春天的典型景物及其特征,为下一步作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指导观察,典型引路
第一步:引出课题。老师说:“课前,老师已经告诉大家利用双休日到郊外去找春天,你们找到春天了吗?欣赏到春天什么美景,谁来说说?”学生图片展示和汇报他们游玩的美景。第二步:个案点睛。老师说:“庄馨妍同学,你到什么地方找春天的,观赏到了春天哪些景物,你来说说。”庄馨妍汇报。
【评析】这一环节,教者重点引导学生明晰“哪一处春天”“春天有哪些景物”“景物哪些典型特点”……让学生明确作文中心和写作的重点。同时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抓住景物的特点观察。从真正意义上解决了作文教学“言之有物”的问题。
第三步:“双休日,张老师也到郊外找春天啦!这不,这是我在寻找桃花岛拍摄的一组图片,来,我们一起好好欣赏欣赏。”第四步:指导观察,进行“说的训练”。先提出问题:“这组图片美吗?你们应该如何观察?”请学生汇报。再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一些写作方法:①顺序清晰;②抓住特点;③修辞恰当;④动静结合。接着,让学生们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完整地介绍一下这美丽的桃花岛美丽的春景。由同座位练说,准备汇报。最后,指名汇报,适时评价、点拨。
【评析】通过指导观察、引导表述,让学生明确说什么、怎么说、如何选用恰当的修辞手法。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不仅要说出春天花草树木等景物的特征,而且要说出蜜蜂、蝴蝶等生物的特征。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让学生习得要领,掌握方法。
迁移学法,学生练笔
第一步:“神州有天皆丽日,祖国无处不春天!美丽的地方当然不止桃花岛一处!让我们一起美美地欣赏不一样的春光。”(师播放视频《春光美》)第二步:“同学们,不同的地方有不一样的春光,你最想介绍哪一处呢?现在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运用我们刚才学到的方法,写出我们最欣赏的一处春景吧!”(板书:出示习作要求)第三步:学生拟稿,教师巡视指导。
【评析】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及时拓展作文的空间,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根据习得的方法自由表达,自由习作,真正把习作的话语权交给了学生。
评析作文,指导修改
教师先出示学生作文,并说:“请大家来说一说,你认为他哪个地方写得好,好在哪儿呢?哪个地方还要再进行补充或换个说法会更好?”学生们发表意见后,教师及时指导修改。然后,学生评议修改后的作文。老师引导说:“现在大家觉得他的作文怎么样?那大家就学着他的样子再把自己的作文修改一下,或同座位、同小组的成员互相修改。”接着,再指导学生进行二次修改。并请一位同学把二次修改后的作文读给大家听一听,并引导学生:“现在和刚才比起来,他有哪些进步?”最后是学生评议交流。教师进行小结:“景美文更美。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抓住春天一处景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详略得当地介绍了它的美丽,表达出了我们心中的热爱和赞美。课后请继续修改习作,老师相信,只要我们认真修改,相信大家一定会写出让老师赞叹不已的习作的。”
【评析】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及时组织学生评议,让智慧再一次碰撞,鼓励孩子“我手写我心”,更好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课后总评
这堂习作片段指导课教学,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在引导学生观察、表达上有较大突破。总的来说有以下特点:一是重视情感的激发。本堂课的教学,教者注意通过歌曲导入、语言激励、图片观察等手段,引发学生的亢奋情感,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习作训练之中。二是重视思路的开拓。作文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一篇习作的完成必须经历从观察到表达的过程,观察好是写好的前提。课上,张老师努力在引导学生观察上下功夫,先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抓住景物的特点观察;接着让学生进行说的训练,选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说准确、说具体、说生动、说出春天景物的特征;然后,迁移学法,一步步地打开学生的思路,放飞灵感。三是重视说的训练。课上,老师以童心、童趣对待学生,重视指导学生观察,鼓励和支持学生大胆地说,自由地、有特色地表达,这样,打开了学生语言的闸门,更有利于学生的表达,从而为学生写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空间。
(张飞兰系设计者,咸高军系评析者)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