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光过得飞快,笔者还记着去年年底为《牡丹》的散文写综评,2017年就要结束了。打开《牡丹》,满纸飘香。2017年的《牡丹》散文,依然是以传统叙述方式为主,关注的依然是人生百态,并《牡丹》不回避热点焦点问题,所刊登散文绝没有小资情调的卿卿我我。同时,笔者注意到2017年的《牡丹》所刊登散文,在尊重大自然,彰显“天人合一”理念方面有很大分量。
党的十九大提倡导的生态文明与古代的“天人合一”理念是相通的,可以说,尊重大自然,就是尊重人类自己,很多作者从深刻而深情地表达了自己的“自然观”,使得读者掩卷受益。
关注民生:直面人生的写作态度
关注人类生活和人们的命运,是文学的永不衰竭的母题之一。2017年《牡丹》的许多散文作者,主动关注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闪烁出灼灼的散文之光。如何让人生的过程深邃一些,史小溪在2017年《牡丹》第一期发表的散文《高地上的传说和历史(外一篇)》,亦做出了自己的探索。作者在文本里热情讴歌了陕北旺盛的生命力,更为可贵的是作者通过对于历史反思,呈现了一位思想者的情怀。一个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更需要本民族的精神支柱,没有精神支撑,即使物质生活再富裕,也会在某一天轰然倒塌。在此散文里,作者记载了自己受延安民政部门委托,为延安最宽敞的“二道街”更名为“肤施大街”的过程;这个更名来源于“尸毗王”(传说是释迦摩尼第三世的化身)舍身饲鸽的故事,作者认为,“肤施”更能体现延安的胸襟,是延安的品质,也是延安的德格风骨。史小溪的《由诗到歌的“草帽”》重新叙述了日本作家森村诚一写的长篇小说《人性的证明》中的精彩段落,结合电影《人证》阐释什么叫做叫“艺术的情感”,“就小说来说,这里描写的更多的是人情,人性,而非什么阶级,觉悟……”——这样的叙述不只是发现,也是心灵的感喟。
生活是丰富的大海,有喜剧,就有悲剧,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叶晓燕的散文《柴大》就写了一位农村悲剧人物———柴大,虽然这位农民勤劳憨厚,本应该勤劳致富的,但是厄运一直伴随着他,早年“数九寒冬,五个孩子的床上铺的居然是稻草,连棉褥子都没有。”后来他劳作种的小麦被河水冲走,再后来种植杨树苗致富,“树林不负众望地支撑起了柴大一家的吃穿用度,然而也仅仅是吃穿而已”。后来柴大好不容易生活有了起色,可是他的二女婿在京城收废品得了脑膜炎,柴大的三岁的小娃竟然吃鸡蛋噎死了,柴大的老婆,生完了第五个孩子也撒手西去……柴大被一系列灾难压迫得像是鲁迅小说《故乡》的中年闰土,精神已经接近崩溃,接着悲剧又一次袭击了他,这位老农得了肺癌,撒手人寰……柴大的悲剧命运真的令人思索。村姑的《镰刀爷》写的也是一位老农,开铁匠铺,手艺超群,工艺认真,“镰刀爷的镰刀所向披靡,滋拉一下,多长一行麦都会应声而倒。”但是机械化劳动代替了他的打镰刀手艺(这是趋势),镰刀爷终于停止了自己的铁匠营生。事物是辩证的,有的时候看起来的悲剧却含着喜剧的因子,如梦桐疏影写的《黑糖果》,散文里的唐老太是一位捡垃圾的老太,长相奇丑,一生未嫁,她是一个悲剧人物,然而悲剧人物也有闪光的一面,老太收养了被遗弃的婴孩,历经艰辛,把孩子培养成人,“唐新(即收养的弃婴)在部队当上了团长”,唐老太太捡来的儿子对妈妈更是孝顺有加,从“善有善报”角度讲,彰显了人生的正能量。
生活中有诗意,更多的是必须面对生活现实。比如说浩瀚的大海对于诗人来说是充满诗意的,可是在诗意的另一面也有难于言传的人生苦痛,可以说,凡是生活必有伤疤,庞华坚的《大海沉默无声》这篇长散文就写出了大海的“另一面”,作者稱航海人“是这世间最孤独的一群人之一”。作者的工友老梁已经不适合在海上工作,但老梁的生活处境决定了他不能放弃船上的工作。一个人选择当水手,就同时选择了承受风险,因为船只在大海上航行,并不总是风平浪静,一定会遇到大风甚至台风,不安全感充斥在每个船员心里。大海是强大的,“在浩渺大海的面前,所有飞扬的骄傲只能平静下来”。作者虽然在海上工作,感到依然无法理解大海,“往往是最熟悉的东西,给了我们最深刻的陌生感”,这是真实的哲理。庞华坚的《大海沉默无声》向读者揭示了风景的审美发生是需要前提的——安全感,有肉体方面的安全感,也有精神方面的安全感,如果没有安全感,再奢谈审美是苍白的。柴薪散文《中年记(五篇)》是回忆录式散文,作者分五章记录了自己的酸甜苦辣,其间有对生活际遇的诗意解读,表达了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
散文在功能是要有益于世道人生,有助于民众睁开眼睛看世界,郭瑞民的《一声冷枪引爆的战争》积极探索的“七七事变”真相。此散文是一篇纪实型散文,散文记叙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包括几次小的冲突),得出结论“偶然中永远含有必然。即使没有那个日本小兵的‘失踪’,即使没有那一声冷枪,即使没有那几次小冲突,那场战争仍然会爆发。”战争是残酷的,战争也从另一个侧面唤起了民族的自立精神,“全面抗战的浴血实践,使中国人民终于明白了:国与家原本便是紧密相连,民族危亡之际,没有置身事外的看客。”——这是此篇散文的精彩之处。丘晓兰的《涯系客家人》通过“蕉岭”写客家文化,即是地域里文化。一个人甚至一个族群的性格和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比如对中国梅岭一带的客家人来说,性格固执而保守,因为他们“只相信自己经验的固执,容易安于较为舒适的现状,谦逊、温和、节俭,却极讲究礼节和颜面。”文章所写的蕉岭是作者的父亲、祖父、曾祖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文字充满了饱饱的亲情,作者的70岁小姑的一举一动都含着亲情的流露。作者虽然写自己的亲人,依然不回避亲人的缺点,他写到祖父性格的急躁,“疼爱孩子、脾气暴躁、刚直不阿、还要吃肉喝酒……这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作者写亲情而能够做到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亲人,很难。
人生在世,有出生就有去世,这是自然现象。自然现象也是“科学态度”,陈峻峰的《姥姥的人本主义葬礼》,是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作者用倒叙法来叙述自己的姥姥,姥姥对死亡的态度很坦然,“这是一个关于死亡的合约,大气,端庄,自然,坦荡”,对生死坦然的不仅仅是作者的姥姥,他们的邻居都是这样的“就像我们在乡村会惯常看到许多人在五十来岁的时候,就把自己的棺材打好了,有的就陈放在他睡觉的卧室里,仿佛时刻准备着。”作者写姥姥的葬礼现场,没有极度悲哀氛围。作者一面回忆姥姥的葬礼,一边对丧礼的“无文化”进行了批判,“不仅祭祀,诸多的公共的,私人的精神人文活动,都日益形式化,程式化,甚或功利化了。”吴曦的《白色妖塔的罪与罚》虽然没有谈生死,谈的却是和生死至关重要的事——有病。作者对于医疗器械很敏感,“在我看来,CT更像墓穴,机床缓缓把人送进去,让我想起当年祖母被推进墓穴的情景”,作者还详细地记叙了自己的父亲住院后,在医院所看、所闻,从另一个侧面表达了健康生活的可贵。 尊重自然,让大自然成为散文的主角
大自然和人的关系密切程度是不言而喻的,没有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就没有人类的自然审美。散文写的是人类生活,大多数散文以人物为主角,窃以为还是不足的,因为人仅仅是自然物种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中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象均可以成为散文的主角。
张福艳的散文《人间酱滋味》是以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作料——酱,叙述了酱的历史。在作者的笔下,酱是有生命,会呼吸的,“酱缸吸收天地日月的精华,滋养其中的酱是动态的,每天都发生着变化,点点滴滴,微妙而神奇”。这篇散文把食品的佐料——酱和百姓的生活紧密连接在一起,表达了百姓生活的幸福滋味。文猛的散文《给牛多割些青草》主角是牛和草,配角才是作者的爹娘、四哥、村长和兽医等,在文本里,作者叙述了自己一家和大黄牛的缘分,全家人精心喂养大黄牛,即使自己饿得面黄肌瘦,“我们喂养的大黄牛却膘肥体壮,威风凛凛。”人对家畜疼爱,家畜也给人增光,动物和人就产生了感情。在文本里,人和牛的和谐,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古代哲学思想。有人养牛,有人杀牛,吴元成的《崛山下?洛河边》写到了杀牛,写了屠夫杀牛前要念叨几句,似乎和即将被杀的老牛做一个交流,“老黄牛似乎听懂了,两眼流出浑浊的泪水。”字里行间,有着对生命的怜悯。
古都洛阳是华夏的发祥地。作者小重山充满感情地写了《洛阳笔记》——这样的文体应该属于“笔记体”散文。作者写出了五千岁的洛阳风情,“古城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仿佛都带着历史的印记”。因此作者写了古代帝王的陪葬品,写了中华第一古刹——白马寺。“中国佛教的故事,都从白马寺开始。”作者还写了伊河,河流是常见的,文明古迹却不多,伊河和洛河孕育出“伊洛文明”。小米的《雨润无声(六篇)》,大部分是以自然景物和动物为主角的,《雨润无声》写了北方夏热和南方的区别。《两棵榕树》谈的是本来属于南国的榕树在北方生活的情景。《说狗》谈的尽是狗了,也谈到“人有人的尊严,狗也有狗的底线。”周仁忠的《大板古井》不是新疆的大阪城,而是扬州市区一口井的名字。大板井水冬暖夏凉,“水质、水味好过一般井水”,作者还详细写了多位喝过这井水的文化名人。
大自然是一所大学校,深入其中可以学习到很多。李梅的《短居》分为五章,写的是进山暂时居住给心灵带来的惊喜。在山地,树木是主角,“一切都在树的怀里。眼前是树,枕后是树,身外风动雨落,叶片摇响的,也是树。”人在大自然中,会向大自然学习到很多东西,作者体悟到“一个人的高度是有限的,一个人寥寥的生命时日也是。有限是一种节制的幸福。”作者很注意通过观察树木的生长而对人的生命的感悟。必须具有一颗敬重大山和树木的心,才能和大自然融合得贴切。从宏观方面说,二十四节气属于大自然,也是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中国特色。曹文生写了《夏气书》,表达了作者对节气的热爱;在作者的眼睛里,节气是有文化的,比如立夏,“似乎属于草木。草木背后,其实是人伦,是文化。”作者显然是对农业耕作非常熟稔,比如写“小满”,作者的笔下的生活完全切合农村实际。在“小满里,民间有吃野菜习俗。一口,就吃出了当年的味道。似乎现在的人,不相信小满是苦的。”一下子把节气的氛围和土地的恩惠结合了起来。作者一方面崇拜节气,一方面从自然节气里提炼人的品格,如在《芒种》中叙述了这个节气的倔强的个性,对于小暑而言,“南风,是小暑的性格,它不革命。”对于大暑而言,“大暑藏于天地,别是一番情趣:雨水急促,树叶青绿。”这篇散文的艺术风格很散淡,古今趣事,生活况味,信手拈来。
同样写大自然,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关注点,也有自己的语言风格。妥清德的《风中捡拾的草叶与月光》也是以动植物为主角,但是语言就偏重于哲理,偏重于写感觉而不是铺陈生活现象。作者在《飞鸟不惊》谈到“每一个事物都需要一个能安放自己的地方……我们漂泊的心灵又该安放在哪儿呢!”确实是一个严肃问题。《风说出了我们不知道的生活》主角是——风,作者笔下的风,是自己的性格甚至是品格的,“谁也管不了风。风从来不委屈自己,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作者在《一个人的朝圣》写到了宗教,并不是诠释教义,而是表达生活态度;写旅行,贯穿了心灵的自由飘逸,“旅行,其实就是一场向内心的出走,你可以拥有自己的世界。”;作者是裕固族,但是他用汉语写的散文具有气定神闲的风格,可以带领读者抵达远方。
细腻地关注自然景象
关于物象和心象,很多写作者觉得生疏,虽然赞同写作的时候应该做到“物我两忘”,但对物象和心象如何在具体的语境相辅相成,依然会感到陌生。很多散文写作者,在写作中只强调“我”的在场,却忽视了客观事物的在场。要知道植物和动物都是有生命的,它们有“权利”在场展现自我。谭岩的《烟雨苍茫》是以南方的雨为审美对象。人和雨交融,“雨水”在作者的眼睛里是有情感、有质感的,作者很用心地一丝一丝抽出对于雨的细致感觉。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雨的形态,不同形态的雨和农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雨水在作者的笔下像一幅幅水墨画,这些画面又连接着农民的日常生活。菡萏写的《梦花街》是对上海处于黄浦区黄金腹地一条街道——梦花街,抒发了对这条具有浓浓上海味道街道的印象,把想象中的梦花街和眼前的梦花街进行对比,几许伤感,几多失落感在心头萦绕。
颜色关乎视觉,不仅人对颜色具有审美感觉,植物对颜色也有自己的独特好恶。王三宝的《三绿篇》写的尽是绿色。作者怀着一颗炽热的心写了绿色的墙壁,绿色的树荫,绿色的果实……其实作者写的绿,都是大家所司空见惯的,关键在于作者重新发现了它们独特的美。就说绿墙,“因为这墙不是砖头砌的,而是厚密的冬青树长成的围墙”,有了这道“墙”,墙两边的两家人在两边种果树,种菜,两家人相互往来,十分和谐。这篇散文从字面,作者写的是树木,其实写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关心。其中《绿果》写是的是作者老家的庭院葡萄和丝瓜生长和结果的快乐;其中《绿荫》写的是作者故乡小镇的街道两边曾经的绿荫,“先前的街道,两边的香樟树就像默默对视的情人”,可是因为多种原因,乡下这条街道两边的香樟树不在了,因此带来了隐痛——这就是人生。人生在世,快乐可以承受,痛苦也必须承受。
民俗也是许多作者所关注的,民俗是广义上的“自然景象”,人类感激自然,就会创造出民俗活动来抱以感恩。漆宇勤的《耍灯》写的是乡村的一项民间自发的、娱人娱己的民俗活动,“他们的动作甚至有时候并不连贯。但是,有劲,到位,是土地里刨食的庄稼人那种味儿”,很接地气的。灯,本来是一种生活物象,但经过农民的熏陶,就成了快乐的象征,“耍灯更多的是表达内心的欢悦,是亲友鄉邻之间的游戏,图个乐呵。”翟柏波的《洛河左岸》不是写河流,而是岸边的树木,要知道这些树木,是从山西前来此地谋生的先民种植的,作者通过对树木的叙述,落笔生根的还是人的品格。
笔者已经连续两年为《牡丹》写散文综评,逐渐对《牡丹》由浅入深地更加熟悉。2017年第十期有《牡丹》“六十年回忆专辑”,十位作者以纪实的笔调回忆了自己所经历的和所知道的《牡丹》,笔者注意到有来自基层的作者,因为与《牡丹》结识而改变了命运……六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笔者通过阅读这些回忆文字,对《牡丹》六十年走过的里程更加熟悉,相信《牡丹》会乘着党的十九大东风,坚持既定的办刊方向,不忘初心,勇于担当,把《牡丹》办得好上加好,花开不老。
责任编辑 王小朋
党的十九大提倡导的生态文明与古代的“天人合一”理念是相通的,可以说,尊重大自然,就是尊重人类自己,很多作者从深刻而深情地表达了自己的“自然观”,使得读者掩卷受益。
关注民生:直面人生的写作态度
关注人类生活和人们的命运,是文学的永不衰竭的母题之一。2017年《牡丹》的许多散文作者,主动关注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闪烁出灼灼的散文之光。如何让人生的过程深邃一些,史小溪在2017年《牡丹》第一期发表的散文《高地上的传说和历史(外一篇)》,亦做出了自己的探索。作者在文本里热情讴歌了陕北旺盛的生命力,更为可贵的是作者通过对于历史反思,呈现了一位思想者的情怀。一个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更需要本民族的精神支柱,没有精神支撑,即使物质生活再富裕,也会在某一天轰然倒塌。在此散文里,作者记载了自己受延安民政部门委托,为延安最宽敞的“二道街”更名为“肤施大街”的过程;这个更名来源于“尸毗王”(传说是释迦摩尼第三世的化身)舍身饲鸽的故事,作者认为,“肤施”更能体现延安的胸襟,是延安的品质,也是延安的德格风骨。史小溪的《由诗到歌的“草帽”》重新叙述了日本作家森村诚一写的长篇小说《人性的证明》中的精彩段落,结合电影《人证》阐释什么叫做叫“艺术的情感”,“就小说来说,这里描写的更多的是人情,人性,而非什么阶级,觉悟……”——这样的叙述不只是发现,也是心灵的感喟。
生活是丰富的大海,有喜剧,就有悲剧,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叶晓燕的散文《柴大》就写了一位农村悲剧人物———柴大,虽然这位农民勤劳憨厚,本应该勤劳致富的,但是厄运一直伴随着他,早年“数九寒冬,五个孩子的床上铺的居然是稻草,连棉褥子都没有。”后来他劳作种的小麦被河水冲走,再后来种植杨树苗致富,“树林不负众望地支撑起了柴大一家的吃穿用度,然而也仅仅是吃穿而已”。后来柴大好不容易生活有了起色,可是他的二女婿在京城收废品得了脑膜炎,柴大的三岁的小娃竟然吃鸡蛋噎死了,柴大的老婆,生完了第五个孩子也撒手西去……柴大被一系列灾难压迫得像是鲁迅小说《故乡》的中年闰土,精神已经接近崩溃,接着悲剧又一次袭击了他,这位老农得了肺癌,撒手人寰……柴大的悲剧命运真的令人思索。村姑的《镰刀爷》写的也是一位老农,开铁匠铺,手艺超群,工艺认真,“镰刀爷的镰刀所向披靡,滋拉一下,多长一行麦都会应声而倒。”但是机械化劳动代替了他的打镰刀手艺(这是趋势),镰刀爷终于停止了自己的铁匠营生。事物是辩证的,有的时候看起来的悲剧却含着喜剧的因子,如梦桐疏影写的《黑糖果》,散文里的唐老太是一位捡垃圾的老太,长相奇丑,一生未嫁,她是一个悲剧人物,然而悲剧人物也有闪光的一面,老太收养了被遗弃的婴孩,历经艰辛,把孩子培养成人,“唐新(即收养的弃婴)在部队当上了团长”,唐老太太捡来的儿子对妈妈更是孝顺有加,从“善有善报”角度讲,彰显了人生的正能量。
生活中有诗意,更多的是必须面对生活现实。比如说浩瀚的大海对于诗人来说是充满诗意的,可是在诗意的另一面也有难于言传的人生苦痛,可以说,凡是生活必有伤疤,庞华坚的《大海沉默无声》这篇长散文就写出了大海的“另一面”,作者稱航海人“是这世间最孤独的一群人之一”。作者的工友老梁已经不适合在海上工作,但老梁的生活处境决定了他不能放弃船上的工作。一个人选择当水手,就同时选择了承受风险,因为船只在大海上航行,并不总是风平浪静,一定会遇到大风甚至台风,不安全感充斥在每个船员心里。大海是强大的,“在浩渺大海的面前,所有飞扬的骄傲只能平静下来”。作者虽然在海上工作,感到依然无法理解大海,“往往是最熟悉的东西,给了我们最深刻的陌生感”,这是真实的哲理。庞华坚的《大海沉默无声》向读者揭示了风景的审美发生是需要前提的——安全感,有肉体方面的安全感,也有精神方面的安全感,如果没有安全感,再奢谈审美是苍白的。柴薪散文《中年记(五篇)》是回忆录式散文,作者分五章记录了自己的酸甜苦辣,其间有对生活际遇的诗意解读,表达了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
散文在功能是要有益于世道人生,有助于民众睁开眼睛看世界,郭瑞民的《一声冷枪引爆的战争》积极探索的“七七事变”真相。此散文是一篇纪实型散文,散文记叙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包括几次小的冲突),得出结论“偶然中永远含有必然。即使没有那个日本小兵的‘失踪’,即使没有那一声冷枪,即使没有那几次小冲突,那场战争仍然会爆发。”战争是残酷的,战争也从另一个侧面唤起了民族的自立精神,“全面抗战的浴血实践,使中国人民终于明白了:国与家原本便是紧密相连,民族危亡之际,没有置身事外的看客。”——这是此篇散文的精彩之处。丘晓兰的《涯系客家人》通过“蕉岭”写客家文化,即是地域里文化。一个人甚至一个族群的性格和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比如对中国梅岭一带的客家人来说,性格固执而保守,因为他们“只相信自己经验的固执,容易安于较为舒适的现状,谦逊、温和、节俭,却极讲究礼节和颜面。”文章所写的蕉岭是作者的父亲、祖父、曾祖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文字充满了饱饱的亲情,作者的70岁小姑的一举一动都含着亲情的流露。作者虽然写自己的亲人,依然不回避亲人的缺点,他写到祖父性格的急躁,“疼爱孩子、脾气暴躁、刚直不阿、还要吃肉喝酒……这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作者写亲情而能够做到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亲人,很难。
人生在世,有出生就有去世,这是自然现象。自然现象也是“科学态度”,陈峻峰的《姥姥的人本主义葬礼》,是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作者用倒叙法来叙述自己的姥姥,姥姥对死亡的态度很坦然,“这是一个关于死亡的合约,大气,端庄,自然,坦荡”,对生死坦然的不仅仅是作者的姥姥,他们的邻居都是这样的“就像我们在乡村会惯常看到许多人在五十来岁的时候,就把自己的棺材打好了,有的就陈放在他睡觉的卧室里,仿佛时刻准备着。”作者写姥姥的葬礼现场,没有极度悲哀氛围。作者一面回忆姥姥的葬礼,一边对丧礼的“无文化”进行了批判,“不仅祭祀,诸多的公共的,私人的精神人文活动,都日益形式化,程式化,甚或功利化了。”吴曦的《白色妖塔的罪与罚》虽然没有谈生死,谈的却是和生死至关重要的事——有病。作者对于医疗器械很敏感,“在我看来,CT更像墓穴,机床缓缓把人送进去,让我想起当年祖母被推进墓穴的情景”,作者还详细地记叙了自己的父亲住院后,在医院所看、所闻,从另一个侧面表达了健康生活的可贵。 尊重自然,让大自然成为散文的主角
大自然和人的关系密切程度是不言而喻的,没有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就没有人类的自然审美。散文写的是人类生活,大多数散文以人物为主角,窃以为还是不足的,因为人仅仅是自然物种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中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象均可以成为散文的主角。
张福艳的散文《人间酱滋味》是以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作料——酱,叙述了酱的历史。在作者的笔下,酱是有生命,会呼吸的,“酱缸吸收天地日月的精华,滋养其中的酱是动态的,每天都发生着变化,点点滴滴,微妙而神奇”。这篇散文把食品的佐料——酱和百姓的生活紧密连接在一起,表达了百姓生活的幸福滋味。文猛的散文《给牛多割些青草》主角是牛和草,配角才是作者的爹娘、四哥、村长和兽医等,在文本里,作者叙述了自己一家和大黄牛的缘分,全家人精心喂养大黄牛,即使自己饿得面黄肌瘦,“我们喂养的大黄牛却膘肥体壮,威风凛凛。”人对家畜疼爱,家畜也给人增光,动物和人就产生了感情。在文本里,人和牛的和谐,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古代哲学思想。有人养牛,有人杀牛,吴元成的《崛山下?洛河边》写到了杀牛,写了屠夫杀牛前要念叨几句,似乎和即将被杀的老牛做一个交流,“老黄牛似乎听懂了,两眼流出浑浊的泪水。”字里行间,有着对生命的怜悯。
古都洛阳是华夏的发祥地。作者小重山充满感情地写了《洛阳笔记》——这样的文体应该属于“笔记体”散文。作者写出了五千岁的洛阳风情,“古城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仿佛都带着历史的印记”。因此作者写了古代帝王的陪葬品,写了中华第一古刹——白马寺。“中国佛教的故事,都从白马寺开始。”作者还写了伊河,河流是常见的,文明古迹却不多,伊河和洛河孕育出“伊洛文明”。小米的《雨润无声(六篇)》,大部分是以自然景物和动物为主角的,《雨润无声》写了北方夏热和南方的区别。《两棵榕树》谈的是本来属于南国的榕树在北方生活的情景。《说狗》谈的尽是狗了,也谈到“人有人的尊严,狗也有狗的底线。”周仁忠的《大板古井》不是新疆的大阪城,而是扬州市区一口井的名字。大板井水冬暖夏凉,“水质、水味好过一般井水”,作者还详细写了多位喝过这井水的文化名人。
大自然是一所大学校,深入其中可以学习到很多。李梅的《短居》分为五章,写的是进山暂时居住给心灵带来的惊喜。在山地,树木是主角,“一切都在树的怀里。眼前是树,枕后是树,身外风动雨落,叶片摇响的,也是树。”人在大自然中,会向大自然学习到很多东西,作者体悟到“一个人的高度是有限的,一个人寥寥的生命时日也是。有限是一种节制的幸福。”作者很注意通过观察树木的生长而对人的生命的感悟。必须具有一颗敬重大山和树木的心,才能和大自然融合得贴切。从宏观方面说,二十四节气属于大自然,也是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中国特色。曹文生写了《夏气书》,表达了作者对节气的热爱;在作者的眼睛里,节气是有文化的,比如立夏,“似乎属于草木。草木背后,其实是人伦,是文化。”作者显然是对农业耕作非常熟稔,比如写“小满”,作者的笔下的生活完全切合农村实际。在“小满里,民间有吃野菜习俗。一口,就吃出了当年的味道。似乎现在的人,不相信小满是苦的。”一下子把节气的氛围和土地的恩惠结合了起来。作者一方面崇拜节气,一方面从自然节气里提炼人的品格,如在《芒种》中叙述了这个节气的倔强的个性,对于小暑而言,“南风,是小暑的性格,它不革命。”对于大暑而言,“大暑藏于天地,别是一番情趣:雨水急促,树叶青绿。”这篇散文的艺术风格很散淡,古今趣事,生活况味,信手拈来。
同样写大自然,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关注点,也有自己的语言风格。妥清德的《风中捡拾的草叶与月光》也是以动植物为主角,但是语言就偏重于哲理,偏重于写感觉而不是铺陈生活现象。作者在《飞鸟不惊》谈到“每一个事物都需要一个能安放自己的地方……我们漂泊的心灵又该安放在哪儿呢!”确实是一个严肃问题。《风说出了我们不知道的生活》主角是——风,作者笔下的风,是自己的性格甚至是品格的,“谁也管不了风。风从来不委屈自己,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作者在《一个人的朝圣》写到了宗教,并不是诠释教义,而是表达生活态度;写旅行,贯穿了心灵的自由飘逸,“旅行,其实就是一场向内心的出走,你可以拥有自己的世界。”;作者是裕固族,但是他用汉语写的散文具有气定神闲的风格,可以带领读者抵达远方。
细腻地关注自然景象
关于物象和心象,很多写作者觉得生疏,虽然赞同写作的时候应该做到“物我两忘”,但对物象和心象如何在具体的语境相辅相成,依然会感到陌生。很多散文写作者,在写作中只强调“我”的在场,却忽视了客观事物的在场。要知道植物和动物都是有生命的,它们有“权利”在场展现自我。谭岩的《烟雨苍茫》是以南方的雨为审美对象。人和雨交融,“雨水”在作者的眼睛里是有情感、有质感的,作者很用心地一丝一丝抽出对于雨的细致感觉。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雨的形态,不同形态的雨和农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雨水在作者的笔下像一幅幅水墨画,这些画面又连接着农民的日常生活。菡萏写的《梦花街》是对上海处于黄浦区黄金腹地一条街道——梦花街,抒发了对这条具有浓浓上海味道街道的印象,把想象中的梦花街和眼前的梦花街进行对比,几许伤感,几多失落感在心头萦绕。
颜色关乎视觉,不仅人对颜色具有审美感觉,植物对颜色也有自己的独特好恶。王三宝的《三绿篇》写的尽是绿色。作者怀着一颗炽热的心写了绿色的墙壁,绿色的树荫,绿色的果实……其实作者写的绿,都是大家所司空见惯的,关键在于作者重新发现了它们独特的美。就说绿墙,“因为这墙不是砖头砌的,而是厚密的冬青树长成的围墙”,有了这道“墙”,墙两边的两家人在两边种果树,种菜,两家人相互往来,十分和谐。这篇散文从字面,作者写的是树木,其实写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关心。其中《绿果》写是的是作者老家的庭院葡萄和丝瓜生长和结果的快乐;其中《绿荫》写的是作者故乡小镇的街道两边曾经的绿荫,“先前的街道,两边的香樟树就像默默对视的情人”,可是因为多种原因,乡下这条街道两边的香樟树不在了,因此带来了隐痛——这就是人生。人生在世,快乐可以承受,痛苦也必须承受。
民俗也是许多作者所关注的,民俗是广义上的“自然景象”,人类感激自然,就会创造出民俗活动来抱以感恩。漆宇勤的《耍灯》写的是乡村的一项民间自发的、娱人娱己的民俗活动,“他们的动作甚至有时候并不连贯。但是,有劲,到位,是土地里刨食的庄稼人那种味儿”,很接地气的。灯,本来是一种生活物象,但经过农民的熏陶,就成了快乐的象征,“耍灯更多的是表达内心的欢悦,是亲友鄉邻之间的游戏,图个乐呵。”翟柏波的《洛河左岸》不是写河流,而是岸边的树木,要知道这些树木,是从山西前来此地谋生的先民种植的,作者通过对树木的叙述,落笔生根的还是人的品格。
笔者已经连续两年为《牡丹》写散文综评,逐渐对《牡丹》由浅入深地更加熟悉。2017年第十期有《牡丹》“六十年回忆专辑”,十位作者以纪实的笔调回忆了自己所经历的和所知道的《牡丹》,笔者注意到有来自基层的作者,因为与《牡丹》结识而改变了命运……六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笔者通过阅读这些回忆文字,对《牡丹》六十年走过的里程更加熟悉,相信《牡丹》会乘着党的十九大东风,坚持既定的办刊方向,不忘初心,勇于担当,把《牡丹》办得好上加好,花开不老。
责任编辑 王小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