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善的姿态与大自然相遇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ppkqp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光过得飞快,笔者还记着去年年底为《牡丹》的散文写综评,2017年就要结束了。打开《牡丹》,满纸飘香。2017年的《牡丹》散文,依然是以传统叙述方式为主,关注的依然是人生百态,并《牡丹》不回避热点焦点问题,所刊登散文绝没有小资情调的卿卿我我。同时,笔者注意到2017年的《牡丹》所刊登散文,在尊重大自然,彰显“天人合一”理念方面有很大分量。
  党的十九大提倡导的生态文明与古代的“天人合一”理念是相通的,可以说,尊重大自然,就是尊重人类自己,很多作者从深刻而深情地表达了自己的“自然观”,使得读者掩卷受益。
  关注民生:直面人生的写作态度
  关注人类生活和人们的命运,是文学的永不衰竭的母题之一。2017年《牡丹》的许多散文作者,主动关注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闪烁出灼灼的散文之光。如何让人生的过程深邃一些,史小溪在2017年《牡丹》第一期发表的散文《高地上的传说和历史(外一篇)》,亦做出了自己的探索。作者在文本里热情讴歌了陕北旺盛的生命力,更为可贵的是作者通过对于历史反思,呈现了一位思想者的情怀。一个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更需要本民族的精神支柱,没有精神支撑,即使物质生活再富裕,也会在某一天轰然倒塌。在此散文里,作者记载了自己受延安民政部门委托,为延安最宽敞的“二道街”更名为“肤施大街”的过程;这个更名来源于“尸毗王”(传说是释迦摩尼第三世的化身)舍身饲鸽的故事,作者认为,“肤施”更能体现延安的胸襟,是延安的品质,也是延安的德格风骨。史小溪的《由诗到歌的“草帽”》重新叙述了日本作家森村诚一写的长篇小说《人性的证明》中的精彩段落,结合电影《人证》阐释什么叫做叫“艺术的情感”,“就小说来说,这里描写的更多的是人情,人性,而非什么阶级,觉悟……”——这样的叙述不只是发现,也是心灵的感喟。
  生活是丰富的大海,有喜剧,就有悲剧,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叶晓燕的散文《柴大》就写了一位农村悲剧人物———柴大,虽然这位农民勤劳憨厚,本应该勤劳致富的,但是厄运一直伴随着他,早年“数九寒冬,五个孩子的床上铺的居然是稻草,连棉褥子都没有。”后来他劳作种的小麦被河水冲走,再后来种植杨树苗致富,“树林不负众望地支撑起了柴大一家的吃穿用度,然而也仅仅是吃穿而已”。后来柴大好不容易生活有了起色,可是他的二女婿在京城收废品得了脑膜炎,柴大的三岁的小娃竟然吃鸡蛋噎死了,柴大的老婆,生完了第五个孩子也撒手西去……柴大被一系列灾难压迫得像是鲁迅小说《故乡》的中年闰土,精神已经接近崩溃,接着悲剧又一次袭击了他,这位老农得了肺癌,撒手人寰……柴大的悲剧命运真的令人思索。村姑的《镰刀爷》写的也是一位老农,开铁匠铺,手艺超群,工艺认真,“镰刀爷的镰刀所向披靡,滋拉一下,多长一行麦都会应声而倒。”但是机械化劳动代替了他的打镰刀手艺(这是趋势),镰刀爷终于停止了自己的铁匠营生。事物是辩证的,有的时候看起来的悲剧却含着喜剧的因子,如梦桐疏影写的《黑糖果》,散文里的唐老太是一位捡垃圾的老太,长相奇丑,一生未嫁,她是一个悲剧人物,然而悲剧人物也有闪光的一面,老太收养了被遗弃的婴孩,历经艰辛,把孩子培养成人,“唐新(即收养的弃婴)在部队当上了团长”,唐老太太捡来的儿子对妈妈更是孝顺有加,从“善有善报”角度讲,彰显了人生的正能量。
  生活中有诗意,更多的是必须面对生活现实。比如说浩瀚的大海对于诗人来说是充满诗意的,可是在诗意的另一面也有难于言传的人生苦痛,可以说,凡是生活必有伤疤,庞华坚的《大海沉默无声》这篇长散文就写出了大海的“另一面”,作者稱航海人“是这世间最孤独的一群人之一”。作者的工友老梁已经不适合在海上工作,但老梁的生活处境决定了他不能放弃船上的工作。一个人选择当水手,就同时选择了承受风险,因为船只在大海上航行,并不总是风平浪静,一定会遇到大风甚至台风,不安全感充斥在每个船员心里。大海是强大的,“在浩渺大海的面前,所有飞扬的骄傲只能平静下来”。作者虽然在海上工作,感到依然无法理解大海,“往往是最熟悉的东西,给了我们最深刻的陌生感”,这是真实的哲理。庞华坚的《大海沉默无声》向读者揭示了风景的审美发生是需要前提的——安全感,有肉体方面的安全感,也有精神方面的安全感,如果没有安全感,再奢谈审美是苍白的。柴薪散文《中年记(五篇)》是回忆录式散文,作者分五章记录了自己的酸甜苦辣,其间有对生活际遇的诗意解读,表达了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
  散文在功能是要有益于世道人生,有助于民众睁开眼睛看世界,郭瑞民的《一声冷枪引爆的战争》积极探索的“七七事变”真相。此散文是一篇纪实型散文,散文记叙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包括几次小的冲突),得出结论“偶然中永远含有必然。即使没有那个日本小兵的‘失踪’,即使没有那一声冷枪,即使没有那几次小冲突,那场战争仍然会爆发。”战争是残酷的,战争也从另一个侧面唤起了民族的自立精神,“全面抗战的浴血实践,使中国人民终于明白了:国与家原本便是紧密相连,民族危亡之际,没有置身事外的看客。”——这是此篇散文的精彩之处。丘晓兰的《涯系客家人》通过“蕉岭”写客家文化,即是地域里文化。一个人甚至一个族群的性格和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比如对中国梅岭一带的客家人来说,性格固执而保守,因为他们“只相信自己经验的固执,容易安于较为舒适的现状,谦逊、温和、节俭,却极讲究礼节和颜面。”文章所写的蕉岭是作者的父亲、祖父、曾祖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文字充满了饱饱的亲情,作者的70岁小姑的一举一动都含着亲情的流露。作者虽然写自己的亲人,依然不回避亲人的缺点,他写到祖父性格的急躁,“疼爱孩子、脾气暴躁、刚直不阿、还要吃肉喝酒……这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作者写亲情而能够做到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亲人,很难。
  人生在世,有出生就有去世,这是自然现象。自然现象也是“科学态度”,陈峻峰的《姥姥的人本主义葬礼》,是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作者用倒叙法来叙述自己的姥姥,姥姥对死亡的态度很坦然,“这是一个关于死亡的合约,大气,端庄,自然,坦荡”,对生死坦然的不仅仅是作者的姥姥,他们的邻居都是这样的“就像我们在乡村会惯常看到许多人在五十来岁的时候,就把自己的棺材打好了,有的就陈放在他睡觉的卧室里,仿佛时刻准备着。”作者写姥姥的葬礼现场,没有极度悲哀氛围。作者一面回忆姥姥的葬礼,一边对丧礼的“无文化”进行了批判,“不仅祭祀,诸多的公共的,私人的精神人文活动,都日益形式化,程式化,甚或功利化了。”吴曦的《白色妖塔的罪与罚》虽然没有谈生死,谈的却是和生死至关重要的事——有病。作者对于医疗器械很敏感,“在我看来,CT更像墓穴,机床缓缓把人送进去,让我想起当年祖母被推进墓穴的情景”,作者还详细地记叙了自己的父亲住院后,在医院所看、所闻,从另一个侧面表达了健康生活的可贵。   尊重自然,让大自然成为散文的主角
  大自然和人的关系密切程度是不言而喻的,没有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就没有人类的自然审美。散文写的是人类生活,大多数散文以人物为主角,窃以为还是不足的,因为人仅仅是自然物种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中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象均可以成为散文的主角。
  张福艳的散文《人间酱滋味》是以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作料——酱,叙述了酱的历史。在作者的笔下,酱是有生命,会呼吸的,“酱缸吸收天地日月的精华,滋养其中的酱是动态的,每天都发生着变化,点点滴滴,微妙而神奇”。这篇散文把食品的佐料——酱和百姓的生活紧密连接在一起,表达了百姓生活的幸福滋味。文猛的散文《给牛多割些青草》主角是牛和草,配角才是作者的爹娘、四哥、村长和兽医等,在文本里,作者叙述了自己一家和大黄牛的缘分,全家人精心喂养大黄牛,即使自己饿得面黄肌瘦,“我们喂养的大黄牛却膘肥体壮,威风凛凛。”人对家畜疼爱,家畜也给人增光,动物和人就产生了感情。在文本里,人和牛的和谐,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古代哲学思想。有人养牛,有人杀牛,吴元成的《崛山下?洛河边》写到了杀牛,写了屠夫杀牛前要念叨几句,似乎和即将被杀的老牛做一个交流,“老黄牛似乎听懂了,两眼流出浑浊的泪水。”字里行间,有着对生命的怜悯。
  古都洛阳是华夏的发祥地。作者小重山充满感情地写了《洛阳笔记》——这样的文体应该属于“笔记体”散文。作者写出了五千岁的洛阳风情,“古城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仿佛都带着历史的印记”。因此作者写了古代帝王的陪葬品,写了中华第一古刹——白马寺。“中国佛教的故事,都从白马寺开始。”作者还写了伊河,河流是常见的,文明古迹却不多,伊河和洛河孕育出“伊洛文明”。小米的《雨润无声(六篇)》,大部分是以自然景物和动物为主角的,《雨润无声》写了北方夏热和南方的区别。《两棵榕树》谈的是本来属于南国的榕树在北方生活的情景。《说狗》谈的尽是狗了,也谈到“人有人的尊严,狗也有狗的底线。”周仁忠的《大板古井》不是新疆的大阪城,而是扬州市区一口井的名字。大板井水冬暖夏凉,“水质、水味好过一般井水”,作者还详细写了多位喝过这井水的文化名人。
  大自然是一所大学校,深入其中可以学习到很多。李梅的《短居》分为五章,写的是进山暂时居住给心灵带来的惊喜。在山地,树木是主角,“一切都在树的怀里。眼前是树,枕后是树,身外风动雨落,叶片摇响的,也是树。”人在大自然中,会向大自然学习到很多东西,作者体悟到“一个人的高度是有限的,一个人寥寥的生命时日也是。有限是一种节制的幸福。”作者很注意通过观察树木的生长而对人的生命的感悟。必须具有一颗敬重大山和树木的心,才能和大自然融合得贴切。从宏观方面说,二十四节气属于大自然,也是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中国特色。曹文生写了《夏气书》,表达了作者对节气的热爱;在作者的眼睛里,节气是有文化的,比如立夏,“似乎属于草木。草木背后,其实是人伦,是文化。”作者显然是对农业耕作非常熟稔,比如写“小满”,作者的笔下的生活完全切合农村实际。在“小满里,民间有吃野菜习俗。一口,就吃出了当年的味道。似乎现在的人,不相信小满是苦的。”一下子把节气的氛围和土地的恩惠结合了起来。作者一方面崇拜节气,一方面从自然节气里提炼人的品格,如在《芒种》中叙述了这个节气的倔强的个性,对于小暑而言,“南风,是小暑的性格,它不革命。”对于大暑而言,“大暑藏于天地,别是一番情趣:雨水急促,树叶青绿。”这篇散文的艺术风格很散淡,古今趣事,生活况味,信手拈来。
  同样写大自然,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关注点,也有自己的语言风格。妥清德的《风中捡拾的草叶与月光》也是以动植物为主角,但是语言就偏重于哲理,偏重于写感觉而不是铺陈生活现象。作者在《飞鸟不惊》谈到“每一个事物都需要一个能安放自己的地方……我们漂泊的心灵又该安放在哪儿呢!”确实是一个严肃问题。《风说出了我们不知道的生活》主角是——风,作者笔下的风,是自己的性格甚至是品格的,“谁也管不了风。风从来不委屈自己,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作者在《一个人的朝圣》写到了宗教,并不是诠释教义,而是表达生活态度;写旅行,贯穿了心灵的自由飘逸,“旅行,其实就是一场向内心的出走,你可以拥有自己的世界。”;作者是裕固族,但是他用汉语写的散文具有气定神闲的风格,可以带领读者抵达远方。
  细腻地关注自然景象
  关于物象和心象,很多写作者觉得生疏,虽然赞同写作的时候应该做到“物我两忘”,但对物象和心象如何在具体的语境相辅相成,依然会感到陌生。很多散文写作者,在写作中只强调“我”的在场,却忽视了客观事物的在场。要知道植物和动物都是有生命的,它们有“权利”在场展现自我。谭岩的《烟雨苍茫》是以南方的雨为审美对象。人和雨交融,“雨水”在作者的眼睛里是有情感、有质感的,作者很用心地一丝一丝抽出对于雨的细致感觉。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雨的形态,不同形态的雨和农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雨水在作者的笔下像一幅幅水墨画,这些画面又连接着农民的日常生活。菡萏写的《梦花街》是对上海处于黄浦区黄金腹地一条街道——梦花街,抒发了对这条具有浓浓上海味道街道的印象,把想象中的梦花街和眼前的梦花街进行对比,几许伤感,几多失落感在心头萦绕。
  颜色关乎视觉,不仅人对颜色具有审美感觉,植物对颜色也有自己的独特好恶。王三宝的《三绿篇》写的尽是绿色。作者怀着一颗炽热的心写了绿色的墙壁,绿色的树荫,绿色的果实……其实作者写的绿,都是大家所司空见惯的,关键在于作者重新发现了它们独特的美。就说绿墙,“因为这墙不是砖头砌的,而是厚密的冬青树长成的围墙”,有了这道“墙”,墙两边的两家人在两边种果树,种菜,两家人相互往来,十分和谐。这篇散文从字面,作者写的是树木,其实写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关心。其中《绿果》写是的是作者老家的庭院葡萄和丝瓜生长和结果的快乐;其中《绿荫》写的是作者故乡小镇的街道两边曾经的绿荫,“先前的街道,两边的香樟树就像默默对视的情人”,可是因为多种原因,乡下这条街道两边的香樟树不在了,因此带来了隐痛——这就是人生。人生在世,快乐可以承受,痛苦也必须承受。
  民俗也是许多作者所关注的,民俗是广义上的“自然景象”,人类感激自然,就会创造出民俗活动来抱以感恩。漆宇勤的《耍灯》写的是乡村的一项民间自发的、娱人娱己的民俗活动,“他们的动作甚至有时候并不连贯。但是,有劲,到位,是土地里刨食的庄稼人那种味儿”,很接地气的。灯,本来是一种生活物象,但经过农民的熏陶,就成了快乐的象征,“耍灯更多的是表达内心的欢悦,是亲友鄉邻之间的游戏,图个乐呵。”翟柏波的《洛河左岸》不是写河流,而是岸边的树木,要知道这些树木,是从山西前来此地谋生的先民种植的,作者通过对树木的叙述,落笔生根的还是人的品格。
  笔者已经连续两年为《牡丹》写散文综评,逐渐对《牡丹》由浅入深地更加熟悉。2017年第十期有《牡丹》“六十年回忆专辑”,十位作者以纪实的笔调回忆了自己所经历的和所知道的《牡丹》,笔者注意到有来自基层的作者,因为与《牡丹》结识而改变了命运……六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笔者通过阅读这些回忆文字,对《牡丹》六十年走过的里程更加熟悉,相信《牡丹》会乘着党的十九大东风,坚持既定的办刊方向,不忘初心,勇于担当,把《牡丹》办得好上加好,花开不老。
  责任编辑 王小朋
其他文献
再吃一碗清补凉,告别了W市。  MOMO在老板娘的辅助下,独立走完了清补凉的整套制作流程。然而离开海岛,再无刚刚采摘自树巅的新鲜椰果,她辛苦所学的神技,或成屠龙之技。  翻山越岭,路过一个黎寨。一位黎族大姐在卖野鸡。她用一块布包着一个娃娃,背在身后,工作养娃岁月安好。MOMO说动物里女孩子都长相普通,而男孩子都花枝招展,这样才能吸引女生的注意。她指着笼子里锦衣华服的野鸡,说这是公鸡,指着笼子里土头
期刊
站在精神病院的门口,我犹豫了。因为今天我不是来看望病人的,我是决定来住院的。别看小小的一道门,里面和外面是截然两个不同的世界。  这件事情很曲折,我还是要一点一点仔细讲给你们。  那天,刚从绵绵叠叠的山中旅游回家,一身风尘。手机却响了起来,一看,是大学时的陈同学。相互加的有微信,电话久已不打,这般焦急地响起,想必是有事情,我就忙不迭地接了。  果然不出所料,他很为难地说这样打扰我真是不好意思。我说
期刊
一  王老师是个爱笑的人,笑却不喜相,只因脸太瘦,干枣似的,因为瘦,皱纹就显多,一笑,脸上的波纹就层层漾开。曲曲涡涡里全是笑意,不笑的时候,笑也意犹未尽地胶着在脸上。  基于这两种表情在脸上停驻的时长,我们很自然地觉得王老师是个很温暖的人。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中午留校的时候,我们几个女的都站树荫下闲聊,留王老师一人在厨房忙活。等到王老师叫一声开饭了!我们才进厨房,拿碗、捞面、浇臊子,王老师做
期刊
一  我害怕正全打电话给我。他是个商人,却天天不做生意,跑到一些大桥下面找流浪的人,问人家的故事。问完了,还拍照片,做档案,编号记录在自己的某个分类清晰的本子上。  然后呢,又查找寻人启事。看看有没有人的年纪与他看到的流浪者年龄相似。  一旦发现年龄差不多的,他就开始兴奋起来。  找我,让我编一个故事。给那个流浪者,编一个合乎他口音或者身份的故事。  “你的工作不就是编故事吗?”正全这样说的时候,
期刊
有幸借校对书稿之机,拜读了韦忠民先生的文集《彼岸花》。沉醉其中,不忍释卷。此书带给我思想的启迪、艺术的享受和深切的心理共鸣,这种深刻而愉快的阅读体验将长留我心。  文集中收录的作品时间跨度很长,是作者在文学田地长期耕耘的硕果。体裁上分中篇小说、小小说、散文随笔几部分,显示出作者驾驭不同文体的能力。文集内容丰富,展现出相当广阔的生活画面。文笔质朴无华,不时散布于文集的诗词则显示出作者深厚的古典文化修
期刊
为在文学界进一步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根据中宣部统一部署,中国作协在党的十九大之后组织了文学界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由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党组书记钱小芊及其他党组书记处成员、十九大基层作家代表和部分著名作家评论家共16人组成,分赴云南、贵州、河南、浙江、广东、北京、宁夏、安徽、湖北、河北、四川、重庆等省级作协,并深入到地市作协,向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期刊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文艺思想,培养更多少数民族戏剧编劇人才, 12月27日,由《民族文学》杂志社和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举办的“2017少数民族文学戏剧改编培训班”在北京开班。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叶梅,《民族文学》主编石一宁,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牛根富,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出席开班
期刊
12月28日,我国首个56个民族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中心在天津开馆。  56个民族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中心位于天津市津南区葛沽镇。展区占地5000平米,征集了近千件少数民族用品,200余幅绘画及手绘作品。  56个民族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中心采用全景式输出中華民族非遗文化生活化、场景化的生活方式。围绕“生命、生活、生态、生产”四项人类生存发展的核心诉求,每个空间都能展示、互动,既是民族场景展示,同时也是书吧、
期刊
由中国文联主办,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等承办的中国文联知名老艺术家艺术成就展12月26日在中国文艺家之家展览馆开幕。中国文联主席铁凝、中国文联党组书记李屹等出席开幕式。此次艺术成就展着力展现了才旦卓玛、夏菊花、白淑湘三位老艺术家热爱党、熱爱祖国的忠诚品德,崇德尚艺、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不忘初心、服务人民的创作实践,以此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李屹表示,希望广
期刊
12月17日,河南省散文年会在南阳宾馆二楼会议室召开。会议由河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周同宾先生主持。河南省作协副主席、散文學会会长王剑冰等80余人出席。  会上,各位作家编辑评论家围绕散文在新时代新气象下的“作为”主题进行了热烈精彩的发言。王剑冰在发言中说,每年都有很多的新面孔参会,这是散文的新生力量,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星火种,大家聚在一起,互相影响,互相点燃,以发出更大的光和热。(河南作家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