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态博物馆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它没有围墙,没有固定的某一栋建筑,它是对民族文化进行原地整体的动态保护,在空间上立足于社区整体,在时间上展示社区文化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是一种鲜活的文化存在。其最大的特点是社区性和长期性。建立一座生态博物馆很难,而巩固它比建立它更难。基于此,有的地方出现了“开馆时热热闹闹,过后冷冷清清”的不正常现象。产生这种情况当然有多多原因,但脱离社区公众的共同参与建设管理是根本之一。
关键词:生态博物馆;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建立生态博物馆的地方一般都是原生态文化保存较好的古老村寨,对寨民来说是一种超前的行为。他们经济脆弱、生活贫困,脱贫是他们的首位任务,因而无力顾及自身文化的保护,对生态博物馆的参与性不强。《六枝原则》提出“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是公众参与,必须以民主方式管理”,因此,生态博物馆要依靠社区村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全体群众共同参与管理的局面,逐步建立自觉传承的基础。这也是生态博物馆的生命力所在。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社区村民参与民主管理,使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在机构的管理上要依靠社区村民,坚持以当地人为主,合理安排好生态博物馆管理人员。
生态博物馆既是一种文化保护机构,也是一种博物馆。村民是博物馆社区的主体,是其文化的主人,有权认同与解释其文化,因此在管理上要充分体现文化主人的地位。要选任当地文化素质高、热爱自身历史文化的村民充实到管理机构中来,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增强自豪感。在人员配备上除馆长和少数业务骨干由政府文化部门选派外,副馆长和其他管理人员在社区中挑选,在行政上加强领导,业务上精心指导,日常事务工作由副馆长安排。有利于加强沟通联络情感,促进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增强主人翁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扎扎实实开展文化保护抢救工作,以实绩取信于民,让村民认可你的成绩,并主动参与到其中来。
资料信息中心是文化记忆储存的箱子,除管理参观接待等日常工作外,主要的职责还是集中精力传播生态博物馆的理念,收集整理民族文化遗产资料,建立文化遗产数据库等,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展示。如果你管理人员一年半载下来,拿不出一点成绩,一事无成,群众就会认为你只是摆设,不信任你,管理者与社区之间的互动参与也就无从谈起。就隆里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情况来看,我觉得对社区历史、文化的挖掘和文物表征物的搜集还不够。隆里民间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有戏曲文化、节日文化、刺绣编织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等等。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有的正在濒临消亡,如不加以保护抢救,那将是我们生态博物馆建设管理者的严重失职。目前,资料信息中心都已配备了先进的录音录像、照相和多媒体音视信息采集等数字设备,我们可以通过声像媒体或文字把它们的内容及当前状态记录下来。在社区也可以通过举办遗产展览、节庆、讲座等形式,达到沟通联络情感,增进相互友谊,促进交流融合。
要充分发挥资料信息中心的功能作用。资料信息中心是联系社区居民的桥梁纽带,要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经常开展教育服务类的知识专题培训讲座,如民族文化保护、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接待知识等等都可以进行,通过培训让村民掌握信息纪录方法,并带领他们开展记忆工程。资料信息中心的电教厅、图书室等场所要经常对社区村民开放,把收集、整理的原始图文资料展示给村民,让社区居民通过直观的画面了解自身文化的多彩性和多元性,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提高他们保护自己文化的热情,唤醒社区人民对民族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使他们认同无形文化并认识无形文化遗产的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达到自觉地保护它的目的。
三是以保护文化、消除贫困、发展经济为目标,促进博物馆社区人文、生态及经济的协调发展。
建设小康社会,文博部门干什么?建立生态博物馆的初衷是使一个地方的文化、环境、生态得到更好保护,但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建立生态博物馆的地方往往是经济文化相对滞后的村寨,而人们在贫困的生活环境下,是无力顾及自身文化的保护。文化是为社会服务的,博物馆的建设必须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为不断改善社区群众的生活质量作出贡献。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更加等到村民的支持,才能凝聚社区村民的力量搞好文化保护工作。
以隆里生态博物馆为例,可以进行一些尝试:
1、是创造条件,瞄准市场展示特色文化。隆里是“舞龙艺术之乡”,舞龙表演远近闻名,而且表演条件已十分成熟,完全可以商业化运作。因受中原古文化的影响,隆里的饮食风味至今还保留明代特色,如现代城乡人难以觅迹的“米花、麻叶、鼠豆、酱粑”等等,都可以在隆里吃到,一饱口福。我们都可以在这方面作文章,借助隆里专门网站设计并发布旅游精品项目,如“访隆里,看舞龙”、“游明代隆里古城,尝明朝风味小吃”等,扩大宣传影响,提高知名度,吸引广大游客和旅游社(团)慕名而来参观。
2、借助资料信息中心先进的数字信息平台,为宣传促销传统工艺品牵线搭桥。隆里在编织、刺绣、木工等方面是有些人才,可以组织这些能工巧匠手工制作具有特殊历史教育启迪意义的旅游纪念品,如代表隆里舞龙艺术水平的“龙灯类”刺绣、代表隆里建筑特色的“微型建筑”模型(如东门鼓楼、王昌龄状元桥等)。通过在信息中心内辟置展台,设置“网上展厅”等形式,宣传促销推介旅游纪念品,帮助村民增收。
总之,生态博物馆在内涵和立意上包容了当地民众及其文化生活,其建成和开放只是一个起步,其长久的生存和发展才是关键。因此,生态博物馆的发展必须考虑当地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对当地的生态与文化进行展示的同时,亦希望这种展示能够与发展旅游相结合,带來脱贫致富的实际效果,这也是不少地方官员和群众对生态博物馆寄予浓厚希望的地方。只有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经济与文化等等关系,生态博物馆才能起到传播文化火种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生态博物馆;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建立生态博物馆的地方一般都是原生态文化保存较好的古老村寨,对寨民来说是一种超前的行为。他们经济脆弱、生活贫困,脱贫是他们的首位任务,因而无力顾及自身文化的保护,对生态博物馆的参与性不强。《六枝原则》提出“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是公众参与,必须以民主方式管理”,因此,生态博物馆要依靠社区村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全体群众共同参与管理的局面,逐步建立自觉传承的基础。这也是生态博物馆的生命力所在。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社区村民参与民主管理,使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在机构的管理上要依靠社区村民,坚持以当地人为主,合理安排好生态博物馆管理人员。
生态博物馆既是一种文化保护机构,也是一种博物馆。村民是博物馆社区的主体,是其文化的主人,有权认同与解释其文化,因此在管理上要充分体现文化主人的地位。要选任当地文化素质高、热爱自身历史文化的村民充实到管理机构中来,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增强自豪感。在人员配备上除馆长和少数业务骨干由政府文化部门选派外,副馆长和其他管理人员在社区中挑选,在行政上加强领导,业务上精心指导,日常事务工作由副馆长安排。有利于加强沟通联络情感,促进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增强主人翁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扎扎实实开展文化保护抢救工作,以实绩取信于民,让村民认可你的成绩,并主动参与到其中来。
资料信息中心是文化记忆储存的箱子,除管理参观接待等日常工作外,主要的职责还是集中精力传播生态博物馆的理念,收集整理民族文化遗产资料,建立文化遗产数据库等,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展示。如果你管理人员一年半载下来,拿不出一点成绩,一事无成,群众就会认为你只是摆设,不信任你,管理者与社区之间的互动参与也就无从谈起。就隆里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情况来看,我觉得对社区历史、文化的挖掘和文物表征物的搜集还不够。隆里民间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有戏曲文化、节日文化、刺绣编织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等等。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有的正在濒临消亡,如不加以保护抢救,那将是我们生态博物馆建设管理者的严重失职。目前,资料信息中心都已配备了先进的录音录像、照相和多媒体音视信息采集等数字设备,我们可以通过声像媒体或文字把它们的内容及当前状态记录下来。在社区也可以通过举办遗产展览、节庆、讲座等形式,达到沟通联络情感,增进相互友谊,促进交流融合。
要充分发挥资料信息中心的功能作用。资料信息中心是联系社区居民的桥梁纽带,要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经常开展教育服务类的知识专题培训讲座,如民族文化保护、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接待知识等等都可以进行,通过培训让村民掌握信息纪录方法,并带领他们开展记忆工程。资料信息中心的电教厅、图书室等场所要经常对社区村民开放,把收集、整理的原始图文资料展示给村民,让社区居民通过直观的画面了解自身文化的多彩性和多元性,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提高他们保护自己文化的热情,唤醒社区人民对民族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使他们认同无形文化并认识无形文化遗产的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达到自觉地保护它的目的。
三是以保护文化、消除贫困、发展经济为目标,促进博物馆社区人文、生态及经济的协调发展。
建设小康社会,文博部门干什么?建立生态博物馆的初衷是使一个地方的文化、环境、生态得到更好保护,但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建立生态博物馆的地方往往是经济文化相对滞后的村寨,而人们在贫困的生活环境下,是无力顾及自身文化的保护。文化是为社会服务的,博物馆的建设必须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为不断改善社区群众的生活质量作出贡献。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更加等到村民的支持,才能凝聚社区村民的力量搞好文化保护工作。
以隆里生态博物馆为例,可以进行一些尝试:
1、是创造条件,瞄准市场展示特色文化。隆里是“舞龙艺术之乡”,舞龙表演远近闻名,而且表演条件已十分成熟,完全可以商业化运作。因受中原古文化的影响,隆里的饮食风味至今还保留明代特色,如现代城乡人难以觅迹的“米花、麻叶、鼠豆、酱粑”等等,都可以在隆里吃到,一饱口福。我们都可以在这方面作文章,借助隆里专门网站设计并发布旅游精品项目,如“访隆里,看舞龙”、“游明代隆里古城,尝明朝风味小吃”等,扩大宣传影响,提高知名度,吸引广大游客和旅游社(团)慕名而来参观。
2、借助资料信息中心先进的数字信息平台,为宣传促销传统工艺品牵线搭桥。隆里在编织、刺绣、木工等方面是有些人才,可以组织这些能工巧匠手工制作具有特殊历史教育启迪意义的旅游纪念品,如代表隆里舞龙艺术水平的“龙灯类”刺绣、代表隆里建筑特色的“微型建筑”模型(如东门鼓楼、王昌龄状元桥等)。通过在信息中心内辟置展台,设置“网上展厅”等形式,宣传促销推介旅游纪念品,帮助村民增收。
总之,生态博物馆在内涵和立意上包容了当地民众及其文化生活,其建成和开放只是一个起步,其长久的生存和发展才是关键。因此,生态博物馆的发展必须考虑当地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对当地的生态与文化进行展示的同时,亦希望这种展示能够与发展旅游相结合,带來脱贫致富的实际效果,这也是不少地方官员和群众对生态博物馆寄予浓厚希望的地方。只有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经济与文化等等关系,生态博物馆才能起到传播文化火种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