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8.163
资料与方法
1972~1978年摄有足、踝部X线照片病例3000例,均为随机选择。其中,踝关节照片1639例(男1056例,女583例),足部照片1361例(男835,女526),年龄4个月~83岁。
观察结果
踝部副骨:踝部副骨有三角骨、腓下骨和胫下骨。总出现率9.8%,以三角骨最多(8.1%),其次是腓下骨(1%)、胫下骨(0.7%)。
三角骨由距骨后突独立骨化中心骨化而来,与距骨有软骨相连或完全分开。通过本组1639例观察,三角骨8岁开始骨化,共有133例出现,出现率8.1%,但有216例为8岁以前的踝关节,所以三角骨的实际出现率9.3%,以21~30岁出现率较高,但年龄组间差距不大。
三角骨的形状、大小及位置:三角骨并非都是三角形,而是多种多样,有椭圆形、不形或多边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和麦粒形等。大小平均为5.5mm×7.9mm。三角骨在侧位照片上位于距骨后方,与距骨间保持一定距离,相距1~7mm者77例(57.9%);与距骨互相重叠者30例(22.4%);两者间开成关节面者13例(9.8%);三角骨与距骨有联合趋势者10例(7.6%);两者已联合,但有部分骨皮质痕迹者3例(2.3%)。在正面照片上,三角骨重叠于距骨下缘中部偏外侧,但由于与距骨重叠,多显示不清。2个三角骨同时出现者其形状和大小可以相似,亦可不相似,甚至相差悬殊。本组1例同时出现3个三角骨。少数三角骨(5例)出现不规则钙化。1例系因外伤发生骨折。
三角骨的出现与距骨后突的关系:在出现三角骨的133例中有130例(97%)距骨后突均不明显,只有3例距骨后突明显。距骨后突随年龄增长逐渐趋于明显,三角骨也随年龄增长而与距骨逐渐靠拢。两者之间相连的软骨可以完全骨化而形成距骨后突,所以三角骨的出现例中距骨后突多不明显。三角骨一般只有1个(97%),出现2个(3例)或3个者(1例)罕见。
腓下骨:本组1639例中有17例出现,其出现率1%。年龄21~37岁,因例数太少,不能观察其骨化年龄。腓下骨一般只出现1个,在正位照片上显示清楚,位于外踝下方或沟,呈圆形、横置椭圆形不和规则形。其最大径4~9mm,平均6.7mm。
胫下骨:本组中有11例出现,出现率0.7%,年龄12~51岁。胫下骨可同时出现2个,但双侧出现时不一定对称。本组有1例,右侧有2个而左侧没有。胫下骨在正位照片上显示清楚,位于内踝下方,与内踝间有小的间隙或与内踝下方重叠。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11mm,平均5mm。
足部副骨:在本组1361例足部照片中,发现外胫骨221例,腓小骨109例,跖间骨12例,范氏小骨5例,上距骨4例,楔间骨3例,上舟骨3例,跟下骨2例,第1跖骨工腓骨肌1例。共计9种副骨,总出现率26.4%。
外胫骨:在本组1361例中,10岁以前均未出现。于10岁开始骨化女略早于男。共有221例出现(16.2%),由于外胫骨10有不骨化,去掉10岁前的195例,实际出现率19%。外胫骨可以两侧对黍出现,亦可单侧出现。本组双足同时摄片者20例,15例为两侧对称性,5例为单侧性。外胫骨位于胫后肌肌腱内,在正位照片上显示清楚,在足舟骨结节的背内侧,紧靠足舟骨,10岁骨化后逐渐长大,可或多或少地长至肌腱外,并与足舟骨有不同程度的重叠。在正位上,形状可呈不规则形、椭圆形、圆形、半圆形、月牙形、松子形和三角形等各种形状,以前3种形状多见。有3例呈点状不规则骨化。大小平均为7.5mm×9.7mm。在本组中,有的外胫骨与足舟骨间形成关节面(8.1%)或合并创作性关节炎(1.3%)。创伤性关工炎表现为关节面不规则,密谋增设,有骨质增生和硬化。外胫骨(14.5%)可引起临床症状,表现为足内侧局屈服性隆起、疼痛,合并创作性关节炎者更为明显,因出现症状而就诊者80%病例年龄在12~20岁。
腓小骨:本组共有109例出现,出现率8%。年龄8~71岁,18岁以前302例无腓小骨,所以实际出现率了0.3%。形状亦是多种多样,多数为椭圆形和麦粒形,少数为半月形、不规则形、圆形和蚕豆形。大小平均为3.6mm×7.1mm。腓小骨于足斜位照片显示清楚,位于骰子骨外下缘或跟骨前唇外下缘,腓长肌肌腱内,前一种情况腓小骨与骰子骨部分重叠,或紧靠骰子粗隆,但大多数与骰子骨之间有一定距离(1~3mm),其中相距1mm左右者约占一半,腓小骨可以是1个、2个或是3个。
跖间骨:有12例出现,出现率0.9%。一般位于1~2跖骨基底之间,且长轴与跖骨长轴方向一致,为椭圆形和类圆形,大小平均为3.4~7mm。
范氏小骨;有5例出现,出现率0.4%。位于第5跖骨基底部,多为直径5mm左右的圆形小骨块,但本组中有1例不规则骨化,形似3个小骨。
上距骨:仅4例出现,出现率0.3%。位于距骨头前上方,该处距骨的相应面略向下呈弧形凹陷,上距骨坐落于凹陷处,与距骨间有缝隙。足斜位易显示清楚。呈枣核状、肾形或不规则形,大小在(2~5)mm×(3~12)mm。
楔间骨:较少见,本组仅3例(0.2%),多位于第1~2楔状骨间,为卵圆形,大小2mm×3mm~6mm×8mm。
上舟骨:较少见,本组仅3例(0.2%)。位于足舟骨后上方,呈卵圆形,1.5mm×1.5mm~2mm×3mm,斜位照片易显示。
讨 论
足、踝部副骨约20余种,其中以外胫骨和三角骨最常见。文献报道外胫骨发生10%~21.1%,本文16.2%。笔者发现副骨12种,副骨可以单个存在或几个共同存在,其形状是各种各梯状的,甚至是不规则钙化的碎骨片状,如果对此不甚了解极易误诊为骨折,特别是因外伤而就诊者,但副骨一般边光滑,皮质轮廓连续,附近骨结构完事,可资鉴别。副骨一般较小,但也有巨大副骨,如巨大外胫骨、外腓小骨等。副骨往往不引起症状;为偶然发现,但外胫骨多因局部疼痛、隆起而就诊;且可合并创伤性关节炎使症状加剧。副骨骨折较罕见,但不应将不规则骨化的副骨当作骨折,同时局部肌肉扭伤时,还可以使副骨移位。副骨是独立的骨块,但有和邻近骨联合的趋势,通过观察也证实了这一点。如比较常的三角骨与距骨联合形成距骨后突,外胫骨与舟状骨联合形成巨大舟状骨,巨大腓小骨与第5跖骨基底联合等。
总之,对副骨全面了解,对认识骨骼的正常发育及减少误诊十分重要。
资料与方法
1972~1978年摄有足、踝部X线照片病例3000例,均为随机选择。其中,踝关节照片1639例(男1056例,女583例),足部照片1361例(男835,女526),年龄4个月~83岁。
观察结果
踝部副骨:踝部副骨有三角骨、腓下骨和胫下骨。总出现率9.8%,以三角骨最多(8.1%),其次是腓下骨(1%)、胫下骨(0.7%)。
三角骨由距骨后突独立骨化中心骨化而来,与距骨有软骨相连或完全分开。通过本组1639例观察,三角骨8岁开始骨化,共有133例出现,出现率8.1%,但有216例为8岁以前的踝关节,所以三角骨的实际出现率9.3%,以21~30岁出现率较高,但年龄组间差距不大。
三角骨的形状、大小及位置:三角骨并非都是三角形,而是多种多样,有椭圆形、不形或多边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和麦粒形等。大小平均为5.5mm×7.9mm。三角骨在侧位照片上位于距骨后方,与距骨间保持一定距离,相距1~7mm者77例(57.9%);与距骨互相重叠者30例(22.4%);两者间开成关节面者13例(9.8%);三角骨与距骨有联合趋势者10例(7.6%);两者已联合,但有部分骨皮质痕迹者3例(2.3%)。在正面照片上,三角骨重叠于距骨下缘中部偏外侧,但由于与距骨重叠,多显示不清。2个三角骨同时出现者其形状和大小可以相似,亦可不相似,甚至相差悬殊。本组1例同时出现3个三角骨。少数三角骨(5例)出现不规则钙化。1例系因外伤发生骨折。
三角骨的出现与距骨后突的关系:在出现三角骨的133例中有130例(97%)距骨后突均不明显,只有3例距骨后突明显。距骨后突随年龄增长逐渐趋于明显,三角骨也随年龄增长而与距骨逐渐靠拢。两者之间相连的软骨可以完全骨化而形成距骨后突,所以三角骨的出现例中距骨后突多不明显。三角骨一般只有1个(97%),出现2个(3例)或3个者(1例)罕见。
腓下骨:本组1639例中有17例出现,其出现率1%。年龄21~37岁,因例数太少,不能观察其骨化年龄。腓下骨一般只出现1个,在正位照片上显示清楚,位于外踝下方或沟,呈圆形、横置椭圆形不和规则形。其最大径4~9mm,平均6.7mm。
胫下骨:本组中有11例出现,出现率0.7%,年龄12~51岁。胫下骨可同时出现2个,但双侧出现时不一定对称。本组有1例,右侧有2个而左侧没有。胫下骨在正位照片上显示清楚,位于内踝下方,与内踝间有小的间隙或与内踝下方重叠。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11mm,平均5mm。
足部副骨:在本组1361例足部照片中,发现外胫骨221例,腓小骨109例,跖间骨12例,范氏小骨5例,上距骨4例,楔间骨3例,上舟骨3例,跟下骨2例,第1跖骨工腓骨肌1例。共计9种副骨,总出现率26.4%。
外胫骨:在本组1361例中,10岁以前均未出现。于10岁开始骨化女略早于男。共有221例出现(16.2%),由于外胫骨10有不骨化,去掉10岁前的195例,实际出现率19%。外胫骨可以两侧对黍出现,亦可单侧出现。本组双足同时摄片者20例,15例为两侧对称性,5例为单侧性。外胫骨位于胫后肌肌腱内,在正位照片上显示清楚,在足舟骨结节的背内侧,紧靠足舟骨,10岁骨化后逐渐长大,可或多或少地长至肌腱外,并与足舟骨有不同程度的重叠。在正位上,形状可呈不规则形、椭圆形、圆形、半圆形、月牙形、松子形和三角形等各种形状,以前3种形状多见。有3例呈点状不规则骨化。大小平均为7.5mm×9.7mm。在本组中,有的外胫骨与足舟骨间形成关节面(8.1%)或合并创作性关节炎(1.3%)。创伤性关工炎表现为关节面不规则,密谋增设,有骨质增生和硬化。外胫骨(14.5%)可引起临床症状,表现为足内侧局屈服性隆起、疼痛,合并创作性关节炎者更为明显,因出现症状而就诊者80%病例年龄在12~20岁。
腓小骨:本组共有109例出现,出现率8%。年龄8~71岁,18岁以前302例无腓小骨,所以实际出现率了0.3%。形状亦是多种多样,多数为椭圆形和麦粒形,少数为半月形、不规则形、圆形和蚕豆形。大小平均为3.6mm×7.1mm。腓小骨于足斜位照片显示清楚,位于骰子骨外下缘或跟骨前唇外下缘,腓长肌肌腱内,前一种情况腓小骨与骰子骨部分重叠,或紧靠骰子粗隆,但大多数与骰子骨之间有一定距离(1~3mm),其中相距1mm左右者约占一半,腓小骨可以是1个、2个或是3个。
跖间骨:有12例出现,出现率0.9%。一般位于1~2跖骨基底之间,且长轴与跖骨长轴方向一致,为椭圆形和类圆形,大小平均为3.4~7mm。
范氏小骨;有5例出现,出现率0.4%。位于第5跖骨基底部,多为直径5mm左右的圆形小骨块,但本组中有1例不规则骨化,形似3个小骨。
上距骨:仅4例出现,出现率0.3%。位于距骨头前上方,该处距骨的相应面略向下呈弧形凹陷,上距骨坐落于凹陷处,与距骨间有缝隙。足斜位易显示清楚。呈枣核状、肾形或不规则形,大小在(2~5)mm×(3~12)mm。
楔间骨:较少见,本组仅3例(0.2%),多位于第1~2楔状骨间,为卵圆形,大小2mm×3mm~6mm×8mm。
上舟骨:较少见,本组仅3例(0.2%)。位于足舟骨后上方,呈卵圆形,1.5mm×1.5mm~2mm×3mm,斜位照片易显示。
讨 论
足、踝部副骨约20余种,其中以外胫骨和三角骨最常见。文献报道外胫骨发生10%~21.1%,本文16.2%。笔者发现副骨12种,副骨可以单个存在或几个共同存在,其形状是各种各梯状的,甚至是不规则钙化的碎骨片状,如果对此不甚了解极易误诊为骨折,特别是因外伤而就诊者,但副骨一般边光滑,皮质轮廓连续,附近骨结构完事,可资鉴别。副骨一般较小,但也有巨大副骨,如巨大外胫骨、外腓小骨等。副骨往往不引起症状;为偶然发现,但外胫骨多因局部疼痛、隆起而就诊;且可合并创伤性关节炎使症状加剧。副骨骨折较罕见,但不应将不规则骨化的副骨当作骨折,同时局部肌肉扭伤时,还可以使副骨移位。副骨是独立的骨块,但有和邻近骨联合的趋势,通过观察也证实了这一点。如比较常的三角骨与距骨联合形成距骨后突,外胫骨与舟状骨联合形成巨大舟状骨,巨大腓小骨与第5跖骨基底联合等。
总之,对副骨全面了解,对认识骨骼的正常发育及减少误诊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