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影视欣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法,是进行文化和语言教学的重要媒介,英文电影是包罗万象的文化载体,它从多方面、多角度的展示了英语民族的文化。欣赏英文电影不仅可以学习语言知识,同时可以获取文化知识,而后者对前者至关重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是学习文化的过程,本文就语言文化相互影响的角度提出了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坚持语言与文化并重的原則,有效利用影视片,达到语言和文化双收益,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合理的选择英文电影,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指导组织课堂教学,加强观片之前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和观片之后的语言知识的强化。
[关键词] 英文电影 文化 语言能力
一、引言
Lyons提到:语言既是生物现象也是文化现象,要全面正确理解由语法词汇表现出来的话语的含义,必须了解其中包含的文化知识,所以语言的学习应该同文化的学习同步进行,外语学习者应尽可能去了解学习、参与所学语言的社会文化知识或活动。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坚持语言与文化并重的原则,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优秀的英文影片是包罗万象的文化载体,它从多方面、多角度的展示了英语民族的文化。是英美国家特定时代社会生活和文化最直观、最集中、最生动的反映。欣赏英文电影不仅可以学习语言知识,同时可以获取文化知识,而后者对前者至关重要。影视欣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法,是进行文化和语言教学的重要媒介。看电影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有效手段。也就是说“电影课不应该是电影放映一结束就随之结束的观摩活动,而应针对某一教学目的进行观后活动。”即通过组织有效的课内外活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达到语言和文化双收益。
二、使用英文电影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1 有效导入英美国家文化,培养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美国学者Hanvy把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分为四个阶段,电影教学对培养学生任一阶段的文化敏感性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理解西方的文化才会形成西方的思维方式,对西方文化感同身受。
人的语言表达方式受社会习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英语教学中,单纯传授语言不足以实现有效的文化交流。应尽可能得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减少双方的分歧或误会。而英文影片能够形象直观地反映西方文化,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包括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等。一部电影中反映了多方面的背景知识,比如在《阿甘正传》中,越南战争、反战浪潮、中美建交、水门事件、种族歧视,等诸多代表性的历史事件都得到了体现;通过影片《乱世佳人》可以深刻了解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人民的生活状况,及其独特的风土人情。
2 了解风土人情,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尤其是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之间的交际活动。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两种语言的非语言交际系统之间的差异很大且很少进行非语言交际手段方面的实践,双方的非语言交际行为所表达的意义被忽略、误解而影响交际的效果。比如,外国游客在询问“CanI go somewhere?”时,得到的回答竟然是“Yes,you can go anywhere”。因此,应有意识地对英语国家的非语言交际系统进行全面了解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东西方文化差异会很大程度地体现在电影语言中。如《碰撞》、《卢旺达饭店》、《通天塔》和《刮痧》等一系列以文化冲突为主题的影片。置身于真实的英语环境中,学生通过英语电影故事的叙述,情节的发展以及人物关系的变迁可以更好的了解与中式思维不太相同的外国的文化,用心体会东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的差异,从而将语言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 语境化教学,提高语言综合能力
“语言必须在情景中呈现和练习”是情景教学法的主体特征,它强调使用语言不能离开真实的社会情景。Krashen“输入假说”中提到“语言及语言习得环境因素”,揭示了环境在语言习得中的重要作用。
英文电影中的语言信息语境丰富,提供了丰富的情景化语言、超语言和真实的跨文化信息,把社交技巧、商业策略、文化知识等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并通过影像和声音还原逼真的再现现实生活,有利于学生理解语调、语速隐含的其他意义,逐步掌握语言知识,自然地习得纯正的语音、语调和丰富地道的语言。形成言语技能,最终发展为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真实语言运用能力。研究发现带有描述性画面的电影对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有极大帮助。在同等听力材料下,那些在课堂上观看电影的学生,比以声音为媒介来提高听力的学生理解力更好。
语言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演变形成的,形成历史条件和环境不同。其文化背景和内涵自然有很大的差异,从而影响跨文化交际。因此有必要有意识地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英语电影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理解英语词汇、成语的文化内涵。
三、使用英文电影虚注意的问题
1、合理的选择英文电影
英文电影的选择将决定学习效果的好坏。选择电影要以教学目标,学生语言水平为准绳,看语言文化信息含量,看情节内容是否健康,是否贴近生活,看语音语调是否清晰地道。对于初级水平的学生,选择电影的时候主要以题材轻松、内容简单为原则,如《音乐之声》、《狮子王》等;中级水平的学生除学习语言本身外,更要提高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因此选择一些如《阿甘正传》、《勇敢的心》等历史题材的影片来学习:对自己的水平比较有信心的学生可以选择《纳米亚传奇》等影片,学习一些比较地道的口语表达。选择影片是还应遵守精泛结合原则。
2 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指导组织课堂教学
建构主义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同时认为教师的作用应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英文电影欣赏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遵循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情感及个性需求,以学生为主体组织课堂活动。
3 加强观片之前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
教师应简要介绍影片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人物关系,激活学生脑中的图式知识,帮助其更好的接受新知识。也可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鼓励学生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一个角色。
4 观片之后的语言知识的强化
行为主义理论把语言习惯看成是习惯形成的过程,而习惯形成需要不断强化进行刺激-反应。语言学习过程是输入-吸收-输出的过程。根据输入输出之间平衡的观点,从输入、储存到产出之前的阶段被称作“孵化期”。教师应帮助学生有意识地去缩短孵化期。
教师不妨为学生设计一些活动,如复述故事情节、角色扮演、问题讨论、写观后感、背诵经典对白,给电影角色配音等。让学生将片中学到的表达方式运用到要讨论与写作中,从而提高口语和写作水平。防止学生刚从电影中学到的大量习语、表达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遗忘,不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四、结语
影视欣赏满足了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的语言文化学习目标,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法,是进行文化和语言教学的重要媒介。但教师必须意识到,影视欣赏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能仅仅依赖于电影本身的所传递的信息,还要在学生主体的动机和兴趣上,把语言的输出、输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达到语言和文化双收益,全面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
[关键词] 英文电影 文化 语言能力
一、引言
Lyons提到:语言既是生物现象也是文化现象,要全面正确理解由语法词汇表现出来的话语的含义,必须了解其中包含的文化知识,所以语言的学习应该同文化的学习同步进行,外语学习者应尽可能去了解学习、参与所学语言的社会文化知识或活动。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坚持语言与文化并重的原则,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优秀的英文影片是包罗万象的文化载体,它从多方面、多角度的展示了英语民族的文化。是英美国家特定时代社会生活和文化最直观、最集中、最生动的反映。欣赏英文电影不仅可以学习语言知识,同时可以获取文化知识,而后者对前者至关重要。影视欣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法,是进行文化和语言教学的重要媒介。看电影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有效手段。也就是说“电影课不应该是电影放映一结束就随之结束的观摩活动,而应针对某一教学目的进行观后活动。”即通过组织有效的课内外活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达到语言和文化双收益。
二、使用英文电影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1 有效导入英美国家文化,培养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美国学者Hanvy把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分为四个阶段,电影教学对培养学生任一阶段的文化敏感性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理解西方的文化才会形成西方的思维方式,对西方文化感同身受。
人的语言表达方式受社会习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英语教学中,单纯传授语言不足以实现有效的文化交流。应尽可能得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减少双方的分歧或误会。而英文影片能够形象直观地反映西方文化,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包括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等。一部电影中反映了多方面的背景知识,比如在《阿甘正传》中,越南战争、反战浪潮、中美建交、水门事件、种族歧视,等诸多代表性的历史事件都得到了体现;通过影片《乱世佳人》可以深刻了解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人民的生活状况,及其独特的风土人情。
2 了解风土人情,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尤其是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之间的交际活动。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两种语言的非语言交际系统之间的差异很大且很少进行非语言交际手段方面的实践,双方的非语言交际行为所表达的意义被忽略、误解而影响交际的效果。比如,外国游客在询问“CanI go somewhere?”时,得到的回答竟然是“Yes,you can go anywhere”。因此,应有意识地对英语国家的非语言交际系统进行全面了解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东西方文化差异会很大程度地体现在电影语言中。如《碰撞》、《卢旺达饭店》、《通天塔》和《刮痧》等一系列以文化冲突为主题的影片。置身于真实的英语环境中,学生通过英语电影故事的叙述,情节的发展以及人物关系的变迁可以更好的了解与中式思维不太相同的外国的文化,用心体会东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的差异,从而将语言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 语境化教学,提高语言综合能力
“语言必须在情景中呈现和练习”是情景教学法的主体特征,它强调使用语言不能离开真实的社会情景。Krashen“输入假说”中提到“语言及语言习得环境因素”,揭示了环境在语言习得中的重要作用。
英文电影中的语言信息语境丰富,提供了丰富的情景化语言、超语言和真实的跨文化信息,把社交技巧、商业策略、文化知识等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并通过影像和声音还原逼真的再现现实生活,有利于学生理解语调、语速隐含的其他意义,逐步掌握语言知识,自然地习得纯正的语音、语调和丰富地道的语言。形成言语技能,最终发展为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真实语言运用能力。研究发现带有描述性画面的电影对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有极大帮助。在同等听力材料下,那些在课堂上观看电影的学生,比以声音为媒介来提高听力的学生理解力更好。
语言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演变形成的,形成历史条件和环境不同。其文化背景和内涵自然有很大的差异,从而影响跨文化交际。因此有必要有意识地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英语电影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理解英语词汇、成语的文化内涵。
三、使用英文电影虚注意的问题
1、合理的选择英文电影
英文电影的选择将决定学习效果的好坏。选择电影要以教学目标,学生语言水平为准绳,看语言文化信息含量,看情节内容是否健康,是否贴近生活,看语音语调是否清晰地道。对于初级水平的学生,选择电影的时候主要以题材轻松、内容简单为原则,如《音乐之声》、《狮子王》等;中级水平的学生除学习语言本身外,更要提高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因此选择一些如《阿甘正传》、《勇敢的心》等历史题材的影片来学习:对自己的水平比较有信心的学生可以选择《纳米亚传奇》等影片,学习一些比较地道的口语表达。选择影片是还应遵守精泛结合原则。
2 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指导组织课堂教学
建构主义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同时认为教师的作用应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英文电影欣赏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遵循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情感及个性需求,以学生为主体组织课堂活动。
3 加强观片之前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
教师应简要介绍影片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人物关系,激活学生脑中的图式知识,帮助其更好的接受新知识。也可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鼓励学生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一个角色。
4 观片之后的语言知识的强化
行为主义理论把语言习惯看成是习惯形成的过程,而习惯形成需要不断强化进行刺激-反应。语言学习过程是输入-吸收-输出的过程。根据输入输出之间平衡的观点,从输入、储存到产出之前的阶段被称作“孵化期”。教师应帮助学生有意识地去缩短孵化期。
教师不妨为学生设计一些活动,如复述故事情节、角色扮演、问题讨论、写观后感、背诵经典对白,给电影角色配音等。让学生将片中学到的表达方式运用到要讨论与写作中,从而提高口语和写作水平。防止学生刚从电影中学到的大量习语、表达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遗忘,不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四、结语
影视欣赏满足了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的语言文化学习目标,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法,是进行文化和语言教学的重要媒介。但教师必须意识到,影视欣赏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能仅仅依赖于电影本身的所传递的信息,还要在学生主体的动机和兴趣上,把语言的输出、输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达到语言和文化双收益,全面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