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时事教育的内容是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如何精心设计时事专题,让知识自然生成,提高复习有效性是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师在复习课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就时政专题复习中如何发挥整合的力量,让基础知识灵动起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知识整合;时政教育;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3-0121
“时政热点专题复习”是将考点讲析与时政热点相结合,它改变了第一轮复习中只是对中考考点内容进行梳理的方式,把对考点基本知识的讲解同相应的时事材料分析结合起来,使第一轮复习内容更加深化。随着实践的发展,党和政府对实际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进行时政热点复习有利于及时把时事中党和政府的新认识、新观点、新政策补充进去,及时对教材基础知识做出补充和完善。教师如何进行“时政热点专题复习”往往是因人而异,因生而异,因材而异。笔者结合自身的“时政热点专题复习”教学经验就如何进行专题设计,提高复习有效性谈一点浅见。
一、整合知识结构,形成知识脉络
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了“课程的性质是为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它与传授文化知识中渗入德育内涵的其他学科教学相比,并不以传授文化知识作为其主要功能,而是借助于这些文化知识为载体,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和心理品质教育”。这样的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德育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对于中考来说却是一大弊端:大多数学生面对三年的思想品德学习乍一回忆起来,大脑一片散乱,犹如满目树叶,不见枝干。怎么复习?无从下手。所以,专题复习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整合初中三年所学内容,提纲挈领,理清线索,使树叶归于枝干。把相关知识加以整合,不仅有助学生从宏观角度全面把握教材,更重要的是,经过学生的进一步理解消化,使点线的知识以网络的形式有机地联系起来,窥一斑而知全豹,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形成了简明的知识框架结构。
教师在对《考试纲要》中存在的知识点进行梳理的时候,首先应鲜明地勾勒出知识结构,形成完整的知识脉络。教师在进行专题复习之前就应该和学生多强调完整的知识结构和体系,这样学生在进行热点专题复习的时候就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不会完全跟着教师走。按照新课程的设置来理顺热点专题复习中的知识脉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地理——历史——心理健康、道德和法律教育——国情教育这样若干个模块。在此基础上再强调一条线:任何专题的复习都要从事件本身延伸到人(既包括事件本身涉及的人也包括中学生),这是因为一方面人才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另一方面是思想品德本身就是加强对初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德育课程。
二、整合时政材料,紧扣生活实际
教师在进行时政专题复习的时候,应如何在五花八门的时事素材中进行选择和整合呢?
1. 远近时事,近者为先
时事热点材料,强调的就是一个“热”字,什么样的事件才是热门的呢?最近发生的有较多人关注的。以《推进“一路一带”建设,不断扩大开放》为例,“一带一路”战略对于国人来说是件大事,引起来全国人民的关注。鉴于此,在设计《推进“一路一带”建设,不断扩大开放》专题的内容的时候就以参加与会记者感到很自豪这一内容来联系我国对外开放的意义。
2. “感”“情”至上
“感”指的是对政治的敏感度。教师平时应树立追寻时事热点的意识,养成天天看或听新闻的习惯,关心国家大事,积累搜集与课本有关的时事资料;在关注时事的同时也应该及时思考时事政治热点与课本知识的最佳结合点。“情”是指事件所带给我们的情感触动。思想品德学科重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道德修养,因此社会事件中但凡能触动我们心灵的材料都应该去关注,毕竟人的情感是一致的,能够触动我们的往往也能够感动学生、带给他们新的情感体验,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在进行《汶川地震》专题设计的过程中,筆者在选择和整合时政素材时就选取了最震撼我心灵、最让笔者感动的一些材料如:
向倩:遗体被发现时,她已被压断为3截。几乎碎成一团的上半身,张开的双臂下,紧紧搂着三个也已死去的学生,救援人员怎么也无法扳开她的双手。
“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19岁的荆利杰的跪地哭喊声让无数人动容。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利用这一类热点素材进行复习的过程中,教师本身要带有情感色彩,这样才能够既巩固基础知识,又达到品德教育的目的。
3. 与“生”贴近者优先
“生”既指的是学生也指生活。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师的教学应以学生为本”。陶行知先生则说“生活即教育”。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表述也都以学生作为行为主体,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也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想品德学科的内容也反映出“学科非常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已有生活体验,重视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因此越是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容易引起学生共鸣的时政热点越要关注。
三、结合时政素材,整合基础知识
进行时政热点专题复习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性理论知识得以被具体的时事材料来印证,能深化初中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在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观点观察和分析时事热点、重点问题时,又能帮助学生能动地把握教材理论知识的重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基础知识复习与时事学习相得益彰。
衢州市中考这几年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那就是“以纲为纲”,紧扣书本和复习用书。因此,在准备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非常明确与所讲专题相关的所有知识点。只有自己先整合好所有的相关知识,才能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更好地生成知识。整合知识是一个相当大的工程,基础知识在复习用书中是零散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自己的设计好的思路和整合好的时政要点出发,围绕复习用书逐字逐句分析、查找、归类、总结。
以《推进“一路一带”建设,不断扩大开放》专题内容为例:在地理板块:笔者按照整合好的知识框架以及复习用书的思路,主要从方向(如西亚、中亚在中国的哪个方向)、地形(如古代丝绸之路所在的地形区和所属的地形类型)、地势(如亚洲的地势特点)、气候)如古代丝绸之路所属的气候区以及具体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等)等进行复习;在历史板块,则围绕历史的划分:古代、近代、现代进行知识的整合,把和古代丝绸之路有关的所有历史知识集中在一起。
四、在整合的基础上,精心设计问题
笔者将中考时政专题复习中的问题分成两类:
1. “大题目”:即复习过程中旨在引导学生进行最大化思考的问题。设计的这类型的问题,要求答案不能有太多的局限,应该让学生尽可能去开阔思路,让他们能够把想到的相关知识点都结合进来。比如在设计《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举行》专题时,笔者在展示一些经历者的事迹后设计的问题是:从获奖者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这样的设问就能够让学生从社会责任、心理健康、法律、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多方面去复习巩固基础知识。在习近平主席“没有文明的基础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后设问:为什么我们一定能取得“中国梦”的实现?学生的答案往往是五花八门的,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整理,以达到整合知识、培养学生的整合能力的目的。
2. “小问题”:即复习结尾以巩固为目的的问题的。这类问题的切入口一点要小,而且范围要很明确。这几年的衢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测试卷,方向性比较明确,设计的问题都具有综合性和明确性,通过问题的精心设计来框定答案,即必须回答什么,多答少答都不正确;因此在平时的专题巩固练习中也一定要以此为导向来设计问题。
总之,精心设计“时政热点专题复习”课:把时政热点和基础知识有效结合起来,从当前中国和世界热点问题出发,结合近几年学业考试试题的特点,尽量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努力创新试题呈现方式和思维角度,从而达到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考查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目的,有效地提高复习有效性。
(作者单位:浙江省江山市坛石初级中学 324100)
关键词:知识整合;时政教育;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3-0121
“时政热点专题复习”是将考点讲析与时政热点相结合,它改变了第一轮复习中只是对中考考点内容进行梳理的方式,把对考点基本知识的讲解同相应的时事材料分析结合起来,使第一轮复习内容更加深化。随着实践的发展,党和政府对实际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进行时政热点复习有利于及时把时事中党和政府的新认识、新观点、新政策补充进去,及时对教材基础知识做出补充和完善。教师如何进行“时政热点专题复习”往往是因人而异,因生而异,因材而异。笔者结合自身的“时政热点专题复习”教学经验就如何进行专题设计,提高复习有效性谈一点浅见。
一、整合知识结构,形成知识脉络
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了“课程的性质是为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它与传授文化知识中渗入德育内涵的其他学科教学相比,并不以传授文化知识作为其主要功能,而是借助于这些文化知识为载体,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和心理品质教育”。这样的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德育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对于中考来说却是一大弊端:大多数学生面对三年的思想品德学习乍一回忆起来,大脑一片散乱,犹如满目树叶,不见枝干。怎么复习?无从下手。所以,专题复习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整合初中三年所学内容,提纲挈领,理清线索,使树叶归于枝干。把相关知识加以整合,不仅有助学生从宏观角度全面把握教材,更重要的是,经过学生的进一步理解消化,使点线的知识以网络的形式有机地联系起来,窥一斑而知全豹,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形成了简明的知识框架结构。
教师在对《考试纲要》中存在的知识点进行梳理的时候,首先应鲜明地勾勒出知识结构,形成完整的知识脉络。教师在进行专题复习之前就应该和学生多强调完整的知识结构和体系,这样学生在进行热点专题复习的时候就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不会完全跟着教师走。按照新课程的设置来理顺热点专题复习中的知识脉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地理——历史——心理健康、道德和法律教育——国情教育这样若干个模块。在此基础上再强调一条线:任何专题的复习都要从事件本身延伸到人(既包括事件本身涉及的人也包括中学生),这是因为一方面人才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另一方面是思想品德本身就是加强对初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德育课程。
二、整合时政材料,紧扣生活实际
教师在进行时政专题复习的时候,应如何在五花八门的时事素材中进行选择和整合呢?
1. 远近时事,近者为先
时事热点材料,强调的就是一个“热”字,什么样的事件才是热门的呢?最近发生的有较多人关注的。以《推进“一路一带”建设,不断扩大开放》为例,“一带一路”战略对于国人来说是件大事,引起来全国人民的关注。鉴于此,在设计《推进“一路一带”建设,不断扩大开放》专题的内容的时候就以参加与会记者感到很自豪这一内容来联系我国对外开放的意义。
2. “感”“情”至上
“感”指的是对政治的敏感度。教师平时应树立追寻时事热点的意识,养成天天看或听新闻的习惯,关心国家大事,积累搜集与课本有关的时事资料;在关注时事的同时也应该及时思考时事政治热点与课本知识的最佳结合点。“情”是指事件所带给我们的情感触动。思想品德学科重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道德修养,因此社会事件中但凡能触动我们心灵的材料都应该去关注,毕竟人的情感是一致的,能够触动我们的往往也能够感动学生、带给他们新的情感体验,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在进行《汶川地震》专题设计的过程中,筆者在选择和整合时政素材时就选取了最震撼我心灵、最让笔者感动的一些材料如:
向倩:遗体被发现时,她已被压断为3截。几乎碎成一团的上半身,张开的双臂下,紧紧搂着三个也已死去的学生,救援人员怎么也无法扳开她的双手。
“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19岁的荆利杰的跪地哭喊声让无数人动容。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利用这一类热点素材进行复习的过程中,教师本身要带有情感色彩,这样才能够既巩固基础知识,又达到品德教育的目的。
3. 与“生”贴近者优先
“生”既指的是学生也指生活。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师的教学应以学生为本”。陶行知先生则说“生活即教育”。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表述也都以学生作为行为主体,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也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想品德学科的内容也反映出“学科非常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已有生活体验,重视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因此越是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容易引起学生共鸣的时政热点越要关注。
三、结合时政素材,整合基础知识
进行时政热点专题复习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性理论知识得以被具体的时事材料来印证,能深化初中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在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观点观察和分析时事热点、重点问题时,又能帮助学生能动地把握教材理论知识的重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基础知识复习与时事学习相得益彰。
衢州市中考这几年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那就是“以纲为纲”,紧扣书本和复习用书。因此,在准备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非常明确与所讲专题相关的所有知识点。只有自己先整合好所有的相关知识,才能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更好地生成知识。整合知识是一个相当大的工程,基础知识在复习用书中是零散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自己的设计好的思路和整合好的时政要点出发,围绕复习用书逐字逐句分析、查找、归类、总结。
以《推进“一路一带”建设,不断扩大开放》专题内容为例:在地理板块:笔者按照整合好的知识框架以及复习用书的思路,主要从方向(如西亚、中亚在中国的哪个方向)、地形(如古代丝绸之路所在的地形区和所属的地形类型)、地势(如亚洲的地势特点)、气候)如古代丝绸之路所属的气候区以及具体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等)等进行复习;在历史板块,则围绕历史的划分:古代、近代、现代进行知识的整合,把和古代丝绸之路有关的所有历史知识集中在一起。
四、在整合的基础上,精心设计问题
笔者将中考时政专题复习中的问题分成两类:
1. “大题目”:即复习过程中旨在引导学生进行最大化思考的问题。设计的这类型的问题,要求答案不能有太多的局限,应该让学生尽可能去开阔思路,让他们能够把想到的相关知识点都结合进来。比如在设计《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举行》专题时,笔者在展示一些经历者的事迹后设计的问题是:从获奖者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这样的设问就能够让学生从社会责任、心理健康、法律、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多方面去复习巩固基础知识。在习近平主席“没有文明的基础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后设问:为什么我们一定能取得“中国梦”的实现?学生的答案往往是五花八门的,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整理,以达到整合知识、培养学生的整合能力的目的。
2. “小问题”:即复习结尾以巩固为目的的问题的。这类问题的切入口一点要小,而且范围要很明确。这几年的衢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测试卷,方向性比较明确,设计的问题都具有综合性和明确性,通过问题的精心设计来框定答案,即必须回答什么,多答少答都不正确;因此在平时的专题巩固练习中也一定要以此为导向来设计问题。
总之,精心设计“时政热点专题复习”课:把时政热点和基础知识有效结合起来,从当前中国和世界热点问题出发,结合近几年学业考试试题的特点,尽量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努力创新试题呈现方式和思维角度,从而达到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考查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目的,有效地提高复习有效性。
(作者单位:浙江省江山市坛石初级中学 32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