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小学感恩教育存在重说教轻体悟、重节日轻常态、重全体轻个体、重校内轻校外等现象。班主任要通过角色转型、思维转向,探寻感恩教育的最优路径,包括建立系统思维、互联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降低重心、点面结合、知行合一、螺旋递进、内外协同,全程化、立体式、系统性培育中小学生的感恩品质。
关键词 感恩;感恩教育;中小学;班主任
作者简介 杨晓东,浙江省温州市实验小学,高级教师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有一颗感恩的心很重要,所有的人都要有感恩的心。”如何提升中小学感恩教育实效,是每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回答且要回答好的时代命题。
一、班主任对感恩教育的特殊使命
(一)感恩教育的失重境遇
尽管感恩教育在中小学已经日益得到重视,但普遍面临“四重四轻”的尴尬境况。一是重说教轻体悟。在教育手段上以说教、灌输为主,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情境中感悟较少,其实效性不够。二是重节日轻常态。主要形式是借节假日开展应景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对系统化的课程构建、常态化的有机渗透等鲜有探究,其系统性不够。三是重全体轻个体。一些学校动辄全体师生,乃至家长尽数参与,忽略了班级或学生的个性,其针对性不够。四是重校内轻校外。学校感恩教育“墙内开花墙外不香”,一旦落到生活中、社会上,便脱节失范,因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其联动性不够。
(二)班集体之于感恩教育的价值意蕴
班集体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机构,满足学生个体心理需要的场所,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平台。相较于学校“大集体”组织的运动式感恩教育,班级“小社会”的价值更为突显。感恩教育应从“校本”走向“班本”,最终走向“生本”。在班集体建设中,构建实施“班本”感恩教育体系,能使目标、思想、行动的导向更加明确,通过精致的教室环境布置浸染学生的感恩情操,通过系列化的活动策划和制度建设统筹推进,通过主题班会有效夯实学生的感恩品行,把感恩教育的要求转化为学生集体自我教育的过程。学校和班主任应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力量,彰显其塑造学生感恩品质的应有价值。
(三)班主任之于感恩教育的角色转型
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关系最密切,有其特殊性,应当建立平等尊重、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为感恩的发育生长奠定良好的人际基础。一是从管理者向引路人转变。改变传统意义上班主任只是班级事务管理者的角色,改变耳提面命、严苛斥责的权威身份,做班集体建设的引领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二是从言传者向身教者转变。班主任应是一个有爱、会感恩的人。关爱每位学生,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细致入微的爱,体察到班主任身正为范的感恩素养。三是从“快递员”向“策划师”转变。班主任通常把学校或上级要求简单“搬运”至班级,多少表现出了应付的心态。班主任要立足本班实际,挖掘有效资源,精心组织,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二、班主任对感恩教育的思维转向
思维决定行为。班级德育实效不彰,与班主任思维的局限性关系甚大。实施感恩教育,班主任需要冲破封闭式思维,转向开放式思维。
(一)系统思维
从内涵来看,感恩教育是促进学生感恩的认知、情感与行为同步发展,集道德、情感、人文、人性等教育为一体的活动,因此要有系统性的价值追求。从感恩的对象来看,感恩是主体(人)对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因素表示友好并且回报,这些因素包括人与自身、他人、社会、自然等,有主体性存在,也有非主体性存在,因其对象的广泛性,也要求班主任具备系统思维。从时间维度来看,不同年龄段学生有不同的特性,班主任应从生命全周期的角度,审视当下阶段性的感恩教育定位,增强方向感和坐标意识,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从育入主体来看,感恩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班主任不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力,还要协调科任教师的驱动力,以及班级与家庭的协同力,充分发挥聚合效应。
(二)互联思维
一切事物、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是相互依赖、制约、影响的。一是隐性渗透。班主任应更加注重班级感恩文化的营造、常规教育的落实、学科教学的渗透、阅读陶冶以及教师人格的示范,达到润物细无声之境。二是素养相佐。班主任应从影响感恩品质形成的因子研析,构建感恩核心素养的图谱,包括认知层面的生命观、和谐观、互惠观以及对真善美的热爱与识别,品格层面的责任感、正义感、爱心、誠实、善良、体谅、慷慨、谦虚,心理层面的情商、共情力、不抱怨,能力层面的自主能力、合作能力、生活技能,等等,这些相关因子就像“土壤”,共同培植感恩素养之树。三是生活链接。班主任应克服流于灌输、说教的单向思维,让感恩教育与学生的真实世界、现实生活有效链接,将认知与实践融通互联。
(三)逆向思维
从人际结构的角度分析,感恩是施恩者与受恩者形成的相互回应的人际关系。诺丁斯的关怀伦理学认为,“关怀的维持和巩固既需要关怀方对关怀对象的需要作出反应,也需要关怀对象认可和接受对方的关怀行为。这样关怀双方在关怀关系中就是平等、互惠的”。由此启示,感恩教育不应困囿于“受助者感恩施助者”的单独视角,只要求孩子感恩父母、教师,也应让后者对前者感恩,否则只是“一种失衡的、幼稚的感恩文化”。从“知恩图报”的逻辑分析,感恩可分为知恩、记恩、谢恩、报恩四个环节,这个进阶链条的前端隐藏着他者的施恩环节。那么,班主任可否将施恩作为感恩教育的逻辑起点?引导学生以施恩者身份主动做好事、当好人,在收获他人的感谢中体悟感恩的意义,进而激活“施恩(获恩)一得报(报恩)一施恩”的双循环。笔者认为,感恩教育的高阶境界是培育孩子的施恩品质。
(四)辩证思维
在理论与实践场域,感恩本身存有争议。“面对各种激烈,甚至是极端的感恩教育活动,有人欢欣鼓舞,也有人隐隐感到不妥。”班主任需从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等层面辨析,审视感恩教育的边界问题。比如,如何把握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斟酌内容的适切度,对传统感恩文化进行扬弃。又如,如何把握权责与恩情的关系。感恩教育应实现责任与权力两个维度之间的动态平衡,譬如教师教好学生、父母带好孩子,很大的成分是履行职责,过分要求孩子感恩戴德,便是感恩的泛滥化。再如,如何把握集体与个人的关系。班集体建设有时会过于强调集体标准的框束,作为个体的学生便会“淹没”其中。班主任要有儿童立场,尊重差异,呵护个性。 三、班主任对感恩教育的路径抉择
如何探寻感恩教育的实操路径?近年来,笔者致力于探索全程化、立体式、系统性的班级感恩教育模式。
(一)降低重心,养护感恩之“念”
低起点,小步走,循序渐进,有利于养成学生的感恩意识,呵护学生的感恩火苗。一是从“一声道谢”说起。说一声“谢谢”,是感恩的初始形态和口头报答方式。积极表扬会道谢的孩子,并把要求纳入班规:主动给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接受别人的服务要懂得感恩、别人送你礼物或东西要说谢谢等等。二是从“一件小事”做起。学生的感恩品质积淀于细微的感恩之举,体现在对父母的点滴孝行,对老师的细小帮助,对他人看似微不足道的关心,对生活、自然及社会环境的爱护,等等。比如在家里,让学生每天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爱惜每粒米饭以感恩艰辛劳作的农民,给家里人盛碗饭以感恩父母的养育。三是从“一个闪光”赞起。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闪现出来的感恩之念、感恩之言、感恩之举,弥足珍贵,班主任要及时“点赞”: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大拇指、一句“你真棒”……涓涓细流之聚,激励学生从直觉走向自觉。
(二)点面结合,触发感恩之“心”
感恩教育实则是一种情感教育,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情绪生活与精神需求。一是聚焦重要节点。重要的节日,除开展以传统节日为主的报恩体验活动外,每学期还设有班主任节,学生用拍摄班主任最美瞬间、书写班主任小传、画班主任漫画形象等方式,给班主任奉上真诚简朴的祝福。重要的日子,如学生生日当天,要给父母道谢,送上一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小礼物。重要的年龄,比如举行“十岁成长,感谢有你”集体庆典活动,让学生理解并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师长教诲之恩、朋友帮助之恩。二是聚焦重要他人。父母和老师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一年级学生最喜欢唱《幼儿园毕业歌》:“忘不了幼儿园的愉快欢笑,忘不了老师们的亲切教导……”学生入队后,班级倡议:回幼儿园看看老师,感谢老师三年的教育。开家长会时,让孩子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或通过微视频表达感激之情。三是聚焦重要课文。教材中有不少感恩要素的课文,班主任可对相关主题进行拓展深化。学过《妈妈的账单》后,开展“算算亲情账”主题班会;学过《可贵的沉默》后,让孩子调查父母生日,懂得接受爱的同时不忘回报爱。“点”的激活,带动“面”的拓展,触发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常为感恩之行。
(三)螺旋递进,培植感恩之“力”
感恩也是一种能力,需要五育并举的综合集成,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的协同支撑,以及螺旋上升的进阶序列。一是与美德同行。开展勤学之星、孝亲之星、劳动之星、公益之星、坚毅之星等评比,激励学生争当“美德少年”。二是与能力并进。利用整理课、劳技课等课程,开展“我是整理小能手”“我是家务小达人”等活动,重点培养学生整理学习用品的习惯,自主学习、生活的能力,家务劳动的技能,为父母分忧。三是与年龄契合。根据不同年段,策划序列化的主题活动。一、二年级举行亲子阅读绘本故事活动,感受情感,启迪心灵;三年级设计感恩广告,用风趣幽默的画面感染学生;四年级举行感恩主题演讲活动,让学生进行自我洗礼;五年级自编、自导、自演感恩小品、相声、课本剧等,身临其境得到熏陶;六年级写篇感恩文章。以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学会感恩。
(四)知行合一,躬身感恩之“行”
感恩品行的养成,是“知”与“行”有效紧密联结、循环往复的过程。一是班级文化激励人。在教室里定期更换悬挂由学生书写的感恩书法作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等,激励学生知恩识恩、感恩报恩。二是模拟体验唤醒人。组织“护蛋”活动,给“蛋宝宝”制作出生证,全程陪伴、护理并记录感受,让学生获得爱与被爱的双重体验。三是师生情谊濡染人。笔者每年都会带几个大学实习生,三个月的跟岗学习,实习生与导师、学生建立了较为深厚的友谊。临走前,班级举办“谢谢您,老师”实习老师欢送会,学生以一张画、几句话、一首歌、一个小品等形式表达感恩,实习老师则给每个学生写明信片,这种饱含深情的互动,将感恩活动做到了心坎上。真实的生活体验,才能培育感恩之心,养成感恩之行。
(五)内外协同,熔铸感恩之“品”
家长是同盟军,社会是大熔炉,家、校、社三方同心同力,共铸学生感恩品质。一是家校之间。除了常规家长会的互通有无、明确方向,定期举办亲子互动、感恩画廊、参观道德馆等活动,增强有效沟通。二是校社之间。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城乡图片展,感受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帮助邻里,看望孤寡老人,参加社区服务组织;开展“感恩自然,守护绿色家园”“乐善好施,恩泽红日”等社会实践,利用周末及假期参加“红日亭”公益行动,用善心善行回报社会。三是城乡之间。开展“感谢母校,回报社会”公益活动,捐献家里和班级的书籍给农村孩子建个图书馆,赴结对学校举行读书交流活动,与他们共享同一片蓝天。
尼采说:“感恩是灵魂上的健康。”新时代中小学感恩教育,班主任因其特殊角色,应担起更多的责任,培育学生健康的心灵,丰盈学生精神的宝藏。
责任编辑 孙格格
关键词 感恩;感恩教育;中小学;班主任
作者简介 杨晓东,浙江省温州市实验小学,高级教师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有一颗感恩的心很重要,所有的人都要有感恩的心。”如何提升中小学感恩教育实效,是每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回答且要回答好的时代命题。
一、班主任对感恩教育的特殊使命
(一)感恩教育的失重境遇
尽管感恩教育在中小学已经日益得到重视,但普遍面临“四重四轻”的尴尬境况。一是重说教轻体悟。在教育手段上以说教、灌输为主,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情境中感悟较少,其实效性不够。二是重节日轻常态。主要形式是借节假日开展应景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对系统化的课程构建、常态化的有机渗透等鲜有探究,其系统性不够。三是重全体轻个体。一些学校动辄全体师生,乃至家长尽数参与,忽略了班级或学生的个性,其针对性不够。四是重校内轻校外。学校感恩教育“墙内开花墙外不香”,一旦落到生活中、社会上,便脱节失范,因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其联动性不够。
(二)班集体之于感恩教育的价值意蕴
班集体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机构,满足学生个体心理需要的场所,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平台。相较于学校“大集体”组织的运动式感恩教育,班级“小社会”的价值更为突显。感恩教育应从“校本”走向“班本”,最终走向“生本”。在班集体建设中,构建实施“班本”感恩教育体系,能使目标、思想、行动的导向更加明确,通过精致的教室环境布置浸染学生的感恩情操,通过系列化的活动策划和制度建设统筹推进,通过主题班会有效夯实学生的感恩品行,把感恩教育的要求转化为学生集体自我教育的过程。学校和班主任应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力量,彰显其塑造学生感恩品质的应有价值。
(三)班主任之于感恩教育的角色转型
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关系最密切,有其特殊性,应当建立平等尊重、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为感恩的发育生长奠定良好的人际基础。一是从管理者向引路人转变。改变传统意义上班主任只是班级事务管理者的角色,改变耳提面命、严苛斥责的权威身份,做班集体建设的引领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二是从言传者向身教者转变。班主任应是一个有爱、会感恩的人。关爱每位学生,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细致入微的爱,体察到班主任身正为范的感恩素养。三是从“快递员”向“策划师”转变。班主任通常把学校或上级要求简单“搬运”至班级,多少表现出了应付的心态。班主任要立足本班实际,挖掘有效资源,精心组织,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二、班主任对感恩教育的思维转向
思维决定行为。班级德育实效不彰,与班主任思维的局限性关系甚大。实施感恩教育,班主任需要冲破封闭式思维,转向开放式思维。
(一)系统思维
从内涵来看,感恩教育是促进学生感恩的认知、情感与行为同步发展,集道德、情感、人文、人性等教育为一体的活动,因此要有系统性的价值追求。从感恩的对象来看,感恩是主体(人)对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因素表示友好并且回报,这些因素包括人与自身、他人、社会、自然等,有主体性存在,也有非主体性存在,因其对象的广泛性,也要求班主任具备系统思维。从时间维度来看,不同年龄段学生有不同的特性,班主任应从生命全周期的角度,审视当下阶段性的感恩教育定位,增强方向感和坐标意识,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从育入主体来看,感恩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班主任不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力,还要协调科任教师的驱动力,以及班级与家庭的协同力,充分发挥聚合效应。
(二)互联思维
一切事物、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是相互依赖、制约、影响的。一是隐性渗透。班主任应更加注重班级感恩文化的营造、常规教育的落实、学科教学的渗透、阅读陶冶以及教师人格的示范,达到润物细无声之境。二是素养相佐。班主任应从影响感恩品质形成的因子研析,构建感恩核心素养的图谱,包括认知层面的生命观、和谐观、互惠观以及对真善美的热爱与识别,品格层面的责任感、正义感、爱心、誠实、善良、体谅、慷慨、谦虚,心理层面的情商、共情力、不抱怨,能力层面的自主能力、合作能力、生活技能,等等,这些相关因子就像“土壤”,共同培植感恩素养之树。三是生活链接。班主任应克服流于灌输、说教的单向思维,让感恩教育与学生的真实世界、现实生活有效链接,将认知与实践融通互联。
(三)逆向思维
从人际结构的角度分析,感恩是施恩者与受恩者形成的相互回应的人际关系。诺丁斯的关怀伦理学认为,“关怀的维持和巩固既需要关怀方对关怀对象的需要作出反应,也需要关怀对象认可和接受对方的关怀行为。这样关怀双方在关怀关系中就是平等、互惠的”。由此启示,感恩教育不应困囿于“受助者感恩施助者”的单独视角,只要求孩子感恩父母、教师,也应让后者对前者感恩,否则只是“一种失衡的、幼稚的感恩文化”。从“知恩图报”的逻辑分析,感恩可分为知恩、记恩、谢恩、报恩四个环节,这个进阶链条的前端隐藏着他者的施恩环节。那么,班主任可否将施恩作为感恩教育的逻辑起点?引导学生以施恩者身份主动做好事、当好人,在收获他人的感谢中体悟感恩的意义,进而激活“施恩(获恩)一得报(报恩)一施恩”的双循环。笔者认为,感恩教育的高阶境界是培育孩子的施恩品质。
(四)辩证思维
在理论与实践场域,感恩本身存有争议。“面对各种激烈,甚至是极端的感恩教育活动,有人欢欣鼓舞,也有人隐隐感到不妥。”班主任需从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等层面辨析,审视感恩教育的边界问题。比如,如何把握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斟酌内容的适切度,对传统感恩文化进行扬弃。又如,如何把握权责与恩情的关系。感恩教育应实现责任与权力两个维度之间的动态平衡,譬如教师教好学生、父母带好孩子,很大的成分是履行职责,过分要求孩子感恩戴德,便是感恩的泛滥化。再如,如何把握集体与个人的关系。班集体建设有时会过于强调集体标准的框束,作为个体的学生便会“淹没”其中。班主任要有儿童立场,尊重差异,呵护个性。 三、班主任对感恩教育的路径抉择
如何探寻感恩教育的实操路径?近年来,笔者致力于探索全程化、立体式、系统性的班级感恩教育模式。
(一)降低重心,养护感恩之“念”
低起点,小步走,循序渐进,有利于养成学生的感恩意识,呵护学生的感恩火苗。一是从“一声道谢”说起。说一声“谢谢”,是感恩的初始形态和口头报答方式。积极表扬会道谢的孩子,并把要求纳入班规:主动给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接受别人的服务要懂得感恩、别人送你礼物或东西要说谢谢等等。二是从“一件小事”做起。学生的感恩品质积淀于细微的感恩之举,体现在对父母的点滴孝行,对老师的细小帮助,对他人看似微不足道的关心,对生活、自然及社会环境的爱护,等等。比如在家里,让学生每天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爱惜每粒米饭以感恩艰辛劳作的农民,给家里人盛碗饭以感恩父母的养育。三是从“一个闪光”赞起。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闪现出来的感恩之念、感恩之言、感恩之举,弥足珍贵,班主任要及时“点赞”: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大拇指、一句“你真棒”……涓涓细流之聚,激励学生从直觉走向自觉。
(二)点面结合,触发感恩之“心”
感恩教育实则是一种情感教育,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情绪生活与精神需求。一是聚焦重要节点。重要的节日,除开展以传统节日为主的报恩体验活动外,每学期还设有班主任节,学生用拍摄班主任最美瞬间、书写班主任小传、画班主任漫画形象等方式,给班主任奉上真诚简朴的祝福。重要的日子,如学生生日当天,要给父母道谢,送上一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小礼物。重要的年龄,比如举行“十岁成长,感谢有你”集体庆典活动,让学生理解并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师长教诲之恩、朋友帮助之恩。二是聚焦重要他人。父母和老师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一年级学生最喜欢唱《幼儿园毕业歌》:“忘不了幼儿园的愉快欢笑,忘不了老师们的亲切教导……”学生入队后,班级倡议:回幼儿园看看老师,感谢老师三年的教育。开家长会时,让孩子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或通过微视频表达感激之情。三是聚焦重要课文。教材中有不少感恩要素的课文,班主任可对相关主题进行拓展深化。学过《妈妈的账单》后,开展“算算亲情账”主题班会;学过《可贵的沉默》后,让孩子调查父母生日,懂得接受爱的同时不忘回报爱。“点”的激活,带动“面”的拓展,触发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常为感恩之行。
(三)螺旋递进,培植感恩之“力”
感恩也是一种能力,需要五育并举的综合集成,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的协同支撑,以及螺旋上升的进阶序列。一是与美德同行。开展勤学之星、孝亲之星、劳动之星、公益之星、坚毅之星等评比,激励学生争当“美德少年”。二是与能力并进。利用整理课、劳技课等课程,开展“我是整理小能手”“我是家务小达人”等活动,重点培养学生整理学习用品的习惯,自主学习、生活的能力,家务劳动的技能,为父母分忧。三是与年龄契合。根据不同年段,策划序列化的主题活动。一、二年级举行亲子阅读绘本故事活动,感受情感,启迪心灵;三年级设计感恩广告,用风趣幽默的画面感染学生;四年级举行感恩主题演讲活动,让学生进行自我洗礼;五年级自编、自导、自演感恩小品、相声、课本剧等,身临其境得到熏陶;六年级写篇感恩文章。以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学会感恩。
(四)知行合一,躬身感恩之“行”
感恩品行的养成,是“知”与“行”有效紧密联结、循环往复的过程。一是班级文化激励人。在教室里定期更换悬挂由学生书写的感恩书法作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等,激励学生知恩识恩、感恩报恩。二是模拟体验唤醒人。组织“护蛋”活动,给“蛋宝宝”制作出生证,全程陪伴、护理并记录感受,让学生获得爱与被爱的双重体验。三是师生情谊濡染人。笔者每年都会带几个大学实习生,三个月的跟岗学习,实习生与导师、学生建立了较为深厚的友谊。临走前,班级举办“谢谢您,老师”实习老师欢送会,学生以一张画、几句话、一首歌、一个小品等形式表达感恩,实习老师则给每个学生写明信片,这种饱含深情的互动,将感恩活动做到了心坎上。真实的生活体验,才能培育感恩之心,养成感恩之行。
(五)内外协同,熔铸感恩之“品”
家长是同盟军,社会是大熔炉,家、校、社三方同心同力,共铸学生感恩品质。一是家校之间。除了常规家长会的互通有无、明确方向,定期举办亲子互动、感恩画廊、参观道德馆等活动,增强有效沟通。二是校社之间。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城乡图片展,感受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帮助邻里,看望孤寡老人,参加社区服务组织;开展“感恩自然,守护绿色家园”“乐善好施,恩泽红日”等社会实践,利用周末及假期参加“红日亭”公益行动,用善心善行回报社会。三是城乡之间。开展“感谢母校,回报社会”公益活动,捐献家里和班级的书籍给农村孩子建个图书馆,赴结对学校举行读书交流活动,与他们共享同一片蓝天。
尼采说:“感恩是灵魂上的健康。”新时代中小学感恩教育,班主任因其特殊角色,应担起更多的责任,培育学生健康的心灵,丰盈学生精神的宝藏。
责任编辑 孙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