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细细听

来源 :学子·教育新理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q0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不少教师在授课中,更加关注学生的表达,只要学生有开口的意向,就鼓励他们说,是否贸然打断,并不做讲究。就这点而言,我并不以为然。学会倾听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表达与交际,而且也体现了学生良好的表达习惯,对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认为,开展基于倾听的英语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在自己表达艺术上,多下一番功夫,让学生愿意听,听得舒服,听得赏心悦目。同时,也要再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听音活动,提高学生听的技巧,帮助他们掌握有效获取语言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良好的倾听与言语习惯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素养。
  一、巧变语速,丰富听音体验
  听本来就是一场美的体验。然而,在实际授课中,不少学生却把“听”当成了生硬的教学任务,“认真听讲”四个字就像一道严令,使得学生的“听”变得非常被动。可见,要把倾听变成一种主动的学习行为,首先我们要先丰富“听”的内容,为学生带来更多有变化、有惊喜、有期待的听音体验。在我的英语教学中,我非常注重课堂语言的雕琢,尤其是课堂语速的变化,如4A《Unit 6 At the snack bar》这单元的“Cartoon time”中,在师生互动朗读环节中,我扮演了Sam,在故事的开头“I'm hungry”中,我有意识放慢语速,饥肠辘辘地说出这句话,在慢腾腾的语速中,让学生感受到Sam的饥饿,而在接下来“Here's a snack bar.”这句话中,我则以加快语速,读出发现新大陆的惊喜。通过这样的朗读变化,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有深入其境、感同身受的体会。除此之外,我在评价中也经常巧变语速,通过一波三折的听音体验,丰富学生听的感受,让他们在表扬中,都能找到不一样的地方。
  二、听音活动,提高倾听技巧
  有效的练习与活动是我们培养语言技能的必由之路。在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中,我们“光说不练”,只靠单线的教学输出显然是不行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授课中,应有意识地创设一些以听音为考查目的的教学活动,如“我说,你做”句型练习、千里传音、“微播报”、信息复述、听音辨词等等。在这些以“听”为主的小活动中,强化学生用耳朵捕捉信息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倾听技巧。
  如在3B《Unit 5 How old are you?》的“Rhyme time”时,这个chant朗朗上口,围绕着今天的教学重点——数字展开,简单易懂又富有节奏感。因此,在这个chant活动中,我没有急着让学生“说chant”,而是开展了“听音、辨音、编动作”的小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鼓励学生在老师的带动下,跟着节奏,动起来,如“One,two,three,four”中,我们利用小手,做起了数字手势,而在数字“ten”的创编中,有的小组把小手张开,有的小组则用小手比成了一朵花等。在这个小组实践中,学生由听到做、由做到说,有效地提高了他们倾听与表达的学习能力。
  三、行为指向,培养倾听品质
  倾听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品质,是健全人格中不可获取的一部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也应该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的渗透,把“学会倾听”渗透课堂,在潜移默化的教学影响中,帮助学生形成倾听的良好品质,并将其转化为自然而然的学习行为。这就要求我们,应该不露声色地深化倾听的行为指向,如在日常教学中,塑造典型,树立榜样,以“小先生”制的自主学习形式,实现“一带一路”的教学局面。同时,除了教学导向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激励性的发展评价,激发学生听的主动性,强化学生对倾听的理解与认识,以评价推动倾听。
  三年级的学生处于低段向中段的过渡时期,他们活泼好动,争强好胜,不少学生还有些“自以为是”,往往老师没说完,就迫不及待地想要打断,以显示自己的本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学生倾听行为的培养,如在译林版3B《Unit 4 Where is the bird?》这单元的“Fun time”时,这个环节围绕小游戏“Guess and say”展开,在第一次活动中,我发现,不少学生还没有听完问题,就急于打断,而发问的学生,也不在意回答者是否使用完整句。为此,在第二轮活动前,我采用“小先生”示范的形式,挑选两个小组代表,由他们进行示范,并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他们的表达进行及时评价,如当学生发出“Where’s my pencil? Can you guess?”,我并不着急引导另一名学生做出回答,而是对这个问题的完整性给出赞赏,并引导学生先倾听,后思考,再回答。
  总之,倾听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品质。在小学阶段中,我们就应该吊一吊学生的胃口,磨一磨学生的急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倾听的语言习惯。同时,在有效的指导及丰富的活动中,提高他们听的能力,让他们听得有质量,有收获,把倾听随身携带,变成自身良好的学习品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岔河镇古坝小学)
其他文献
一、巧用信息技术,架一座直观感受的桥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多媒体教学平台越来越广泛地发挥了作用。教学本课时,针对大部分孩子没有去过西湖,或去过西湖但对众多景观没有清晰认知,而文中语言较难理解,学生单凭想象难以形成具体可感的形象这一实际情况,笔者两处巧妙借用信息技术,弥补学生在学习写景类文章时,缺乏现场感的不足。一是在教学之前,布置学生登录互联网优酷视频,观看《西湖风光》。二是在学生读到“
期刊
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尝试将黄金分割法介入数学课堂,用其严格的比例分割课堂结构,使得课堂结构趋于完美,从而创造和谐的数学课堂。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综合体系,涉及师和生、教和学、讲和练等多重关系,完美的课堂结构应恰当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力求各部分比例适当、关系和谐。现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通分》教学为例,浅谈黄金分割课堂教学结构的操作策略。  一、黄金分割教师与学生的活动  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体,教师
期刊
数学课堂中的游戏活动并非仅仅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在于深度激活学生主动探究、自动合作、灵动创新,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意识与创新意识。有效的游戏教学需要科学合理的数学游戏活动,笔者在数学教学中精心设计各种数学游戏,巧妙应用游戏激活数学课堂,提升教学质效。  一、精设探索性游戏,激引主动探究  探究是有效数学课堂的标志性特征,学习自发主动地开展探究是学好数学的重要保障,融合趣味性与探索性
期刊
合作学习已被广泛应用到各科教学之中,小组合作成为当前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学习方式。然而,学生合作意识淡薄导致合作简单机械,活动不够深入,合作效率低下。为了提高小组合作的效果,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内在合作动力,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摸索出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的技巧,通过故设悬念法激发合作热情,赏识激励法激扬合作激情,撩拨激将法激活合作豪情,在激发合作情感中提升合作质效。  一、故设悬
期刊
一、加强算理算法教学  初始的10以内加减法启蒙教学是孩子们依赖掰手指头、画小圆圈、数小棒等具体的物体的增减来感知的,然后对结果进行记忆,没有太复杂的算理。从学习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开始,部分孩子就明显有些吃力,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我利用小棒让孩子们在合计小棒时自己发现算理算法。如教学进位加9+4=13,我让学生先摆出9根和4根的小棒各一堆,然后看左边的9根只要添上1根
期刊
从广义上讲,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包含各门学科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传统意义上讲,课程的三大分类是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人们理所当然认为小学英语是“学科课程”。而课程整合的概念是说将两种、两种以上的学科,融入课程整体中去,改变课程的内容和体系,创立综合性文化课程。当然,这样的课堂模式在教材内容、教学环节、作业设计、师生角色以及教学效果
期刊
识字与写字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但随着语文学习的深入,很多孩子仍然在训练中出现很多的错别字,并对一些词语不理解,造成语文学习的困难。本文主要从梅西小学学生入手,调查中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情况,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在教学汉语拼音和识字写字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调查法主要运用问卷法、听课法及访谈法。调查显示,小学中低年级的生字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必须切实采取优化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对策。  一、对识字与写字教
期刊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练习五(P101) 读读背背  师:我最喜欢四(2)班了,因为这个班同学爱提问题,有爱心。谁能对宋老师说一句话?  生:我很喜欢宋老师上课。  生:喜欢听宋老师讲故事。  生:老师很温柔也很幽默。  ……  师:谢谢同学们的夸奖!  【点评】通过课前的互动、交流,师生成为平等的对话者,身心放松,精神愉悦。从而让学生以最好的状态进入学习,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期刊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有效途径,不仅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对学习素材的理解,同时促进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要从语篇角度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语言知识,并将英语学科各语言知识点与语篇教学有机整合,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提高学习的质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要具备语篇教学意识,并通过创设合理语境,帮助学生形成
期刊
所谓语不离境,我们的语言探索中离不开丰富而特定的语言情景,来源生活的对话教学更是如此。在日常教学中,为了打开英语对话的新局面,我在如何创设具有生命力的教学情景上做了多番的思考与反复的尝试,最终,在捕捉生活镜头中找到了教学灵感,并以“生活微视频”的方式,创设对话情景,植入生活话题,摸索出一条符合自身教学风格的对话路径。  一、捕捉生活资源,丰富对话内容  对话是教与学发生碰撞的产物,课堂对话是否活跃
期刊